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朴山阅读题及答案

孙小飞老师

太朴山阅读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太朴山 许俊文

  越是名山,越懒得去,委实是我的气场太小,又害怕喧闹,故而敬而远之。相反,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倒像走亲戚似的,一去再去。

  太朴山就是其一。

  我不清楚山名的来历,太朴,也许就是大朴吧?大朴之物,必存大美焉,人工不可为,应是天造地设,又不曾被人染过指的。

  太朴山好,不仅仅止于名字。山上山下,沟沟壑壑,我所见到的,无非是一些石头、树木、溪水。然而,当它们被我的目光和心灵摄取之后,觉得那石、那树、那水是太朴山所独有的;你若把它们换一个地方,哪怕稍微挪动一下,就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这使我想起城市里那些移栽的树,虽然它们还保持着树木的基本形态,但已然是另一层意义的树了。我就干过一件蠢事。三年前去太朴时,看中了一株紫色杜鹃,实在割舍不下,就将其挖回栽在花盆里。次年春天,花是开了,却显然没有它在山野开得那么浑朴自然,那么耐人寻味。个中原因我虽弄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染指了。你想想,那株原生态的杜鹃,吐纳的是太朴山的浑沦之气,而当它一旦脱离了那样的气场,即使活着,那也是苟活。

  我避名山而亲太朴,似与那里的石头有关。太朴山虽与江南佛教名山九华山粘粘连连,暗通气脉,但此山的石头却与九华山迥异,一个黑硬、粗砺、峥嵘,构成一座名山的体量和气质;一个圆融、苍润、拙朴,成全了太朴山的简淡与空灵。我说它简淡,是因为那些经岁月打磨的石头,已经熄灭了欲望,磨平了棱角,它们扁也好,圆也好,都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虽栖居幽壑,这里几尊,那里几坨,或坐,或立,或倚,或躺,但姿态和表情都是安详、静谧的,仿佛阅尽云雨风霜的智者,只存一抹淡定在胸。石与石,有的则爱独处,长久地沉溺于冥思,仿如世外高人,任你千呼万唤,任你春光撩人,它一点都不为所动;有的则喜群聚,呼朋唤友,你倚我靠,甚至石上叠石,看上去亲密无间,却又谐者自谐,憨者自憨,不像我们人类,聚在一起总是彼此攻讦,相互挤兑,凭空生出许多是非来,想收拾都难。

  多石的太朴山,对树木的生长是一种严酷的限定。然而,恰恰是这种限定,给了树木以意想不到的勇气。盘桓于太朴山中,我没有见到像模像样的大树,更不用说参天了,但你并不能因此而漠视那些树木的精神高度,它们的身躯可以不伟岸,可它们的根脉却表现出罕见的骁勇和顽强。

  好山必有好水。太朴山的水是一种精灵的化身,有了它,一座山的气脉就被打通了。我曾缘着一条且歌且舞的溪流寻找过它的源头。那清溪,用九曲十八弯是难以言状的,它既像一条青蛇扭动着柔软的.身躯,时而没入榛莽,时而又从石缝中蹿出;又似一道白色的闪电,从悬崖上跌落,迅疾划过细长的石槽;……总之,要想目睹它的完整形态,那是不可能的。大自然就是这样,它会把一些细节隐藏起来,让你在寻寻觅觅中悟道参禅,还心灵一份安静。

  想人生在世,杂色浊目,乱象迷心,变化着种种的感觉,究竟能在我们的记忆里保存多久,谁也无法把握。但是,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让我们慢慢品味。

  譬如太朴山。

  11.文章写太朴山,为什么从名山写起?(3分)

  答:

  12.文中写到哪些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这样写法的好处。(6分)

  答:

  13.请简要赏析第五节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4. “眼过、心过、情过之后,总会有一些东西留下来,让我们慢慢品味。”作者从太朴山品味出了什么,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答:

  试题答案:

  11.以对喧闹的名山敬而远之,反衬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的喜爱,引出下文写太朴山。(3分)

  12.(1)①对名山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山的态度的对比;②一株紫色杜鹃在太朴山中和挖回栽在家中花盆里的状况的对比;③太朴山石头与九华山石头形状、情态的对比;④太朴山石头间亲密无间与人类彼此攻讦,相互挤兑的对比。(4分)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突出了太朴山的多个特点,丰富了文章的内蕴。(2分)

  13.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朴山石头的情态;(2分)长短句、整散句结合,句式灵活,富于变化;(2分)语言富有韵味。(1分)

  14.①平凡、普通的事物也会耐人寻味;②人们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不要随意改变、改造自然;③要遵循着大道从简、返璞归真的至理,淡定处世,简单做人;④学会与人相处,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⑤面对困境,要保持一份勇敢和顽强;⑥面对人生万象,要保持心灵的安静。(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