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巧妙学习地理

刘莉莉老师

  1、形象联想巧记忆。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中关于七大洲轮廓的记忆,我们可以采用形象联想,把七大洲的轮廓想象成各种动物。比如:南极洲的轮廓像一只面朝左站立的抬起鼻子的大象;北美洲的轮廓像一只向右跳跃的袋鼠,头上还顶着一块面包;欧洲的轮廓像一只向右奔跑的满身大汗的小巴狗;最有特点的是非洲和南美洲,非洲的轮廓象一个尖鼻子圆下巴的漫画卡通人物头像,而南美洲的轮廓恰恰相反,像一个圆鼻子尖下巴的漫画卡通人物头像。如果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会很快记住这些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各个大洲的轮廓的。

  2、自创规律巧记忆。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节中,“地球的运动与气候”一部分中关于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个日期的记忆,我们可以自创规律。比如:我们根据春夏秋冬来排序,则它们的月份是以3为基数增加的,即3、6、9、12,而对应的日期分别是21、22、23。最后是三数的平均数22。这样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日是6月22日,秋分日是9月23日,冬至日是12月22日。这四个日期的记忆通过自创的'规律来记忆不仅记忆的快,而且还不容易记错也记得牢。

  3、找出特例巧记忆。

  第二章第四节《海陆变迁》一节“板块构造学说”中,在记忆各大板块的接触与运动情况时,我们可以这样记忆,六大板块中,只有非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没有交界,其余四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均有交界,这是特例之一。而与太平洋板块交界的四个板块中除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是张裂拉伸的关系外,其余三个板块均与太平洋板块是碰撞挤压的关系,这是特例之二。如果同学们找出了其中的特例部分来记忆,看起来复杂的问题会变得容易得多。

  4、相互关联巧记忆。

  有些地理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我们找出其中的关联,记忆起来就容易很多。比如: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中讲到陆地上的高峻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个是环太平洋山脉带,另一个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因为这两个山脉带处于板块交界处。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又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所以世界上的山脉带和地震带(火山活动)是一致的。找出了其中的关联,记忆起来非常容易,而且做到了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5、总结规律巧记忆。

  第四章第四节讲的是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其中课本中讲到了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们又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的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十三种气候类型。在考试的时候根据这十三种气候类型所出的题目很多,这也是本册书的一个重点难点部分,大量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图我们怎么记忆与辨别呢?我们就需要总结,根据“以气温定带,以降水定型”的规律来判断。以气温变化曲线来判定其属于热温寒中的哪个带,再根据降水柱状图来判定具体属于哪一种气候类型。地理学科虽然具有非逻辑性的特点,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记忆判断时要注意总结规律,这样才方便记忆。

  6、文图对照巧记忆。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里面涉及了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人种的分布,世界语言与宗教的分布等。这部分知识我们在记忆的时候,就要把课本上的文字部分和分布图进行对照来记忆,这样图文结合就会很快的记住它们的分布情况。

  7、思考理解巧记忆。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有一道活动题: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的这一天是几月几日?(课本70页)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只要理解了北极圈全部出现极昼的这一天肯定是太阳光线的直射点离北极点最近的一天,这一天是哪一天呢?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离北极点最近也只能到达北回归线。而太阳光线的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正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理解了这一点,关于南北极的极昼极夜问题就几乎不用刻意去记忆了。

  同学们,我们的教育先哲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每一门学科都有其本身独特的特点,地理学科也不例外,虽然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学起来不容易,但是只要你认真思考,肯定会找出适合自己的,适合地理本学科的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