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 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12、为什么说云是天气的招牌(2分)
13、文中带点的“经验”是指什么? (2分)
14、选文用“美丽”和“ _______”,“白云朵朵”和“___ ____”相对比,说明云“__ ”的特点。(2分)
15、各种云具有什么特点?(1分)
16、根据云的不同特点,给下面的云各写一个比喻句。(3分)
(1)卷云:
(2)积云 :
(3)层云:
阅读答案
12、因为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3、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密的云,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4、阴森 乌云密布 变化无常
15、美丽、能预测天气
16、(略)
阅读《看云识天气》一文中的节选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睛,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红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睛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说明的主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介绍云上的光彩。
B.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C.介绍晕、华、虹、霞的特征。
D.说明谚语识天气的作用。
2.下面关于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下定义
D.作比较
3.下面关于这段文字的内容或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段分别介绍了四种云上的光彩产生分布情况、色彩和天气征兆。
B.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C.晕、华、虹、霞这四种云上的光彩,其形状都是弧形。
D.文中引用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趣味性
参考答案:
1.B
2.D
3.C
看云识天气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6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 )。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词语分别是写云的_______、_______。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节选的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原文上用“”给本段文字划分层次。
2、释加粗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化无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的特征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1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 【阅读理解与欣赏】 ID:71351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概括这段文字中心意思的句子,并说明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的最后一句引出了全文的说明中心,联系全文,说说全文的说明中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答题。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____,轻轻地飘在空中;____,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____,来来去去;____,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zhu( )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zhào( )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qīng( )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根据拼音填汉字。
点zhuì( ) 笼zhào( ) qīng( )盆 一shà( )间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是( )。
①有的像羊群②有的像羽毛③有的像一床大棉被④有的像鱼鳞
2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3)用横线画出这段选文的中心句。
(4)这一段文字能概括总结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A.天上的云,真是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shà( )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qīng( )盆。(5)最后一句中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瞬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概括出本段文字介绍的中心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的“薄”,与选文中“天空的薄云”中的“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薄板
B、淡薄
C、薄弱
D、薄暮
3. “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
A、总-分-总
B、总-分
C、总-分
3
5.看云识天气最简洁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看云识天气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1.文中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总—分—总顺序
2.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
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一条课文内, 4
一条课文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⑴征候,先兆
⑵恰巧,正巧 3.交代第一段的说明中心,同时告诉我们看云上的光彩也可以了解天气情况。
4.晕(日晕、月晕)、华、虹、霞。晕: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华环变大变小,分别预示天气变得晴好或者阴雨。虹:虹在东边有雷无雨,虹在西边将有大雨。霞:朝霞表明将有阴雨,晚霞表明几天内天气晴朗。(意对即可)
5.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6.赞同。天气变化异常复杂,有天气预报全面而准确,所以没必要学。不赞同。看云识天气,简捷方便,可以随时观察,随时了解天气状况;看云识天气也很有趣,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言之有理即可)
7.①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②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③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答案不唯一)
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5
篇一:看云识天气的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学会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
3.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4. 运用了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重点: 1.了解科普文(说明文)及特点;
2. 通过学习懂得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3.学习运用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做p164 一、二、三 题 2、阅读课文
3、掌握p166—167 30个生词 4、作者简介:
朱泳燚 (yi)1959至今,已在中央和省级以外国外专业刊物发表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研究论.文和语言研究论文200多篇;出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言表达》、《科学小论文写作》两本,专著、合著多种。语文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多次在本省和全国获奖。 5、 说明文(科普文)知识:
(1) 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2) 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
2、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有助于把比较抽象、复杂的事物、事理说得具体、明白。 (3) 列数字:用一些数字来进行说明的方法。
作用: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可以科学地、精确地说明事物。
(3)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为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
明。作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使人容易领会,便于认识等。 (4)作比较:选择有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作用:可以更好地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 (5)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做彼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陌生的变得熟悉,抽象的变得具体,深奥的变得浅显,也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6) 列图表:用示意图、表格、插图等来帮助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作用:加强直观性,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说明效果。
(7) 摹状貌:摹写事物的形状、体貌。 作用: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
(8)下定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使读者对事物有明确的概念。
(9) 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方法。
(10)引资料(文献资料;名人语录;诗词、谚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
内容、目的不同,引用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增强说明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说明的权威性;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文章显得更富文采。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两者的模式大致是“……是……”,判断时看“是” 字前后的话能否调换,能调换,下定义;不能调换,是作诠释。
摹状貌,不是修辞,虽然也强调相似,但更多的是说明趋势,状态具有什么特征,无本体与喻体。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3)说明文的顺序: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4)说明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5)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语言的准确性;
(6)说明文的分类:
二、导入本课:
1、阅读课文听录音。
2、看视频。
3、熟悉讲解说明文的有关知识。
三、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熟悉课文填下表:
表一:学习、完成晴天云简表。
表二:学习,完成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表三:读第六段,学习完成云的光彩简表: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这8种云的?
(一)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写出本段的中心句。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招牌原意指 ,文中的意思是 。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云的 、
。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并用‖标出层次。
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6、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二)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7、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
A、断定 B、推定 C、推测 D、猜想
8、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9、文段的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句中的还一词怎样理解?
10、文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 ,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
11、结合文中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出现日晕或月晕就意味着有风雨?
12、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
13、本段中引用的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的鲜明特色,试分析其作用。
(三)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4、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15、这段文字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说明是 现象,说明是 本质。
16、这段文字的语言,既有平实的说明,又有生动的说明,请各举一例。
17、说明加点的词的表达作用。
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
看云识天气阅读答案部分:
1、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 打比方。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3、 形态、特征。
4、 总分总。
5、 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
6、 不可枚举。
7、 C
8、 文段的第一句。本段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9、 过渡。还点明此段和上段一样,也是讲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10、红色;紫色。
11、因为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而卷层云向前推移就容易形成雨层云,这些晕往往会带来风雨天气。
12、阴雨天气就要到来;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13、①使文章鲜明生动;②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③使说明更简洁、准确。
14、说明各种云的位置、形态及和天气变化的关系。
15、云的.形态,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16、略
17、起限制作用,表明了语言的准确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8分)
看云识天气
①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小题1:、文中的说明顺序是( ). (1分)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C、总-分-总顺序
小题2:.写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2分)
小题3:.文中“往往”和“常常”去掉行不行?为什么?(3分)
小题4:.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__”来说明的。(4分)
小题5:.“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招牌”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6:.《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一条课文内,一条课文外)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1分)
小题1: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原题)(2分)
小题1:不行,用“往往”和“常常”让我们更觉得有准确性,而且有限制作用,表明一般情况是这样,排除了特殊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3分)
小题1: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变题)(4分)
小题1: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原题)(4分)
小题1:课内(略) 课外示例: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见导学59页)(4分)
小题1:此题的选项C应该为“逻辑顺序”,总分总是说明文的一种组织结构。
小题2:说明文的中心句,一般是第一句话。或者是最后一句话。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出现在说明文中一般是否定的,理由要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小题4:此题的就在上下文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短文。把握关键词。
小题5:此题考查学生个别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首先要知道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小题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不唯一,但注意要求:一条课文内,一条课文外。
《看云识天气》(9分)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小题1:仔细阅读选文,你会找出能够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内容的一句话。请你把这句话写到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认真阅读选文,找出作者说明晕和华的语句,比较一下这两处语句,你会发现它们在外观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把你的发现写到下面指定位置上。(3分)
(1分)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不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读过这段选文,你掌握了许多判断天气发展趋势的知识。夏季黄昏,一场雷阵雨过后,你开始观察当时的天气现象。假如你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了彩虹、月亮周围的彩色光环,请你说一说,天气趋势将如何发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在课堂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现在听天气预报很方便,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看云识天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第一句
小题1:同:都是彩色光环
异:颜色排列不同:晕:里红外紫,华则相反; 晕大华小
小题1:傍晚观测到彩虹在东方,预示天气不会下雨。晚上又观测到月亮周围有光环,如是月晕,则明天午时会有风。
小题1:略
1、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文章是按照总-分的形式概述的,第一句是总,后面是分。故文章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可以根据晕和华的定义去区分。晕是出现在太阳和月亮周围的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而华是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故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彩色光环,不同点是晕是里面是红的,外面是紫的;而华是里面是紫的,外面是红的,而且比晕小。
3、此题可以根据选文后面几句话回答。夏季黄昏就是傍晚,,则可以根据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傍晚观测到彩虹在东方可以判断预示将不会有雨;晚上月亮周围有彩色光环,说明是月晕,则可以根据文章中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说明明天将会有大风雨。
4、此题可以各抒己见。不同意则可以根据天气变化无常来说明,看云识天气可以准确的判断天气的情况,而天气预报有时会不准确等。
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本选的中心句是: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2.“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招牌”原意指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或经售的货物的牌子,作为商店的标志。 文中的意思是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3.文段中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两个词语,分别写出了云的形态、特征。
4.本段文字的结构方式是 总——分——总。并用“‖”标出层次。
5.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
答: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
6.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不可枚举。
《看云识天气》
第一部分:
1、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4分)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2、指出下列说明语句,哪些是生动说明,哪些是平实说明。(3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⑵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⑶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有一定的限度。对这句话意思的理解,你同意哪一种?()(3分)
A、这句话是在否定看云识天气的作用。
B、这句话是说明看云识天气的范围有限。
C、这句话是指明看云识天气的作用有限。
D、这句话是阐明看云识天气并不科学。
4、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4分)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⑷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项,就变成了积雨云。()
5、说明下列比喻句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指出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的问题。(4分)
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本体:
喻体:
相似点:
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
6、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3分)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7、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4分)
⑴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说出这个道理。
⑵请举出一个与这句名言相符的事实来。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⑵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8、第一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9、第一段的结构形式是。(3分)
10、第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3分)
11、第一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有什么特点?(3分)
12、为了说明云的形态之多,一连用了多个比喻,这些比喻有什么作用?(3分)
13、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3分)
A、断定B、推定C、推测D、猜想
14、第二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③处应填的颜色是。(2分)
15、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⑤处填天气状况是。(4分)
16、……是大风雨的征兆中征兆的意思是。(3分)
17、第二段文字第一句话的作用是()(3分)
A、承上启下的过渡句B、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18、第二段文字采用了的说明方法。(3分)
19、第二段文字的结构特点是()(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
20、《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写了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将你积累的关于天气的谚语写出两条。(3分)
(二)
白银的妙用
人类发现和使用银的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年了。我国考古学者从近年出土的春秋时代的青铜器当中就发现镶嵌在器具表面的金银铜,从汉代古墓中出土的银器已经十分精美,在古代银的最大用处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价--货币。
银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公元前三百多年,希腊王国皇帝亚历山大带领军队东征时受到热带痢疾的感染,大多数士兵得病死亡,东征被迫终止。但是皇帝和军官却很少染疾,这个谜直到现代才被解开。原来皇旁和军官们的餐具都是用银制造的,而士兵的餐具都是用锡制造的。
银在水中能分解出极微量的银离子,这种银离子能吸附水中的微生物,使微生物赖以呼吸的酶失去作用从而杀死微生物。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十分惊人,十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净化1千克水。
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六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所以,人类在两千年前就知道用银片作外科手术的良药,用银煮水治病,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会很快变黑,我国古代法医就懂得用银针验尸法来测定死者是否中毒而死,帮助破了不少谋杀案件。
银的这种特性如果加以利用,可以预防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及某些大地震前,地面均有可能渗出含硫的气体,这种气体会使银器的表面很快变成黑色,从而显示出火山将要爆发,大的地震将要来临的某种征兆。
银还是一种可为人类食用的金属,在我国和印度均有银箔包裹食品和药丸服用的记载。同时银还是某些生物的食物。据我国古籍《天香楼外史》记载:古时有一个妇人藏了150两私银。有一天她开箱查看藏银,银竟不翼而飞,妇人大吃一惊,怀疑被人盗走,一时弄得全家人心惶惶,后来再开箱寻找,只见一大堆白蚁正团团集在一起,吃着残存的银粒,妇人一气之下把白蚁投入炉中,以解心头之恨,火烧蚁死,白银复生,一称恰好150两。
21、文中写了白银的妙用有哪些:(3分)
22、文中最能体现白银杀菌能力很强的2个句子是:(3分)
23、文中加点的这种特性指的是:(3分)
24、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
25、找出文段中阐释希腊士兵染疾死亡的真正原因。(4分)
26、写出末段的中心句,并说明此段的支撑方式。(3分)
(三)
地球的外衣--大气
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这层空气好像地球的外衣,在科学上叫大气层。
大气层非常厚,在靠近海面的地方十分稠密,越往高越稀薄,在海拔6到7公里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就减少了一半;在500公里的高度,大气已经十分稀薄。
大气层可以分成好几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
紧贴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11公里,这一层的空气最稠密,总重量占全部大气重量的四分之三还要多。在这一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温度越低,每升高一公里,温度差产多下降摄氏六点五度,低处热,热空气就往上升;高处冷,冷空气就往下降,这就形成了对流,所以这层空气叫对流层。
空气对流就形成了风。再说,对流层里有大量的小蒸气和灰尘之类的微粒,因而会形成云、雾、雨、雪。刮风下雨是对流层经常发生的现象。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公里。在平流层里,高层和低层的大气温度几乎没有变化,差不多都是摄氏零下五十六度,因而空气没有上下方向的对流,所以叫平流层。由于平流层里的水蒸气非常少,没有云雨等现象,所以适宜飞机飞行。
从平流层往上,直到800至1000公里的高处,是电离层。这里的空气受到宇宙射线和阳光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分子被电离成带电荷的离子,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给无线电通讯带来好处。电波沿地面只能传播100公里远,通过电离层反射回来,可以传送2000公里外,晚上,我们能听到远方的电台广播就是这个原因。
电离层还会产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电子流受地球磁场的影响,总是偏向地球南北两极,所以极光都发生在两极地带。
在电离层以上是扩展层,因为这里离地球很远,地球的引力非常小,空气分子就经常逃离散到星际空间去,所以叫扩展层。扩展层并没有明显的边缘,几乎延伸到了3000公里以外,从这里逐渐过渡到宇宙空间。
大气层实在是地球得天独厚的一件理想的外衣。大气层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
地球有了这件外衣,白天的阳光才不会把地面晒得太热,夜晚太阳落山以后,才不会变得过冷,为人类创造了适宜生存的良好环境。这件外衣还象一件盔甲,可以抵挡陨石和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保护我们的安全。大气层真是一件宝衣啊!
27.什么叫大气?什么叫极光?请根据文章内容分别给二者各下个定义。(4分)
①大气是
②极光是
28.简述大气层和大气层中的平流层的主要特点。(4分)
①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②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不超过10个字)。
29.大气层大体上分为四层,最后一层的名称叫。这四层是按顺序来说明的。(2分)
30.对流层中刮风下雨是经常的事,其原因:(4分)
①
②
31.大气层对地球的作用,除大气里的二氧化碳为植物提供养料一项外,还有两项作用,它们是:①;②。(每项表达不得超过20个字)(4分)
(参考答案在下页)
答案
1、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2、⑴生动说明⑵平实说明⑶生动说明3、C4、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⑷摹状貌5、⑴本体:云;喻体:招牌;相似点:都有标志作用⑵本体:卷云;喻体:羽毛、绫纱;相似点:颜色、动态;说明文运用比喻应注意:喻体能够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6、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7、⑴一个人在自强自立,必须有丰富的知识。或:如果一个人没有知识,就会像一只没有装东西的空口袋一样,不能自立。⑵略,符合要求即可8、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密切,看云可以识天气。9、总--分--总10、比喻、排比、对比11、生动、形象,既准确又具体。12、准确具体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各种形态。13、C14、红色;紫色15、阴雨天气就要到来;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16、征候,先兆17、B18、举例子、作诠释、引用19、A20、略21、装饰、铸器、杀菌、防灾、食用。22、①千亿分之几毫克的银就能净化1千克水;②普通的抗生素仅能杀死6种不同的病原体而含银的抗生素,则能杀死650种以上的病原体。23、银遇到硫化物、砒霜等有毒物质表面很快就会变黑。24、作比较、举例子、列数据、作引用25、士兵的餐具不具有杀菌能力。26、白银是一种可为人类和某些生物食用的金属;举例支撑。27、①大气是包围着地球的气体;②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分子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28、①空气越往高处越稀薄(或空气低浓度高);②空气向水平方向流动。29、扩散层;空间(或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空气由浓到稀)30、①对流层中温度下高上低,空气对流而成风;②对流层中有大量水蒸气和尘土之类微粒,遇冷而成云、雾、雨、电。31、①调节地球昼夜温差,使之适于人类生存;②为地球抵挡陨石、宇宙射线、紫外线的袭击。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出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来,有时竟会带来冰冰雹或者龙卷风。
1.选文中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诠释 B.作比较 C.分类别 D. 打比方
2.对(3)(4)小节说明的中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B.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
C. 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D. 卷层云、高层云、积云、积雨云的演变过程。
3.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表示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的语言特点是既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
B.“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一句意在说明卷云的特点“很薄”。
C.第(2)节的说明结构是先分后总。
D.“像棉花团似的白云”是从形态的角度说明积云的特点,“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是从位置的角度说明积云的特点。
4.对第(2)小节的说明顺序归纳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主到次,从少到多。 B.从高到低,从稀到密。
C.从主到次,从稀到密。 D.从高到低,从少到多。
1、B
2、B
3、C
4 、D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⑤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15.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
16.阅读第⑤段,说说介绍了哪几种云?(2分)
答:
17.文中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说它的作用。(3分)
答:
18.文中介绍的云,预示了哪几种天气情况。(3分)
答:
[参考答案]
15.参考答案: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或者:看云识天气。
16.答案:积云、积雨云。
17.参考答案:打比方。(1分)通过打比方,将云比作羽毛、羊群、鱼鳞等具体可感的事物,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云姿态万千的特点。(2分)
18.答案:晴天;雨雪天;(雷)暴雨天。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曰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曰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段内容,给“晕”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文段介绍的有关晕、光、虹、霞的情况列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列举法简析本段在说明方法上的主要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摘要法,提炼出文段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2.总分
3.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出现的一种能表示天气变坏的七彩光圈叫做晕
4.“略”。
5.本段主要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引用谚语这三种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举例分析即可。
6.晕是大风雨的征兆,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出现朝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意对即可)
当那连绵的雨雪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开始下降。
1.下面词语中得“薄”,与选文中“一层薄云”中得“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薄板
B.淡薄
C.薄弱
D.薄暮
2.选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这个错别字所在的一项是()
A.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
B.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C.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珑不清
D.雨雪也就降临了
3.选文中写云层由“卷层云”到“高层云”再到“雨层云”,其变化的特点是()
A.越来越低,越来越薄
B.越来越高,越来越厚
C.越来越低,越来越厚
D.越来越高,越来越薄
4.对下面句中加粗的“往往”一词表达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强调一定要下雨或下雨。
B.意在说明大多数情况下会下雨或下雪
C.意在说明以往是一定会下雨或下雪的。
D.强调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下雨或下雪。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①)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了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②)的,外层是(③)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出现朝霞,表明(④);出现晚霞,表示(⑤)。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第二段中①处应填的词语是( C )
A、断定 B、推定 C、推测 D、猜想
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答: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天气的情况。本段说明了云的光彩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3.文段的第一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句中的“还”一词怎样理解?
答:过渡。“还”点明此段和上段一样,也是讲云的变化与天气的关系。
4.文段②处应填的颜色是 红色 ,③处应填的颜色是 紫色 。
5.结合文中知识解释一下,为什么出现日晕或月晕就意味着有风雨?
答:因为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而卷层云向前推移就容易形成雨层云,这些晕往往会带来风雨天气。
6.第二段④处填天气状况是 阴雨天气就要到来 ,⑤处填天气状况是 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
7.本段中引用的谚语较多,也构成了写作上的鲜明特色,试分析其作用。
答:①使文章鲜明生动;②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便于记忆;③使说明更简洁、准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8分)
①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风云变幻,气象万千。天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天气的变化自有它的征兆。现在,请你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飘浮的云彩,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
②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③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④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要转阴。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的卷层云得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选自《看云识天气》,有删改)
小题1:第④节文字按照什么顺序介绍了各类云?(2分)
小题2:文中使用“你”“我们”这样的称谓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说明。(2分)
小题3: 比较文中画线的句子和《百度百科》对“高积云”的不同说明,结合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分析它们的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有何不同。(4分)
【甲】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看云识天气》)
【乙】高积云:云块较小,轮廓分明,薄的云块呈白色,能见日月轮廓,厚的云块呈暗灰色,日月轮廓分辨不清。大多数云块的视角宽度在1°——5°。
参考答案:
小题1:(2分)由薄到厚(由高到低)。
小题2:(2分) 使用“你”“我们”,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1分),使文章的表达更加亲切、自然(1分)。
小题3:(4分)甲段文字语言生动,运用打比方(作比喻)的说明方法,把高积云介绍得更生动、更形象(“把科学融于艺术之中,通俗易懂,富于情趣,增添文采”或“除介绍知识外,还给人以趣味性”等)。(2分,说明方法1分,语言特点、表达效果1分)乙段文字语言平实,通过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高积云的特点说明得更加清晰、准确、科学。(2分,说明方法1分,语言特点、表达效果1分)
1、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顺序的掌握。第四自然段中依次介绍了卷层云、高层云和雨层云。卷层云是很薄的一层云,高层云很厚,雨层云更厚;故是按照由薄到厚的顺序介绍的。
2、学生对人称使用的作用的考查。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使文章的表达亲切、自然。
3、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特点的掌握。甲文字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高积云介绍得更生动、更形象。而乙文字的语言较朴实过分类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把高积云的特点说明得更加清晰、准确、科学。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构阅读信仰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答案
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我的母亲中职阅读答案
重构阅读信仰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梦的科学与科学的梦阅读答案
草书大王阅读答案及翻译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我的母亲中职阅读答案
最新拐弯处的回头阅读答案
冶春绝句其一古诗阅读及答案
和时间赛跑阅读答案
天地苍茫一根骨阅读练习及答案
金溪民方仲永阅读附答案
献给母亲的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金华戴元礼阅读训练题与答案
说明文阅读答案
江楼有感中秋对月两首古诗的比较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