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的白杨树阅读答案

刘莉莉老师

高高的白杨树阅读答案

  高高的白杨树

  乘坐火车往东北方向旅行时,俯在窗口观望沿途景色,总会看见铁路两旁栽种的一排排笔直高耸的白杨树。这些树每株挨得很近,密植成行,有的行短些,有的长些。看到这样的白杨树,我总是很感动,由衷感谢那些辛勤的植树人:这么多的树都是一棵棵人工栽起来的,它是使大地绿化,保持生态平衡,造福人民的树。

  一行行的杨树从窗口迅速地移向后方,看多了我发现一个难以理解的现象:每一行排头和排尾的树大都比其他的树矮一些,最高的几棵树几乎都在每一排树的当中。此外,也感觉到,每棵树之间的株距似乎太近了些,我想,假如树与树之间再隔远一些的话,是不是会长得更好些?

  有一次,同行者恰好是一位有植物栽培知识的旅客。我把我的想法对他说了。他告诉我:杨树具有一种独特的向上性,它最喜欢的是阳光。由于株距很近,为了争得阳光,它就只能向上伸长;而相反排在两头最靠外的树,由于没有遮拦,阳光充足,不需要自己去进行争取,它就不像其他的树那样争高争长;个子矮一些就是这个原因。

  专家的话言之有理,并且意味深长。我觉得杨树虽是树,但它有点像人。

  杨树的性格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

  甲

  相反,没有竞争便会失去动力,不思进取,也便无所成就。这一点,树和人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树和人也有不同的地方。树很单纯、安静、善良,处在狭窄地带,同类之间只知向上拔高。因为只有上边是没有阻挡的:长得越高,阳光越充足,因之得到的营养也越充足,长得会更高。但处在狭窄地区的人却不是这样子,而往往使出种种方法,或明争,或暗斗;________别人,________自己;________别人,________自己;妒贤嫉能,损人利己,这是人的本质。

  乙

  在过去漫长的困苦坎坷岁月里,我们曾经互相同情,互相关心,团结战斗,克服过无数艰难险阻,走向胜利。今天,我们应当团结得更好,互助互爱,与人为善,做出好样来带动比我们年轻的后辈一同前进。白杨树的高尚风格,也许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1.第一段中,“我总是很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在甲处补写一句话(不超过30个字,对“这样一个道理”进行阐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第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打击 保全 牺牲 提高

  B.伤害 提高 打击 保护

  C.牺牲 保护 伤害 抬高

  D.打击 抬高 牺牲 保全

  4.在文中乙处补写一段话,对第六段中“树和人不同的地方”进行概括(不要重复原文语句,不超过4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本文的标题也可以换成“白杨树”,你认为本文标题用“白杨树”好,还是用“高高的白杨树”好,说出你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纵观全文,下列对本文写作手法和意图的分析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像白杨树那样竞争进取、团结向上的人。

  B.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赞扬互助友爱,与人为善的精神。

  C.作者把树和人进行对比,号召年轻的晚辈发扬白杨树的高尚风格。

  D.作者由树及人,展开联想,期望同辈的人们从白杨树的高尚风格中得到有益的借鉴。

  【答案】

  1.这么多的杨树都是人工栽种

  2.处在同样环境和同样条件里,必须竞争才能取得超越同类的成就。(意思差不多即可)

  3.D

  4.树和同类共处,不管多么拥挤,只知天天向上;而人却常常打横拳,伤害别人。

  5.还是用“高高的白杨树”好。用“白杨树”会显得宽泛、笼统,而加上了“高高的”,则突出了本文重点是在写白杨树株株相挨,处在狭窄地带,同类之间不搞明争暗斗,只知自己向上拔高,求得空间,求得阳光,求得生存。再往深处说,白杨树的这种做法,“高”于其他树,“高”于我们人类。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