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阅读附答案
[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礻韦、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礻韦、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4分)
①以咨诹善道(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以彰其咎 ( ) ④猥自枉屈 ( )
小题2:. 将下边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小题3:.文中作者先后回顾了人生中有重大影响的三件事,它们分别是:①
② ③ 。(3分)
小题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共写出三个即可)(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询问②身份低微,见识浅短③表明、显扬④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小题2:①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②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征询从善的道理,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
小题3:①三顾茅庐。②临危受命。③临崩寄臣以大事。
小题4:有关典故如:初出茅庐:火烧新野:借东风;空城计;失街亭;气周瑜。等等。
有关成语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等。
有关名言警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等等。
有关俗语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
阅读【甲】【乙】文段,回答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1.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 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咨臣以当世之事
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
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
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
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4.写出文中“卑鄙”一词的古今义。
古义: ;今义: 。
5.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甲文: 乙文:
6.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
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译文:
参考答案:
1.C;
2.C;
3.D
4.古义: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义:思想或行为恶劣。
5.甲文:诸葛亮自述经历乙文: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6.三顾茅庐
7.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一12题。( 15分)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白帝城)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指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献出)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侍奉)之如父。”
9、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句话(用原文回答)?并简要概括选文[乙]的内容。(2分)
10、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
夙夜忧叹 夙夜: 庶竭驽钝 驽钝:
属以后事 属: 若嗣子可辅 辅:
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 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最正确的一种是( )(2分)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所以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13、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一点即可) (3分)
_
参考答案: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或: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诸葛亮受遗诏。
10、①早晚②比喻才能平庸③通“嘱”,托付 ④辅助,协助
11、①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 ②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12、B13、略(示例: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古代忠良的代表,人臣的楷模)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与臣论此事 B.亲贤臣,远小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D.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小题3】.从选文中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口口口口”;二是 “口口口,口口口”。(用原文词句回答)(3分)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答案
【小题1】D
【小题1】因为这件事,(我)非常感激,于是答应先帝(为他)奔走效劳(“由是”1分;“驱驰”1分;语意连贯1分)
【小题1】内外异法(1分) 亲小人,远贤臣(2分)
【小题1】B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 ·
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骜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骜
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④敢骜霸王乎?”遂见之,不可止。(《吕氏春秋?下贤》)
[注释]①稷(jì):人名。 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③骜禄爵者: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④庸:怎么。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躬耕于南阳 躬: (2)猥自枉屈 猥:
(3)攘除奸凶 攘: (4)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弗: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骜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13.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14.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3分)
【答案】
10.(1)亲自。 (2)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排除,铲除。 (4)不,没有。
11. 译文:(只希望)在动乱中苟且保全生命,(1分)不希求在诸侯中扬名显贵。(1分)
12. 答案提示: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3.答案要点:(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1分)(2)都是求贤若渴;(1分)(3)都不惜降低身
份,亲自去拜访。(1分)
14.答案要点:内容: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言之有理即可。)(3分)
形式: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3分)
阅读《出师表》,完成第12—14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以光先帝遗德光: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拔: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翻译:
⑵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翻译:
【小题3】.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成语概括诸葛亮选拔人才的标准。(2分)
答:
答案
【小题1】(1)发扬光大
(2)选拔
(共2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1分)
【小题2】(1)奖惩功过,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2)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为桓、灵二帝的做法叹息、痛心遗憾。
(共4分。共2道小题,每小题2分)
【小题3】答案要点:德才兼备
(共2分)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2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4.(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5.(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1.B
2.C
3.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的心情。
4.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5.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1题。 (共10分)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节选自《新序》)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 ) (2分)
A.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B. 有所广益
孙叔敖举于海 曾益其所不能
C. 然后施行 D.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吴广以为然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9、下面哪句话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句式、语气相同? ( )(2分)
A.谨食之,时而献焉 B.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其真不知马也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②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11、从甲乙两段中分析刘后主和宋昭公两人的异同之处。(2分)
参考答案:本文由“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提供
8.D
9.C
10. ①朝廷内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②做君王的离开国家失掉社稷的原因,是因为阿谀奉承的人太多。
11.相同点:都是亲小人远贤臣之人;
不同点:宋昭公是个能反省自己、知错能改的人。
比较阅读。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下面划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夙夜忧叹(早晚)
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
C.以咨诹善道(询问)
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恐/托付不效
B.深追先帝/遗诏
C.臣/不胜受恩感激
D.进尽/忠言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和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希望您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没有取得成效,就请惩治我失职的罪过。
3.B
4.“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主要表达了他报答先帝知遇之恩(或“报先帝而忠陛下”,效忠刘氏父子,感恩和感激),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或“成霸业,兴汉室”,统一全国)。
6.“略”。(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小题1】第①段中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的主要人物是 。(2分)
【小题2】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3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恐托付不效 (3)以伤先帝之明
【小题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之”与“败军之际”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4分)A.咨臣以当世之事 B.吾欲之南海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D.永之人争奔走焉【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小题5】你从这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4分)
答案
【小题1】刘备和诸葛亮
【小题1】(1)地位低温,学识浅陋(2)奏效,实现(3)明见,英明
【小题1】B
【小题1】(1)我本来是平民百姓,在南阳亲自耕种田地。(2)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小题1】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典故人物的认知能力。围绕对“三顾茅庐”故事的了解来谈典故中涉及的主要人物。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字词的用法,比如“卑鄙”的古今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A、的。B、到。C、的。D、的。例句中的“之”为“的”的意思,所以选“B”。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语句时,除了注意“布衣、躬、于、所以”等重点字,有时还要注意补充出省略的成份,同时保证整个句子翻译的准确性。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围绕“报恩、忠诚、尽责”来分析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贤臣即可。
【甲】出师表
诸葛亮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史记.管晏列传
司马迁
桓公①既立,使鲍叔牙②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③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④三浴之。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遂以为相。
[注]①桓公:即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②鲍叔牙:人名,齐国大臣。③管夷吾:即管仲,春秋时齐桓公任用其为国相,他最终协助齐桓公成就了霸业。④衅:以香涂身曰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以予齐使:
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A.欲以戮之于群臣
B.咨臣以当世之事
C.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D.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
4.甲文中的“先帝”与乙文中的“桓公”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使用选文中诸葛亮和管夷吾的相关事迹,最适合证明下面的哪个观点()
A.人应该学会谅解。
B.人应该知难而退。
C.人应该知恩图报。
D.人应该谦虚谨慎。
参考答案:
1.(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给,交给
2.B
3.(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您的职责和本分啊。
(2)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他归来,并与他座谈,向他询问治国的方法。
4.他们同样都很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知人善任。(意思对即可)
5.C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2分)指出与“咨臣以当世之事”中“以”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以伤先帝之明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9.(2分)指出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今安在(哪里)
B.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C.躬耕于南阳(身体弯曲)
D.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10.(2分)请你赏析“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动词的妙处。
11.(2分)诵读下面句子,请分别用“/”把句中一处主要停顿标示出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3.(2分)请你用成语或俗语写出《行路难》和《出师表》中隐含的典故(各写一个即可)。
参考答案:
8.B
9.C
10.停、投、拔、顾一连串的四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理想不能实现,内心苦闷、压抑 的心情。
11.①直挂云帆/济沧海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12.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13.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乘风破浪三顾茅庐、鞠躬尽瘁(各说一个即可)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袆、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袆、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躬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尔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不毛 不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彰其咎 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文段后回答: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亲自 从那时以来 不长草木 显示
2.希望陛下把讨伐逆贼和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
3.(1)积极献言,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2)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
(3)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选自诸葛亮《前出师表》)
(二)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选自诸葛亮《后出师表》)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着重号的词。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而议者谓为非计( )
2、写出下列加着重号的虚词在现代汉语中对应的词语。
①躬耕于南阳( )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③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
3、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一)来看,作者为什么要效忠刘氏王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一)和(二)都表达了作者一个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出身低微 ②说,认为
2、①在 ②因为 ③可是
3、①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而忠于陛下的职责。
②与其坐以待毙,哪如讨伐他们呢?(意对即可)
4、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
5、出师北伐,复兴汉室。
出师表(节选)(15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5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②躬耕于南阳 ( )
③攘除奸凶 ( ) ④以彰其咎 ( )⑤深入不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3:选段分别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托孤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其目的是什么?(3分)
4: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参考答案:
1:卑鄙:出身卑微 躬:亲自 攘除:排除、铲除 彰:表明、显扬
不毛:不长草木的地方(蛮荒之地)
2:①(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②今天正当将要远离陛下的时候,面对着所写的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3:表达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4: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作好分内的事来回答即可。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明史罗伦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罗曼·罗兰阅读训练(附答案)
桐叶封弟辨别阅读答案及翻译
囚绿记阅读习题及答案
明史罗伦传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罗曼·罗兰阅读训练(附答案)
桐叶封弟辨别阅读答案及翻译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囚绿记阅读习题及答案
母亲给出的答案阅读理解及赏析
一双手的阅读答案
向中国人脱帽致敬阅读答案参考
后汉书张纲传阅读理解答案
生命属于音乐的歌手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官舍竹阅读练习及答案
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呀文章阅读答案
喊魂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
旧唐书高郢传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