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趣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王明刚老师

拆字趣谈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拆字趣谈(10分)

  陈 章

  中国的方块字,或象形,或象声,蕴含玄机哲理,妙不可言。你看:天为一大,地乃土也;白水为泉,止戈为武;不正就歪,人为即伪;有水可为河,无木不成林;官字两个口,兵字两条腿;此木是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江洋湖海三点水,忍字心头一把刀……

  有些字的组成很有寓意,譬如“富”字,一半是福,一半是灾;贪贫相近,祸福同旁。一个“人”字,看似简单,实际上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必须互相倚仗、相互支撑。飘飘乎而遗世独立,那就只能“羽化而登仙”(见苏东坡《前赤壁赋》)。所谓“仙”者,自然不食人间烟火,“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而人一旦做了官,即便只是个小吏,也可以“使”唤人,“使”字很形象地表明了这一点。近来又有人考证:“走”“关”系就是送,咬耳根授机宜即为邪,某些看上去很有“威”望的男人,暗地里藏有一个女人……

  正因为汉字如此奇妙,故历来拆字的故事不少。《岳飞传》说,宋高宗赵构因岳飞主战、秦桧主和而被搅得六神无主,于是微服出街解闷,遇一拆字先生,赵构便据当时的季节随手写了一个“春”字。拆字先生看罢纳头便拜。赵构大惊,问其究竟,先生说,客官你看:一夫旁边一轮红日,岂是等闲之辈。赵构听了,觉得在理,便继续追问此字玄机。拆字者一边收摊,一边向赵构耳语一句:春字“秦”头太重,压“日”无光,说完便赶紧开溜了。很明显,这个故事的导向是讽刺秦桧的。明末崇祯也有个拆字故事。说他向拆字先生说了个“友”字,先生听了说,不好,“反”王出头了。崇祯改口说,不是朋友的友,是有无的有。先生说,也不妙,“大明”江山去了一半。崇祯改口又说:是辛酉戊亥的'酉字。先生说,完了,至“尊”被砍头去足了。

  上面两则故事,显然都是后人杜撰的。而下面这个故事却是真实的。

  “四人帮”时期,我下乡到农村。有一回,一位农民缴完公粮以后缴余粮时发牢骚说:“饭都吃不饱,还要交余粮。”知青中有人告诉他:“繁体字的余字有个食字旁,如今简化汉字,缺食也得有余了。”

  最令我叹服的是:民主这个词儿,是近代才出现的。而几千年前仓颉老先生造字时早就察觉、预感到了:民主这东西,既然要实行,就一点都不能少,少一点就成“民王”了。

  小题1:阅读全文后,说说你对“拆字”一词的理解。(3分)

  小题2:文章使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何其作用?(3分)

  小题3:阅读末段加波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民王”一词的理解,作者蕴含在其中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4:三国演义》也记载了一个运用拆字编制的隐语:“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暗示当时人们不敢说出的愿望。你能猜出是指东汉末年的哪一个军阀吗?请写出其姓名。(1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就是将一个合体字分开来,在分析它两个单字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它组合起来后表达的真实意义。(3分)

  小题1:举例子(1分) 使汉字有了形象性、情感性和趣味性。(2分。“形象性、情感性和趣味性”三者有其二,即可得2分。) (共3分)

  小题1:“民王”即给人民做王,寓含着作者对这些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的人的极度不满和愤慨之情。 (3分。“民王”解释正确占1分。“不满和愤慨之情”占2分。)

  小题1:董卓 (1分)

  小题1:了解文章内容,理解“拆字”一词的含义。

  小题1: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小题1:学生应培养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有利于对文章情感的把握。

  小题1:了解名著中的人物特点,结合“拆字”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