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五个雷区

张东东老师

  1、父母教育意见相左

  父母意见不一致,是教育之大忌。

  孩子2岁时,为了穿衣问题,爸爸说要少穿,妈妈说要多穿;4岁时,妈妈坚持给孩子喂饭,爸爸说一定要自己吃;6岁时,妈妈让孩子先吃饭后写作业,爸爸坚持写完作业才能吃饭……

  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家长意见相左,孩子的价值观开始紊乱。

  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学习做人,爸爸妈妈我到底该听谁的呢?

  2、父亲角色严重缺位

  中国父亲角色严重缺位,已成为当下老严重的教育问题了。

  中国孩子“阴盛阳衰”已成不争的事实,除了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调,“爸爸去哪儿了”也是罪魁祸首。

  我们见过太多哭哭啼啼的妈妈,抱怨孩子不听话,抱怨父亲不管家。

  中国家庭的'格局往往是——父亲在外闯天下,母亲回家管孩子。这些传统思想,导致父亲教育角色的缺失,错过了孩子成长的黄金期。

  3、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很多家长误以为教师都是神父,学校就是圣殿,孩子放在这儿就能脱胎换骨,变成圣人。

  其实,错误的家庭教育种出来的苦果,很难瞬间变甜。

  学校教育并非万能,家长将孩子完全推给学校,放任不管,是极不明智的。

  那些口口声声宣扬孩子不听我话,只服老师管教的言论其实是逃避心理作怪。

  如今重注生的转化工作日益艰难,与家长的不配合与推卸责任有很大关系。

  4、让孩子做隐形留守儿童

  都说没有非去不可的饭局,只有瞬间长大的孩子。

  是的,家长的事业再伟大也应该陪伴孩子,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太诗意,这分明是父母的必备功课嘛!

  但有的家长身在曹营心在汉,只做表面功夫,孩子写作业,你在玩手机;孩子在阅读,你在看电视。这种陪伴,不仅无用,而且还对孩子形成干扰。

  你的伪陪伴,一不小心让孩子成为隐形“留守儿童”。

  陪伴孩子,质量比时间更重要。

  辅导孩子作业,不是对答案讲错题,而是关注孩子写作业的态度和习惯,通过引导点拨提升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和孩子下棋,不在意结果的输赢,而在乎学会规则懂得取舍。

  5、把学习当惩罚手段极

  教育最无效的手段就是罚抄罚背,除了让孩子进一步增加对学习的厌恶感之外,毫无用处。但很多家长偏偏喜欢这个手段,少则数十遍,多则数百遍。

  学习本应充满乐趣,却因我们无节制的惩罚令孩子望而生畏。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