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

秦风学老师

  【家庭教育的变化】

  家庭的规模在缩小,多生子女家庭教育向独生子女家庭教育转变,这给中国的家庭教育带来三大变化:

  一是家长的心态变了

  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家长对孩子的培养表现出“四过”:过高的期望、过分的关心、过多的呵护、过分的保护。

  二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变了

  由“儿童世界”转化为“成人世界”,家长对子女的压力在加大,子女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在加重,同时子女与家长之间的错位可能性也在增大。

  三是孩子的生活内容变了

  今天的孩子是在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被称为“电视儿童”。住房面积大了,子女与父母沟通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甚至于子女向家长关闭了心灵的大门,形成不健康的心理,使家庭教育出现了诸多误区。

  【家庭教育产生的误区】

  误区之一:考试高分就是一切

  家庭教育观念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基本认识,它受多种因素影响,除传统的因素外,还受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忽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力求锻造“驯服听话、考试高分”的标准件。

  误区之二:内容上枯燥单一

  目前的家庭教育内容往往是单一的、狭窄的、枯燥乏味的。有的家长为了让子女早日成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发展方向,让孩子专攻某一方面的技艺,如音乐、绘画、书法等等,其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则弃之不顾。

  误区之三:方式上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在方式上存在着简单粗暴现象,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

  1、娇宠型。

  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源于父母溺爱子女,将孩子捧在手里,含在口中,以免外来的`侵害;对子女的要求有求必应,要什么就给什么,不让子女受一点委屈,久而久之,就会大大助长子女的贪欲。

  2、专制型。

  该教育方式则源于父母的自私或自以为是的心理。家长视子女为私有财产,爱怎样就怎样,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训,严加管制,强迫教育,动辙就体罚子女,讽刺、挖苦、殴打、断食,不择部位,不择手段,不仅伤害子女的自尊心,还容易致伤、致残、致死。

  3、放任型。

  这种教育方式表现为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些家长甚至常常拿自己的童年与子女的现在作比较,其实,过度的放任与娇宠没有什么两样。

  4、攀比型。

  作为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盲目地和人家的孩子攀比,当着自己孩子的面,专挑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孩子的“优点”比,其结果是过多的埋怨、批评、侮辱、体罚,子女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在家长简单的“攀比型”教育中丧失殆尽,造成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不和,压抑子女的个性和聪明才智,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

  【解决问题的对策】

  为了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比较理想的环境,我提供几个解决问题的对策:

  1、“三多一少”亲子教育法。

  多倾听、多询问、多操作,少说教。遇事多听听孩子的意见,聆听孩子的心声;多询问孩子为什么?你认为如何?你准备怎么办?多为孩子做榜样、做示范、做楷模。少一些大道理的说教。多接触、多沟通、多体验,少命令。多挤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多一些接触,通过接触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加强彼此的沟通;多给孩子一些体验生活、体验社会的机会,不要总是用家长曾经有过的但又不一定正确的经验,来剥夺孩子获取直接体验和经验的权利。更不要以我们的想当然,强迫地命令孩子无条件地接受我们并不一定正确的主张和建议。

  2、要把孩子看成是家庭中的一个普通成员,避免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

  哪一天孩子受了委屈,哭闹着不肯吃饭,家长可以考虑不去哄他,让他哭个够,等他觉得自己哭闹并不能引来别人的注意之后,就会觉得没趣,然后乖乖回到饭桌前。要时时提醒孩子:你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中心,你不能只顾自己的好恶,而不理会别人的感受。要让他知道,地球并不会因为少了他就不能转动这回事。

  3、培养独生子女自立和自信的品质。

  自立和自信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重要心理品质,也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品质,有的独生子女甚至学校里布置的手工作业也要由家人代劳,这样的人将来是难以适应社会的。

  国外心理问题调查发现:劳动是关系到独生子女一生幸福的训练,也是独生子女学会自立和自信的有效途径。让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劳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发展自己的社会价值,并善于同他人合作与交往,学会自我服务,珍惜劳动成果,学会节俭,成人之后就更能适应社会生活。

  4、培养独生子女处理好同伴关系。

  现在许多人把孩子禁锢在家中,成人以后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独生子女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有关系,特别是独生子女与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所提供的刺激更接近于他们认知能力,要多鼓励独生子女和同伴交往,使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这是独生子女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5、培养独生子女独立的生活能力。

  独生子女进入小学后渴望独立自主,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主要是由于他们在父母过分的关心下,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意志薄弱。这就给独生子女独立自主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家长要培养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以便在将来适应社会生活。

  6、家长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教育知识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家长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要有接受新知识、接受新思想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如果家长很多地方都不懂得,那如何向孩子们解释。所以,家长们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育知识,为孩子们的发展空间提供正能量。

  7、学校与家庭要密切配合

  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长要学会和学校密切配合。

  父母要保持与子女所在学校班级的联系,注意了解他们成长和进步的情况,发现长处给予必要的赏识和鼓励,发现毛病也不能文过饰非,要及时、稳妥地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加以解决,以免助长短处。家长通过和学校老师这边的沟通,可以更关心孩子的成长,更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让孩子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孩子,有如治水,宜疏不宜堵。在教育独生子女问题上,家长朋友仍需更加努力的探讨,分析,研究,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