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部分现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刘莉莉老师

  一、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1、家庭教育应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注意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着眼于孩子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从幼儿期就开始,培养孩子健壮的体格、良好的品德、健康美丽的心灵、聪慧的智力和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2、英国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家庭教育同样如此,重在夯实基础。所以家庭教育的着力点首先应该放在良好习惯的养成上,家长应把握住孩子可塑性最大的幼年时期培养各种良好习惯,习惯培养得好,就为孩子夯实了做人、成才的基础,这比教孩子识字、数数重要得多。

  3、孩子是人,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能把孩子作为自己的附属品,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需要,家长要相信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感到自己与父母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增强孩子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使得孩子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

  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愉快的家庭氛围是由家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家中的每一位成员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克制自己不良情绪,能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理智地处理家庭中的问题,多点谦让,少些争吵,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榜样。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观点上互相协调,尽量保持一致,避免因为教育观点不同引起的争吵影响孩子的情绪。作为单亲家庭的家长和重新组合家庭的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就盲目地娇宠孩子,应该注意纠正自己不良言行、举止以及心理状态,以免给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

  三、在生活中进行多因素和多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要让孩子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还应该培养和促进孩子学习的基本能力、社会经验,使其个性、心理和社会行为健康和谐地发展。家长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时机,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在家庭中,父母不必对孩子照顾过多,担心过多,要给孩子留一点空间,给孩子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活动。应更多地着眼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真正理解什么是“爱心”,怎样做一个好孩子;再者,培育孩子强健的心理品格,适度地施以“挫折教育”,使孩子从小就具备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另外,家长要客观、冷静地正视孩子的成长特点,以平和、坦然的心态期待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所发展,从而使孩子在人生初期获得丰富的发展经验,为自己潜在的多种能力提供尝试的机会和可能。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体育活动,增加亲子间的交流

  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体育活动,会增加亲子间的交流。有了较多的亲子交流,不但能加深亲子之间的情感,还有利于孩子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维护孩子健康情感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不管工作有多繁重,都应该尽量抽空陪同孩子一起玩,倾听孩子的真正需要,及时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使孩子获得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感受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此同时,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创设各种家庭体育的材料和环境,充分利用家庭中的各种资源开展体育保健活动并积极参与到运动之中,成为他们体育活动的伴侣,家长可以从这些活动中观察孩子的情绪、语言行为和动作发展等方面的反映,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指导孩子,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面临的问题、困难等等。

  五、要理智地对孩子施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要求家长们对爱的程度作这样的理解:“正如食物一样,爱是要求有一定份量的。”超过一定份量就成了溺爱,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的爱要是理智的,是爱和严相辅相成的,对于孩子不合理或一时不能办到的,家长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撒娇和任性所动摇,孩子有缺点错误要及时教育改正,不迁就、不纵容更不能护短。家长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要爱护孩子那幼小的心灵,给他们更多的尊重和信任,让他从小懂得平等,友爱。这种爱是充满亲情的、理智的,而不是偏爱、溺爱、盲目地爱。父母“寓爱于严”“严中有爱”,表面看似乎无情,但从孩子个体发展的角度来看,却是意义重大。

  六、创建学习型家庭、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由于近年来终身学习、终身体育的理念正在深入千家万户,学习型家庭已经成为理想的家庭教育的明智选择。在学习型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共同学习,共同锻炼,相互学习,一起成长,亲子之间能者为师,家长不再以教育者自居,而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共同讨论、交流、分享。研究表明:在学习氛围浓厚、民主和睦文明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