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从小应该如何教育

马振华老师

  1、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上的蹲下去,而是指心态上的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她)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她)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2、走过去。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她)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3、放开手。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我的小孩从三岁起就开始自己穿衣,平时的日常生活的一些事务全部由他自己独立完成。到现在,他自己洗衣,自己做饭(我们值班的时候),自己清理房间,自己收拾学习用品,等等。所以,他的动手能力很强,说实话,有时候,作为父亲,我都很祟拜他。

  比如,他做的手工之类的作品,简直太有特点了,可以算得上是工艺品。这些我都收藏着,他不在家的时候我就拿出来欣赏。再举一个例子: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早上上学没有带作业本,我也不作声。结果那天被老师罚了站。回家后,他责怪我为什么不提醒他,我说,自己的事自己做。从此,他再也没有出现过类似的事情。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4、多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

  这里有几个误区:

  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

  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

  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