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段阅读答案
【原文】
《南州六月荔枝丹》选段
①幼年时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上了小学,老师讲授白居易的《荔枝图序》,讲到“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实在无法理解,荔枝哪里会是红色的!……
②白居易用比喻的笔法来描写荔枝的形态,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用果树学的术语来说,荔枝壳表面有细小的块状裂片,好像龟甲,特称龟裂片。裂片中央有突起部分,有的尖锐如刺,这叫做片峰。裂片大小疏密,片峰尖平,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各异。
③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生在树头,从远处当然看不清它壳面的构造,只有红色映入眼帘,因而把它比做“绛囊”“红星”“珊瑚珠”,都很逼真。至于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了。荔枝的成熟期,广东是四月下旬到七月,福建是六月下旬到八月,都以七月为盛期,“南州六月荔枝丹”指的是阴历六月,正当阳历七月。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又有黄荔,淡黄色而略带淡红。
④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
⑤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
【问题】
1.文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从哪四个方面加以说明?(6分)
主要内容:【 】
四个方面:【 】、【 】、【 】、【 】
2.文中引用了诗、文进行说明,请各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6分)
①引诗:【 】
②引文:【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这句话,意在说明“壳如红缯”这一比喻有不足之处。
B.“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大多数”一词表明不排除个别荔枝有其他颜色。
C.“《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十九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六十克。”这句话说明了“楠木叶”最小的有十九克,最大的有六十克。
D.将科学知识与文学知识融为一体,生动形象,趣味盎然,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参考答案】
1.说明荔枝的外部形态(或“外形”)。
外壳、颜色、果形、大小
2.示例:①A引用诗句“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荔枝的产地、成熟期、颜色,言简意赅,形象生动。B引用诗句“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来形容荔枝成片成林的绚丽美景,生动形象,令人赏心悦目。
②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话,设置疑问,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荔枝的介绍。(意思对即可)
3.C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照夜白 阅读答案
西线无战事阅读答案
在军登城楼阅读答案
血阅读题目及答案
绿色住宅阅读题及答案
新五代史梁臣传牛存节阅读答案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阅读答案
说茶阅读答案
特质阅读答案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原文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