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范文

李盛老师

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识记物质的概念。

理解(1)从利用自然物、改造自然物两方面,列举实例,说明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2)结合基本史实,阐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3)通过阐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概括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过程与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如地理、生物等。通过这些实例分析明白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各种唯心主义的观点和宗教观点影响。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思想。

教法建议

1、人类产生前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可以课下让学生查找资料,看一看地理学、天体物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对宇宙、生命和人类起源的问题的理解,上课时教师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直观的视频材料或挂图进行说明。

2、人类产生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这一点教师可以针对某一典型的具体事物说明,人类产生以后,人类对自然物的利用和改造仍然必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

3、人类社会的客观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类起源的过程说明人类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结果。然后通过对我国不同的社会形态发展历程的分析,提问学生社会为什么会向前发展?是什么让它向前发展?人类能不能够改变这个历程?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上节课,我们在《前言》中,已经知道了中学生学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很有用,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用它去观察和分析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就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用它来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就能指导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前进。因此,要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提问

(l)什么是世界观?

(2)什么是哲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第一课起,我们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关注和处理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那么外部世界是怎样的呢?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呢?还是神或者是人创造的呢?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以什么为出发点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一课。

第一课一切从实际出发(板书)

同学们先粗读一下第一课的引语、节标题、框标题。从总体上大致了解这一课要学习哪些知识。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中第一框的内容。

第一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板书)

一、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板书)

人们在处理自己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关注自己同周围事物的关系,而且把天、地、万物和人的起源问题,作为自己智慧追索的对象。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开头的楷体部分,这段楷体字反映了什么问题:再阅读课文第4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

(学生阅读后,教师概括。)

反映了人们很早就开始关注宇宙的起源、世界的本原问题。关于天、地、万物和人的起源问题,历进步的思想家,在其所处的条件下,就世界的本原问题提出过许多合理想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提出过许多合理想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关于本原的观点不断地被证明是正确的。

下面,请大家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世界的本原问题传说及哲学理解》)

从这段视频我们看到古今中外有着各种各样的关于天地万物起源的传说,但它们都只是对于世界起源问题的不科学的说法。这些传说逐渐被科学的证明所取代。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观上明白地指出:自然界是客观的。为什么说自然界是客观的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教师讲解、理顺线索。)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板书)

(l)宇宙间各个天体的形成与变化是客观的.(板书)

(播放视频《宏观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这是我们从宏观天体的形成所得出来的结论:每一天体都是按照自然界固有的规律而形成的,有着自己的起源与变化过程;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已经证明宇宙间不存在“天国”,也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天地的活动,各个天体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微观上的物质的产生也是客观的。(播放视频《微观物质是客观的》)

通过上面两段视频我们明白了不仅宇宙间的天体产生是客观的而且微观物质也是如此,那生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2)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板书)

(播放视频《生物是客观的》)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我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在内他们的存在都是客观的。大家在初中的时候都学过《社会发展简史》,那么同学们回忆一下人类产生的过程。

(3)人类的产生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板书)

同学们都知道,人类并不是什么神所创造的,而是由古猿所进化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即:

“议一议”(课文第5页)请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出一名代表发言,要求结合所学观点分析材料。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这则材料说明:神学与科学的对立,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观点不断得到证明,神学逐步失去了它的领地,在生物进化论面前,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人的产生过程是进化的结果。但由于神学是以世界是上帝或神创造的为理论依据,因而总想干方百计地为自己的理论寻找借口。生物进化论已指出入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有了人和人脑这个客观的物质条件,才有人的精神或意识。而罗马教皇的言论是违背科学的,荒唐的。也充分反映了神学的理论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总之,大量的科学材料表明,自然界的天地万物都有自己产生的客观过程,人类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自然界既不是什么神的意志的产物,也不可能是人的意识的产物。自然界本来是窖观存在的。

我们已经懂得了在人和人的意识产生之前,自然界就客观存在。那么,自从有了人和人的意识以后,有了人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以后,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能否说明自然界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类想怎样就怎样呢?

人的意识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人类经过长期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生产劳动,使自然界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是客观的。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板书)

为什么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呢?

(l)从人们利用自然物来看。(板书)

我们每个人都在利用着自然存在的自然物,从利用自然物来看,体现出了人类的聪明智慧,那么,为什么说它们是客观的呢?请大家看视频(播放视频《人们利用的自然物是客观的》)。

一种自然物能不能被人利用,怎样被人利用,同人的实践活动水平、人的需要、人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但人们利用自然物的根本前提则是自然物的客观存在,是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和规律。例如:铁矿石能炼铁、煤能燃烧、水能种养农作物、养鱼、行船、放木排、发电等。即:

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与规律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自然物及其属性与规律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只能根据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去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

人们不仅能够利用自然物,而且能够改造自然物。

(2)从人们改造自然物来看。(板书)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要,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意识地制造出许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但人们改造自然物活动的基础,只能是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而这些则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首先是人们承认自然的客观存在和服从自然的结果。在自然面前人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人与自然界应该是和谐的朋友关系。

自然物及其固有的属性和变化发展的规律人们只能利用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及其属性去改造自然物

“想一想”。(第7页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通过具体分析事例回答,教师归纳。)

首要的问题是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因为这是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述:

第一,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第二,第二,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巩固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识记联系、发展、原因结果等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事物是变化发展地、;明确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树立全局观念,。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判断正误、是非的能力、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通过小组调查、问卷调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研究性学习等方法,让学生明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世界是发展的,以及因果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从而培养学生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1)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坚持联系的发展的态度和解放思想、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地看问题。

(2)情感目标: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让学生理解国家两个文明建设的方针、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增强爱国情感。

(3)价值观目标: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

教法建议

关于第一节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普遍性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明确联系是讲关系的概念。这种关系是指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简称两个"相互"的关系。这两个相互的范围,一是事物与事物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一般称为事物的外部联系。二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存在这种关系。这种关系通常称为事物的内部联系。无论内部联系还是外部联系,我们统称为联系。

哲学上的联系概念是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这一共同属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辩证法的范畴,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是不同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如黑格尔所说:“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命虽可叫手,实已不是手了。”列宁很欣赏这句话,指出:“身体的各个部分只有在其联系中才是他们本来应当的那样,脱离了身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这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部分、要素构成的。构成事物的各个部分、要素不是散乱的一团,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成为有机整体。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这个联系包括横向联系和从相联系两个方面。鹿群和狼群的例子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这是指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人类对世界由浅入深地认识史说明任何事物都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这是指事物之间纵向联系。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的内部到人类社会的内部、人的意识内部,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到客观世界与人的意识之间,都连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第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强加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在这一点上市无条件的,绝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事物和任何事物都联系着。一事物和他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2)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但我们必须反对主观臆造的联系,“乌鸦叫丧,喜鹊报喜”、“888代表发发发”等;“杀鸡取卵”等掠夺式开采都是无视联系客观性的表现,都是十分有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制止的。

第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关系。

(2)因果联系的特点:因果联系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现行后续的关系。二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两个特点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因果联系。如四季更替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所以不是因关联系;发展经济和污染环境也不是因果联系。

(3)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原因和结果是有区别的。一是含义不同,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二是时间顺序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形成前因后果、先行后续的顺序。三是地位作用不同,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动因"的作用;结果总是处于"被动"地位,是被引起者,具有"结果"的作用。可见,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否则就会发生倒因为果、倒果为因的错误。原因和结果又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一是二者互相依赖,原因离不开结果,相对结果而言,原因才能成气为原因。结果也离不开原因,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相对原因来说,结果才成其为结果。二是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在这一关系中是原因的在另一关系中则是结果。这是由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一个无限的链条。另一种情形是在同一关系中,两种现象互为因果,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等。注意:第二种情形的转化只是在一些因果联系中存在,而不是在一切因果联系中普遍具有的。

(4)因果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它使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由于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认识它产生的原因,又要研究和认识他的结果。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就是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寻因究果。其次,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由于一定的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懂得这一点就能使人们自觉地从某一行动结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由于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懂得这个道理能使人们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指导实践活动。

第五,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含义不同,二者有严格的界限。在同一事物中,整体就是整体而不是部分,部分就是不分而不是整体,二者不能混淆。二是地位和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时,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如钟表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任何一个零部件都不具有钟表的计时功能。第二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三人其心,其力断金。第三种情形是,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条件是当各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没有部分就无所谓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没有整体也无所谓部分。任何部分离开了整体,它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二是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这里讲的"一定意义上"主要是指两对关系具有的共性方面,即两对关系都是强调整体性原则,都是互相依赖等方面。关于第一节的教法建议

(1)、总体思路:哲学原理或观点的形成和理解,都是典型分析和综合概括的结果。每一个普遍性的哲学命题,都是对世界万事万物的某一方面普遍性分析基础上的总结和抽象。所以,每个重点难点的突破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而且要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方面列举事例,只有这样得出结论才带有普遍意义。

(2)、具体建议:

①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的突破可尝试用小组协作调查法。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认识领域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又是普遍联系的。调查的内容包括事物内部、事物之间(包括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两个方面。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以及这三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第一组调查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的,调查的内容包括:无机自然界内部包含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因素受到破坏会造成什么后果?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是什么关系?无机自然界的发展史是怎样的?等。第二组调查人类社会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从经济领域来看,人类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是怎样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这五种社会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三组调查认识领域的小组调查的内容包括:我们现在所学的科目它们之间有联系吗?随着文综和理综的出现,你认为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请结合事例说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些世界之谜吗?第四组调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调查内容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认识领域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事例加以说明?在调查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填写下表:

②对“人和事物联系的客观性的关”"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尝试采用探究性学习。探究的主题是人和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我们现在生存的环境的如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现状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因素各是什么?人类在开采自然方面成功和失败的案例有哪些?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怎样才能协调发展?人类怎样才能和自然界和谐相处?全班分成六个小组,针对上面六个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在全班交流探究成果。教师在探究的基础进一步引导分析得出结论:人们如果无视事物的客观联系,或否定客观存在的联系,必然给人类带来恶果,受到客观联系的惩罚。

③对"因果联系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可采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教师可由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的事例导入,使学生认识到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因果联系中。在此基础上,教师列举一系列联系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判断哪些是因果联系,并引导学生分析因果联系区别于其他联系的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怎样的。

④对"整体和部分相互关系"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师事先让学生先预习本框题内容,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疑惑的问题,教师汇总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全班讨论解疑。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教学重点:因果联系的特点;原因银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问题。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设计思想:设计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教师的主体地位相结合,通过小组调查、事例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探究意识,改变政治课“一言堂的”的教学模式,积极实践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探究问题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在现实生活中,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引起的,因此,我们看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寻因究果,防范于未然。

导入新课:这种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我们要学习的联系中的一种。那么什么叫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哪些特点?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1、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板书)

材料:德谟克利特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杰出代表。他博学多才,著作多达五六十种┉。马、恩称他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的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为什么如此博学多才呢?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探求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为快乐。他曾经说:“宁可找到一个因果的解释,不愿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这句话说得非常好。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探求因果联系。

提问:你认为事物之间联系的方式有哪些?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在诸多种联系中,人们经常遇到,最容易提出的联系是哪一种?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之间的联系方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因果联系等等。这是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的。但是在诸多联系中,我们经常遇到,最容易提出的联系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

2、事物的因果联系(板书)

电脑展示:风蚀地貌图和蛀牙形成图

提问:风蚀地貌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蛀牙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不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现象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这些例子的共同特点是现象之间存在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如:风蚀地貌图的存在,“风”是引起的现象,“地貌”是被引起的现象;“蛀牙的形成”中“糖”是引起的现象,“蛀牙”是被引起的现象。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设疑: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在哲学上称为什么关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板书)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哲学上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其他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

提问: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你还能举出哪些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三个角度列举事例,教师可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写在黑板上。)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从以上的分析中你能看出因果联系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一个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作为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先,结果作为被引起者,总是出现在后,我们常说的“事出有因”“前因后果”。可见,因果联系是指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

设疑:那么,是不是说事物之间具有先行后续关系,就一定是因果联系?

(教师可要学生列举一些存在先行后续关系但并不是因果联系的例子,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虽然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他们之间不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构不成因果联系。“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设疑:那么,因果联系除了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还必须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二者关系只要具备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因果联系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事物的因果联系既是一种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一种引起被引起的关系。只有这两个特点同时具备才叫因果联系,这就是因果联系的特点。

(2)因果联系的特点(板书)

教师设疑:一种关系同时具备这两个特点,才构成因果联系。这两个特点相比,哪个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起被引起的关系更重要。因为,事物之间光具备先行后续的关系,而不具备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不能构成因果联系,而具有引起被引起的关系,一定具有先行后续的关系,就一定是因果关系。所以,它是因果关系的本质特征。

设疑:原因和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2、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板书)

提问:(1)牛顿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正确认识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有什么意义?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在学生讨论并会的基础上)教师归纳:牛顿的事例生动的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同时它又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列宁说:“物本身中,含有因果依存性。”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先因后果,彼此制约的,都处在因果链条的连接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它的产生是又客观原因的,又要看到它还会引起一定的结果。

问卷调查:

1、你知道的历重大的人类对环境的重大破坏作用以及大自然对人类报复的案例有哪些?

2、你认为现在人类仍在进行的对环境有破坏作用的行为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制止这类现象继续发生?

3、你知道的最近几年我国境内出现的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案有哪些?

4、你认为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如何?为了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我们应在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5、沙尘暴是最近几年让老百姓头疼的事情,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控制这一现象的扩展和蔓延呢?

6、北京申办奥运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绿色奥运”,为了实现这一承诺,北京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7、最近几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退湖还田;一些城市也特别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如上海、大连等,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促使国家、政府做出这样的决定?

8、你认为作为一个中学生,在环保方面我们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全班分成4个小组,分别调查其中的2个问题,填写好调查问卷回班交流)

(在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设疑:最近几年,国家提出退耕还林,退湖还田;一些城市也特别重视城市绿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也提出西部开发,环保先行等,促使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同学们提出了许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经验教训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人和自然只有和谐相处,大自然才能更好的回报人类。这从哲学上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有因必有果,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科学只有寻因究果,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入,因此,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下列板书)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板书)

材料:

据《光明日报》报道:草地作为环境生态系统的基本部分,具有净化空气,清洁水源,保持水土、防尘护沙、调节气候、降低噪音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但目前占我国国土面积1/4的草地被大量开垦,加上过度放牧,遭到掠夺式破坏,草地鼠虫害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西北地区出现的沙尘暴以及华北地区出现的风沙天气,均与草地沙化密切相关。

近年来,我国先后大力治理了淮河、太湖、滇池,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西部开发战略中游强电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现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已付诸行动。

提问:这两段材料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第二段材料的决定是根据什么做出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一定的结果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要求我们善于从某一行动的后果中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以免重犯类似的错误,从而提高自己活动的自觉性。

电脑展示:课本50页图片《找原因》

提问:这段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人们应当根据某种原因,预见事物发展的结果,提高对活动的预见性。俗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了对后果的科学预见,才能促使事物向人们所期望的结果发展。如果只顾眼前的行动,不顾长远结果,必然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危害。

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因果联系的含义、特点: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以及学习因果联系,对于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大指导意义。

课后练习:

1、单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A.四季更替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C.牵一发而动全身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辨析题:

发展经济会引起环境污染,所以,环境污染必定是发展经济引起的。

答案:选择题答案B

辨析题答案:发展经济会引起环境污染这句话有道理,但因此得出“环境污染必定是发展经济引起的”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二者不构成因果联系。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许多,如环保意识差等,我们应该提倡边发展边治理。

板书设计:

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

1、因果联系的含义

(1)含义

(2)特点

2、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3、掌握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1)承认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2)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探究活动

节能--是一个落伍的话题还是紧迫的话题?

1、探究目的: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资源意识、节约意识。

虽然节能对我们国家来说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但有些学生认为,我国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浪费资源没有关系,甚至有些学生认为从某种角度说,浪费资源反而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那么,如何看待节能问题?它的重要性有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些探究。

2、探究活动的程序:全班按自愿原则分成8个组,围绕8个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准备2-3个星期的时间。调查结束后,然学生在全班进行成果交流,教师给与相应的指导和评价。)

3、探究的内容:

(1)、什么是能源?其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的拥有量如何?

(2)、能源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怎样?要保证我国每年7%-8%的经济发展速度,我国能耗量是多少?这些能源是如何保证的?

(3)、我国的能源利用现状如何?和过去相比有什么进步?和发达国家相比有什么差距?国家在节约能源问题上有哪些措施?

(4)、发达国家如何看待能源问题?他们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

(5)、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节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结合案例分析说明能源利用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间是什么关系?

(7)、我国在利用能源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和建议是什么?

(8)、在保护能源、节约能源问题上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做?

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3

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1)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2、重要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做到:

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三、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4

一、国际社会

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

(1)含义: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2)国际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国际关系表现为共处与竞争、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多种形式,这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基本形式。

(3)决定因素:国家间出现的亲疏冷热、分离聚合的关系,主要是由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的依据,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则是引起冲突的根源。②国家力量是国家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和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重要尺度。③国际关系是发展变化的。

2.主权国家及其权利、义务

(1)构成要素: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与者。主权国家由四个必须同时具备的要素构成,即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2)权利义务:基本权利是:独立权(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平等权(即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管辖权(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进行管辖的权利)。

基本义务:不侵犯别国内政、干涉他国内政、外交以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争端。

3.国际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含义: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言之,国际法是调整国家关系的法律。

(2)作用: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际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减少国际纠纷;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4.国际组织的含义、分类、作用:

(1)含义:是指若干国家或社会团体为特定目的,通过正式条约或协议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2)分类:可分为政治性的、专业性的;世界性的、区域性的;政府间的和非政府间的等类型。

(3)作用: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联合国:

①宗旨: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②原则:国家主权平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干涉任何国家内政。

③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是全体会员国参加的审议机构,大会通过的决议对会员国产生广泛的政治影响。安理会是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对实质性问题实行大国一致的表决原则。

④联合国的作用:A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世界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二、时代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

(2)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解决的前提。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今天,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3)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威胁和平的因素仍存在,世界并不太平。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全球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

(4)和平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2.建立国际新秩序: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3)国际新秩序必须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3.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苏联解体后,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同时,国际形势总的趋势是由紧张趋向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当前,世界正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2)多极化意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助于扼制美国搞单极世界由它来“领导”国际社会的图谋;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4.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1)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综合国力含义及构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这其中包括主要由政治决策、动员和组织能力、反应能力构成的政治力,主要由国民生产总值、经济构成和经济发展前景构成的经济力,主要由军队的数量和质量、武器装备、战术技术等构成的国防力,主要由教育水平和受教育者的素质构成的文教力,主要由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作用、影响和外交上的能力构成的外交力,主要由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等因素构成的资源力。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因素。)

(2)在当今世界,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世界各国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未来世界格局种占据有力地位。当前,大力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我们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力争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三、我国的对外政策

1、外交政策的含义: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

2.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种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一切国际问题都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2)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①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安全有无保障的基本标志。在外交活动中,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②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4)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实行对外开放中,我们必须维护国家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必须坚持*方向,抵御外国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图谋。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含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各国和平共处的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五项原则的目标。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

(3)提出与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在1953年首先提出的,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50年来,我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从而使我国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5、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原因: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顺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吸收国外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为*建设服务。我国对外开放是面向全世界的,又是全方位的,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有分析、有鉴别地吸收国外一切有利于我国*现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等。

(2)如何正确对外开放:在实行对外开放过程中,A我们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民族独立和祖国的尊严,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分化”的图谋;B必坚持*方向,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的图谋。

政治学科德育渗透教案5

一、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感悟,主动获得新知,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达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的原则,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哲理,明白人生的道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设计理念

1、新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生活化。

新课程的理念就是要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本课依托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人生故事”展开,从屠呦呦的事迹中让学生感悟出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为自己制定人生规划,从而实现知化与能力的目标。

2、新课程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对问题的设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愿说,有话能说。因此,根据屠呦呦视频以及所给材料,设计好问题,是本课的一项重要工作。问题的设计切入点要小,思维含量要较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3、政治课要着力于学生学科能力的提升。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建构能力,前后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一轮复习课要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把握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在前面课程的内容基础上解决如何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这节课的前面两节课主要解释了什么是价值、价值观等基本概念的含义,并且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释:第一,明确人生的价值是什么;第二,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之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的问题顺理成章就提了出来。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四)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一轮复习的,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在高二新课教学时已经掌握了,因此,本课时的教学即要巩固上述教学目标,更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同时,高三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又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完善并优化“人生价值观”的知识体系的建构,理解学科逻辑,强化专业术语。把握人生价值观的考情和考向,“记得住、写得出、用得上”人生价值观的主干知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方法与途径: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领会启示类材料性试题解题方法和答案生成过程;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发展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

情感与评价:体会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坚定拼搏高考和人生的坚定信念;感悟榜样的力量,培育*核心价值观。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传统手工与现代多媒体相结合,精心设计和制作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教学难点:1、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2、促使学生“知行合一”,能在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