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阅读答案(集合十五篇)

马振华老师

《爱莲说》阅读答案1

  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14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周敦颐,字 ,号 ,北宋哲学家。(1分)

  小题2:.解释划线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宜乎众矣()

  ③陶后鲜有闻() ④不可亵玩焉( )

  小题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并赋予君子哪些品格?(4分)

  小题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小题5:.《爱莲说》一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旨在托物言志。这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2分)

  小题6:.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茂叔濂溪

  小题1:多应当少轻慢

  小题1:生长环境体态香气 风度气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直 不趋炎附势 美名远扬 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小题1: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1: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和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污浊世风的批判和讽刺。

  小题1:(提示:针对某一种观点或将两者结合起来谈均可,但必须扣住“人与环境”的关系)

  小题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多 、 应当 、少 、轻慢

  小题3: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歌颂莲花的高洁、质朴、庄重;从体态方面突出莲花的正直、刚直不珂、威武不屈;从香气方面歌颂莲花芳名远扬;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

  小题4:用众多可爱的花作一般的映衬,再以菊和牡丹作重点映衬。菊,从正面映衬;牡丹,从反面映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小题5:对莲花的描写和歌颂紧扣与君子气质相似之处着墨,借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美好形象,喻君子表里如一、行为端正、不阿谀谄媚的品德,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观,以及对当时追名逐利、贪慕富贵的社会风气的慨叹和鄙弃。

  小题6:两者都对。“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个人可以规避社会大环境的某些不良风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则说明在大环境中选择能互相认同、互相影响的朋友的重要性。

《爱莲说》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__

  ③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甲】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的样子;

  ②同“邀”,邀请;

  ③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④官府的公文。 (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意对即可)

  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意对即可)

  5.不同意。【甲】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战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乙】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3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 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 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跌绊。④习之中 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鲜:少

  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

  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

  B.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

  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答:

  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

  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 ;《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 。(2分)

  6.A

  7.A

  8.①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

  9.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

  10.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第二空: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参考 译文】我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侵蚀扩展。每次经过,我总要被绊一下。起初,我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一天,父亲来到屋子里,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我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我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唉!习惯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因此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爱莲说》阅读答案4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yūnyūn)无所:弥 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③瑞:吉,善。④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词。

  ①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

  ②陶后鲜有闻________________

  ③而名之不可________________

  ④莫能肖也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强迫

  B.接近,迫近

  C.狭窄

  D.威胁

  4.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5.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莲—— ________________;兰——氲氲无所。

  品位: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________________。

  6.(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 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________________的品性。

  参考答案:

  1.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

  2.(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3.B

  4.B

  5.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6.洁身自好 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5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

  (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答案

  【小题1】(1)多(2)洗涤(3)长枝节(4)很少

  【小题2】(1)我则惟独喜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2)(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小题3】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词不离句”,一定要结合上下文来确定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如果孤立片面地理解某个词语,往往会出现错误。所以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枝”这个字就活用为“动词”,意思为“长枝节”。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时,除了要注意“独为只的意思、之为无意义、而是转折的意思、染是被沾染、亵是玩弄的意思”等重点字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句子的完整性、准确性。所以翻译句子时,第一步:写出主干。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第三步:翻译句子要得法。文言文“六字翻译法”:留、替、补、删、移、猜。

  【小题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莲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来分析“君子”应是怎样的人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6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③可爱者甚蕃④香远益清

  小题2: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

  B.花之富贵者

  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之爱

  小题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4: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4分)①洗涤②生枝蔓③多④更加

  小题2:(2分)C

  小题3:(2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4:(2分)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答案分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蔓”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小题2:

  试题分析:C为“助词,没有实在意义”,A、B、D都为 “结构助词,的”。

  小题3:

  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中心主题,即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这样安排起强调作用,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爱莲说》阅读答案7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①。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①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②玉人:琢玉的.工匠。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亭亭净植( )

  (2)陶后鲜有闻( )

  (3)子罕弗受( )

  (4)尔以玉为宝( )

  2、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水陆草木之花 故敢献之

  B、同予者何人献玉者曰

  C、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而无车马暄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若人有其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甲] 、[乙]两段文字,你觉得周敦颐和子罕身上有何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与荷花相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竖立

  (2)少

  (3)不

  (4)当作

  2、A

  3、(1)我只喜欢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不如我们都拥有自己的宝贝。(重点词语翻译到位,意对即可)

  4、洁身自好(或守身如玉)。(意对即可)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答案不唯一)

《爱莲说》阅读答案8

  【甲】水陆 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蔓不枝 蔓:___________ (2)濯清涟而不妖 而:___________

  (3)陶后鲜有闻 鲜:___________ (4)结庐在人境 庐:___________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水陆草术之花,可爱者 甚蕃。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7.【甲】文中揭示菊的象征意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能印证“背陶渊明独爱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甲】文和【乙】文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作简要概述。(5分)

  参考答案:

  15.(1)生(长)枝蔓(2)表示转折的连词,却(可是)(3)少,稀少(4)简陋的房屋(或“房屋”) (共4分。各占1分)

  16.(1)水上、地上各种草本花和木本花,可爱的很多。

  (2)此情此景蕴含着淳真的情趣,想要辨别表达却找不出恰当的语言。 (共4分。各占2分)

  1 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共2分。各占1分)

  18.【甲】文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乙】文表达了作者超脱世俗,热爱自然(归隐自洁)的生活态度。 (共5分。各占2分,语言表达占1分)

《爱莲说》阅读答案9

  阅读《爱莲说》,完成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花之隐逸者也( )

  (4)花之君子者也(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C.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D.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对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莲,花之君子者也。”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多(2)少(3)指隐居的人(4)指品德高尚的人

  2.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娇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啊。

  3.A

  4.应该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格。

《爱莲说》阅读答案10

  阅读两则“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粗词语。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2)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亲近而不庄重(2)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

  2.D

  3.B

  4.(1)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2)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1)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世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爱莲说》阅读答案11

  阅读两则与“赏荷”有关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2.《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解释。请根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A.读xiān,活鱼。

  B.读xiān,新鲜。

  C.读xiān,鲜艳。

  D.读xiǎn,少。

  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盛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亲近而不庄重

   ②美妙到了极点(或:奇妙到了极点;奇妙极了等)

  2.D

  3.B

  4.①句: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或:像我一样爱莲的,还有谁呢?)

   ②句: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5.(1)雨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雨后:鲜妍明媚,袅娜多姿

  (2)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答=不设统一答案)

《爱莲说》阅读答案12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其一处也 名__________

  (2)亭亭净 植__________

  (3)陶后有闻 鲜__________

  (4)惟吾德 馨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B、蔽林而窥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爱莲说》是唐代刘禹锡的托物言志的名文。

  B、文章用“菊”和“牡丹”做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C、文章最后一句表达出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的讽刺。

  D、莲花所体现的君主风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启示人们,做人应该做像莲花那样高洁正直的人。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说出 (2)树立 (3)少 (4)香气,指品德高尚

  2、C

  3、A

  4、(1)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过了。

  (2)我惟独喜爱莲花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过但并不显得妖媚。

《爱莲说》阅读答案13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 )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③亭亭净植( ) ④陶后鲜有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小题3】周敦颐喜欢莲的淡雅高洁,你喜欢什么花,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理由不少于20个字)(3分)

  答案【小题1】①沾染(污秽)②亲近而不庄重 ③树立 ④少

  【小题1】①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香气传送到远处,更加使人觉得清幽 ②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小题1】略

  解析

  【小题1】学生对课内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小题1】只要设计合理,理由充分,文通句顺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14

  《爱莲说》

  一

  1. 本文写了几种花?主要写哪种?

  2.哪些句子是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

  3.反复诵读描写与赞美莲花的语句,说说作者可能意在赞美怎样的品质?

  二.默读,解释下列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 2.出淤泥而不染( ) 3.香远益清( )

  4.亭亭净植( ) 5.濯清涟而不妖( )( )6.不可亵玩焉( )

  7.陶后鲜有闻( ) 8.同予者何人?( ) 9.宜乎众矣( )

  三.反复诵读,体会句义。

  1. 填入句中省略的词。先用文言词,再在句后横线上解释。

  予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2. 指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成动词的词。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 说出下列语句的通常语序。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背诵,感受作者“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情操以及对庸俗世态的感叹。 1.快速工整地默写直接描写与赞美莲花的文字。

  2.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3.“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讽刺当时怎样的世态?

  一、 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3、《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二、 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 , 代道州人, 家.

  2、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物”是指 ,所言的的志是

  。

  3、作者写莲的过程中,又写了菊、牡丹等花,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作用是 ,本文写“莲”的品质,用 作正面映衬,用 作反面映衬。

  4、“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是指 我们学过他的一首诗是

  一篇文是

  5、写出你喜欢的一种花,并说明喜欢的原因。

  花名是: 喜欢的原因是: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陶后鲜有闻

  4、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四.课文阅读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⑥宜乎众矣( )

  2.选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

  A.何:同予者何人 何陋之有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调素琴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之:水陆草木之花 莲之爱

  3.下面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B.“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志洁行廉,芳名远播。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比喻君子不可能受到大多数人的理解。

  D.“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

  4.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5.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6.这篇文章在写法上一个突出特点是:

  答案:第一部分:一.略二.1.多2.不被沾染3.更加清芬4.洁净地立着5.洗涤 妖艳6.玩弄7.少8.我9.应当,当然。三.1.于 于 从 在 2.蔓:生出枝蔓;枝:长出枝节3.爱菊 爱莲 爱牡丹四.1.略2.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就可,不求统一答案。如高洁自重、谦虚正直 不趋炎附势等 3.鄙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风。第二部分:一.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亭亭净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5. 莲,花之君子者也 6.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二.1.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2.托物言志 莲 既不消极避世,又决不同流合污,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3.衬托 突出莲的高洁品质 菊花 牡丹四.1、从 ②枝蔓 ③亲近而不庄重 ④多 ⑤认为 ⑥应当 2.D 3.C 4. ①出淤泥而不染 ②香远益清 5.莲,花之君子者也 6.托物言志

  答案:第一部分一.1.陋室2.有仙人居住的山,有龙潜藏的水;诸葛庐 子云亭二.1.灵异2.这3.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映入5.博学的人6.本文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7.指嘈杂的音乐;扰乱(或使……受到扰乱)8.调弄,弹奏9.官府的公文;使……劳累10.佛经三.1.就不感到简陋了。2.(1)苔痕绿上阶,草色青入帘。(2)有何陋?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四.1.三个方面,分别为环境幽雅、往来者渊博、兴趣高雅。2.强调作者的品德高尚,志趣高远。

  第二部分:一.1.刘禹锡,梦得,唐朝人2.用韵3.对偶 二. 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3.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4.有什么简陋的呢?三.E A B B A A A 四.1.,。,。,。:2.D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5.C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7.略

《爱莲说》阅读答案15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甚蕃________________

  (2)亵玩________________

  (3)宜乎众矣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把莲花比喻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参考答案:

  1.(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4.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