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情结阅读答案

秦风学老师

圆明园情结阅读答案

  阅读下列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在那荒废的湖边,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湖岸的废墟。①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于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废的湖边有一个情结。

  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是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着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俏。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②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年年来,叼它,叼得开吗?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

  隔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看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或者劫难,决不超脱,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③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而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分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已经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④走它只要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

  它在阴云下缠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之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⑤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必将又写复兴。

  (1)写标①处的那句话,作者的用意是:[  ]

  A.赞颂新中国建立以来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B.今日的繁荣完全掩盖了历史的屈辱。

  C.枪炮战火必须诅咒,沧海桑田才是正道。

  D.不要因现实的繁荣而淡化了对历史的记忆。

  (2)第一段中加粗“巨人”指的是:[  ]

  A.人民

  B.民族的精英

  C.祖国

  D.历史

  (3)标②的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对此,文章是隐含着答案的。请用明确的话把这答案写出来。

  简答:(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

  (4)对标③的一句话,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缠着它的`风流或者还有劫难”,指记住历史的光荣与屈辱。

  B.“淡漠与善于遗忘”,指缺少生活的热情,忘本变质。

  C.“大写”,拼音字母的一种写法,对“小写”而言,在此指“显目地庄严地写出”

  D.这整个句子的意思是赞颂执着的爱国之情。

  (5)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把”,指战火,用武力施暴,侵占劫取。

  B.“翘起一枝很绿的俊俏”,对新枝充满喜爱赞美之情,暗示了文章的主题。

  C.“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留下岁月的痕迹。

  D.“特别的女人”,对爱情坚贞不二的女人。

  (6)标④的句中“绝对长度”指:[  ]

  A.从陷落到复兴。

  B.从风流到陷落,从陷落到复兴,周而复始。

  C.它一生的旅程。

  D.无限止地奉献。

  (7)对四段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圆明园历史的悲怆与现实的繁盛。

  B.第二段写劫后余生的树根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结。

  C.第三段写这个情结执拗地眷恋这方土地,始终忠于自己的信念。

  D.第四段写这个情结给了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8)文末说“我想那一定是一个启示”,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D

  (3)圆明园终将走向复兴

  (4)B

  (5)A

  (6)C

  (7)A

  (8)曾经遭受劫难的中华民族,本着执著坚定的爱国精神,必将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