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8分)
麻雀(赵丽宏)
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它们每天都活泼在我的视野中,有时在窗外的树上扑腾,有时就飞到我的窗台上溜达,这使我有机会近距离看它们。麻雀头大脖子短,褐色羽毛,形象并不美,但很可爱。只要活着,它们似乎没有一分钟停止活动,永远成群结队地在那里蹦蹦跳跳。
幼年时看过人类围剿麻雀的景象。那时,中国人把麻雀列为害鸟,全民共诛之,成千上万人对着天空呐喊,敲锣打鼓,可怜的麻雀在人们的讨伐声中惊惶乱飞,无处歇脚,最后精疲力竭,如中弹般从天空纷纷坠落,有些麻雀就撞死在墙头。我也曾敲打着面盆参与过围剿麻雀的战争,开始觉得好玩,但目睹麻雀们的死亡过程,幼小的心里充满了同情。还好,闹剧很快结束,麻雀们得到平反,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又重获生存的权利。少年时,我有过一次养麻雀的经历。将一只刚孵化出不久的小麻雀,从一个小小的粉红色肉球,喂养成一只羽毛丰满的麻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为了给小麻雀寻找食物,我曾无数次爬到树上摘皮虫。喂食时,小麻雀仰起脑袋大张着黄口,发出急切的呼叫,我这才懂得了什么叫做“嗷嗷待哺”。在麻雀还没有真正学会飞翔时,我和它有过最美妙的相处。我将它扔到天上,它会拍打着翅膀飞回到我的手掌上。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然而等它完全掌握了飞行的本领,就再也不甘心被我豢养。一次,我将它扔上天空,它展翅远去,消失在天空中,再也没有回来。那时,我也懂得了,对于这些成群结队在人类周围飞翔活动的小鸟来说,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上小学时,有一次正上课,有两只麻雀飞落到教室的窗台上,发出极其欢快的鸣叫,全班同学都被那兴奋婉转的鸣叫声吸引,从来没有听到麻雀这样叫过。窗台上的景象,也是以前没见过的,只见那两只麻雀拍打着翅膀交缠在一起,一会儿磨着嘴,一会儿互相攀骑,像是在打架,又像是在亲热。给我们上课的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她也停止了上课,看着窗外那两只麻雀,不知为什么,竟然脸色涨得通红。那两只麻雀把窗台当成了舞台和床,在几十双眼睛的注视下,它们不停地欢叫着舞蹈着,仿佛要没完没了纠缠下去。最后,是女教师走过来打开窗户,赶走了那两只麻雀。它们飞走后,就停落在旁边的屋顶上,从教室里虽然看不到它们,但它们的欢声依然随风飞扬,飘进每个人的耳朵。这一课老师讲的什么内容,已经没有一丝印象,而那两只麻雀春心荡漾的鸣叫和欢状,却清晰如昨。
前些年,搬了新家,在书房装空调时,外墙留下一个洞,装修结束时,忘了将那洞填补掉。反正那洞和房间并不相通,便没有填没它。没想到这墙洞居然成为麻雀的家。每天早晚,可以看见它们飞进飞出,在洞口欢呼雀跃,有时还会飞上窗台,俨然成为我的邻居。在书房写作时,窗外麻雀们的啁啾是我耳中美妙的音乐。那时,家里养着一只芙蓉一只绣眼,笼子就挂在阳台上。每天早晨给鸟喂食时,便有麻雀飞来。芙蓉和绣眼吃食,总会把小米弄到阳台上,这些溅落的小米,就成为麻雀的早餐。
来阳台作客的麻雀中,有一只麻雀蹦跳的动作很奇怪,节奏似乎比别的麻雀慢一点,离开时,总是最后一个起飞。仔细观察后才发现,这只麻雀,竟然只有一只脚。每天早晨,这只独脚麻雀一定会来,它在阳台上蹒跚觅食,虽然动作有点迟钝,但样子仍然活泼快乐。我不知道,它的独脚,是先天残缺,还是事故形成,拖着一只脚飞翔蹦跳觅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麻雀的社会里没有残疾慈善组织会照顾它,为了生存,它必须付出比别的麻雀更多的精力。我养的芙蓉和绣眼先后飞走了,阳台上挂着空笼子。而那只独脚麻雀依然每天飞来,我在阳台上撒一些小米喂它,看它用一只脚在阳台上来回蹦跳啄食,心里充满了怜悯。独脚麻雀的孤身拜访,持续的日子很短,大约四五天之后,它便消失了踪迹,阳台上的小米再无法吸引它过来。它是找到了更好的觅食地点,所以放弃了我的阳台,还是遭遇灾祸,再也无法飞翔?我永远也无法知道。
还好,书房外阳台上那个墙洞,依然是麻雀们的巢穴,我的耳畔,还是常常能听见麻雀欢快的啁啾。麻雀的鸣叫,已经成为我生活环境的一部分。它们的声音,远比城市里的人喊车啸要美妙得多。
小题1:作者通过哪些事情的记叙来表现“ 对我来说,没有一种鸟比麻雀更亲近了。”的情感的?(3分)
小题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试结合内容概括回答。(4分)
小题3:联系上下文,说说“那真是不可思议的景象”中的“不可思议”应如何理解?(3分)
小题4:那只“一只脚”的麻雀后来最有可能的去向是什么?为什么?(4分)
小题5:文章旨在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获得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3分)少年时饲养麻雀;小学上课时被一对婉转鸣叫吸引;前些年搬新家与麻雀为邻。(每点1分,计3分)
小题1:(4分)“我”对麻雀的喜爱之情。(2分)开篇定下“亲近”的基调,接着写幼年时目睹麻雀死亡过程心里充满同情,再写少年时喂养小麻雀的亲密和上课时被麻雀亲昵举动所吸引,最后写与麻雀为邻,尤其是对那只“一只脚”麻雀的优待和牵挂。(2分)
小题1:出乎意料,很难想象。
小题1:去与其它麻雀会合了,因为麻雀的特性是“永远成群结队”的。(4分,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1:道理:人类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或:因为有了动物的存在人类的生活才丰富多彩。第二问启示,只要言之有理即可。(每问2分,计4分)
小题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概括对麻雀的.情感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线索。作为文章的线索可以有:人、物、情感,本篇文章就是以情感为线索的。
小题1: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先找到词语的具体位置,然后根据前后文进行理解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文章的内容来理解麻雀的去向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结合文章的内容来谈理解和启示即可。
阅读短文,答题。
麻雀自夸
麻雀蹲在矮树上,( )地对正在蓝天白云间盘旋的隼(sǔn)说:“我现在就读的鸟类运动学校是一所鸟类著名学府,它【曾】(cén céng)培养出时速达300千米的飞行冠军针尾雨燕,每小时能跑70千米的长跑【冠】(guān guàn)军鸵鸟,还有飞越过地球两极的远飞冠军燕鸥……”
隼叹了一口气,说:“唉,你的学习环境太好了,真令我羡慕!”
麻雀得意极了,他又( )地说:“我的老师苍鹰更棒了,他是鸟类著名的短飞冠军,曾打破鸟类世界纪录,时速达600多千米。”
□啊□你太【辛】(xìn xìng)运了□隼( )地说□但不知你有何本领□
麻雀( ):“我……我……”半天没说出一句话。
突然,隼俯冲下来,双翅一【扇】(shān shàn),麻雀像片树叶飘落草丛,隼用利爪死死抓住麻雀:“小家伙,实话告诉你,学校再好,老师再棒,自身没学到真本事,又有何用?”
1.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短文括号里。(2分)
A.炫耀 B.讥讽
C.喋(dié)喋不休 D.结结巴巴
2.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2分)
3.给短文第四自然段补上标点符号。(2分)
4.短文中有两处运用了省略号,它们分别表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分)
5.把下面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1分)
小家伙,实话告诉你,学校再好,老师再棒,自身没学到真本事,又有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A B D
2.画掉 cén guān xìn shàn
3.【“ , !” ,“ ? ”】
4.内容的省略 说话的断断续续
5.小家伙,实话告诉你,学校再好,老师再棒,自身没学到真本事,是没有用的。
6.短文主要写了隼教育麻雀的事。短文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好环境是重要的,但自身努力才是关键的道理。
【材料一】
人们在荒僻地和那些远离居住区的地方都从未发现过麻雀。(甲)麻雀,同鼠类一样,眷恋人类的住宅。它们在树林里,在广袤的田野里都不乐意。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城里的麻雀比乡村还多。它们乐于待在人多的地方,以便依靠人们生活。我们集散种子的各处自然成为它们喜欢出入之处。它们又多又贪,它们尽干蠢事;它们的聒噪令人心烦,它们的欢跃给人添乱;它们一文不值,它们的羽毛一无所用,它们的肉不好吃。因此,它们到处被驱赶,人们甚至不惜花很高昂的代价将它们轰走。
(节选自布封《动物素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改)
【材料二】
麻雀
[法]法布尔
麻雀属于鸟类,而不是昆虫,但是,它们与人朝夕相处,所以,我心血来潮,在观察研究昆虫的同时,又想到了它们:麻雀在哪儿搭窝筑巢呢?
每一种动物都应该具备一门生命攸关的建筑技艺,以便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
在尚未有屋顶和墙壁的年代,麻雀是利用树洞来作为其栖息之所的,因为树洞较高,可以避开不速之客的骚扰,而且树洞洞口狭窄,雨水打不进来,但洞中却别有一番洞天,宽敞得很。因此,即使后来有了屋檐和旧墙,它仍旧对树洞情有独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树洞,麻雀就只好不辞劳苦地一点一点地搭建自己的窝巢。
令人惊叹的是它筑巢时所使用的材料。它的那张床垫可谓形状怪异,由一堆乱七八糟的羽毛、绒毛、破棉絮、麦秸秆等组成,这就需要有一个固定而又平展的支撑物来支撑。这种困难对麻雀来说,简直是小事一桩,它会想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来:它打算在树梢上,仅用三四根小枝丫作为依托,建窝搭巢。它的这个窝巢悬于半空中,摇摇晃晃的,要想让它不掉下来,可得具有高超的建筑技艺呀!
它在几根枝丫的树杈间把所能找到的东西——碎布头、碎纸片、绒线头、羊毛絮、麦秸秆、干草根、枯树叶、干树皮、水果皮等等——全都聚拢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很大的空心球,一旁有一个小小的出入口。这个球形窝体积庞大,因为它的穹形窝顶需要有足够的厚度来抵御雨水。这个窝布置得很乱,没有一定之规,没有艺术性,但却非常结实,能够经受得住一季的风吹雨打。
我家屋前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树枝垂及屋顶。整个夏季,麻雀都飞到这儿来栖息,生息繁衍。梧桐树交相掩映的碧绿枝叶,是麻雀飞出其家屋的第一站。(乙)小麻雀在能够飞翔觅食之前,总是在这第一站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吃得肚子滚圆的麻雀从田间同来也先在此歇息;成年麻雀经常在这儿开“碰头会”,照管家中刚刚出巢的小麻雀,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麻雀夫妇常在这儿吵嘴;还有一些麻雀常在此议论白天所发生的事情。它们从清晨一直到傍晚,络绎不绝地在梧桐树和屋顶之间飞来飞去。然而,12年中,我仅见过一次麻雀在树枝间搭窝的。一对麻雀夫妇忙碌着,辛辛苦苦地在一棵梧桐树上搭建空中巢穴,但是,它们好像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不满意,因为第二年我就没看见它们再搭了。瓦屋顶提供的庇护所既牢固又省力,何需再费心劳神地去搭建什么空中楼阁呢?看来,麻雀们更加偏爱这种省时省力而又牢固的屋檐下的窝巢。
(选自《昆虫记》,陈筱卿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有删改)
【材料三】
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丰子恺
2015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选自《护生画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版)
【注释】画中诗句出自明代方孝孺的《百雀诗》:“曲巷高檐避网罗,朝来饱啄陇头禾。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稔(rěn):庄稼成熟。
14.三则材料中,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6分)
▲ [15.材料二中,作者详略得当地说明了麻雀是如何利用不同场地筑巢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6分)
▲
16.甲、乙两处都用了拟人的方法,但语言各有特色,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
(三)(16分)
14.(6分)材料一中,作者厌恶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一无所用,反给人们带来干扰和损失;材料二中,作者欣赏麻雀,因为作者认为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能充分利用可使用的场地;材料三中,作者宽容爱护麻雀,因为作者希望丰收,人能与麻雀共享丰
收的果实。
15.(6分)作者非常简略地说明了麻雀利用屋檐和旧墙筑巢,因为这种窝巢省力又牢固;作者较为简略地说明了麻雀利用树洞来筑巢,为了表现麻雀善于利用场地;作者详细说明了麻雀在树枝间筑巢,为了充分表现麻雀具备高超的建筑技艺。
16.(4分)甲处语言富有感情色彩,如“眷恋”“不乐意”等词语,表现出麻雀对人类的依赖;乙处语言生动而富有情趣,如“一边训诫不听话的孩子,一边鼓励胆怯的孩子”,具体细致地描摹了麻雀的生活情态。
麻雀·猫 布封
①先说麻雀。在荒漠或远离人群的地域内,几乎从来见不到麻雀的踪影。这些鸟同鼠类一样,总是眷恋人类的住所。它们不喜欢树林,也不愿生活在广袤的原野上。它们追寻有人群的地方生存,懒惰而且贪嘴,总是靠吃别人现成的东西生活:一切收藏或分发谷物的场所,如粮仓谷囤,鸡舍鸽楼,都是它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
②麻雀最招讨厌的地方不仅是它们数量多,而且在于它们诡计多端:狡狯多疑,冥顽不化,从不舍弃呆惯了的老地方。麻雀很狡猾,胆大不怕人,难以引诱它们上当;它们能轻而易举地逃避设下的陷阱,让捕捉者白费心机,磨掉耐心。麻雀窝外用干草,内铺羽毛,如果将其毁掉,一天之内它们就可以另搭一个。麻雀窝里的蛋通常是 5-6 枚,或者更多,一旦窝毁蛋打, 2 -4 天内还能再产一窝。假如它们在树上或屋槽下遭到袭击,便会更隐蔽地躲藏在粮仓的屋顶内。麻雀耗粮惊人,有人通过笼养的麻雀计算过,两只成年麻雀每年需要消耗约二十斤谷物。每当农民耕地撤种,开镰收割,打谷入仓时,甚至当农妇撒食喂养家禽时,它们总是紧随其后,巧取豪夺。
③麻雀也吃蜜蜂,喜欢毁灭对我们唯一有益的昆虫。正因为麻雀如此作恶多端,无法无天,缺乏教养,所有的人皆想方设法消灭它们。
④一般来说麻雀栖息在舍瓦下,屋檐内,墙洞里。有时也常在枯井内或在有百叶窗护栏的窗台上做窝。有的麻雀还把窝搭在树上。麻雀把窝搭在树梢,同样外用干草,内铺羽毛。也有个别的麻雀窝比较特殊,其顶部加一个盖,用以遮风挡雨,盖子上留有一个出入口。但如果窝是搭在洞内或已有遮挡的地方,麻雀便不去费力做这个没用的窝盖。从这一点倒也可以看出麻雀有些理性:它会比较两种不同的情况。不难发现,麻雀的习性多种多样,性情比其他鸟类更复杂完善,也许正是因为它们经常与人为伍,近似驯化却从未屈从或依赖人类。
⑤再说猫。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这种动物尽管挺可爱,尤其小的时候,但是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这种动物本来是窃贼,接受良好的教育之后,只会像骗子那样变得曲意逢迎了。猫和骗子都同样机灵,同样精明,都具有同样作恶的爱好,同样搞小诈骗的倾向。猫也像骗子,善于掩饰自己的行为,隐藏自己的意图,窥探机会,等待并选择行动的时刻,然后逃避惩罚,跑开,在远处等待人们重新呼唤它们。
⑥它们很容易养成同人交往的习惯,但是绝不接受人的习俗。它们的依恋仅仅是表面现象:从它们侧身行走的姿态、恍惚不定的眼神,就能看出这一点。猫从不正面看它所喜爱的人:不知是出于戒虑还是虚假,它总绕着弯接近人,寻求爱抚。
⑦它们喜欢窥伺,攻击、咬死弱小的动物也不在乎,像小鸟、小家兔、小野兔、老鼠、青蛙、壁虎和蛇,都是它们攻击的对象。猫不追赶已经看不见的动物,它们并不出猎,而是守候,再突然袭击。它们抓住小动物,耍戏好长时间,然后就咬死,即使毫无必要。它们吃得极好,根本不用吃这种猎物充饥。猫虽然住在我们家中,却不能说它们完全是家畜,甚至可以说,它们完全是自由的。它们随心所欲,若是想离开一个地方,怎么也留不住,多留一会儿也不行。
⑧不过,猫的样子好看,身子轻盈敏捷,爱清洁和享乐,喜爱舒适,总选择最柔软的家具,在上面休息或者打闹。小猫活泼欢快,看着又可爱,如果爪子还不可怕的话,也非常适于逗孩子乐。猫喜欢晒太阳,总找最暖和的地方趴着,如壁炉后身,或者炉灶里面;它们也喜欢香味。猫的睡眠很轻,睡眠的时间也不像给人的印象那么多。它们走路脚步极轻,几乎总是悄无声息。它们到远处,躲藏起来排泄,并且用土盖上。它们爱洁净,皮毛总是干的,亮晶晶的。
(选自《布封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4年4月版,有改动)
1.第②段列举了“麻雀最招讨厌”的原因,概括原文内容,填写下面空缺。(3分)
第一,它们数量众多,诡计多端;第二,狡猾:胆大不怕人,不会轻易上当;
第三, ;第四, 。
2.第④段对麻雀做窝的细节描写,目的是什么?(3分)
3.第⑦段画线句的含意是 。(3分)
4.第⑧段内容对刻画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分)
5.对本文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③段说麻雀吃蜜蜂毁灭了有益的昆虫,文中“有益”或“无用”是以人的评判。
B.第⑤段说对猫“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与后文说猫善于曲意逢迎的特点相印证。
C.第⑥段说猫“寻求爱抚”,强调了猫内心对人的极不信任,即使接近人也只是为己所用。
D.布封本是博物学家,他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细节描写,使他的文章成了优美的文学作品。
12.本文写动物渗入鲜明情感,后人对此褒贬不一,任选下面一句话,简析并进行评价。(6分)
(1)它们既贪得无厌又数最众多,干尽蠢事而且一钱不值,羽毛毫无用处,肉也不能作美味佳肴,叫声聒噪烦人,行为无所顾忌,十分令人讨厌。(见原文第①段)
(2)猫是一种不忠的家畜。……天生就奸狡,性情虚假,本性邪恶,而且年龄越大越糟,进行教育只能促使其掩饰。(见原文第⑤段)
答案:
1.(1)麻雀生存、繁殖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都很强;(2)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大。
2.(1)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让读者清楚地认识麻雀窝的地点、构造以及麻雀的特殊能力;(2)增添文章趣味。
3.(1)猫的食物充足,(2)但它狡诈邪恶,将伤害弱小动物当成乐趣。
4.(1)与第⑤段说猫“挺可爱”照应;
(2)与上文的批判性评价形成对照,给人留下关于猫的全面印象,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5.C
12.句1:作者明确表示了对麻雀的厌恶,认为麻雀不能“吃”“用”,且给人类带来麻烦,因此一钱不值。句2:作者断言猫天性狡诈邪恶,驯养不能改变其本性,只能使其更虚伪;作者对猫的嫌恶之情溢于言表。
带有情感描写动物,能使文章妙趣横生,增强感染力
住乡下的时候,后山有一片相思林,黄昏或清晨,我喜欢去那里散步。
相思林中住了许多麻雀,也总是黄昏和清晨最(热闹热烈) ,一大群麻雀东蹦西跳、大呼小叫,好像一个拥挤热闹的市场,听到震耳的喧哗声,却没有一句听得清楚。
路过相思林时,我常起一个念头: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有一天,黄昏时从相思林散步回来,坐在窗前喝咖啡,突然看见六只麻雀飞来 了。长时期对麻雀的(观察 观赏) ,我知道那是一只母麻雀带着五只小麻雀,身形较瘦、颜色较黑的是母麻雀,而羽毛较浅、蓬松,身材显得有些肥嘟嘟的是小麻雀。
它们先停在草地上,在那里讨论什么事情似的,这时我听到母麻雀与小麻雀的声音竟不相同,母麻雀的声音略为沙哑。然后,我看见母麻雀一跃而起,向不远的开满芒花的芒草地飞去,非常准确地停在一株芒草上。黄昏的秋风很强猛,使芒草摇来摇去,加上母麻雀的体重,芒草晃得更厉害了。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一时之间,芒草东倒西歪,小麻雀们没站好,都落到地上,母亲(亲切 急切)地叫了一阵,(当然 显然) 是给它们加油打气。小麻雀蹦蹦跳跳地回到原先的草地上,哗然而起,再飞去芒草地里,站在秋风中的芒草上。
这样经过了好几次,五只小麻雀总算学会了站在芒草上随风摇动的本事。母麻雀宽慰地说了几句,带大家飞回草地,再嘻嘻哈哈唱跳一阵,突然“呼”的一声,往相思林的方向飞去。
看麻雀飞远,我才发现端在手中的咖啡早已凉了,在刚刚那令人惊奇的一幕里,我似乎听懂了麻雀的语言—不,或者不是语言,应该说我听懂了麻雀的心。原来,麻雀们每天不能安歇地跳跃、叫个不停并不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我们从人的角度听来,不明其意罢了。
这样的发现使我忍不住动容,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入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 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嘶哑() 喧闹()
议论() 安慰()
3、 母麻雀和小麻雀在外形上有什么区别?
4、 起初,作者看到麻雀东蹦西跳,感到不理解。他心里想:
后来,通过长期观察,知道了 这个发现使他忍不住动容。
5、 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将下列母麻雀和小麻雀之间的对话补充完整。
(1) “母麻雀啁啁地叫,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显然是为母亲欢呼,只差没有鼓掌,有两只跳得快翻筋斗了。”
母麻雀啁啁地叫:“ ”小麻雀则叽叽喳喳笑成一团:“ ”。
(2)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接着五只小麻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
母麻雀又啁啁地叫:“ ”。五只小麻雀应声道。“ ”接着,一拥而上,各自跳到不同的芒草上。
6、“如果我们有体贴的爱心,就能进人万物的内心;如果我们的心有如镜子明澈,我们就能照见生命平等的真理了。”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画去:热烈 观赏 亲切 当然
2、沙哑 热闹 讨论 宽慰
3、母麻雀身形较瘦、颜色较黑。小麻雀羽毛较浅、篷松,身材显得有些肥嘟嘟的。
4、这一群麻雀为什么不肯歇一歇呢?它们那样子无意义地蹦跳、无意义地呼喊喧哗,又是为什么呢?
是母麻雀在教小麻雀学会站在芒草叶尖随风摆动的本事
5、(1)孩子们,看到了吗,就像我这样来做!
妈妈,你太厉害了!真棒!
(2)孩子们,现在轮到你们了,别紧张,飞过来!
您放心吧,我们这就过去!
6、我们如果能有爱心,有一颗纯洁的心,那么我们就能感受自然万物的想法,就能平等对待生命。它们也有爱,有情,有欢快,有痛苦,它们也有语言、也会交流,它们其实和我们一样,和我们是平等的。我们应尊重它们,爱护它们。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跟空气要水喝阅读训练试题附答案
屋子里长出一棵香椿树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爱书如命的人阅读题答案
丁家斋阅读理解及答案
保护母亲,保护黄河阅读答案
三代同堂与社会发展阅读训练附答案
湖心亭语文阅读题答案
咏素蝶诗阅读训练及答案和赏析
刻舟求剑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墨萱图阅读及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