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阅读答案10篇

张东东老师

《诫子书》阅读答案1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①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②。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③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④,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①孙枝蔚:清初诗人。②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③遑:闲暇,空闲。④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掌:同“长”。③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3. 【释义·懂文】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示”“谕”最恰当的义项。

  (1)示( ) A上天对人类显示吉凶祸福 B.给人看 C.表示 D.教导

  (2)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盖惜书是有力之家藏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15. 【圈点·品味】参照示例,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

  【示例】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摘录·明理】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⑤忍让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________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___________”。

  【答案】13. (1). D (2). B

  14. (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15. (1). (1)“切莫”是千万不要的意思,语气坚决,强调了要读书就不必爱惜书,表现了孙枝蔚要儿子务实求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2). (2)“安得……乎”以反问的语气,告诉儿子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很难,要学会忍让,表现了吴汝纶对儿子拥有美好德行的殷切期望。

  16. (1). ④ (2). ⑦ (3). ③ (4). ②

  【解析】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注意“示”是一词多义,“示”在解释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示儿”意思是教导儿子,“示”意思是“教导”。“谕”也是一词多义,“谕”在解释时也要结合具体语境,“谕儿书”意思是告诉儿子(一些道理)的信,“谕”意思是“告诉”。此题考查较为巧妙,从相似文体的对比阅读角度考查了考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所为”,所做的事;“未遑”,没有空闲(余力);“效”,效仿。句意: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

  ②句重点词语有:不易处之境,逆境(不顺的处境);掌:増长。句译: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増长学问和见识。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关键词语的理解。根据题干所给示例。我们需要先解释词语的本义,再写出他的语境义。(1)句中的“切莫”的意思是千万不要,孙枝蔚告诫儿子读书不要爱惜书,“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认真学习书中的知识才是正道,不可本末倒置,将爱书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话是做不好学问的;(2)句中的“安得……乎”是反问句式,人生在世,哪能那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相处?从文中“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这些句子可知,吴汝纶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学会忍让,不要争强好胜,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不断进步。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需要根据所给提示,选出正确答案。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意思是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的意思是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的意思是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 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⑤忍让为居家美德的意思为忍让是为人处世的美德,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的意思是如果必须要以相互争夺才能取得胜利,才是真正的愚蠢,自己给自己增添烦恼,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的意思为生存在忧患之中。根据翻译,再结合所给提示,可得正确的序号为(1)④,(2)⑦,(3)③,(4)②。

  【点睛】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开始读古书时,千万不要太爱惜书本, 过分的爱惜,一定把它束之高阁而不去读它。读书时就必须动手圈圈点点,如果看坏 了一本书,不妨再去买一本来。爱惜书本是有能力藏书的人家所做的事,我们穷人没有余力去效仿这种做法了。就譬如茶杯饭碗, 明明知道是珍贵的古瓷器,本应当珍惜,但 家里穷,只有这件器皿,难道忍着口渴和饥饿而不用它,把它珍藏起来吗?儿女应当知道。

  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假如有人对我横蛮无理,一定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不仁,是不是不礼,是不是不忠?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竞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只要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说过,“生于忧患会使人增长才干”,“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诫子书》阅读答案2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④则不能励精⑤,险躁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诸葛亮集》

  注释:①行:操守,品德。②淡泊:不追求名利。③宁静:安静,集中精力。④淫慢:淫,过度;慢,怠惰。⑤励精:振奋精神。⑥险躁:暴躁,与宁静相对而言。⑦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学习和做人。

  2.可以围绕全文总谈,也可以就某一名句而谈,但不要脱文而空谈。

《诫子书》阅读答案3

  文言文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学成。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词语中的“穷”与“悲守穷庐”的“穷”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穷形尽相

  B、穷年累月

  C、穷乡僻壤

  D、山穷水尽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不是清谈无欲的人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沉着镇静的人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对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意对即可)

《诫子书》阅读答案4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学习必须安静焉,才能来源于学习,不学习无法扩展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有甩成就.享乐过度就不能挂历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和时光一同逝去了,意志和时间一同消失了,象枯枝败叶一样凋落,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晚年守着破房子痛惜过去,还怎能来得及呢?

  【阅读训练】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②俭以养德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参考答案:

  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诫子书》阅读答案5

  张之洞《诫子书》阅读训练及答案

  吾儿知悉:汝出门去国,己半月余矣。为父未尝一日忘汝。父母爱子,无微不王.其言恨不一日离汝,然必令汝出门者,盖欲汝用功上进,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有用之才耳。

  方令国是扰攘,外寇纷来,边境屡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汝自幼即好弄,在书房中,一遇先生外出,即跳掷嬉笑,无所不为,今幸科举早废,否则汝亦终以一秀才老其身,决不能折桂探杏,为金马玉堂中人物也。故学校肇开,即送汝入校。当时诸前辈犹多不以然,然余固深知汝之性情,知决非科甲中人,故排万难递汝入校,果也除体操外,绝无寸进。

  余少年登科,自负清流,而汝若此,真令余愤愧欲死。然世事多艰,习武亦佳,因送汝东渡,入日本士官学校肄业,不与汝之性情相违。汝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勿惮劳,勿恃贵,勇猛刚毅,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汝之前逢,正亦未有限量,国家正在用武之秋,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志之志之,勿忘勿忘。

  抑余又有诫汝者,汝随余在两湖,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无人不恭待汝。今则去国万里矣,汝平日所挟以傲人者,将不复可挟,万一不幸肇祸,反足贻堂上以忧。汝此后当自视为贫民,为贱卒,苦身戮力,以从事于所学。不特得学问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练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毕业而后,得一官一职,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一品,名满天下,然犹兢兢也,常自恐惧,不敢放恣。

  汝随余久,当必亲炙之,勿自以为贵介子弟,而漫不经心,此则非余所望于尔也,汝其慎之。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余身体甚佳,家中大小,亦均平安,不必系念。汝尽心求学,勿忘外骛。汝苟竿头日上,余亦心广体胖矣。父涛示。(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勿惮劳,勿恃贵 畏惧

  B、反足贻堂上以忧 赠给

  C、为贱卒,苦身戮力 竭尽

  D、当必亲炙之 熏陶

  2、下列句子中,都属于张之洞送儿子到日本习武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为后日国家干城之器②外寇纷来,边境屡失

  ③学校肇开④不与汝之性情相违

  ⑤固总督大人之贵介子也⑥得学问上之益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之洞十分关爱儿子,在儿子离家半月后,就急着写信给儿子,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让他安心学习。

  B、张之洞的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常常捣乱课堂,无心读书,张之洞认为凭他的资质不可能再考取更大的功名。

  C.张之洞认为,即使科举没有废除,儿子最多也只能考中一个秀才,而当时各位前辈则不认同张之洞的这个看法。

  D、张之洞告诫儿子,就算将来毕业后,靠父亲的庇护能谋得一官半职,也要好学上进,体察民情,不要放纵自己。

  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4分)

  寒暧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5、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汝只患不能自立,勿患人之不己知。(3分)

  ②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3分)

  答案:

  1、B

  2、A③新式学校开始是在儿子去日本之前,与去日本学武没有关联。⑤总督的儿子不一定要学武。⑥得学问上之益,与学武没有必然联系。

  3、D;A.信中并没有“把家里的大小事情全都告诉他”。B.信中没有写儿子“从小喜欢卖弄才华”。C.信中是说“各位前辈”对新式学校“不以为然”,不是“儿子只能考中秀才”一事。

  4、寒暖更宜自己留意/尤戒有狭邪赌博等行为/即幸不被人知悉/亦耗费精神/抛荒学业/万一被人发觉/甚或为日本官吏拘捕/则余之面目/将何所在/汝固不足惜/而余则何如/更宜力除/至嘱

  5、①你只需担心自己不能够成才,不需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②也要深切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而不致于妄自尊大(自认为聪明,自认为杰出)。3分。“致”“自智自雄”各1分;大意1分。

《诫子书》阅读答案6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怠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答:

  3.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智慧钥匙:

  1.①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 ②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③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④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2.作者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心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3.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非澹泊无心明志,非宁静无心致远。

  阅读《诫子书》,回答问题。(6分)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③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④则不能励精⑤,险躁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老师集》)

  注释:①行:操守,品德。②淡泊:不追求名利。③宁静:安静,集中精力。④淫慢:淫,过度;慢,怠惰。⑤励精:振奋精神。⑥险躁:暴躁,与宁静相对而言。⑦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

  1.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老师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家书》、《傅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而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3分)

  2.《诫子书》跨越了一千七百年时空,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请就此谈谈你读后的体会。(3分)

  答案:

  1.学习和做人。

  2.可以围绕全文总谈,也可以就某一名句而谈,但不要脱文而空谈。

《诫子书》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各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①君子之行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④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蹂⑦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咸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①夫:发语词。②行:指操守、品德。③澹(dàn)泊:同“淡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④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⑤淫慢:指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⑦险躁:这里指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⑧接世: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10.翻译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1.本文作者就哪两方面展开论述的?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1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什么?

  13.文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两句话是“ , 。”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当如何做?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14.诸葛亮还有一篇《诫子书》,全文如下:

  夫酒之设(安排),合礼致情(合乎礼节,表达情意),适体归性(适应身体和性格的需要) 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这就达到和谐的顶点了)。主意未殚(尽),宾有余倦(稍有倦怠),可以至醉(可以饮到酒醉),无致迷乱(丧失理智胡来)。

  这篇《诫子书》谈的是什么问题?

  三、10.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11.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进行论述。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纳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12.告诉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13.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新世纪的学子亦应记住,在静中求学,在学中广才,切勿浮躁,切莫虚度光明。(结合学习实际说的有道理即可。)

  14.谈了饮酒问题。待人接物,饮酒要控制酒量。适度而止,不可失礼。

《诫子书》阅读答案8

  李应升诫子书①

  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②,即吾不死之年也。

  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

  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

  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

  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③。此恩义所关,五也。

  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

  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

  【注】

  ①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②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③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直言贾祸——贾:招致

  B.祖父母拱璧视汝——视:看见

  C.衣鲜食甘——鲜:很少

  D.以负我志——负:担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若长而弗改——若上进无望

  B.不复与汝相见——须与妆田百亩

  C.汝长成之日——及狱中幽囚痛苦之状也

  D.以贵公子待汝——当待以同胞

  3.下列各句,全部属于李应升对儿子的“告诫”的一组是( )

  ①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

  ②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

  ③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

  ④人不可上,势不可凌

  ⑤内外出入,谨其防闲

  ⑥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

  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

  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

  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

  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祖 父 母 爱 汝 汝 狎 而 忘 敬 汝 母 训 汝 汝 傲 而 弗 亲 今 吾 不 测 汝 代 吾 为 子 可 不 仰 体 祖 父 母 之 心 乎 至 于 汝 母 更 倚 何 人 汝 若 不 孝 神 明 殛 之 矣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宜谦以全身,二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

  答案:

  1.A

  2.B

  3.B

  4.C

  5.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

  6.①这样就应该谦逊恭谨,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

  ②我做官,爱惜名声和节操,从来没有贪婪攫取,使家里富裕。

  【参考译文】

  我因为正直的言论招致灾祸,自己料想唯有一死来报效朝廷,不能再和你相见,所以写几句话来告诫你。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能把这些话当做警戒自己的规劝,也就是我虽死犹生的时候了。

  你生长在官府,祖父祖母像看待奇珍异宝(拱璧:一种大型玉璧,径长尺二,用于祭祀,因须双手拱执,故名。后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一样看待你,家族内外的亲戚都用对待尊贵公子的方式对待你。你穿着光鲜的衣服,吃着甘美的食物,喜怒任性,娇生惯养已成习惯,不肯穿布衣旧衣,不肯吃粗茶淡饭。如果长大成人还不能改正,一定会陷入贫穷饥饿的境地。这样就应该用节俭来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是第一点。

  你从小见惯我四处为官显赫得意的样子,没见过我做童生和秀才时低眉顺眼谦恭待人的样子,以及祖父祖母在艰难中支撑家庭时的情景,更没见过我身穿囚服被捕入狱,以及在监狱中被囚禁时万分痛苦的情形。你不尝着苦胆去好好想想这一切,又哪里算得上是有人心的人呢?做人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仗势凌驾他人。这样就应该用谦恭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

  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现在我遭遇难以预料的灾祸,你替代我做儿子,能不恭敬地体会祖父祖母的爱护之心吗?至于你的母亲,她还能依靠什么人呢?你如果不孝顺,上天都要惩罚你了。这样就应该用孝心来侍奉长辈,这是第三点。

  我做官珍惜自己的名声和节操,不曾贪婪攫取,使自家富裕。现在家中留下的财产,都是祖父祖母勤劳辛苦积累的,况且经历这次大难,已经花费了大半。我曾有誓愿:兄弟三人,财产均分成三份,自己一定不多拿一亩田一粒谷。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待伯父,像对母亲一样对待寡居的婶婶,即使有祖父祖母的命令,也丝毫不能多占多要,以致违背我的心愿。这样就应该以公平之心来继承家业,这是第四点。

  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倘若她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必须给她一百亩陪嫁田地;至于庶妹的母亲,已经侍奉我多年,应当让她丰衣足食,分给她养老的田地,让她收取田租来供养生活。家里家外进进出出,要严守规矩。这关系到恩德道义,这是第五点。

  你天资不愚钝,我教育不够,你读书已经很晚。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如果科举没有希望,也要做一个读书秀才,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这关系到我们家文章学问一脉相传,这是第六点。

  我深以为苦的是人生在世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将来等到祖父祖母百年 之后,一定把我葬在他们坟墓的旁边,不能远离他们。

《诫子书》阅读答案9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9.下列有关文言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告诫劝勉儿子诸葛瞻而写的一封家书。

  B.《狼》中“其一犬坐于前”中“犬”名词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C.《论语·学而》中“不亦说乎”中“说”通“悦”,在文中意思为“愉快”。

  D.《咏雪》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是一个文言倒装句。

  10.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2分)

  (1)夫君 子 之 行(2)非 志 无 以 成 学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无以致远 致?

  (2)无以广才 广

  (3)意与日去 日

  (4)悲守穷庐 庐

  12.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3分)

  原句: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A.迷惑傲慢就不能振奋精神,危险轻薄就不能修养性情。

  B.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C.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危险轻薄就不能修养性情。

  D.迷惑傲慢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3.作者认为君子修身养德需要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3分)

  答

  9.(3分)D

  10.(2分)(1)夫/ 君 子 之 行 (2)非 志 / 无 以 成 学

  11.(4分)(1)达到 (2)增长 (3)岁月,时光 (4)简陋的房屋

  12.(3分)B

  13.(3分)答题要点:立志;勤学;惜时。

  评分说明: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诫子书》阅读答案10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 ② 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③ 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④ 险躁:过分急躁。 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2分)

  答: 。

  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答:

  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答: 。

  参考答案:

  1、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意对即可)

  2、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对即可)

  3、B

  4、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