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常识有哪些

刘莉莉老师

  1.食品标签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配料表;净含量;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在国内生产并在国内销售的包装食品还应标示企业所执行的标准代号和顺序号等等。

  2.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

  指食品在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保质期由厂家根据生产的食品特性等确定,相当于企业针对产品对消费者给出的承诺。在此期限内,食品的风味、口感、安全性各方面都有保证,可以放心食用。

  3.哪些甜味剂是可以添加在食品中的?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根据我国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纽甜、甘草酸铵、甘草酸一钾及三钾、D-甘露糖醇、甜蜜素、麦芽糖醇和麦芽糖醇液、乳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作为甜味剂可以用于面包、糕点、饼干、饮料、调味品等食品中。

  4.购买成品豆浆要注意什么?

  不是所有豆浆产品都是无菌或灭菌的,一些非超高温灭菌的、需冷链保藏的产品若保存条件不当会导致细菌繁殖,饮用后会引起感染或毒素中毒(如芽孢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注意产品是否在冷链条件下销售,观察其是否有“涨袋”或“胖听”现象;其次要仔细阅读包装标签上的贮藏条件、保质期、出厂日期等。

  5.如何区分纯蜂蜜和掺假蜜?

  ①看配料表,纯蜂蜜的配料表中不得含有除蜂蜜以外的任何物质;

  ②看价格,掺假蜜的成本比真蜂蜜要低得多,因此太便宜的产品掺假的可能性较大,尽量不要购买价格比同类低出很多的蜂蜜产品。

  ③闻气味,纯正蜂蜜有蜜特有的清香味,掺假蜜则香味淡;

  ④尝味道,纯正蜂蜜味道甜,口感绵软细腻,回味悠长,而掺假蜜的蜜味淡,余味淡薄短促。

  提示:在旅游过程中,建议消费者应慎重购买路边个人小作坊的所谓“纯天然、野生”蜂蜜。

  6.如何鉴别死猪肉?

  ①看表皮。健康猪肉表皮无任何斑痕,病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是暗红色弥漫性出血,有的会出现红色或黄色隆起疹块;

  ②闻气味。变质猪肉不论在肉的表层还是深层均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异味;

  ③看弹性。新鲜猪肉质地紧密富有弹性,用手指按压凹陷后会立即复原。变质猪肉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用指头按压后凹陷不能复原,有时手指还可以把肉刺穿;

  ④看脂肪。新鲜猪肉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有光泽。病死猪肉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⑤看肌肉。健康猪的瘦肉一般为红色或淡红色,光泽鲜艳,很少有液体流出。病死猪肉颜色发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有暗红色血汁渗出。

  7.什么是雕白块?其对人体有何危害?

  “吊白块”又称雕白块、易溶于水,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的肺、肝脏和肾脏损害极大,普通人经口摄入纯吊白块10克就会中毒致死,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8.如何读懂果蔬汁的包装标识?

  学会看配料表。果蔬汁,如果是非复原汁,其配料表为鲜榨原汁或原汁加果肉,复原汁产品的配料表为浓缩果汁(浆)、水或(和)其它食品添加剂等。果蔬汁饮料,则会标示其果汁的含量比例,常见的有10%含量、30%含量。其次要看清包装上标注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贮藏条件,以便在消费过程中能按照要求正确饮用。

  9.怎样鉴别变质罐头?

  ①将罐头倾倒于白瓷盘或相关容器中,仔细观察罐装容器,若罐内有涂料脱落,出现氧化圈、硫化斑,玻璃瓶盖有腐蚀、变色等现象,说明罐内食品有一定质量问题。

  ②对倒在容器和瓷盘中的食物仔细观察,看色泽是否异常,如水果罐头有无严重褐变、肉类罐头色泽是否正常。

  ③间罐头的气味,若有异味或怪味,不符合该产品应有的气味,则是罐头变质或开始变质的标志。

  10.标有“不含胆固醇”的油才是好油?

  在植物油中,胆固醇含量与猪油和黄油相比,数值很低,但即使这样,胆固醇也不可能从油脂中被去掉。

  11.果酱的颜色越鲜艳越好?

  对于果酱,颜色不仅取决于水果的品种、成熟度、还取决于加工工艺、着色剂的添加等。水果颜色丰富多彩,是因为其本身含有的天然色素,但天然色素往往不稳定,很多水果经加热或长时间贮藏后颜色会发生褐变,比如草莓、苹果、菠萝等,这是水果本身特性决定的。果酱不是颜色越鲜艳越好,有时过于鲜艳的颜色可能源于着色剂的过量使用。

  12.如何避免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

  ①以水果蔬菜专用清洗配方清洗水果蔬菜。

  ②尽量选购时令盛产的水果蔬菜。

  ③勿偏食某些特定的水果蔬菜。

  ④可选购市面上信誉良好的水果蔬菜加工品(如罐装及腌渍水果蔬菜等)或冷冻蔬菜,因为加工过程中(如“杀菁法”)已除去大部分农药。

  ⑤外表不平或多细毛的水果蔬菜(如猕猴桃、草莓等)较易沾染农药,可去皮者,一定要去皮,否则务必认真清洗。

  ⑥当发现水果蔬菜表面有药斑,或有不正常、刺鼻的化学药剂味道时,应避免选购。

  13.用茶水服用药物,能抑制催眠类药物的催眠效果?

  由于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会与含铁剂、酶制剂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影响药效。所以,不能用茶水服用药物,比如补血糖浆、蛋白酶、多酶片等。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时,也不能用茶水服用。

  14.如何鉴别味精质量优劣?

  结晶状味精,呈长柱形均匀结晶颗粒。若其中有纤维状结晶,可能是掺入了石膏;有大小不一的`不定形颗粒,无光泽、不透明,可能是掺入了食盐;有泛白的方形颗粒,则可能是掺入了蔗糖;袋底部有白色无光粉末,有可能是过量的食盐或硫酸镁。

  15.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中毒后有什么症状?怎么应急处置?

  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素和凝集素,如果烹调时加热不彻底,豆类的毒素成分未被破坏,食用后会引起食物中毒。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愈后良好。一旦发生四季豆食物中毒,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16.如何鉴别变质酸奶?

  合格的酸奶凝块均匀、细腻、无气泡,表面可有少量的乳清析出,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吃起来酸甜可口,有一种酸牛乳特有的香味。变质的酸奶,有的不凝块,呈流质状态;有的酸味过浓或有酒精发醇味;有的冒气泡,有一股霉味;有的颜色变深黄或发绿。

  17.购买熏煮火腿要注意什么?

  在商场和超市购买时,应选购包装完好、冷藏贮存的重煮火腿;重点关注产品是否在保质期内,贮存环境是否处于0~4℃的冷藏条件。避免购买胀袋或有汁液渗出的熏煮火腿。“无淀粉”熏煮火腿并非纯肉火腿,一般情况下产品中淀粉含量应低于1%。

  18.为预防扁豆中毒,在加工扁豆时应注意什么?

  把扁豆煮熟焖透。炒扁豆时,每一锅的量不超过容量的一半。用油炒后,加适量水,盖上锅盖,保持100℃小火爛,至少焖30分钟,并用铲子翻动扁豆,使它均匀受热。烹调时间越长,这些毒素就越容易遇热挥发掉,烹饪时也可以加些醋破坏毒素。

  19.不慎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怎么办?

  野生蘑菇中存在多种有毒品种,毒性成分复杂。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后,中毒者表现各异,病死率高,且没有特效疗法。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一旦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井尽快就医。

  20.如何选购食用油?

  ①看标识:外包装上必须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等内容,要有QS(食品安全认证)标志。

  ②看包装:食用油条码印制是否规范,是否有改动迹象。

  ③看颜色:一级油比二级、三级、四级油的颜色要淡。

  ④看透明度:纯净的油应是透明的。

  ⑤看有无分层:若有分层现象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

  ⑥看有无沉淀物:高品质食用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较小。

  21.油锅冒烟才下菜吗?

  在烧菜时视锅中油冒烟下原料,认为这样炒出来的菜才会香,其实油温过高对身体害处很多。

  22.蔬菜和水果能互相替代?

  不能。蔬菜和水果在营养组成上各有特点,不能互相替代。在家或工作单位,可把水果放在容易看到和方便拿到的地方,以方便随时食用。同时,果汁并不能代替鲜果,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尽可能吃新鲜水果。外出时带上蔬果,当成最好的零食。

  23.选购鸡蛋时什么样的鸡蛋安全性更蒿?

  尽量选择清洁蛋,清洁蛋是指鲜鸡蛋经过检查、清洗、风干、油蜡处理、分级后的蛋制品,其安全性相对高于散装鸡蛋。如果在商超或传统农贸市场中购买未经清洗的散装鸡蛋,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后要尽快进行清洁处理,以预防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不要购买和食用毛鸡蛋。

  24.人体过量摄入亚硝酸盐有什么危害?

  如果短时间内经口摄入(误食或超量摄入)较大量的亚硝酸盐,则容易引起急性中毒,使血液中具有正常携氧能力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当摄入量达到0.2-0.5g时可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g时可致人死亡。

  25.怎么存放马铃薯?怎么抑制马铃薯发芽?

  马铃薯块茎的水分含量高、易腐烂,消费者购买后,宜存放在5℃左右的阴凉通风处。温度高会导致发芽或腐烂;温度低易冻伤;湿度大、通气不良易霉烂。马铃薯与苹果或香蕉放在一起,可抑制块茎发芽。

  26..糖醇蛋糕等于无糖蛋糕?

  糖醇蛋糕是指用甜味剂(如麦芽糖醇、木糖醇等)代替白砂糖作为原料添加到产品中。与普通蛋糕相比,产品中没有人为添加食糖。但实际上,蛋糕的原料是面粉,其所含淀粉经人体消化吸收后,最终转化为葡萄糖,也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忌糖人群而言,糖醇蛋糕也要酌情、少量食用。

  27.路边烧烤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部分流动烧烤摊贩所使用的食物原辅料来源不清。个别商贩常将肉串烤制半熟、售卖时再加工,生熟不分,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烧烤食品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