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汪曾祺的风景现代文阅读答案

黄飞老师

  一

  第一眼看到他我即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

  那是一个侧影。

  背有些弓,一头被岁月漂白的头发在风里随想,头微微扬着,耳朵很宁静的样子。他站在路口,他的身边有一个疯子在发狂,街道上奔跑着喧嚣。这一切好像与他都很陌生。

  他身着一件蓝咔叽布夹克,肩上背着一个半旧的黄包,看上去仿佛是偏僻县城来的一个探访者。那天他是等我们接他去一个便宴,然而我们迟到了。结果让一个70余岁的老人在街边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但是他没有急躁,也没有嗔怪。是的,他已经习惯于这样迟到的约会了。

  他与历史的约会足足迟到了近半个世纪,当他终于乘上最后一班从那黑洞洞的隧道里升出来的班车时,他觉得他头发里的风并没有变。

  二

  他的'眼睛很诗意。

  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一个70多岁的老人的眼睛竞可以如此的明澈、清纯。那两枚饱满的眸子是两方小小的古歙砚。

  这双眼被40年代的.南风读过,被60年代的东风读过,也被80年代的西风读过。然而他并没有患风泪眼。

  他的眼睛总有水的感觉。

  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王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

  他是美食家,恰如他是美文家。他先将到嘴的食物一抿,并不急于送入牙槽,用舌尖品一品,然后再细细地嚼。他吃得很耐心,很集中思想。这是小品式的吃法,当然不适合觥筹交错的盛宴,因此,他不打算去那一类庆功宴上勉强自己的胃。

  吃,是私事,如同写文章。

  四

  他的文字是可一眼识穿的,因为他的文字大都拧得出水来。

  第一个发现这点的是一个聪明的法国女士。

  他的解释很平常:他家乡高邮是一个水乡。

  来自水乡的作家并非他一人,然而后来那些人都离开了水,上岸去了。上了岸的水族有的演化成爬行类,有的则期期艾艾,成了两栖类。从生物意义上说这当然是一种进化,而当这种生物意义又被引进社会意义时,这种选择在今天看来也就变得合乎“规律”而无可非议了。

  惟有他留了下来。

  在水边。偶尔抬眼望一望天气,复又低头看眼前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寂寂的白白的水。

  【练习】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看他的眼睛总容易想起干维”,是说汪曾祺和王维一样,具有洞穿尘世的能力。

  B、“没有患风泪眼”,是比喻汗曾祺在创作中坚守自我不被外界迷惑的人格。

  C、“文字人都拧得出水来”,是说汪曾祺的创作题材与水有关,创作风格清纯明净。

  D、本文赞美了汪曾祺清丽纯净的文风和坚守自我、坚持艺术原则的高尚人格。

  E、作者用细腻的笔触,精雕细刻式地描绘了汪曾祺的“侧影”和“眼睛”,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文章开头说“被他身上蕴藏的一种奇异的气质打动了”,他的“奇异气质”是什么?仔细阅读一、二部分回答。(4分)汪曾祺的文学创作有什么样的特点?阅读三、四部分同答。(4分)

  3、仔细品味下面两个句子,联系全文,简析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6分)

  (1)街道上奔跑着喧嚣。

  (2)上了岸的水族。

  4、人是风景的欣赏者或构成者,而在本文中汪曾祺成了风景,试谈谈对文章标题中“风景”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1、BD(5分)

  2、饱经风霜后的宁静、宽容、清纯。(4分)认真思索,精益求精,力求唯美,坚守自我,不媚时俗,尽抒性情。(4分)

  3、(1)形象地勾勒了当今世界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与宁静淡泊的心态形成强烈的对比。(3分)

  (2)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那些违背文学道德丧失自我的作家形象。(3分)

  4、①对全文内容的总括②将汪曾祺的人性美比作风景,生动形象地表明他的宁静、淡泊、宽容、清纯构成了精彩的人生风景,为人们所景仰。(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