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阅读答案

张东东老师

  北京的胡同

  我从小生活在上海的弄堂里,刚来到北京城,那幽深的、弯弯曲曲的、瓦棱上长着青草的胡同似乎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吸引着我。

  上海的弄堂,我觉得最欠妥的就是一色的灰水泥地,隔断了与泥土的联系。北京的胡同却不是这样。胡同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树。我有一阵子几乎每天经过西城的笔管胡同和新文化街,每次从那几棵伞盖般的古槐荫庇下走过,心中就不免涌起一种恬适的感觉。逢到夏季开一树的白花,土地上落满了纤巧的花瓣。浓郁的清香,飘荡在卖菜的小推车上,飘荡在跳橡皮筋的小妞、依杖而立的白发长者的身上,给人一种说不尽的宁静与惬意。

  小小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似乎每一扇破旧的、刻着已无法辨认的对联的木门都是一部古老的历史,给人一种神秘感。人们每每在门前摆一张小桌,或扯闲白儿,或对弈下棋,或二胡悠扬,或京剧清唱,自有一番人间的乐趣。我有一次经过揽杆市,一家生活并不富裕的小屋主人的雅兴叫我吃惊。门前青砖上放着几十盆花卉——月季、米兰、朱顶红,低矮的屋檐下一溜排开竟有六七只竹丝鸟笼,雕以花纹,曲线弯得那么有神韵的青铜鸟笼钩,仿佛音乐的滑音一般,给人一种和谐的美。黄雀、画眉、红蓝靛颏吟唱其间,不知忧愁为何事。

  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灰墙,青瓦,默默的小石狮。斑驳的古老的木门,一切似乎是那么平淡而无奇,然而你推开门一走进去,拐过影壁,你立时会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似乎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温暖所包围。“大哥,您来了,有日子没见啦。”他们在房门外火炉上用被煤烟熏燎得漆黑的小壶烧水,冲上一杯碎末子茉莉花茶。炕桌上一放,别提有多美了,仿佛谁都是你亲爱的大爷、大娘、兄弟姐妹,一个暖融融的家。

  别瞅着那墙、那门、那屋不起眼,那儿还真格的有大学问的人哪。每当我遇到莎士比亚的难题,费解的中国古典散文,查字典也无法晓其意的拉丁文,到胡同里一走,遇到的总是一个个亲爱的长者,知识渊博而不骄矜,谦逊而敦厚。或饮酒,或品茶,或小坐纵论天下,即使在梦中也忘不了那静静地谛听胡同里轻弹的蛩音的时光。

  就这样,胡同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每次出国回来,我每每是怀着一颗急迫的心到胡同里去走一走,瞧瞧那一座座住满人的、在院子里接水的大杂院,那依胡同墙而建的湫隘的小房,那窄得只能走一人、一辆车的小道,听听大娘悠远的京音,那孩子的咿咿呀呀,这一切是多么的可亲。逢到我愁闷、忧郁难遣的时候,漫步于胡同的幽远之中,望着那古老的笔管胡同墙隙间生长出来的野草,仿佛一切也都宽释了。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瓦棱( ) 荫庇( ) 恬适( )

  惬意( ) 蛩音( ) 湫隘( )

  2.“上海的弄堂”与“北京的胡同”有什么不同?

  3.第4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4.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北京的胡同”?

  5.文章借“北京的胡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lénɡ bì tián qiè qiónɡ jiǎo

  2.“上海的弄堂”是一色的灰水泥地,隔断了与泥土的联系。而“北京的胡同”是幽深的、弯弯曲曲的`,瓦棱上长着青草,胡同院子里有花,有草,有树。有一种特殊的魅力。

  3.“我喜欢北京的胡同,因为它给人一种亲切之感,一种爱。”

  4.优雅的环境和生活在这里的人。

  5.喜爱之情,眷恋之情。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辅导:五问自读法

  “五问自读法”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看顺序地进行设问、引导,让学生怎样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的思路进行自我探索,合理地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从根本上把孤立的逐段繁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答变为长间隔的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递进的教书育人,以期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写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读通”,着重点是整体感知,通过“析题目,抓要素”,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根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写”

  则要求把文章“读懂”,着重点是整体分析,通过“摸顺序,探思路”,从整体着眼,抓住节与节、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弄清全篇文章的脉络,探寻作者成文的整个思路,明确成文的主要线索,综观全篇文章,在掌握分段依据的基础上再去划分段落,并弄清重点部分的小层次,以避免分段时盲目乱猜,分析时孤立理解的现象。

  “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写的,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得怎么样”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品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进而消化吸收。

  “怎样学写”

  这一步则要求把文章“读活”,着重点是整体运用,通过“想收获,联实际”,从整体着眼,围绕本年级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课文(或某一段落)为范例,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从读学写,掌握规律,以读促写,逐步提高。就这样,五问五步,都是用“整体着眼”的红线串联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语文与道分家,读与思脱离,讲与练割裂,教与学对立的旧式教法。

  当然,要抓好这一根“红线”,在具体教学中最要紧的还必须从导“思”授“法”入手。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基本功训练中紧紧抓住思维训练这个核心。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指引“思”的途径,导以“思”的方法。“五问自读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点,“问”是为了引“思”,“思”又能够导“读”,而“读”更能促“写”。总的来说,五步设问就是指明读懂一篇文章的学习思路(或者说阅读时进行思维的一种具体模式)。随着每一问和答案逐步出现,学习一篇文章的过程便逐渐引向深入,最后达到完全掌握。而每一问的解答又都把“思”的正确方法作为钥匙交给学生。第一问的“析题目,抓要素”,第二问的“摸顺序,探思路”,第三问的“抓关键,想意图”,第四问的“细对比,品词句”,第五问的“想收获,联实际”,这“十法”便是“五问自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每一问都可不断拓展深化。例如“析题目”,通过对小学全部教材的研究,归纳出“小学课文命题十律”(即:标示叙写对象,概括主要内容,揭示中心思想,指出文章线索,揭示范围重点,指明发生时地,设置疑问悬念,突出人物话语,显示比喻象征,表明文章体裁),并探索出与之相应的“析题六法”(弄清概念,抓住关键,掌握特点,寻底问根,辨体明旨,探路度篇)。学生逐渐掌握了文章自读法,就是掌握了一种通向高境界的钥匙,手持这把钥匙,将会终生受用无穷,这对很高学生思维素质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