《左仲郛浮渡诗序》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左仲郛浮渡诗序
姚鼐
江水既合彭蠡③,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④浩汗,而其西自寿眷⑤、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厚,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由,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
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闽辟⑥,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方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往游者之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凡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⑦土石之间.,寂历空港,更数千百年。直寄⑧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
乃今年眷,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使余恍惚若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颈,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⑨薄涌,大鱼皆砉然⑩而跃。诸客皆歌呼,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泰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太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日:“君居里坚[二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
设余一旦而获揽宇窗之大,快平生之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注】①左仲郛(fú):人名,桐城人,是姚鼐的朋友。②浮渡:浮渡山,在安徽省桐城县西北。③彭蠢:鄱阳湖。④漫衍:泛滥。⑤寿眷:地名,下文的合肥、淮阴、北江、鸠兹均为地名,潜、霍、司空、龙眠均为山名。⑥阖辟:蔽塞和开敞。⑦榛莽:芜杂丛生的草木。⑧直寄:特为存放。⑨矶碕(jīqí)岸边的岩石。④砉(huā)然:指鱼跳出水面的响声。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 视:比
B.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 发:散发
C.他日从容无事, 从容:舒缓
D.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 窥:游览、探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B.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C.则未知旦暮而历者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 至丹以剂卿为计,始速祸焉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要写浮渡山,开头却从长江写起,江北淮南一带地方,尽是平原旷野,后引出桐城诸山,
又特地标举浮渡山的幽深奥曲。
B.作者认为,山水的情性变化都与人的心情相沟通,只有那些放任心志于形体躯骸之外而与万物相通的人,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奥妙。
C.文章前半部分主要以记游展开,点出作文的缘起,颇具韵味。后半部分作者以轻捷的笔调,回忆了昔日与友人同舟出游的情景,写得雄豪慷慨。
D.作者并未游过浮渡山,只能从其周围的地理形势,逐步收缩到浮渡山;笼统地带出此山后,又放笔写游览名山大川的志愿,末尾才轻轻接触到“浮渡”本题。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5分)
(2)客有戏余者日:“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5分)
参考答案
8.B 9.D 10.C
11.(1)那么大凡浮渡山水的奇形异态,水石之间的摩擦激荡,林谷间烟云飘荡、千变万化的景色,全都出现在诗中。
(2)有位对我开玩笑的客人说:“你住在乡里,一出门就有为难的样子,还怎么能看遍天下的奇景呢?”
赏析:
这是姚鼐为好友仲郛游浮渡山所作诗集写的序。
文章起笔不凡,要写浮渡山,开头却从长江写起。浩瀚的长江之水会合鄱阳湖水后,过九江向东以下,气势更加宽阔浩渺。江北 淮南一带地方,尽是平原旷野,远望长江、淮河,似乎看不到一处瑰丽奇伟、深幽表邃的奇异景观。笔触简劲,口吻斩截。行文顺递直下,笔锋一转,引出桐城诸山,又特地标举浮渡山的“幽深奥曲”,确实是突起奇峰的一笔。由此扣题,随后以人与山水冥合会通的议论展开。姚鼐认为,天下山水的形貌者表现着大自然的奥妙,山水的情性变化都与人的`心情相沟通,只有那些放任心志于形体躯骸之外而与万物相通的人,即那些寄情物外、超尘脱俗的人,才能领略大自然的奥妙。而那些早晚去游历浮渡山的人,他们是否几乎都能得到山水的意趣,看一下形貌就能有所了解了呢?或者使山水的意趣压抑而隐藏在荒芜的草木及泥土石块中,等待与山水情性冥合者去发掘呢?作者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请教友人左仲郛,由此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起。左仲郛游浮渡山后,拿出一卷诗给姚鼐,姚鼐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使他提出的问题。“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子?”作者的看法是肯定的,表现出他对左诗的高度评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标榜的治学和行事的传统,也从一个方面强调了文学创作和生活的关系。在我国文学理论史上,屡有文人论及山川风物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强调诗人从沉浸山川风物之中去获得灵感和诗才,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在为其舅父吴氏所作的《灵谷诗序》中,也以其地山川风物起笔,而归结到其人之诗。姚鼐的这篇序,也正是这样的章法。
文章的上半以议论展开点出作文的缘起、主旨,写得颇具韵味;下半则是作者加快昔年与仲郛以事同舟出游的情景,写得雄豪慷慨。作者以轻捷的笔调,描绘了昔日出游的情景:“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云天苍苍,江水泱泱,江上积聚着若有若无的薄雾,飘浮着一片茫茫的白色,天水连成了浩渺的一片;微风击波,发出阵阵水流之声,与岸石相激而腾涌直来,时有大鱼跃出波中,场面极为壮观。描写生动,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基声。良辰美景令人醉,作者面临此情此景,不由概然而言,向往他日能北渡黄河,东上泰山,饱览沧海景观;再沿长城西上,游历恒山、太行山、大岳山、嵩山、华山等名山,登临终南,凭吊汉、唐古迹;然后再登临岷山、峨眉,直到两边极远之地;沿长江而下,出三峡,过洞庭,游览庐山、霍山,再沿东海而归,以实现自己的志愿。文势一气直下,使人如见其心。行文至此,又以客之戏语回复到本题,由天下之奇折回到所居里中,感叹自己连距家不到百的浮渡山也未尝一往。然后再次回复到上文,想像自己“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大,快平生之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回绾往复,极波澜之致,而结尾亦以一问句煞尾,戛然而止,感叹万知。这一段乍看,似与上段游离,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由诗而及仲郛其人,由仲郛而及作者本人,正是上文主旨的补充和深化。录鼐并未游过浮泫山,于山景不能措一词,于是从其周围的地于形势,逐步收缩到浮渡山;于此山也只是笼统地带出,而后放笔去写游览名山大川的志愿,末尾才轻轻接触到“浮渡”本题,若即若离,这是巧写;而文笔跳脱灵动,驾驭自如,确是名家大笔。
姚鼐论文,“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敬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海愚诗钞〉序》)。他把优秀的文章分为偏于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两种,而“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这篇文章正是姚鼐作品中深得阳刚之美的一篇。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不生锈的钢铁的原文及阅读答案和答案
古诗阅读答案及赏析
游千山记阅读原文及答案
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阅读题答案及赏析
辛苦吟阅读答案及赏析
贺圣朝·留别浪淘沙古诗阅读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想象的原则 阅读训练附答案
明君词阅读答案及赏析
被诅咒的房子阅读与答案
张泌寄人韦庄台城阅读练习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