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阅读答案

秦风学老师

巫山阅读答案1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注】高唐:战国时楚国台观名。

  阅读题目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出语自然,言题中之“高”字;着一“皆”字,更显巫山十二峰之高。

  B.三四句写巫山云雾缭绕遮住太阳,兼寒风细雨,喻诗人才华埋没的悲惨命运。

  C.七八句清空中蕴悲凉,其中的“楚官”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怀古之思,愁绪倍增。

  D.全诗前三联写景,末联触景生情,营造了一种清寒空蒙的意境,艺术特色鲜明。

  15.请从写景的角度方面赏析“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两句的精妙。(6分)

  参考答案

  14.(3分)B(三四句继续写山之高。)

  15.(5分)视听结合(2分),听到的是猿声凄厉,在峡谷中久久不绝;看到的是树色依稀,与朦胧的天色融为一体。(2分)这两句诗视听结合,有声有色,凄切寒暗,使诗人不禁生发出悲 怆哀愁之情(2分)。(或“声色结合…‘动静结合”,任一角度,言之成理,皆可)

巫山阅读答案2

  (14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掀开“巫山人”神秘的面纱

  ①一直以来,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使得西方学者得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直立人从非洲扩散而来”的结论。我国学者’r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

  当时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只能上溯到距今170万年前的无谋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关“巫山人”遗址的重大发现.曾一度轰动世界。神秘的“巫山人”是猿还是人?是不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直立人?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谜.

  ⑦20世纪80年代,我固科学家黄万波教授在四川省巫山县龙骨坡一洞穴堆积层里,发掘出一个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颔骨上还带有两个牙齿,当时中科院公布的“巫山人”距今是180万年前。后经美国、英圈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200万年前。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次有关人类起源的大讨论,被认为“将动摇人类演化的理论”。

  ③但是,因缺乏更多证据,“巫山人”曾 一度受到质疑。20xx年10月27日下午,黄万波教授带领的考察队第三次进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以期发现更多证据,为“巫山人是猿还是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发现了许多植物孢粉化石,从而推断出200万年前,龙骨坡遗址周围有森林、草地以及河流,且潮湿、温暖,适合人居住。更重要的是,考察队还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而发现的化石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这也证明了人类活动的存在。化石中只有动物前后腿骨,说明古人非常聪明,在外打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擞回洞中。大量的古人类生活遗迹足以证明,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已经产生了文化,而文化是区别“是人还是猿”的重要标准。可见,“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而且比云南元谋人还早30万年。

  ④经过清理,专家们发现龙骨坡遗址地层剖面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这表明“巫山A”在龙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万年的时间。

  (选人时有删改)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②段画线句中“动摇”一词的含义。(4分)

  (2)黄万波教授第三次带队科考,哪些考古发掘可以证明“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限40字内)(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选做一题)(4分)

  ①我国学者曾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

  ②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参考答案:

  (1)使人对西方学者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产生怀疑。

  (2)①植物孢粉化石;②打制石器;③有明显石器砸削痕迹的化石;④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

  (3)①因为“亚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一看法仅仅是一种猜测。⑦因为“巫山人”是“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只是现在的研究成果。

巫山阅读答案3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②。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注:①孟郊,唐代著名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后又仕途坎坷,一生潦倒。②神女,指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相传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梦与女神相遇,醒后惆怅不已。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景。“重复重”写出了巫峡山重水复、回环曲折的特点,“碧峭”勾勒出了十二峰峭拔、苍翠的特点。

  B.诗人船行巫峡,却没有着力描摹景物,而是把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巫山神女身上,这是本诗的突出特色,也是耐人寻味之处。

  C.诗人驰骋想象,荆王夜卧高丘,梦中与神女相会,二人如流烟,似行云,自由自在,翩翩飞舞,一起飞向天空中最亮的星星。

  D.尾联化用古谚“猿鸣三声泪沾裳”,把峡中羁旅的愁怀与故事凄艳的结尾及峡中凄迷景象融成一片,虚实相生,余味无穷。

  15.有人评论说:“这首诗中,巫山神女有象征意义,荆王梦中之神女,亦是诗人想象之神女。”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赏析。

  阅读答案:

  14.C项,“一起飞向天空中最亮的星星”错,“神女”最后是“望不见”,诗人只好“泪滴衣”。

  15.①以美人喻君王这是中国诗歌传统。神女轻盈缥缈、幻化自如、“艳资”迷人正是诗人心中的美好理想或者朝廷君主的象征。②神女虽有“艳资”但远隔云端,可望而不可即,似乎刚一出现,又转眼“飞去”,“目极魂断望不见”,只能空余惆怅,这正反映了诗人仕途坎坷、美好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凉愁苦。

巫山阅读答案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2 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

  ①,谒妙用真人

  ②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

  ③,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④,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⑤,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有删改)

  注:①〔凝真观〕即神女祠,在巫山飞凤峰下。

  ②〔妙用真人〕后世为巫山神女所加的封号。

  ③〔霄汉〕云霄和天河,指天空。

  ④〔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

  ⑤〔无纤翳〕没有丝毫云烟。翳,遮盖,这里指云。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略无阙处 ( )

  (2)或王命急宣 ( )

  (3)谒妙用真人祠 ( )

  (4)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21.【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4 分)

  答案:

  19.(4 分)

  (1)同“缺”,空隙、缺口

  (2)有时

  (3)拜见

  (4)全,都

  (每题 1 分)

  解析: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词语在文中含义的方法:第一种: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

  词性。第二种: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三种: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第四种: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第五种: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第六种: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第七种: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阙”字是通假字,“或”字是古今异义,“谒”字是重点字词,“悉”字是一词多义。

  20.(4 分)

  (1)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2 分)

  (2)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2 分)

  21.(4 分) 甲文描写的群山具有连绵不断、雄奇险拔、遮天蔽日的特点(2 分);乙文描绘的巫山及其神女峰具有高、奇、秀等特点(2 分)。

  【参考译文】 【甲】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也没有这么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趣味。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见了妙用真人的祠堂。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可是十二峰并不能全看见,能看到的八九个山峰,只有神女峰纤巧修长,陡起而变幻多姿……这一天,天空晴朗,看四周围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白鹤在那里跳舞、散步,很久也不散去,也是很奇异的一个现象。

巫山阅读答案5

  【原文】江水又东①,迳②巫峡,杜宇③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将郡县居治④无恒故也。”

  【注释】①东:向东流。②迳:通“径”,经过。③杜宇:古代传说中蜀国的国王,据说他派人凿通巫峡。④居治:指政府机关所在地。

  【译文】长江继续向东流,经过巫峡。巫峡是杜宇王时派人凿开用来通江水的。郭仲产说:“按照《汉书·地理志》,巫山在巫山县城西南,可是现在巫山在巫山县城的东边,这大概是郡县政府所在地不固定的缘故吧!”

  【原文】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似笥①,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②,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③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④。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笥(sì):古代盛饭或盛衣服的方形竹器。这里都形容石头的形状和的大小。②陨:坠落。③颓:坍塌。④竦桀:高耸的样子。

  【译文】长江经过巫峡,向东流去,经过新崩滩。这山在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塌过一次,晋太元二年又崩塌过一次。崩塌的时候,水倒流一百多里,掀起几十丈高的浪头。现在滩上的石头,有些圆的象箪,有些方的象笥,象这样石头很多,都是崩塌的山崖上滚落下来的,使得湍急的江水更加汹涌,所以叫它做新崩滩。那崩塌的山崖剩下的部分,比起其他各个山岭,还算是高耸突出的。

  【原文】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①;其翼附②群山,并概③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神孟涂所处。《山海经》曰:“夏后启之臣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④巴。”

  【注释】①抗峰岷峨,偕岭衡疑: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与衡山、九嶷山相并列。②翼附:遮蔽统领。③并概:并比之意。④属:隶属。

  【译文】新崩滩下去十多里,有大巫山,它的高不只是三峡所没有,而且可以跟岷山、峨眉山争高低,同衡山、九疑山相并列;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之上才能分辨它们的高低啊!神孟凃就居住在这大巫山上。《山海经》记载:“夏朝君主启的臣子孟凃,这个人在巴地掌管神灵之事,巴地的人到孟凃那里诉讼,孟凃把那衣服上有血的人抓起来了,被抓的人请求饶命,孟凃赦免了他,让他居住在这丹山的西边。”郭景纯给《山海经》作注说:“丹山在丹阳,隶属巴地。”

  【原文】丹山西即巫山者也。又帝女居焉①,宋玉所谓:“天帝之季女②,名曰瑶姬,未行③而亡,封于巫山之阳④,精魂为草,实为灵芝。”所谓巫山之女,高唐之阻⑤,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早视之,果如其言。故为立庙,号朝云焉。其间首尾一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注释】①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②季:排行次序最小的。季女:小女儿。③行:出嫁。④阳:山南为阳,水北为阳。⑤阻:险要的地方。

  【译文】丹山的西面就是巫山。天帝的女儿也住在那里。宋玉所说:“天帝最小的女儿名叫瑶姬,未出嫁就死了,埋在巫山的南面。灵魂变成草,这就是灵芝。”记载说:“巫山神女,住在巫山险要的地方,早上变为朝云,晚上变为雨雾,早早晚晚,都在阳台山的下面。”第二天早晨去看,果然象神女所说。因此楚怀王为神女立庙,叫做朝云庙。这一段从头到尾全长一百六十里,叫做巫峡,是根据巫山而得名的。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词语意义。

  (1)江水又东,迳巫峡。 (2)比之诸岭,尚为竦桀。 (3)偕岭衡疑。 (4)未行而亡。

  2、第一段写了巫峡的____,采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_________。(段落参照《大赛》文本样式。)

  3、第二段写巫峡壮丽景观时引用了神话故事,增添了巫山的传奇色彩。其中写_______的神话故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巫山的云雨具有_______的特点。唐代诗人元稹曾写了著名诗句赞美这种绝世景观:曾经沧海难为水,________。(段落参照《大赛》文本样式。)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参考答案】

  1、(1)向东流 (2)高耸的样子 (3共同,统领 (4)出嫁

  2、地理位置 引用资料

  3、巫山神女 朝云暮雨 除却巫山不是云

  4、它遮护统领周围的各个山峰,高与云平,还要到霄汉之上才能分辨它们的高低啊!

巫山阅读答案6

  掀开巫山人神秘的面纱

  一直以来,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使得西方学者得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直立人从非洲扩散而来的结论。我国学者曾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当时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只能上溯到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关巫山人遗址的重大发现,曾一度轰动世界。神秘的巫山人是猿还是人?是不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直立人?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谜。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黄万波教授在四川省巫山县龙骨坡一洞穴堆积层里,发掘出一个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还带有两个牙齿。当时中科院公布的巫山人距今是180万年前。后经美国、英国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200万年前。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旱的人类。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次有关人类起源的大讨论,被认为将动摇人类演化的理论。

  但是,因缺乏更多证据,巫山人曾一度受到质疑。20xx年10月27日下午,黄万波教授带领的考察队第三次进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以期发现更多证据,为巫山人是猿还是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发现了许多植物孢粉化石,从而推断出200万年前,龙骨坡遗址周围有森林、草地以及河流,且潮湿、温暖,适合人居住。更重要的是,考察队还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而发现的'化石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这也证明了人类活动的存在。化石中只有动物前后腿骨,说明古人非常聪明,在外打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搬回洞中。大量的古人类生活遗迹足以证明,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已经产生了文化,而文化是区别是人还是猿的重要标准。可见,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而且比云南元谋人还早30万年。

  经过清理,专家们发现龙骨坡遗址地层剖面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这表明巫山人在龙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万年的时间。

  (选入时有删改)

  1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②段画线句中动摇一词的含义。(4分)

  答:

  12.黄万波教授第三次带队科考,哪些考古发掘可以证明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限40字内)(6分)

  答:

  13.下面句子中加▲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选做一题)(4分)

  ①我国学者曾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一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 ▲

  ②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答: ▲

  参考答案:

  11.使人对西方学者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产生怀疑。

  12.A.植物孢粉化石 B.打制石器 C.有明显石器砸削痕迹的化石 D.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

  13.①不能删去,亚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一看法仅仅是一种猜测。②不能删去,巫山人是亚洲发现的最早人类只是现在的研究成果。

巫山阅读答案7

  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李 珣

  古庙依青嶂①,行宫枕碧流②。水声山色锁妆楼③。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④,烟花春复秋⑤。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⑥。

  【注释】①古庙:指巫山神女之庙。②行宫:古代天子出行时住的宫室。这里指楚王的细腰宫。③妆楼:指宫女的住处。④云雨朝还暮:宋玉《高唐赋》说,楚王梦一神女,自称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⑥行客:指途经巫山之过客。

  1.赏析上片首句中依和枕的妙处。(5分)

  2.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有人评价:极具真情,无理而妙。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依是依偎,枕是枕着。(1分)作者用这两个字,运用拟人修辞(1分)手法。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对诗句的阐述1分)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写出了古庙和青嶂、行宫和碧流的依存关系。(表达的效果概述1分)

  2.最后一句写行客多愁,言外之意,是猿啼所引发,故有何必之语,似在埋怨猿猴。实际上,行客早已有愁,与外物何干?此为无理;(3分)但符合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恰如其分而又深刻浓郁,是为而妙。(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中的炼字。答题时首先解释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分析表达效果。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需要学会抓住关键词,何为无理,为何而妙,联系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见催人泪下的猿啼呢。以景结情,语浅情深。词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发思古之幽情,而其伤今之意隐然自在不言之中。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李珣,在花间词派中是位很有特色的词人。以小词为后主所称赏。前蜀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这首词《草堂诗馀别集》著录时,调下有题《巫峡》,又注:一作《感怀》,含思凄绝,很可能是后期的作品。

  《巫山一段云》,当和《巫山女》、《高唐云》一样,受宋玉《高唐赋》的启示而咏巫山神女的故事。《教坊记曲名》已予著录,足见早在盛唐就已流行于世。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李珣《巫山一段云》词二首下,注云:唐词多缘题,所赋《临江仙》,则言仙事,《女冠子》则述道情,《河渎神》则咏祠庙,大概不失本题之意,尔后渐变,去题远矣。如此二词,实唐人本来词体如此。这首歌辞缘题发挥,保留了早期词的特色。

  起拍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古庙,指巫山下供奉神女的祠庙。陆游《入蜀记》卷六: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祝史(道观主事)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行宫,犹离宫,帝王出京临幸的宫室。这里指楚灵王所筑细腰宫遗址。《入蜀记》卷六:早抵巫山县,游楚故离宫,俗谓之细腰宫。有一池,亦当时宫中燕游之地,今堙没略尽矣。三面皆荒山,南望江山奇丽。从舟中远望过去,仿佛神女祠偎依有如屏嶂的山峦,行宫以碧水为枕藉。古庙、行宫、山、水这些景点,一经词人用依、枕二字加以连缀,便构成了一个整体结构。接着,用水声山色锁妆楼句。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了妆楼。妆楼,指细腰宫里宫妃的寝殿,位于山水环抱之中。以少总多。这里着一锁字,给人以幽闭的印象,由此也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生活在这个不得见人的去处的宫妃孤寂难耐的心境;复以往事思悠悠收束上片,逗人遐想。

  过片紧承上片结句,以宋玉《高唐赋序》所说神女居巫山之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的故事,极写春秋易节、时序交替引起宫妃凄楚的内心感受。歇拍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不必猿啼,行客已自多愁,又况闻见催人泪下的猿啼呢。以景结情,语浅情深。词人借助孤舟行客的感受,发思古之幽情,而其伤今之意隐然自在不言之中。

  这首词上片勾画舟中所见,下片抒写舟中所感。它以楚王梦见巫山神女为基点,随意生发开去。由细腰宫妃而行客,再由行客而推及自己,触景生情,寄意幽邃,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在现存的李珣词里,它是一篇构思别致的名作。

巫山阅读答案8

  掀开“巫山人神秘的面纱

  一直以来,东非大裂谷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使得西方学者得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亚洲直立人从非洲扩散而来”的结论。我国学者曾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当时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是只能上溯到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期有关“巫山人”遗址的重大发现,曾一度轰动世界。神秘的“巫山人”是猿还是人?是不是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直立人?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谜。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家黄万波教授在四川省巫山县龙骨坡一洞穴堆积层里,发掘出一个人类门齿和一段人类下颌骨,颌骨上还带有两个牙齿。当时中科院公布的“巫山人”距今是180万年前。后经美国、英国等科学家用最先进的电子自旋共振法测定,其年代被正式确定为200万年前。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旱的人类。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世界考古界掀起了一次有关人类起源的大讨论,被认为“将动摇人类演化的理论”。

  但是,因缺乏更多证据,“巫山人曾一度受到质疑。20xx年10月27日下午,黄万波教授带领的考察队第三次进驻巫山龙骨坡古人类遗址,以期发现更多证据,为“巫山人是猿还是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考古发掘工作成果显著:发现了许多植物孢粉化石,从而推断出200万年前,龙骨坡遗址周围有森林、草地以及河流,且潮湿、温暖,适合人居住。更重要的是,考察队还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而发现的化石有明显的石器砸削痕迹,这也证明了人类活动的存在。化石中只有动物前后腿骨,说明古人非常聪明,在外打猎无法搬动大型动物时,就将肉最多的前后腿砍下搬回洞中。大量的古人类生活遗迹足以证明,200多万年前,巫山人已经产生了文化,而文化是区别“是人还是猿”的重要标准。可见,“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而且比云南元谋人还早30万年。

  经过清理,专家们发现龙骨坡遗址地层剖面最上面的化石年代为180万年,最下面的为200万年,文化层跨度为20多万年。这表明“巫山人”在龙骨坡山洞生活了近20万年的时间。

  问题:

  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②段画线句中“动摇一词的含义。(4分)

  2.黄万波教授第三次带队科考,哪些考古发掘可以证明“巫山人”是人而不是猿?(限40字内)(6分)

  3.下面句子中加“▲”的词语为什么不能删去?(选做一题)(4分)

  ①我国学者曾提出过“亚洲也可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的看法,但一直缺少200万一400万年前人类化石材料的证明。

  ②这一测定结果毫无疑问地向世界证实了“巫山人”是目前亚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参考答案:

  1.使人对西方学者关于“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结论产生怀疑。

  2.A.植物孢粉化石 B.打制石器 C.有明显石器砸削痕迹的化石 D.动物的前后腿骨化石

  3.①不能删去,“亚洲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一看法仅仅是一种猜测。

  ②不能删去,“巫山人”是“亚洲发现的最早人类只是现在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