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和条件接纳孩子的不同后果

秦风学老师

  一、有条件的自接纳及其心理后果

  咨询中,我发现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接纳态度往往围绕着成绩的好坏,对孩子的接纳是有条件的。

  什么是有条件的接纳呢?所谓有条件是说在后天的教养中,父母的性格缺陷和功利主义,往往对孩子的接受是以学习成绩或表现良好为前提的,如果成绩超过别人,则给与关注与爱,如果落后则忽视甚至责备与惩罚。如果听话则给于爱和关注,如果不听话,则不爱或不关注。尤其是父母将爱的强化聚焦于荣誉上,只要孩子给自己和家庭带来荣誉就给与爱和关注。这样,孩子就可能学会了不是出于自身的需求和自主性而做事,而是为了赢得父母的表扬、老师的表扬而努力做事情,学习和工作的用功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是为了当一个好孩子,当一个优秀生。

  确切地说,他们被教养得失去了自然性和自发性,这样教育的一个后果是使自己自卑,既然我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我丢我的父母脸,我不是好人,我应当受到惩罚与批评,这种“我不好的态度”会内化成为一种性格,对孩子产生一生的影响。当孩子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时,他还带着这样的自卑做事情,或处理人际关系,人的尊严和主动性就会丧失,尤其在人际关系中、在交往中,就不能以人人平等的方式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能力大大下降。第二个缺陷是不能主动做事情,对学习本身失去了乐趣,而是为了别人学习,学习时仿佛是一个精神的奴隶,好像将自己的意愿寄生在了别人期望中,他们全部的意愿竟是他人的意愿,确切地说,他们是具有意志和意愿缺陷的人,根本的心理疾病发生于本真意愿的缺乏。所以这些人学习与工作的努力是短期的,是不稳定的。

  二、无条件的自我接纳与抗失败能力

  而健康好强的人,成长的环境是充满了无条件的关爱的,家长的善良和宽容及安全感的性格,使孩子具有相对的自由和安全感,他们无论是淘气时还是成绩不好时,都得到了家长的关爱。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从来不惩罚孩子,而是说家长是从情感上接纳和热爱自己的孩子,把他们当作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来热爱。

  把孩子当作有尊严的个体,当作一个有主见、有权利、有自由、有选择的人,而不是强迫的对象、不是一定要被约束的奴隶和听话者。

  他们也批评孩子,甚至十分严厉,但传达的'内心情感是温暖的、是善意的、是指导性的、是希望的,而不是嫌弃的和个人恩怨的。在这里,无条件是指对孩子的接纳不以家长个人好恶、个人偏见和个人想法为条件,而是以孩子的成长、孩子的需求、孩子的自主性和实际的情况为条件。确切地说,这种无条件的接纳表达了一种对人性成长的信任:相信孩子具有将自身所赋有的机能充分发挥出来的趋向,相信孩子自身具有向上、向前、积极的,建设性的,创造性的力量。

  相信,如果我不刻意压迫和管束,孩子就自然具有进步、实现自身美好愿望的趋向和潜能。其实,这种表达的直接意思是,“我相信孩子的本性是善良的、是向上的,始终具有自我引导的前进动力。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促进这个向上的力量。也许现实是孩子的某门功课不尽如意,某堂课被老师告状,但这一切都要从成长的背景下看问题。孩子的某些行为不代表他就是一个不好的人,而是一个上进的人追求进步的过程中的偶尔失误,是不成熟导致的。是可以被超越的。”

  这种无条件的爱的结果就是自我的凝聚力和统一感,就是自主性和自我引导,这个对自己有着肯定感和热爱的人,是有力量的,在失败与挫折面前具有较强的韧性或弹性。打击与挫折被整合成为人格受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他们相信,尽管受到挫折,但自己具有的根本力量是超越性的,是向上,结果不好、面子受损、利益受损,并不意味着做人失败了。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只是感觉不如意、不舒服而已,但自我实现趋向是不受打击的,个人的自主与选择能力是完好的。我的生活不等于我失去面子的程度,而是取决了我的态度。失败仅仅是负面的反馈,而不等于做人的失败。

  也许这种长期在无条件接纳环境中成长的人,在经历打击后,会回到内心的温情世界,父母的爱与关怀及其内化的自我尊重和自我关怀,给他们一种情感的力量,这种美好的内心世界及其回忆,会化解现实的恶劣打击。绝望被化解为失望,可耻被化解为不顺。这个温性的世界是就是安全感的发源地,一切因为有积极的、肯定的、善待自我的信念。这个信念是如此基本和强大,足以使人孤独地承担着痛苦而不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