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将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明刚老师

《春将至》阅读练习及答案

    《春将至》阅读原文

  ①过了年,把贺年片整理完毕,就会感到春天即将来临的那种望春的心情抬起头来。

  ②翻开年历,方知小寒是1月6日,1月21日为大寒。一年中,这时期寒气最为凛冽。当然有时也遍洒新春的阳光,却不会持久,灰色天空即刻就会回来,寒气也相随而至。严冬季节,寒气袭人,理所当然;在这种情况等待春天的心情,是任何人都会产生的。生活在全被寒流覆盖着的日本列岛的一切人,不管有雪,抑或是无雪的地方,只要新年一过,都会感到春日的临近,而等待着春天。

  ③我喜爱这种等待春天的心境。住在东京的我,尽管是很少,但也能捕捉到一点春天的信息。今晨,从写作间走下庭院中去,只见一棵红梅和另一棵白梅的枝上长满牙签尖端般小而硬的蓓蕾。

  ④我的幼年在伊豆半岛的山村度过,家乡的庭院多梅树,初春季节齐放白英。没有樱树,也没有桃树,只种了一片小小的梅林。也许是幼年时代熟悉梅树,直到现在,依然喜爱梅花。梅花,对于我,已经成为特殊的花。

  ⑤如今,故乡家院里的梅树减少了,而且年老了,已经看不到幼年时代那种纯白的花朵。即便同是昔日的白花,却略含黄色,并不像《万叶集》和歌中吟咏的酷似雪花的那样洁白了。“今朝春雪降,洁白似云霞;梅傲严冬尽,竟相绽白花。”“犹如观白雪,缓缓降天涯;朵朵频飞落,不知是何花。”读了这类和歌,那种纯白的沁人心脾的白梅,立刻就会浮现于眼帘。

  ⑥故里家中的梅树都已枯老,但东京书斋旁的唯一的一株白梅,却尚年轻,因而花是纯白的。

  ⑦我喜爱这种在几乎无花的严冬季节等待春天的心情。每日清晨,坐在写作间前廊子的藤椅上,总是发觉自己沉浸在这样的情致之中。眼下还是颗颗坚硬的小蓓蕾,却在一点点长大,直到那繁枝上凛然绽满白花,这种等待春天的情致始终孕育在心的深处。

  ⑧然而,这种等待春天的一、二、三月期间,大气中的自然运行,却是非常复杂微妙,春天决不是顺顺当当地走向前来的。

  ⑨新春一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一直要持续到二月四日的立春时分。当然,这不过是历书上的事,实际上也并不如此规规矩矩。有时等到二月立春之后,才真正冷上一阵子。不,与其说冷上一阵子,毋宁说这种情形居多。但是,尽管只是历书上写着,立春这个词,也蕴含着一种难以言状的明朗性。过年了,春天就近了;春天近了,等到春天到来的心情便活跃起来。历书上的立春,使人怀起一种期待:这回春天可真的要来了!

  ⑩实际上,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寒冬依然漫长.然而,千真万确,春天正在一步步走近,只是很难看到它会加快步子罢了。这种春日来临的步调,似乎很不准确,实际上却准确得出乎意料。

  人们都把立春后的寒冷叫做余寒,实际上远远不是称为余寒的一般寒冷。这时候,即会降雪,一年中最冷的寒气也会袭来。然而,即便是这种寒气,等一近三月,便一点一点地减轻。不过,即便进了三月,春天依然没有露面。只是弄好了阳光、天色和树木的姿容,会不觉间给人以春的感觉,余寒也会变成名符其实的春寒。与此同时,连那些从天上降下的东西,那种降落的样子,也会多少发生些变化。那就是“春雪”、“淡雪”和“春霰”。总之,春寒会千方百计改变着态度,时而露出面孔来,时而又把身子缩了回去。

  有一次寒流袭击了日本列岛的中部,正是三月十三日奈良举行汲水活动的当口,我在东京的家,三月初开始着花的白梅达到盛开时分。当我望见白梅盛开,我的眼前浮现出奈良古寺殿堂里松枝火炬照亮黑暗的情景。看来,也许并非照亮了黑暗,而是照亮了寒流。

  白梅是在汲水时节盛开,红梅却只乍开三分。白梅在三月末凋零殆尽,红梅却进了四月,还多是保存着凋余的疏花。在那白梅开始凋落的时分,杏花和李花就开始着花,好不容易春天才正式来到人间。

  与杏、李大致同时,桃树也开始着花。杏树的花期较短,刚刚看到开了花,一夜春风就会吹得落英缤纷,或是小鸟光临,一刹时变成光秃秃的。李花虽不像杏花那样来去匆匆,但也是短命的。比较起来,依然是桃花生命力强,一直开到樱花换班的时节。

  今年恐怕也与往年相似,一、二、三月之间,寒流会在日本列岛来来径往,梅树的蓓蕾就在这中间一点点长大吧。日本的大自然,在为春天准备着家当,既十分复杂,又朝三暮四,但是总的来看,恐怕也还是呈现着一种严格地遵循既定规律的动向。梅、杏、李、桃、樱,都在各自等待时机,准确地出场到春天的舞台上来。

  (文章有删改)

  《春将至》阅读题目

  11.作者选择了哪些变化的事物或现象,将“望春”之心描绘得细腻而又丰厚?(3分)

  答:

  12.第③④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13.回答下面问题。(7分)

  (1)第段中,看见白梅盛开,“我”为什么会想到奈良古寺里的火炬?(3分)

  答:

  (2)试赏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日本的大自然,在为春天准备着家当,既十分复杂,又朝三暮四。(4分)

  答:

  14.结合文章,探究下面问题。(8分)

  (1)有人评价井上靖的'散文“有感染力的余味”,请以文中“梅树的蓓蕾”这一形象为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4分)

  答:

  (2)日本的春天曲折而姗姗来迟,但作者却“喜爱这种等待春天的心境”,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思?(4分)

  答:

  《春将至》阅读答案

  11.时令、天气、花事。(每点1分)

  12.(1)点明文章的感情基调;(2分)(2)借写对梅花的喜爱,来写作者的望春之情,为下文一再写梅花作铺垫;(2分)(3)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雅韵。(2分)

  13.(1)古寺里的火炬照亮了黑暗,给人带来光明;(1分)盛开的白梅照亮了寒流,给人带来春天的讯息,(1分)二者给作者的感受十分相似,引起了作者的联想。(1分)

  (2)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各种花比作“家当”,使大自然和春天均充满人的情味,暗示人们对春的期盼;(2分)生动地表达出日本春天来临的特点:艰难曲折、乍暖还寒、姗姗来迟。(2分)

  14.(1)①在没有花的寒冷季节,“梅树的蓓蕾”这一形象给人印象深刻,作者正是从“梅树的蓓蕾”上捕捉到春天的信息。②“梅树的蓓蕾”给作者带来期盼,寄托了作者的望春之情;也让作者产生了许多联想和想象,写出了作者的人生情趣。③“梅树的蓓蕾”象征了作者等待春天的一颗心:春天始终孕育在心的深处;“梅树的蓓蕾”一天天长大,直至绽放,也就是作者望春直至春来的过程,它充满希望和喜悦。(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为满分)

  (2)示例一:美好生活的获得、人生理想的实现总是曲折而多难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泯灭对美好事物和生活的期待追求,要有足够的耐心。(4分)

  示例二:对于人生而言,“得到”只是一种形式或结果,比之更有意义、更令人激动的是过程,是“未得到”而“期待得到”的过程。(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