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1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通过寻找个人自尊自信的支点、创造个人成功的记录等方式来确立自尊自信。知道一些体现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典型事例。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提高认知能力,能够初步较全面、正确地了解自己,确立自尊自信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保持个人较恰当的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意识地引导自己,保持个人自尊自信的正确方向,把个人的自尊自信上升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自尊自信方面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其行动。因而本框教学内容是全课的重点。课文提出了培养自尊自信的三点途径,前两点是实际性的指导,第三点是方向性的指导。重点是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实际,将这些方法落实于行动。
教法建议
在懂得了“是什么”、“为什么”以后,重要的是“怎样做”。也就是如何将心理品质教育最终落到实处。自尊自信的培养可以说有多种途径,但最根本的则是如何认识自己突出的优势和长处。因此,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找自己的“长”。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差生”,教师应把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发动同学帮助其发现也许连自己也没有认识到的优势和长处,培养其自尊自信良好品质。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教师持一带支架的相框进入教室,把它放在讲台桌上,老师引导说明相框能站立在桌上是因为后边有支架。而每个人要想以自尊自信的良好形象自立于社会,也需要这样一个“支点”,即每个人的优势和长处。
学生活动:找优点
① 以小组为单位
② 每组指定一名同学作为找优点的对象
③ 自我找优点与小组其他成员给其找优点同时进行
④ 教师提示:“优点”不光是指学习好,体育好、唱歌好、人缘好、模仿能力强、做饭好等都是优点。
⑤ 时间五分钟
⑥ 先由自己陈述所找优点,然后由小组其他成员陈述。
⑦ 当学生说出自己的优点后,教师示意学生掌声鼓励。
(目的: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问:在赢得掌声的时候,你能说说是用哪些具体的方法找到自己优点的吗?
生答:要和别人相比较。当然,要选择好比较的对象,比如,踢足球的水平,我就得和同学比,不能和-比;全面挖掘自己优势,当然,也要认识不足,才能扬长避短。
师:此外,还要逐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抓住今天,追求明天。
学生活动:请填写下列表格
题目 | 那一次,我成功了! |
时间 | |
目标 | |
行动 | |
结果 | |
内心体验 | |
注 | 可选取漫画、照片、证书等方式加以说明 |
学生归纳:在成功的行动中,体验胜利的喜悦,自信心不断增强。要想成功,目标就要适当,行动也要勇敢。
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话:“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说明要自信,就要独立,不能有依赖性。
议一议:“维护国家尊严是大人们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生答:不对。人既要有人格,又要有国格。中学生也是国家公民,有维护国家尊严的义务。
问:维护祖国的尊严我们应怎样做?
生答:继承民族传统、对外交往不卑不亢、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尊重国旗、国徽、国歌……
学生课堂小结
探究活动
我的自信心在哪里
活动(一)学生填写调查表知道自己具有那些能力:
自我能力调查表
在符合你的题目的括号内划"√",在不符合你的题目的括号内划"×"。如果你还具备其他能力请填写在第9题中
1.我对自己的理解能力充满信心( )
2.我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充满信心( )
3.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 )
4.我对自己的表演能力充满信心( )
5.我对自己的体育能力充满信心( )
6.我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充满信心( )
7.我对自己的绘画能力充满信心( )
8.我对自己的自我保护能力充满信心( )
9.我还对自己的以下能力充满信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回顾成功经历及内心体验,说明我们的能力还必须得到他人的肯定,自信心才可能确立。
"我得到了别人的大拇哥"
幼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功事件),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拇哥,我心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自由演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成功经历,分析自尊自信是如何确立的,如何能培养自尊自信,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2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珍惜国家、集体、他人以及自己的财产。
【能力目标】
能够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
【知识目标】
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难点】
辨别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
三、教学方法
案例法,探究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多媒体:出租车司机捡钱捐助的故事。法院判决,司机把钱退回失主。思考:如何评价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和法院的判决行为?
总结:主体——出租车司机,乘客王某。客体——钱,患病学生。结果——退钱。这个问题涉及到这部分财产的所有权问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公民的合法财产
举例:
(1)建筑工人在施工场地捡到金元宝,私自带回家;
(2)小明在路上捡到钱包据为己有;
(3)小王的父亲是私营业主,年终缴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4)某市长受贿310000元,视为家产。
思考: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
总结:
(1)根据所有权的不同,社会上的财产应该归属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2)法律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二)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1.提问:同学们是怎么安排自己的压岁钱呢?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存银行一部分,捐款一部分,买自己想买的,放兜里随时能摸到等。
引导:在你处理这个压岁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对压岁钱行使所有权。压岁钱---占有权;用它买东西—使用权;存银行买国债所获利息—收益权;捐款---处分权。
总结:财产所有权即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重新思考课堂开始的案例:法院为什么判决司机归还王某的钱呢?
回答:司机没有对钱的使用权。
2.多媒体显示:教材图片——小王父亲合法买车卖车的案例。提问: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
总结汽车—占有权,驾车送人----使用权,驾车经营----收益权,卖掉-----处分权。
环节三:小结和作业
总结财产的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也知道了什么是公民的合法财产。
课下思考:如果我们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受到了侵害,那应该怎么办?
五、板书
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3
2.3 -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
2、正确理解基层-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形式
3、联系实际分析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提高公民参与-管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体验参与-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村委会、居委会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的形式和作用
★教学难点
公民在基层管理组织中的参与的形式和作用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涉及的实际生活内容较多,建议教师多采用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选举、-决策都是-管理的要求,保证人民群众参与-选举、-决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层-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本节将进一步学习-管理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最广泛的-实践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23页材料,同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这些材料展示了我国基层-自治的发展进程。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作为我国基层-的自治机构,是人民群众参与-管理,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重要实践形式,得到了国家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证,对于保障、扩大基层-有重要意义。
1、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3-24页内容,说明农村的基层-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
(1)含义: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管理村务的机构。
在村民委员会的带领下,广大农民实行村民自治,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管理村务的本领,切实行使-管理的权利。
(2)村民自治的内容:
村民直接投票选举自己满意的人担任村委会干部。这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管理的主要途径。
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会议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
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这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的办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务的有效途径。
运用村务公开、-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监督村干部和村委会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4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教师点评:主要方式有,理财小组检查监督,村务公开,-质询会等。
(3)注意几个问题
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机关;其设立目的是让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务,其代表是村委会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在-管理上的伟大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它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2、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内容,说明城市的基层-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和作用?
(1)含义: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城市居民自治的内容:
居委会干部由居民-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委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回报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质询。
这一制度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5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教师点评: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维护居民的合法利益,居民通过居委会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二、共建祥和的文明社区
1、实行基层-自治的意义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扩大基层-,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这是*-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6页图表,思考所提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教师点评:公民应在本地事务中增强主人翁责任感,积极参与-管理。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习-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2、青年学生应积极参与-管理
青年学生应着眼于未来发展,积极参与-管理。在基层-自治这种最广泛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管理机会,以不同方式尝试参与参与-管理活动。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学习-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管理的意义和价值,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基层-管理形式和主要内容,明确了积极参与基层-管理的重要意义,这对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增强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感和能力等,有重大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我国农村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A.居民委员会B.村民委员会
C.村党支部D.村民监督委员会
答案:B
[例2]下列内容不属于居民委员会管理的是()
A.调解居民纠纷B.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C.维护居民合法权益D.办理居民户口
答案:D
[例3]我国*-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是()
A.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实行社情-反映制度D.实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
答案:D
[例4]下列关于村民自治的说法正确地是:(1)村民直接投票选举村委会干部(2)村委会是我国最基层政权机关(3)村民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4)村规民约是实现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
A.(1)(2)(3)B.(2)(3)(4)C.(1)(2)(4)D.(1)(3)(4)
答案D
★课余作业
请你调查了解一下所在村或社区的基层-自治状况,并设计一份《村民(居民)自治章程》。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内容以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明白有关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4
2.4 -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公民的-监督权利、作用
2、理解公民的-监督的重要性。
3、学会分析如何行使监督权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逐步形成-监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教学重点
公民的-监督权利、作用、重要性。
★教学难点
-监督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建议多引入选举的具体材料、数据等辅助学习、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不仅表现在公民可以依法实行-选举、-决策、-管理,还体现在可以通过行使监督权,进行-监督,为守望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本节将进一步学习-管理方面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27页“探究材料”,并思考、回答有关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积极发言。
教师点评:对于派出所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刘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究竟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有哪些途径来行使?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7-28页内容,了解这方面的有关常识。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一、选-主监督的方式
1、公民的-监督权
(1)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
当我们认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切实履行他们的职责,没有做好应该做的工作时,有权对其提出批评,对改进工作提出建议。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的权利
当我们和家人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或诉讼,请求免除、减轻处理或予以平反,给予公正待遇。
(2)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的权利
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失职行为时,有权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指控、告发或揭发、举报,要求依法处理。
2、-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信访举报制度是通过给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向有关人员当面指出的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提出批评、建议。
这是我们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行-监督的有效方法。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都设立了接待人民来信来访的工作机构,依法规范各自的行为,为公民行使监督权提供了有力保证。
(2)-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就是将我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给-代表,形成-代表的议案,上传到国家权力机关。
-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连接人民群众与国家权力机关的纽带。这一制度能够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参与-监督得以真正落实。
(3)-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就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图书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监督。
-监督以其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的特点,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4)此外,监督听证会、-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都是近年来出现的-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级政府还在不断创造新的形式和途径,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参与-监督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
教师活动:可见,公民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渠道,行使监督权,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使好监督权对于国家、社会、公民个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行使监督权才是正确的?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29-30页内容,思考这一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
二、依法行使监督权
1、实行-监督的意义
有利于消除-、克服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
2、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1)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敢于同-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要依法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要遵守法律,依照规则和程序办事,不采用张贴-、聚众-等非法方式。
在依法行使申诉、控告、检举权利时,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如实反映情况,不捏造、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不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检察机关的正常工作,不围堵、攻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本课总结: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依法实行-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法进行就能保证有序的参与,否则就必然导致无序局面。
因此,能否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能否真正的享受-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内容讲述了我国的-监督的有关知识,懂得在人民-专政的*国家,我国人民具有广泛而真实的监督权,公民只有积极的依法行使监督权,才能有效地守望我们共同的幸福家园。
(四)实例探究
[例1]当公民对国家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诉讼判决不服,或受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压制、歧视等不公正待遇时,依法享有()
A.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申诉和诉讼的权利
C.揭发和举报的权利D.指控和告发的权利
答案:B
[例2]某公民发现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受贿行为,于是通过信函向当地检察机关反映情况,经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查处一起重大行贿受贿案件。这一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是()
A.-代表联系群众制度B.-监督制度
C.信访举报制度D.监督听证会方式
答案:C
[例3]下列对-监督的意义理解正确地是()
A.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B.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现象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D.是*建设的重中之重
答案:A
[例4]某村民因修公路占用本村土地,组织村民集体上访,围攻县政府领导人员,影响了政府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正确地是()
K.组织村民集体上访是一种违法行为
L.是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表现
M.是维护村民合法利益的正当行为
N.是一种无序的政治参与行为
答案D
★课余作业
我国主要有哪些-监督的方式?公民如何依法行使监督权?
★教学体会
本节学习的有关知识,涉及的实际生活内容较多,教学内容以学生自读、思考、讨论为主,引导学生思考、理解。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明白有关道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教案5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的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我国以和平方式实现发展,为和平而发展。
2、理解我国为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点。
★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联系有关实例,让学生感悟、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的正确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也在加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面对这一形势,我国应采取什么样的对外政策,迎接挑战?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十八、 中国外交的累累硕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8页内容,思考其中的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累累硕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我国外交政策的制定
(1)外交政策含义:外交政策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 外交政策是国家对外职能的体现,是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在对外关系中的反映,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外交活动的形式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有哪些表现形式?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3)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中国的成立和*制度的建立,消除了我国百年来屈从于外国侵略、奴役的社会根源。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亟须和平的国际环境。我们绝不允许别国侵犯我国的国家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也绝不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
2、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
(1)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二是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国家自立于世界、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在对外关系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就是维护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符合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是时代的要求,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2)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0页内容,思考我国在对外活动中是怎样坚持独立自主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独立自主的处理对内对外事务,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不依附于任何大国,不同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联合一国反对另一国家;根据国际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等等。这些都是坚持独立自主的表现。
(3)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
1、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0-111页内容,思考、讨论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完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1)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
新中国建立之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毛形象地提出三条外交原则:“另起炉灶”,就是与旧中国“屈辱外交”彻底决裂,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一边倒”,就是坚定地站在*国家一边。1953~1954年,周恩来总理在对外交往中系统地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以此作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由此翻开中国外交的崭新篇章。
(2)反苏反美阶段,主要特点是“两个拳头打人”,既反苏又反美。
(3)20世纪70年代,外交关系大发展阶段。特点是“一条线、一大片”,为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结成一条线,团结这条线内的一大片国家。
1964年中法建交,打开了中国与西方大国建交的大门;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访华,签署联合公报;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这些都是新中国外交的重大事件。
(4)成熟、完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对我国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一是提出不结盟战略,二是确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我国对外活动进入了更为活跃的时期。
2、中国外交政策的作用和贡献
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国际事务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在国际舞台上肩负的责任日益重要,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3、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11页内容,思考讨论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有许多条件,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发展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关系,与他们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积极寻求共同利益,坚持大局求同存异;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促进交流与合作等等。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主要学习了我国的外交政策,认识了我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上的基本政策和立场观点。通过学习,要明确我国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实例探究
[例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 决定的 ( )
DD. 当前的国际形势 B.我国的军事力量状况
C.我国的综合国力 D.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利益
答案:D
[例2]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
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 坚持独立自主,不搞国家联盟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①③
答案:C
[例3] 下列能体现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立场的是 ( )
①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②处理国际问题根据是否符合我国利益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③决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④尊重别国人民的选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 B
[例4]为解决朝鲜核问题,中国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斡旋,成功举办了朝鲜核问题的两轮会谈,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说明我国 ( )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 ②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的贡献 ④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课余作业
分组讨论、综合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生物学科教学任务计划范本五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范例五篇
关于高一历史必修课教学计划及要求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计划
高中政治课程教学计划
突出亮点教学设计思想政治五篇
高二政治秋季教学计划五篇
高中科学的政治学习方法解读
简单基础的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高中基础政治学习方法技巧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二重点政治学习方法分享
政治教学课堂学习计划
政治课程教学计划指导
政治教学措施全新计划
政治组教学工作总结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教案五篇
九年级教科版政治教学设计
七年下思想品德教案五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二章教案范文
初三政治第一课教案范文
关于初中政治优秀教学设计方案五篇
初中政治交往教学设计五篇
九年级政治渗透工作教案范文
高中政治教案必修四五篇
政治书八年级上册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