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秋境
张春燕
哦, 那秋! 秋天的花事自然不如春天那样争奇斗妍,但在百花式微中有三五科如秋海棠、木芙蓉和一串红之类花木的点缀,这个季节依然是一片灿烂。当然更好看的秋景还在后头——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 当辽阔的大地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树叶开始黄了,落了 。
哦,那些黄黄的叶簇,哦,那些疏疏的枝桠;看落叶渲染了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一阵凉风吹落树上三五片枯叶,叶片在地上打着旋儿,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丝色的阵雨了,再接着, 便在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毯了,那是落叶在向我们做着最后的谢礼呢!而在地毯之上,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桠,直刺着高远的天和淡淡的云。
哦, 那些“白藐烟尽处,红蓼水边头”的枯荷!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残,它曾经有过的灿烂和美丽在这个宁静的秋日里已归于沉寂。伴着同样清冷的园林和寂寞的人群,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都说绚丽之后又会复归平淡, 它不例外吧!
而,在每一个“秋阴不散霜飞晚”的日子,人们仍需“留得残荷听雨声”。雨打枯荷,是一种玉振之声, 是天籁, 如歌如禅,入诗入画。难怪一个诗人要说,人生不能缺乏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爱情,便是令人陶醉的雨夜了。而令人陶醉的雨夜,又怎能缺乏枯荷的支撑呢?
枯荷自身,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在大好的晴天,它似乎也在倾听,听天的深处飘来清亮的雁鸣, 听地的远处传来似有若无的蝉歌。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它依然亭亭玉立——生命的秋境是另一番灿烂和美丽,轮回的世界也是。
“信是明年春再来”,待到来年的暖风熏得游人醉, 枯荷也将转世为田田的荷叶——那一池新绿呀:有平展着圆盘浮在水面的,有黄伞婢在空中摇摆着的,有半开半卷,生气勃勃地横斜着的,有刚露出水面,还紧紧地卷着,呈现雅态的,有兜着水珠任其在上面滚动的, 也有长的很高,但尚未展开叶面,散散漫漫耸起的……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开,也不为谁而零落。
经过了草木际天的长夏和蝉声高远的初秋,静静的池塘里枯荷默然无语,它伫立,它守望,也许是为了它也曾错失过的一道目光?
1、本文遣词生动形象,请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在“白藕化花风已秋”之后,依然亭亭玉立,只是消褪了颜色的芬芳,日见凋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伴着池塘里依稀可辨的几点浮萍,它的身影愈显伶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它将再次拥有美丽和歌声,拥有一分不求自得的生命的圆满,不再为谁而盛开,也不为谁而零落”,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请问,这首诗的后半部分是什么?它的作者谁?它与本文有哪些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季节,你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消失。这里形容枯荷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表达了对它过去的美丽的惋惜和流连。
(2)孤独, 没有依靠。通过对枯荷形单影只、日见凋零的外形的描写,表达了秋境的萧瑟。
2、此处的秋景指生命的末期,作者的人生态度是珍惜生命的最后时刻,绽放出更绚丽、更耀眼的光芒, 在生命的最后仍保持清高的气节。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它与本文都是赞美秋日的如诗如画,在秋日里发现美丽景色,由此引发了对秋的喜爱和深思。
4、“略”。
(意思对即可)
秋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刹时wàn zǐ qiān hóng( )、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měi bù shèng shōu( )。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轰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shuò guǒ léi léi( )。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shǔ bù shèng shǔ ( )。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来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花园------
正确答案:花园------菊花
田间------
正确答案:田间------高粱
果园------
正确答案:果园------柿子
山坡------
正确答案:山坡------霜叶
2.根据文章内容连线。
玛瑙似的------
正确答案:玛瑙似的------山楂
葫芦似的------
正确答案:葫芦似的------鸭梨
珍珠似的------
正确答案:珍珠似的------葡萄
3.仿写句子。
稻谷笑弯了腰,高梁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
参考答案:风儿来吹箫,小树伴舞蹈,鲜花歌声扬。
4.根据拼音写汉字。
shǔ bù shèng shǔ ()
参考答案:数不胜数
5.根据拼音写汉字。
shuò guǒ léi léi()
参考答案:硕果累累
6.根据拼音写汉字。
měi bù shèng shōu()
参考答案:美不胜收
7.根据拼音写汉字。
wàn zǐ qiān hóng()
参考答案:万紫千红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徐现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注:①筝:古筝。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全诗融景、情、理于一炉,不仅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抒写了一种高扬
B、甲诗“我言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
C、乙诗整首诗以静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了以静衬动、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
D、乙诗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
26、读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雪”两句后,在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请简要描述。(2分)
27、上面两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请分析两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答
25、(2分)C
26、(2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扫而空。(答出大意即可)
27、(4分)甲诗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2分)乙诗抒写了诗人旷达闲适的心情。(2分)
秋渐深 李娟
①秋天来了,秋分一过,晨起漫步江畔,白露满地。树叶、草尖上都挑着颗颗晶亮的露珠。节气和植物,犹如一对恋人,配合得默契贴心,情投意合。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温柔的姿势,她都已心领神会。
②桂花开了,细碎的金色花瓣,宛若星星,人从树下走过,落花细细香满衣。起风的夜里,花香伴着虫鸣如流水般一潮潮地涌进窗来,花香袭人。忽然想起《红楼梦》中宝玉的丫鬟也叫袭人。贾政责问是谁取了这么一个鬼精的名字,宝玉说,她本姓花,有一句古诗“花气袭人知昼暖”,所以就给她取名袭人。夕月一弯的秋夜,枕着阵阵花香入眠,无限花香染梦境。
③午后,走进寂静的山林,手里携一本德富芦花的《自然与人生》,他写道:“走在山间小路上,芒草,萱草牵吾衣,着实可爱。”我仿佛和他一同走进秋的深处。树上的叶子渐渐凋零,每一棵树变得疏朗透明起来。金黄的,褐色的叶子铺满树下,如同厚厚的花毯。远远的看见一棵树,擎着深红的树冠,枝桠上挑着颗颗闪亮的红星星,走进了细看,原来是一树红灯笼似的柿子。
④榉树的叶子一日日红了,细细密密的红叶像一叶小舟,驶向秋之深处。踩着沙沙的落叶,偶然会听见咕噜咕噜石子落地的声响,其实那不是石子,是山中松子落。枝桠上蹲着几只斑斓的鸟儿,坐在枝头阳光下说着悄悄话,让人想到“林静鸟谈天”。
⑤田野里,收割后的稻草一捆捆一簇簇相依在一起,一夜夜秋风袭来,秋深露重,它们只有依偎在一起取暖。
⑥艾草枯黄了,静静地立在山坡上。每年端午时,人们将它一丛丛抱回家,捆绑好立在家门前,或是用艾叶熬了水给孩子洗澡,等到夏天来了,孩子不会招蚊虫叮咬。《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草是伴着爱情从千年前的诗歌中向我一步步走来。那位布衣诗人走在山野间,看见青青的艾叶随手拈来握在指尖,思念就如潮水般涌起。他的诗句随风飘远了,落在《诗经》的泥土中,开出了深情、朴素的花朵,流传了千年。
⑦幼年时在乡下,秋意正浓的时候,奶奶带着我去山坡上采摘野菊花。一丛丛野菊花如邻家的小女孩,穿着金黄色的布衣裳,梳着两个歪歪扭扭的小辫,冲着我张开笑脸。她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在秋风里交头接耳地说话。奶奶说,将野菊花在太阳下晾干了,装在枕头里,可以清火、明目、安神。我的竹篮里只采了薄薄的一层,就嫌累了,蹲在草里找蒲公英。蒲公英一枝枝白了头,我拔了一枝,小心翼翼捏在手上,轻轻地吹一口气,蒲公英的孩子们就随秋风飞远了。我也是蒲公英的孩子,光阴的秋风一次次将我吹远了,望不见童年,望不见奶奶,望不见故园。
⑧我很喜欢作 家汪曾祺先生一段话:“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一直不知道“菘”是什么样精致的蔬菜,是秋末的一味美食。那日翻开《诗经》就看见它,原来是一棵青翠的大白菜。如同农家一个粗衣旧服的小闺女,一日进了学堂,戴眼镜的老师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叫丫头,众人捂着嘴笑,老师就像随手给丫头取了大名“菘”,使得这个水灵灵的小丫头整个人一下子优雅、端庄起来。秋末,清炒大白菜时配上黄的姜丝和几丝红辣椒,盛在青花瓷盘里,分外悦目,爽口宜人。
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几场秋雨,将天空洗得犹如碧玉一般明澈。所有的树木渐渐落尽繁华,疏朗的枝桠伸向晴空,大自然庄严、肃穆的季节来了。
⑩人过了而立之年,才渐渐懂得秋之深的韵味。就好像一个人的文字,年轻时姹紫嫣红开遍,分外艳丽妩媚。慢慢年长,才明白“文求雅洁,少雕饰,如春初新韭,秋末晚菘”的道理,文字到了一定的时候便开始做减法,简洁、干净、纯粹。将枝头的繁华一一卸下,沉浸在文字的泥土中,简洁不芜,气定神闲,沉静从容。文字有了山寒水瘦、千山鸟飞绝的意想,也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明朗。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删繁就简三秋树,将人生和文字站成秋天里的一棵树,那是生命的另一个境界。
(《最美文》20xx年第10期卷首语)
7.第①段描写节气与植物,是为了引出下文秋渐深时植物呈现的不同风貌,奠定全文清新自然的感情基调。(2分)
8.从表现手法角度对第④段进行赏析。(3分)
以动写静,刻画了秋天的静谧自然,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自然的喜悦之情,突出了作者敏感细腻的情怀。
9.第⑨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呼应③④段写树的内容,概括了秋季树木的变化姿态,突出了“秋渐深”的主题;引出下文的人生感怀。(3分)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第②段关于《红楼梦》中袭人名字的联想意在抒发作者沉醉在花香中的情怀。
B.第⑥段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意在强调深情朴素的情感会穿越时空成为永恒。
C.第⑦段关于幼年采摘蒲公英的回忆是为了突出作者无法回归故园的悲伤之情。
D.第⑧段老师给丫头取名的联想意在表明素朴的人生也一样散发优雅端庄之美。
11.联系全文,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对结尾画线句进行赏析。(4分)
形式:结构上,卒章显志;修辞上,使用比喻(或者“移用”),将人生和文字的简单纯净比成“秋天里的一棵树”,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内容:无论是为文还是为人,都应该像秋天的树一样,褪尽繁华绚丽,追求简单、纯净,如此,方能成就生命的超拔脱俗,也才会有开阔明朗的生命境界。
12.有人评价李娟的散文“带着原生态的青春,有着青草般的鲜美气息,充满对世界的童真”;也有人说“李娟写作太过个人化,过于清浅,格局也不开阔”。对此,你怎么看?请选择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等),谈谈你的看法。(6分)
选材角度:李娟的散文以小见大,在朴素自然的娓娓叙述中反映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比如作者笔下的“细密的榉树红叶”“相依相偎的稻草”“精致的晚菘”,无一不是惯常的生活化的事物,却又无不充溢了生活的温情,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姿态。
语言角度:李娟的散文语言简洁朴素,细腻生动。比如将节气和植物比成一对恋人,富有情趣;而写收割后的稻草依偎在一起取暖,则又非常富有生活气息——这些细腻的描写,显示了作者简洁纯粹、沉静从容的创作观和生活态度。
秋前风雨顿凉
范成大
秋期如约不须催,雨脚风声两快哉。
但得暑光如寇退,不辞老景似潮来。
酒杯触拨诗情动,书卷招邀病眼开。
明日更凉吾已卜,暮云浑作乱峰堆。
(1)诗中哪些地方具体体现了题目中的顿凉?(3分)
【参考答案】
前三句体现了顿凉:如约不须催,秋天如约而至,说来就来;两快哉,风雨迅疾到来,天气瞬间变凉;暑光如寇退,暑气像盗寇逃跑一样迅速消退。[3分。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
【评分示例】
3分示例:
示例一:诗中的首联中描写秋天如期而至,风雨飞快而来,体现了夏末秋初的景象。秋不催自来,吹散了夏天的闷热。
示例二:①秋天如期而至,忽然间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下来。②风雨同时到来,让诗人感到畅快。
示例三:①秋天如约而来不需催促,雨声风声都轻快地响起,体现了顿凉。②夏日暑热像贼敌般惊退,体现了顿凉。③我预测明天会更冷,晚上的云混作一团,像乱山。
示例四:秋天如期而至,风雨齐来,夏天的暑气像敌寇一般退出。暮云聚集想要刮风下雨。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通过写秋天风雨到来,暑气消退,表达了诗人对天气顿凉的喜悦之情;诗人不在意晚年暮景的到来,饮酒、作诗、读书,体现了乐观、豁达的情怀。[4分。答对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补充细则】
(1)赋分说明:分析2分,思想情感2分。
(2)答诗人期待暑光如寇退,不拒绝老景的到来,表达了对暑热的厌恶也可得2分。
(3)答诗人饮酒触发诗情,书卷招邀,体现了诗人的悠闲自在之情 或者通过坚信明日更凉,表现了诗人的自信之情(对秋凉的向往)也可得2分。
(4)给分的情感:对顿凉喜悦、愉悦、喜爱(放宽标准,对秋天的喜爱也算对);轻松惬意;乐观豁达;安然闲适,对暑光的厌恶。不给分的情感:对故乡的思念;仕途不顺,想报效国家;借酒浇愁的愁思;年华老去的忧伤;光阴流逝的感叹;闲适自由;对以前辉煌的怀念;老年处境的悲凉;苦中作乐。
【评分示例】
4分示例:
示例一:首联写秋天匆匆而至,颔联亦写暑光退去,写出了对秋天凉爽的喜爱;颈联凭酒作诗,凭书度日,后文再写诗人相信明天天气更凉,抒发了作者的洒脱乐观之情。
示例二:诗的前两联描述了酷暑刚过,秋凉将至的闲适惬意;由于天气渐好,作者病弱的身体也投入诗作当中,表达了作者豁达的心境。
示例三:诗歌通过写秋天如期而至,夏天炎热退去,诗人饮酒作诗感到无比舒适,表达出诗人生活的悠闲自得以及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示例四: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到来将暑气吹散,表达了诗人对秋来的喜悦之情;通过写酒杯触动诗情、打开病眼读书、及透过云朵卜出明天天气更凉,表达的对生活的乐观。
赏析:
《秋前风雨顿凉》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创作的七言律诗。诗的首联写秋天匆匆而至,颔联亦写暑光退去,写出了对秋天凉爽的喜爱;颈联写诗人凭酒作诗,凭书度日;尾联写诗人相信明天天气更凉,抒发了作者的洒脱乐观之情。全诗通过写秋天风雨到来,暑气消退,表达了诗人对天气顿凉的喜悦之情,诗人不在意晚年暮景的到来,饮酒、作诗、读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怀。
赏析二
起联,写秋前风雨。秋期句,写立秋有固定日期,不烦人力去催。不过日期虽有固定,但暑气却未必在此时即能消退,秋后热是常见的,故次句说遇到雨脚风声而有两快哉之感。起句写季节之常,次句写遇风雨之快。
次联,写喜凉之情,此诗前后三联笔致均较平,惟此联最精警。秋前之凉爽,本为人们所盼的,故姜夔《平甫见招不欲往》的人生难得秋前雨,乞我虚堂自在眠之句,传诵人口。但写喜凉而用如寇退作为比喻则极罕见。对句用似潮来譬喻老境来势的迅猛,亦不寻常,不像以潮比愁之为常见。苏轼《洞仙歌》词: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可知迎凉、避老,两美难兼。诗以但得、不避四字冠于句首,显出瞬息间心情的变化,表示宁为前者而牺牲后者,以坚决语气强调,和他后来所写《立秋二绝》中的岁华过半休惆怅,且对西风贺立秋,用意相近。这一联,就组织言,是工整的对偶;就气机言,又是语意贯连的流水对;所以兼有立意新颖、取譬奇特、语言精工、气机灵活的妙处。
第三联写天凉后生活的变化。天气凉爽了,故觉酒杯可亲近,亲近酒杯,又收到触拨诗情之效;天热、眼病,都不利于看书,天气凉爽了,读书的兴致又起,病眼也就受招邀而继续看书。触拨、招邀,从物拟人写来,角度有变化,用词也新鲜。这联所写顿凉之效,使上联所写之喜显得更有着落,起了以事足情,以绿叶扶红花的作用。
结联,预料未来情况。今日之凉,是否一现即退,开头尚有难卜之意,故有但得的假设之词。这一联则由于观察到暮云全作乱峰堆,云气犹浓,雨自不会骤歇,故能够肯定明日更凉,由当前写到未来,使喜意更深,余味盎然。
阅读《偷秋》一文,回答1-5题。
偷 秋
①秋虫在墙根的草丛里开始唧唧鸣叫了,有雁阵开始从更远的北方飞来,然后掠过村庄向南飞去。向阳的山冈上,一树的黄叶不知不觉就染黄了一片树林,就像太阳遗忘在山冈上的一片阳光。然后那黄色顺山而淌,只是几个夜晚的功夫,它们便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清凉的风刷过去,苍绿的田野一下子就黄了。村庄周围的玉米林黄了,玉米行间套种的豆秧黄了,河滩沙地上的花生秧黄了,灌河边的稻田也黄了,就连那蓝得乌亮的灌河水也被染黄了,像一卷淡黄的丝绸,静静地沿庄西的山脚蜿蜒着向南铺去。
②庄子里勤快的人,就开始着手拾掇农具,老人和妇女们忙碌着修铲那被夏雨中的燕鸟们叼得凸凹不平的稻场,牛拖着石磙,在空旷的稻场里碾来碾去,吱哑吱哑的石磙声几乎穿透了静谧的村庄,在村庄空荡的上空此起彼伏地回响着。初秋的时光,就在一片轻微的骚动中溜走了。
③农历八月十五夜里,圆圆的玉盘似的月亮还未从村庄东边的山冈上升起,许多人家的晚饭已经摆上了。一家人坐在庭院里的树下,边笑声盈盈地说话,边滋滋溜溜地咂酒。也有些喜欢热闹的人,在月光下摆开宴席,高声划拳猜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惹得庄里的狗都踩着月色溜过来赶热闹。但一般人家是不多喝的,酒至微醺,月上中天时,大家还要披着夜色去偷秋呢。尤其是村庄里的那些孩子们,前些天早瞄上别人家的几个滚圆秋梨、几盘葵花籽,或者是别人家的几根甘蔗和瓜果。别说是长在村庄周围的庄稼地里的,就是长在人家庭院里的他们也敢去偷了,因为今天夜里的偷不算偷,即使被人发现甚至逮住了,也不会遭喝斥的,顶多被笑骂几声:“几时就瞄上俺的东西啦,这群贼崽子!”
④月亮挂到中天时,村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去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也有更放肆的,知道守果园的坐在窝棚里,却要对着窝棚喊:“偷秋了。”看园的老头佯装没听见,任他们“偷”,任他们坐在果树下嚓嚓嚓嚓香甜地吃去。当然,果园里的老头也是要去偷一把的,去邻地里扯几秧颗粒已经饱满的花生,去旁边的玉米地里偷掰一个玉米棒,或者坐在窝棚前的月色里偷偷想一些遥远的往事儿。
⑤庄里偷秋都只是象征性顺手牵羊那么一点点,老人们说,秋是要偷的,你不偷一点点,那些好收成很快就被日子带走了,你偷秋,就偷来了好收成的种子,明年后年就要风有风要雨有雨,你就有好收成好运气了。村庄人平时是很瞧不起“偷”字的,但偷秋是例外。他们是渴望从岁月中偷出一点好时光,是渴望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一点好记忆,是渴望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一缕朴素的温馨和情趣。
⑥在村庄的中秋之夜,皎洁如霜的月色下,一群群的村庄人悄悄穿行在田塍和玉米林之间,他们或许只偷到了玉米林中的一个玉米棒,只偷到了稻田里一枚沉甸甸的稻穗,但他们却从岁月中偷到了他们梦想的秋天,从忙碌的劳作中偷到了一片悠闲的月色。
⑦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
(作者李雪峰。选自《阅读与鉴赏》20xx年第12期,有删节。)
1、根据选文填空。
文章描述了八月十五庭院里的宴饮、闲聊和颇具童趣的田间地头的偷秋活动,篇末用满怀欣慕的议论表达对这种生活的_____________。
2、村庄人很瞧不起 “偷”,但为什么喜欢偷秋?偷秋的民俗中寄托着人们怎样的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第①、②段的描写与“偷秋”有何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结合语境,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 那黄色顺山而淌,只是几个夜晚的功夫,它们便漫过山腰和山脚,几缕清凉的风刷过去,苍绿的田野一下子就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月亮挂到中天时,村里的人便三三两两出庄了,披着银银的月辉,有的去河边的果园里,蹑手蹑脚钻到树下摘几个苹果、秋梨,看果园的老头坐在窝棚里瞅得一清二楚,可他绝不会喊一声,任乡亲们偷几个尝鲜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意蕴丰富,结尾的问句更是余韵悠长,引人深思。是呀,我们该从岁月中“偷”点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体悟,给出你的答案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无限向往
2、偷秋时的“偷”只是象征性的顺手牵羊一点点,他们偷秋是渴望“偷”得岁月里的好时光、丰收季节的好记忆、劳碌中的温馨和情趣。他们在偷秋中享受着生活的富足和惬意,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珍视和对幸福的期盼。
3、前两段文字描写秋季景色和劳作场景,传递出人们难以自禁的丰收喜悦,为下文写农人们中秋月下宴饮和偷秋活动作了很好的铺垫。
4、①“漫”写出秋色如漾出的流水,不受拘束地在田野上迅速、广泛的蔓延,极富动态美。 “刷”用拟人手法描写秋风,让人联想到秋风催黄的原野色彩亮丽、均匀。描景生动传神。
②“蹑手蹑脚”符合偷秋时“偷”的形式,并透出一种做游戏般的情趣。“几个”表明只是象征性的顺手牵羊,体现村庄人们的淳朴。
5、无统一答案,符合题意,表述通顺、合理即可。
阅读。
报秋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簪花精神吧。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花草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在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是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诵,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吧。
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①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 (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簪花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诵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领取自己那一份”,是劝慰人们要及时把握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花的绿叶描写为“绿波”,使人联想到生活的长河,有广阔的空间感和深邃的时间感。
参考答案:
1、因为花开后便是立秋而“我”在收获季节却是两手空空。
2、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顽强。
3、(1)用反复使节气衔接紧凑,强调时光飞逝。
(2)用反复逐步扩大,层层展开,点明文章的主旨,强调感情。
4、ACE
(意思对即可)
诗中的秋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字一句朗读唐诗,还说,你长大了就能懂得读诗的妙处。我问爸爸什么叫“妙处”,爸爸笑而不答。不过,读诗的时候,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还有草丛中的牛蛙沙着嗓子呱呱地叫,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
我读诗一定始于某一个秋天,因为《子夜吴歌·秋歌》是我会背诵的第一首唐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我问爸爸“捣衣”是什么意思,爸爸说,隔壁林家阿婆不是蹲在河边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这样衣服可以洗得干净些,这就是“捣衣”。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读了下来,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空气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哦,这首诗我懂得。我家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看月光在树间穿行,听山泉在石间流淌。这诗句中的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了。
“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这两句我也懂得,只是我并不喜欢菊花的长相,它们的花瓣为什么这样整齐而呆板呢?纸剪出来似的。谢了的花梗子又黏又滑,还有一种难闻的怪味。读到“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秋风送远了帆影,跟好朋友分别,心里是多么难舍啊!
张籍有一首《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两相对照,不都把思念故乡和亲人的心情写活了吗?渐渐地,我读诗读出了兴趣,也会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和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也关心起诗人的身世际遇了,我因此增长了不少知识。
诗中的秋阅读题目:
13、“纱窗外的萤火虫正提着灯笼跳舞,风吹竹叶沙沙伴唱”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4分)
14、品读“把爸爸的吟哦声衬托得很古典”,回答两个问题。(4分)
①如果要将“吟哦”换成另一个意思相近的词,你觉得可以换成哪个词?
②请你理解什么叫“很古典”?
15、请根据文中的叙述解释“捣衣”的意思。(2分)
16、如果将文中“就是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了”中的“水墨画”换成“油画”,你觉得恰当么?说说你的理由。(3分)
17、“我”最终也体会到了爸爸说的“读诗的妙处”,请你说说有哪些妙处?(4分)
18、请你写一个含有“秋”字的成语。(2分)
参考答案
13: 拟人、比喻。
14: 吟诵。
15:“很古典”指的是爸爸读唐诗很有古人的典雅味道。
16: 在大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使衣服干净。
17:不恰当。第一,油画色彩浓重,与“清淡”不协调;第二,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更符合中国古诗的韵味。
18:读懂诗的内容,悟出诗的意境,读出兴趣,比较同一类题材的不同写法,比较诗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关心诗人的身世际遇。
19: 略
你悄悄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走来,走进花园。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似翻滚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看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盈盈……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走来,走上山坡,副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远远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红一黄,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本文是按先再后的顺序来写的。其中,第2-5自然段又是按转移,写了秋天的景象。
2用――标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第四自然段中有三处省略号,你能展开想象,把省略号省略的内容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吗?
参考答案:
1总、分、总、地点(空间)、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2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绚丽的美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和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3短文写了秋天到来时花园、田间、果园、山坡的一片美丽、繁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的喜爱与赞美。
4让人看了垂涎欲滴。那颜色更是让人眼花缭乱。
像一个个充满了气的气球。
各种各样的味道慢慢融化在心里,就像生活的滋味。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颔联写登楼远眺之景,请说说为什么写的好?(4分)
(2)尾联言简意明,意味却深沉丰富,请简要赏析其中的思绪和情感。(4分)
答案:
(1) ①从整体上写登高览胜,不但宣城秋境尽收眼底,而且间接写出“山晚”“晴空”的澄彻明净,可任意纵目的畅快惬意。
②用比拟,以“明镜”写秋水的澄明和“晚晴”时的水光潋潋,用“彩虹”状双桥在夕阳下的倒影,写出秋色斑斓的水光天气。
③以动写静,“夹”不但写出宣城处于双溪之中的轮廓,而且活化了溪流绕城而过的形象;“落”使地上桥影拥有从天而降的动感,令人遐想。
④江水,双桥相映成趣,互为烘托。“明镜”让彩虹的色彩更为瑰丽,“彩虹”使“明镜”更为清澈晶莹。(能从两个角度,用贴切的表现手法支持阐释即可)
⑵ ①诗人临风缅怀南齐的谢朓,心情复杂,但没有人理解,也无人愿理解,深刻的孤寂溢于言表。(2分)
②诗人有怀想、追慕谢公的绵绵情思;诗人才华卓著而仕途困顿,与当年谢朓的命运如出一辙,临秋登谢朓之楼,思慕中有纠结,纠结中有感叹,感叹中有悲苦;不被理解,孤寂和苦闷;秋风袭袭,正是诗人心中凄风苦雨的写照。
③诗人登高所眺,人烟苍寒,橘柚黛青,梧桐泛黄,秋色冷凉,沉重抑郁,凄怆荒寒;诗人追远怀人,思绪跨越古今,走得越远,受伤越深,深沉苦闷,五味俱陈。(②③两点,点到即可2分
阅读从维熙的《秋赋》,完成第1—4题。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相依是匆匆的。惟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杈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恋栈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秤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惫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做“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惟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文题“秋赋”有什么深刻含义?
2.第⑦段中说“那儿是寂寞的冬季……而是生者为悼念死者而树起的墓碑”,其中“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的意思是 。“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是指 。
3.请选出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结构双线贯串。以“秋色”为明线,先写自然之秋,再写人生之秋,秋色贯串全文;以“秋 情”为暗线,从秋情之感伤、悲凉到秋情之豪放,人生之奋。
B.文章巧妙运用联想的方法:由眼前景,想到秋色;由秋之美,想到离别;由自然界,想到人类;由白发老人,想到自然;由人生悲凉,想到珍惜生命。
C.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作者睹物思人,感慨物是人非,抒发了造化弄人的悲凉之感。
D.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升华主题。将生命的有限与无限进行对比,让自己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从而升华了文章主题。
4.“横看成岭侧成峰”,相同的景物,不一样的抒怀。请从下面三个借秋抒怀的句子中任选两句,具体说说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参考答案:
1.激励人们珍惜生命并让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
2.①年老时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2分。②回想青春年华时的欢乐。(意思对即可)
3.C
4.A.漂泊异乡的游子,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情绪。 B.刘禹锡一反常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C.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奋发努力。
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①灞(bà)上:又作 “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灞陵高原而得名,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
1、诗歌的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5分)
2、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联系第三、四联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首联描写了秋风秋雨傍晚时分才停下来,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3分)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2分)(共5分)
2、(6分)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寄居他乡的凄凉孤独的心情。(2分)第三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2分)第四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2分)
二
1.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寒灯独夜人”中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答案】“寒”字,(“独”),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更进一层表现出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炼字。诗眼一般为情感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等。答题的步骤:先点出字,解释意思,然后代入句中描述,最后分析其表现力(写景、抒情)。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画卷的景象则由寥廓的天际渐渐地转到地面,转到诗中的主人。只见风雨中片片黄叶从树上飘落下来,而寄居在孤寺中的一个旅客正独对孤灯,默默地出神。“落叶他乡树”这句,很值得玩味。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在他乡看到落叶的情景,不能不有所感触。自己羁留异地,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故乡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其心情之酸楚,完全渗透在这句诗的字里行间。“寒灯独夜人”,一个“寒”字,一个“独”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不难想象: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夜已深了,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而诗人孤独凄苦的心情也随之更进了一层。“寒”与“独”起着相互映衬的作用: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2.尾联和前三联是什么关系?全诗表达了什么情感?(6分)
【答案】1.本诗前三联通过景物描写间接抒情,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尾联作者悲愤情感不能自己的爆发蓄势;尾联直抒 胸臆,是前三联哀景的因果揭示,也是情绪上的陡转,由悲凄沉郁到昂扬愤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意思对即可)2.感情:客居的思乡之情和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前三联通过景物描写间接抒情,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为尾联作者悲愤情感不能自己的爆发蓄势;最后两句直接说出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赏析:
《灞上秋居》是唐代诗人马戴的代表作。此诗写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定,雁群频飞;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时的酸楚和寒夜独处时的悲凄况味;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写出孤独的心境;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之情。全诗意境浑厚,情景交融,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久居荒郊的寂寞孤独,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求取官职希望渺茫的无奈。
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8.诗的颈联上下两句写景各用了什么表现技巧?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9.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灞上秋居阅读答案,仅供参考:
8(1)、颈联中“空园白露滴,”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突出夜阑人静,只有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的静寂,(2分)“孤壁野僧邻“则是运用烘托,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的孤身一人的情景。(2分)营造出孤寂、凄清的氛围,抒发了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苦无依。(2分)
9、(1) “独”与“久”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分)面对急飞的雁群,诗人触景生情,引发了乡思之情;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人独对寒灯,一“独”字写尽了他乡的孤独。(2分)尾联直接说出心中的感慨:寄居已久,却不知何时才能找到机会?率直地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楚和希望的渺茫。(2分)
(1)诗的颈联上下两句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营造出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4分)
答:
①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1分)
②“空园白露滴”,运用露珠滴落在枯叶上的声响,烘托出夜阑人静;(1分)
③“孤壁野僧邻”,以只有“野僧”这样一个邻居衬托作者孤身一人的情景。(1分)
④诗的颈联营造出作者独处空园,与野僧为伴的孤寂、凄清的意境。
(2)这首诗首联和颔联中各有哪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4分)
答:首联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1分)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这种情形强烈地惹起了作者的乡思。(1分)
颔联中“独”字最能抒发诗人孤苦无依的情感。(1分)在他乡落叶时节,孤独的诗人独自处在寒意包围之中,面对的只有一盏孤灯,倍感凄凉。(1分)
(或:一个“寒”字,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一灯如豆,伴着一个孤寂的身影,本已孤苦,加之夜深寒意重重,在寒气包围中,灯光更显得黯淡无力,也更觉夜长难捱,作者也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
寒秋
(俄)蒲宁
那年六月,他来我们庄园做客,我们一向把他视同家人,因为他已故的父亲生前是我父亲的挚友和邻居。
圣彼得节那天,向大家宣布了他是我的未婚夫。可是好事多磨,七月十九日,德国向俄国宣战了……
九月,他来到我们家,总共只待了一昼夜,他要上前线去了,所以前来辞行。晚饭后,端来了茶炊,很快窗户就蒙上了一层茶炊的水汽,父亲望了一眼窗户说:
“今年秋季来得出奇地早,也出奇地冷!”
那天夜晚,我们俩都平静地坐着,只是偶尔交谈一两句无关紧要的闲话,以掩饰各自的思绪和感情。父亲仰靠在圈椅背上,抽着烟,心不在焉地望着悬在桌子上的那盏橙黄色的吊灯;妈妈戴着副眼镜,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又一针地缝一个小小的丝袋(我们俩都知道她在缝什么),这既使人感动,又叫人不寒而栗。父亲问:
“这么说你还是决定天一亮就走,不吃早饭啦?”
“是的,如果您允许的话,天一亮就走,”他回答说,“我实在是依依不舍,可是没有办法,家里的事还没有安排好。”
父亲轻声叹了口气:
“那就听便吧,我的亲爱的,既然你明天一早就走,我跟妈妈该去睡觉了,因为我们明天无论如何要送送你……”
母亲站起身来,给未来的女婿画十字祝福。餐厅里只剩下我们两人,我用扑克牌通关,想卜卜吉凶,他默默地在屋里踱来踱去。后来,他问:
“你想出去散散步吗?”
我心头越来越沉重,无可无不可地回答道:
“好吧……”
他在外室穿大衣时,仍在想着什么心事,并露出可爱的笑容,念了费特的两句诗。
多么寒冷的秋天啊!
披上你的围中和大氅吧……
“可我没大氅,”我说,“下面的诗句呢?”
“我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
看——在黑压压的林间
仿佛燃起了火焰……”
“什么样的火焰?”
“当然是比喻月亮升起。这些诗句中洋溢着田园式的美丽的秋光。‘披上你的围巾和大氅吧……’那是我们祖父母的时代……噢,我的天,我的天啊!”
“你怎么啦?”
“没什么,亲爱的,我只是感到忧伤,同时又感到高兴。我非常非常爱你……”
着好外衣后,我们穿过餐厅和阳台,来到果园里。起初,周遭是那样地黑,我得抓住他的衣袖才能走路。后来,借着星星在夜空中发出的矿石般的亮光,可以影影绰绰地辨别出黑压压的枝丫。他停下来,转过身去指着宅第说:
“瞧,那些窗户亮得多么奇特,只有秋天才会这样。如果我能活下来的话,我将永远记住这个晚上……”
我默默地望了他一眼,他拥抱住裹在瑞士斗篷中的我,凝视着我的脸,说:
“多么晶莹的眼睛啊,”他说,“你觉得冷吗?完全是冬天的气候了。如果我战死沙场的话,你总不至于立刻就把我忘掉吧?”
我心里想:“要是他真的战死沙场了呢?难道我很快就会把他忘掉?要知道世上的任何事情到头来都会忘掉的。”我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坏了,慌忙回答说:
“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要是死了,我也活不下去啦!”
他沉吟了片刻,慢慢地说道:
“那何苦呢?如果我被打死了,我将在那个世界耐心地等候你,你该活下去,享受人间的欢乐,然后再到我这里来。”
我伤心地哭了起来……
翌日清晨,他走了。妈妈把昨晚上缝好的那个护身袋戴在他的脖子上,护身袋里放着她父亲和祖父当年打仗时戴过的那尊小小的金铸的圣像。
一个月后,他在加里西亚战死了——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字眼呀!自那时起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我历尽沧桑。一九一八年春,那时我的父母都已不在人世,我流落到了莫斯科,住在集市上一个女贩子的地下室里,她总是挖苦我:“喂,伯爵小姐,您日子过得怎么样?”我那时也在做买卖,就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摆个摊儿,把我仅剩下来的一些家什——一只戒指啦,一根十字架项链啦,一条蛀坏了的毛皮领子啦,兜售给戴毛皮高帽、穿军大衣、不扣纽子的士兵们。有一回我在摆摊儿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心肠好得少见的人,他是个上了年纪的退伍军人。没几天,我就嫁给了他。四月里便跟他一起去叶卡德琳诺达尔,和我们同去的还有他的侄子,一个十七岁的半大孩子。那孩子,是去投奔志愿军的,我们走了差不多两个礼拜,我扮作村妇,穿着树皮鞋,他穿一件破旧的哥萨克农夫的上衣,留着夹有白须的黑色络腮胡子,我们在顿河和库班住了两年多。两年后的冬天,我们跟其他许多难民一起,冒着飓风,由新俄罗斯克渡海去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在海上,我丈夫染上霍乱死了。于是在整个人世间,我就只剩下三个亲人。丈夫的侄子和他年轻的妻子,以及他俩的一个刚满七个月的小女孩。过了一段时间,侄子和他妻子又渡海回克里米亚,把孩子留给我抚养。从此他们下落不明。我还在君士坦丁堡住了很久,拼死拼活地干粗活儿来养活自己和那小女孩。后来,我带着她,就像许多人那样,到处漂泊,我们什么地方没去过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捷希亚、比利时、巴黎、尼斯……那小女孩早就长大了,住在巴黎,成了一个十足的法国女人,长得十分漂亮,可对我却毫无情义,她在一家巧克力商店里当营业员,用她那涂着银色指甲油的保养得很好的纤手,把一盒盒巧克力包在如缎子一般光滑的包装纸里,再用金色的带子把它们扎好。而我呢,一直住在尼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早在一九一二年,我曾到尼斯观光旅游——在那幸福的日子里,我怎么会料到日后尼斯会这样对待我呢!
当年我曾轻率地说,他若死了,我就活不下去。可是他死了,我却照样活了下来。但是每当我回忆起此后所经历的一切时,我总是问自己:我一生中究竟有过什么东西呢?我回答自己:有过的,只有过一件东西,就是那个寒秋的夜晚。世上到底有过他这么个人吗?有过的。这就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全部东西,而其余的不过是一场多余的梦。我相信,热忱地相信:他正在那个世界的什么地方等候着我——还像那个晚上那么年轻,还像那个晚上那样爱着我。“你该活下去,享受人间的欢乐,然后再到我这里来……”我算是活过了,也算是享受过了人间的欢乐,现在该快点儿到他那里去了。
(本文有删节)
10.简要分析小说中“未婚夫”的形象特点。
11.小说在对话中引入费特诗句有何效果?
12.小说详写离别的夜晚,略写离别后的三十年,有何用意?
13.探究“寒秋”在作品中的深刻意蕴。
答案:
10.①对“我”及“我”的家人感情深厚;
②向往美好生活;
③有一定的文学修养;
④有着理性的清醒(“为人善良”等言之成理亦可)。
11.①点题,并呼应前文秋日的寒冷;
②借诗句表达“他”内心的甜蜜以及对“我”的关切之情;
③借诗句表达对已逝时代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隐忧;
④丰富文章内容,增添小说的诗意。
12.①详写离别的夜晚,突出了离别时的深情,表现了那个深秋的夜晚留给“我”的别样温暖;
②略写离别后的三十年,有利于集中呈现人物沧桑的经历;
③一详一略,对比鲜明,深化了小说主题,更突出真情给人的一生带来的温暖。
13.①指生离死别带来的悲凉感受;
②指三十年辗转流离的庸俗而艰难的岁月给“我”带来的寒意;
③指战争给俄罗斯民众带来的深重苦难与彻骨寒冷;
④相对于一生的沧桑,那个“寒秋”里有“我”全部的温暖和爱。
千秋岁①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⑴请从情与景结合的角度分析词的上片四句在全词中中的作用。(3分)
⑵请结合全词内容对赏析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一句的艺术手法。(3分)
阅读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6分)
⑴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2分)
⑵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1分)
借代,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1分)
比喻,愁如海,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分)
【试题阅读】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分)
答案: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以乐景衬哀情,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分)
答案: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分。)
(3)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乱写出了花的 ;碎写出了莺声的 。
(4)近人夏闰庵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振,乃所谓警句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如海之愁有哪些内涵?
5、有人说,花影乱,莺声碎一句中乱和碎用词极为工致,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6、秦观朋友孔毅甫读到镜里朱颜改之句时惊呼:少游盛年,何为言语悲怆如此?请结合下阕简要赏析秦观是如何表达这种心情的?(5分)
参考答案:
(3)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字写出莺声的清脆、杂乱。
(4)飘零疏酒盏一句,他乡逢春,因景生情,亲友离别,产生飘零憔悴之愁;忆昔西池会一句,抚今追昔,政治风云变幻,同僚好友多被贬谪,天各一方,有忆念故人之愁;日边清梦断一句,青春年华消逝,政治理想破灭,有抱负难伸之愁;春去也一句,暮春时节,落红无数,感叹岁月流逝,良时难再,有惜春伤己之愁。
5.乱字写出花的纷繁、摇曳;碎写出莺声的间关、杂乱,形象生动,描写精当。(2分)眼前花影乱,耳边莺声碎,乱、碎实际是写失意飘零的词人内心的烦乱,以乐景写哀情,给人凄迷之感。(2分)
6、虚实结合,回忆过去,感慨今天的遭遇坎坷,词人两次被贬,遭受了沉重的挫折和打击,他自觉再也没有伸展抱负的机会了。日边清梦断,可见他对朝廷不敢抱有幻想了;朱颜改,指青春年华消逝,寓政治理想破灭,飘泊憔悴之叹。(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飞红比喻成海,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愁苦。孔毅甫理解这种感伤所以要惊呼。(2分)(答借景抒情也可给分)
【赏析】
该词一起句就标明了作者身处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水边沙外。地点:栖霞寺外的沙洲上,瓯江边,面对青田县城(后文再作补叙)。时间:暮春季节。以外字连带城郭,正是城郭轻寒退的时候。城郭:孟子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如青田水南村,石郭、平堰(平演)、西门外、后山等周边地区。这里已是绿意盎然。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言不论水边沙外还是内城外郭,已是一片暮春气息。春寒退,春天即将归去。这种恋春、惜春之情,也正是词人惆怅失意的感情流露。花影乱,莺声碎,写花影,可见阳光明媚;写莺声,可见境界清幽。花影、莺声相互照应,应是一派明柔春景,加上乱、碎二字,联系上文的惆怅之情和下文的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两句看,则乱者情也,碎者心也。春光虽好,但已入暮,身世如斯,怎不令人心碎意乱。这就自然地引起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的怀人之情。飘零是说自己遭受贬谪,酒盏是指与朋辈把酒共话。一个疏字,写出词人仕途坎坷,半生飘零,因而久已未和好友同游共饮、谈诗论政了。对这种友情的无尽相思,使人衣带渐宽身渐瘦。离别宽衣带所说的离别,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因政治原由各遭贬谪,天各一方,前途未卜的离别,所以其痛苦更甚。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词人明知相见不易,却又无时不产生强烈的愿望。但翘首远望,昔日挚友又在何处呢?看到的只是在寂寂暮色中渐渐聚合的天空碧云。思念、失望、孤寂、苦恼,在人不见、空相对里得到深刻地表露。
下片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两句,这里的西池,即指金明池;鵷鹭是两种鸟名,因其飞行有序,故常用以喻班行有序的朝官;盖,车盖,指车。这两句是追忆当年与同僚友好,飞车赴会的盛况。这次盛会,参加者三十六人,皆当时名公文人,他们纵谈阔论,宴饮畅游,从早至晚,极尽欢娱。但,俱往矣!如今朋辈星散,各贬他乡,抚今追昔,不能不使词人发出携手处,今谁在?的凄怆悲呼。日边清梦断,日边指帝京,词人越是忆念昔年帝京携手共游旧事,越意识到既往之日不可复回。本来,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往往可在梦中寻求,但是清梦断,词人清醒地认识到重返帝京、旧友重聚已不可能。这种不满当前流离生活又深知前途无望的双重感情,使词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因而憔悴衰老,以至镜里朱颜改。难怪孔毅甫见镜里朱颜改一句时,惊道:少游盛年,何为悲怆如此。春去也呼应开篇春寒退,且在感情上表现得更沉重,无限凄楚哀怨的情思溢于词表;而飞红万点愁如海,以落花飘零衬愁情,其悲怆绝望的心情更令读者惊心,以海喻愁乃词人内心深处的断肠泪凝聚而成。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展示中国文化阅读答案
一只青花碗阅读题及答案
一双脚上的修养阅读答案三篇
从尺素书到伊妹儿阅读答案
小学六年级阅读题及完整答案:父爱
苻融验走的阅读附答案
语文课后阅读训练及答案
蓦山溪阅读试题附答案
爱的契约阅读理解与答案解析
乡村舞会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