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波阅读答案参考
一个绿光耀眼的湖。为什么叫琵琶湖?这里并没有琵琶的铿锵与机敏,也不像琵琶那样冲动。如果由他来起名,他愿称它为“筝湖”,俯瞰湖,确实像一个筝,即使不太像,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筝。这含情脉脉的湖的涟漪,多像孤独而又连绵的筝的声波。
为了起草一个重要的报告,他已经在湖畔旅社住了好多天了。他已经40多岁了,他已经起草过许多报告了。少年时候,他曾梦想成为诗人,成为小说家,成为中国的屠格涅夫。时到今日,一想起《贵族之家》和《前夜》,他的心还要怦怦地跳。
从他起草的报告里是很难看出屠格涅夫的。“在……下”,“我们必须……”,“任何对于……的背离,都是错误的”……他现在习惯的是这样的文体,按统一口径。只有最细心的文体家,才能从他起草的报告的修辞的讲究与逻辑的缜密中看出他的才能来。然而,这样的报告是必要的,总不能开什么大会的时候都由领导同志朗诵一段屠格涅夫体的抒情散文。
所以,他专心致志地起草他的报告。他在小餐厅吃饭。在小餐厅吃饭的人并不多。这一天,对面桌子上坐了一位妇女,他觉得这位女同志一坐下来便向他甜甜地一笑。连续三天过去了,每天三顿饭,女同志与他相对吃饭已经有九次了,至少也向他笑了九次。她衣着大方,神态雍容。其实她已经很年长了,然而乍一看,仍然是那么幽雅和温存,生命还在她的身上大放光芒。他得知,原来这就是大翻译家、外国文学专家谢琳。他为之倾倒的那些屠格涅夫的著作,都经她的转述。他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了,却一直无缘见她。当谢琳向他微笑的时候,他不由得也报以礼貌的微笑。吃每顿饭的时候,两个人都这样互相笑一下,然后谁也不搭理谁,他觉得不自然。
他是11岁开始读谢琳翻译的作品的,可以估计,如今谢琳大概快要60岁了,如果不是比60更多。然而她仍然那样堂皇而且矜持,让我们姑且不说美丽不美丽。这实在使人惊叹。
他决定与谢琳攀谈。为什么要失之交臂?为什么不更加热情一点回应人家的微笑?人家是前辈,又是女同志,没有等待人家俯就的道理。由于写报告累,这一天饭前,他在湖边散了一会儿步。湖水的炫目的绿光,引动了他的某种情绪。他准备去告诉谢琳:“我从小就爱读您翻译的书。在我的心中,您和屠格涅夫差不多是一个人。我现在就在您所在的S市市委办公厅工作。”不,不必提市委办公厅,他转念又想。
就在他这样津津有味地想着的时候,没想到对面谢琳走来了,从湖光和树影里走来了。谢琳像通常那样,在距离他六七米的时候便展示她那高贵而又亲切的笑容。
筝的几条弦同时颤响了,也许还有琵琶。绿光闪烁着。
“您好——”他向前赶了两步,向谢琳招呼道。
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还没有来得及伸出手来。这是很奇怪的,就在他走近谢琳的一刹那,他立即发现谢琳的眼光里根本没有他,谢琳只是在看湖,对着湖微笑。微笑只不过是谢琳的仪表的一部分。最令人惊异的是,甚至当他走近去叫一声“您好”的时候,谢琳脸上的笑容并没有消失,甚至于谢琳还应答着他的问好,把头那样微微地略点了一下,如果不用高速摄像机把她的这个动作录制下来再慢慢地放几遍,他无法断定谢琳是否真的略点了一下头,但与此同时,他分明看到了谢琳眼睛里的回避、烦乱,也许还有厌恶的神色。她显然不想与陌生人随便搭话。何况他身上没有任何出众动人之处,他的外表是这样平凡,与谢琳相比,或者可以说是寒碜。
他没有觉得受辱,只是觉得惭愧,他还是太不了解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了。谢琳的微笑,既是亲切,更是骄矜;既是装饰,也是盔胄。还有她那似有似无的微笑点头及点头中的烦乱……无怪乎她译的屠格涅夫著作是那样传神呢。
不过在一年以后,在提拔中青年干部的时代潮流中,他被选定为S市市委分管文教工作的书记。就职不久,赶上一个节日,这里召集了一个文艺界知名人士的茶话会,按每人四块钱的标准,每个桌上摆着清茶、水果、点心、花生米。
来了许多他素来敬重的头面人物,谢琳也来了,还是那样庄重而又亲切。他在茶话会上致了词,比他熟悉的“报告”要活泼一些,比他过去熟悉的屠格涅夫要干巴一些。他的致词引起一片鼓掌声。 致词以后,大家喝茶,交谈。他非常注意全面照顾会场,与这个点点头,与那个握握手,这儿笑笑,那儿说说。他的样子轻松如意,也多少有一点风度了。其实,既紧张又疲劳。
最后才发现他身后似乎站着一个人,他一回头,原来是谢琳,容光焕发、微笑不已的谢琳。他连忙站起来:“谢琳同志,您好,我……”
他仍然没有来得及说出一年前在琵琶湖边想说的话。因为谢琳同志已经热情地握住了他的手,而且非常谦恭有礼地甚至有点讨好地说:“请今后多指导……”
然后,谢琳同志走了,仍然是风度翩翩。筝弦好像又响起来了。“她大概根本没有认出我来。”他想。他定定神,为同桌的几位前辈续茶水。
(1)小说的题目“筝波”有哪些含意?请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2)文中画线的一段话(第2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谢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代表性?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写到了“他”,一个由办公厅秘书提拔为市委主管文教工作的书记的人,也写到了谢琳,一个翻译家,他们谁是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呢?请加以探究。
【答案】
1.观点一:使小说的主题思想深刻、丰厚。
①取材于“洗澡”这样的日常小事,表现当代市民的凡俗人生;②透过“洗澡”引起的故事,体现作者对社会和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和思考;③“洗澡”触发的人物深层的心理波澜,深入揭示人性的微妙和复杂,表现作者对某种地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审视。
观点二:使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
①以“洗澡”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中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观点三:使小说的象征意蕴含蓄、多元。
①以“洗澡”为纽带,通过对人物言行与心理错位冷静而有控制的叙述,使象征手法深藏不露,结尾一语双关,画龙点睛;②小说人物都没有姓名,有助于启发读者体悟“洗澡”的象征性;③象征意蕴立体多元,“洗澡”内含的反思意味层次丰富,针对面广。
解析 注意观点要明确,论述合理充分,不要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
2.(1)作者是通过场景截取、人物塑造、对话描写方面来表现的,如:年厢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老妇人神智不清不停地数着“一,二,三”;老兵述说三个儿子战死,轮到自己上前线,得把孩子母亲送进疯人院,以此凸现战争对人的残酷摧残的悲剧,令人震撼。
解析 一要阐述艺术特征,二要结合小说举例说明。
(2)①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创造性地运用空白叙述,战争及老兵家悲惨遭遇都被其推到故事背面,语言有张力。
②情节处理匠心独运。整篇小说没有具体的情节,只一个横截面,悲剧都在车厢里呈现;结尾出乎意料又震撼人心。
③人物刻画极具功力。勾画寥寥却将人物的性格凸出。隐忍的老兵,疯了的老妇人,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善良的'老头,每个人物都跃然纸上。
解析 注意题干提示的探究角度。
3.(1)①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②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应从全文着眼,弄清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答案要有条理、清晰。
(2)①使得情节真实可信。深厚的友谊使得鲍勃和吉米·维尔斯遵守诺言,两人都在二十年之后来到约定地方相会;深厚的友谊使得鲍勃准备在朋友未能准时赶到的情况下继续等待半个小时,这也为便衣警察的赶到赢得了时间。
②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吉米·维尔斯要抓捕的通缉犯竟然是自己最好的老朋友,两人之间的友情越是纯洁、深厚,友情与法理的冲突就越是激烈,最后吉米·维尔斯的选择就越显得可贵,一个不徇私情的好警察形象跃然纸上。
(3)①沉着冷静:他本是来赴约的,但发现鲍勃的特征与通缉犯相符时便不露声色地委托同事完成抓捕任务。
②不徇私情:在情与法之间选择了割舍友情、依法办事。
③尊重朋友:在确保通缉犯不会逃跑的前提下,不忍心亲自逮捕朋友,而是选择了让朋友避免尴尬的方式解决问题。
(4)意想不到:一是貌似很有钱、混得不错的主人公鲍勃竟是个被通缉的罪犯,二是那个看似邂逅的警察竟是他翘首以盼的好朋友,三是期待中的老友聚首变成了警察对逃犯的逮捕。
情理之中:一是环境昏暗,鲍勃有可能认不出二十年前的老朋友成了警察,也可能错认陌生人为老朋友,所以没有逃跑而最终被拘捕。二是吉米·维尔斯在暗处,而鲍勃在灯光下,随后还划火柴点烟,这样吉米·维尔斯得以先看清鲍勃的相貌;加之吉米·维尔斯的警察身份使他对通缉犯比较警觉,因而能够在发现之后先发制人。三是高个子男人其实就是便衣警察,他把衣领向上翻着,并且盖到耳朵,这是为了避免被鲍勃识破。他也因此顺利地捕获了通缉犯。四是“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等已经为文末揭秘鲍勃的身份埋下伏笔。
4.(1)①把湖想象成一个筝,把湖水的涟漪想象成筝的声波,一方面突出了“他”的文人气质,一方面也暗示出时代的变化和他个人情绪的波动。②筝波具有烘托作用,“他”在湖边散步,见到谢琳要与之攀谈时,“筝的几条弦同时颤响了”,烘托出“他”激动的心情。结尾又用“筝弦好像又响起来了”,照应前文,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③筝波具有象征意义,“他”的由下而上地位的变化,时代的变化,谢琳由那样理解屠格涅夫而却变得那样不脱俗,都是一种波动。
(2)①交代了“他”的身份,是一个40多岁起草过很多报告的人,②说明了“他”少年时期的梦想被现在写报告的现实代替了,③为后文“他”见到翻译家谢琳以及其他活动埋下伏笔(预作铺垫)。
(3)第一问:①对人态度和蔼,以微笑待人,让人感到亲切;②举止神态雍容大方,对人持一种堂皇而矜持的态度;③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不愿和人多接触,也不愿得罪任何人。第二问:她代表了那个时期一部分知识分子在那种社会环境下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4)开放性题目,自圆其说即可。提示:评判一个人物是否是小说主人公,要看其是否是作品主题思想的集中体现者。示例:“他”不是小说的主人公,“他”只是一个起线索作用的人物,或者说主要人物,而主人公是谢琳,她是一个骄矜、虚伪、自私的市侩,她孤芳自赏、前倨后恭,简直就是屠格涅夫笔下贵夫人的变种,是封建等级观念在*的畸形胎儿。从她身上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知识如何沦落为权力的奴婢。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谢吾师舒乙阅读题答案
人们为何喜欢聊八卦阅读练习及答案
沉醉东风对酒阅读训练及答案
汉字,最美的文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谢吾师舒乙阅读题答案
人们为何喜欢聊八卦阅读练习及答案
沉醉东风对酒阅读训练及答案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汉字,最美的文字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答案通用十五篇)
慈母情深的阅读答案
当节约细化到生活的每个角落阅读理解及习题附答案
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阅读答案和全诗赏析
何易于挽舟阅读答案
瓶子村庄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游颜洞记阅读练习附答案
芙蕖阅读理解答案
阴兴字君陵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