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1~5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去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凉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①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②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③“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结尾1:后来,我终于替父亲圆了上大学的梦。但是,20年前的这一幕,从未在我心底消逝。每当天空飘起雪花,每当我毫不犹豫地给儿子掏出5元钱时,父亲20年前的叮嘱就会在耳边响起,异常地亲切而又清晰……
结尾2: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如果也遇到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自20xx年4月3日《语文报》,徐德新/文,有改动)
1.梳理作者写作的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父亲摸黑砍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揣摩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①处画线句中的“冰凉”说的是雪花落在鼻尖上的感觉,“酸”人了“我”当时怎样的一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处画线句写买柴者付钱时连用了“摸”“抓”“扔”几个动词,这几个动作体现出了他人性中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处画线句体现的是父亲对“我”未来前途的期望,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试找出一例,说说它的表达效果。
例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提供了两个结尾,联系全文内容,你认为哪个更好一点?说出你的理由。如果把本文的标题改为“一担柴的故事”,请你另写一个结尾。
(1)你认为好的结尾是哪个?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写的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与《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有哪些共同之处?请就其中一处作点分析。
共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父亲雪天卖柴、父亲的叮嘱
2.(1)对家庭生活的艰辛、父亲的辛劳而产生的酸涩之情。
(2)缺少同情心,不尊重贫困劳动者人格尊严。(意思对即可)
(3)示例l:同意。父亲的话是有道理的,因为知识改变命运。
示例Ⅱ:父亲的话不尽正确,因为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改变命运。(言之有理即可)
3.示例:
I.环境描写: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
表达效果:以雪大来衬托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和怕耽误我上学的急切心情。
Ⅱ.环境描写: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
表达效果:与前文呼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衬托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4.(1)“略” (2)“略”
5.示例:共同之处:如设置典型环境;注重细节刻画;以小见大等。
分析:“略”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后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⑾“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选文有改动)
12.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3分)
1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2分)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14.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15.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6.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3分)
参考答案:
12.(1)对故事情节的展开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为父子二人的活动提供了特定背景。(3)多所塑造的父亲这个人物形象间接地起到了烘托作用。(4)营造出清冷、凝重的氛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3.透过雪花落在鼻尖上融化后的感觉,含蓄地写出了“我”看到父亲如此减薪后的酸楚和感愧。
14.运用“掏”“摸”“抓”“扔”这几个动词,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买柴任给父亲钱时的不耐烦及对父亲的不满、冷漠和鄙薄,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小气、无礼的小市民形象。
15.(1)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的人。他靠砍柴、卖柴给孩子赚生活费和学杂费,不辞辛苦。(2)父亲是一个坚忍的人。他为给孩子挣竞赛费,恳求买柴人;面对鄙薄,仍弯腰捡起扔在地上的钱,能委曲求全。(3)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他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鼓励孩子好好读书,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重言传身教。
16.父亲告诉孩子,以后有能力了,要尊重像他那样勤劳、坚忍,渴望被尊重的人。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给我凑生活费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手头的钱越来越紧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A)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一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津。
③不知不觉问,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哩。”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有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④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⑤风裹挟着雪花畎: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B)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⑥“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有出息。”
⑦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
⑧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⑨“什么,爹?”
⑩“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1.请给选文中加点字注上汉语拼音。(3分)
①凌晨 ②静谧 ③哀求
2.第⑤段中,“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时,“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父亲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3分)
3.选丈两次写父亲的喘息声:第③段写父亲的“喘气声越来越大”;第⑤段写父亲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请结合语境揣摩父亲两次喘息时的心情。(3分)
4.父亲二十年前叮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说说这句话的深层含义。(3分)
5.选文中有很多精彩的描写。请在画线的两处任选一处,结合语境进行赏析。(3分)
赏析( )处:
答案:
1.①líng ②mì ③āi
2.害怕伤了我的自尊心,不愿我被别人看不起,宁可独自承受屈辱。(意思对即可)
3.(1)“喘气声越来越大”时,父亲的心情焦急。(2)“鼻息变得忽粗忽细”时,父亲的心情复杂:伤心、屈辱、愤怒。(意思对即可)
4.(1)将来你有钱了,不要让别人在你面前低头弯腰。(2)表达了父亲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用自己的善良、宽厚之心,教育孩子要心地善良,同情、尊重所有人。(意思对即可)
5.(A)从视觉、触觉的角度来描写冷风、天色、雪花等景物,突出时间早、天气寒冷的特点;表现父亲的艰辛、作者的心酸,烘托父亲的`形象,也为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
(B)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父亲弯腰的动作,突出了父亲弯腰下去的艰难,表现了父亲为生活所迫的无奈、辛酸、屈辱,极富感染力。(赏析一处,意思对即可)
①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一起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奥数测试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在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明。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有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④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那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⑤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气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钞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一声: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⑥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得有点儿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里哩。
⑦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那个什么测试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啦。
⑧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还会飘走似的,他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神情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⑨什么?爹?
⑩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21、第②段划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
22、第⑤段中父亲鼻气变得忽粗忽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3分)
23、等我要去捡地下的钱时,父亲为什么把我拉到一边,不让我去捡?(3分)
24、综观全文,请你概括出父亲的性格特点。(3分)
25、父亲二十年前对我的叮嘱是什么?请用原文的话回答,并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参考答案
21.环境描写,突出天色之早和雪之大,从而表现父亲卖柴的艰辛,为下文铺垫。
22.父亲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侮辱,但因为急需用钱而不得不忍受,心里生气、难受。
23.父亲不愿让我在别人面前低头,宁愿屈辱自己。
24.父亲勤劳、关爱儿子、自尊、忍耐。
25. 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在你面前低头弯腰。 理解略。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那一声呼喊阅读答案
儿子的鱼阅读答案最新 儿子的鱼阅读理解答案
鸿门宴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羲之尝诣门生家阅读题答案
诚实与信任阅读答案四篇
清除心中杂草阅读理解附答案
龚遂为渤海太守阅读答案2篇
角力记的阅读答案与翻译
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的故事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成功的手势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