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反思最新资料

秦风学老师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调整时期,对高质量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进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纵深实施的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影响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下面给您带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中政治教学只重视“应试”,而不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高中政治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教师只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养成为应付考试而进行学习,只注重“死记硬背”,没有重视学生实际分析、观察能力。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加上政治学科本身的特殊性,目前我们的政治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试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教学观念。同时,由于政治考试所占比例没有语、数、外这些科目大,导致许多学生和老师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加上现在综合科目中政治所占分数相对于语文、数学以及英语而言是比较少的,所以部分学生、老师就认为政治课不重要,从而没能使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其作用。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不正确

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而言,课堂教学方式是否正确、合理、科学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加,以往政治教学教师只重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如何去解题、答题,所以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死板的按照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教学,然后通过板书让学生将重点内容抄下来。教学方式单一,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学习成绩。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道怎样应付考试,然后提高考试成绩,并没有在课堂中学习到实际性的东西,比如说实际分析能力、正确及客观的判断能力等,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教学内容不够新,不具备针对性及时代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也存在一些教师教学重点是放在基础理论及书本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中极少将书本的思想理论与社会现实、社会事实进行联系分析。教师只是生硬的将书本上的内容“复述”,然后进行适当讲解,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政治教学不感兴趣,更谈不上利用书本上学习的理论、观点来分析当前国家发展趋势以及世界政治格局情况。比如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或政治冲突、经济发展以及竞争因素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等。尤其是针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择手段、损公肥私、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学生缺乏正确、客观、科学的判断、分析能力。存在部分学生虽然考试获得分数很高、能熟悉将背出政治书本上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等,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对社会、国家以及父母的责任感,出现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等情况。

转变高中政治教师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

作为*的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适应教师新的工作方式的改变,增强教学的民主意识。教师应当以主阵地的地位审视课堂,以发展的观点改革课堂,从创新的角度驾驭课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民主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意教与学之间的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教学模式及方式方法上,教师应该积极改进课堂讲授方法,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大现代化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开发及应用,关注时事热点,把时事热点带入课堂教学中。在讲解经济生活时,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在讲解国家宏观调控时可以运用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调控楼市的社会热点,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等;在讲解文化生活时,可以运用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比如语文中的人生格言来熏陶学生,也可以采用富有哲理的诗句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

教师可以采用将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案例中进行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关于这一课堂教学内容的短视频,或者是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信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欲望。然后教师在从视频内容、图片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让同学自由发表言论,各抒己见。然后老师最后在进行适当的点评,讲解,这样不仅能帮助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适当放松,进行头脑风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政治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解读能力以及审时度势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在课堂中多鼓励学生参加到教学中来,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生会能逐渐提高事实分析能力以及观察生活的能力。总之,政治课能培养学生的客观分析、判断能力,因此为了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教师应善于总结教学经验,结合学生建议以及实际情况来制定最优的教学方案。从而实现理论与现实的渗透、交融,真正实现政治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