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6大学习方法

王明刚老师

  1、番茄时间法

  能不能看得进去书不再于你看多久,而在于你有多专注。手机,社交都可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我总是无法安下心来,后来我使用了番茄时间法,以25分钟为单位,强迫自己至少保持25分钟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后休息五分钟。番茄时间就是一个训练,我从25分钟的专注做起,逐渐可以保持一小时,一上午的专注,这样看书也会更有效率。

  2、思维导图法

  复习要重视背诵,背诵的关键在于框架。我考的专业课二的名词解释占据了半壁江山,加上专业课一和英语政治,要背诵的量其实很大,只默读或者只背诵其实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最终落实在纸上,在检查背诵效果时我会用思维导图法。

  比如专业课二的很多名解,如果默写下来也有二三百字,如果一天默十个基本半天就过去了,时间根本不够,但是每个词画一个思维导图出来,不仅能帮你节省时间,还能把知识点和框架在你的头脑里又梳理了一遍,还能提高背诵的效率,让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记住了大量的名解内容。

  3、能量场法

  我相信每个人都在营造一座能量场。考研是一件大事,有两个事情要选对:一个是复习的场所,一个是与你同行的人。因为我人在南京,所以考研复习的场所我选在了南京最好的大学——南京大学的自习室。

  南大自习室本身就有极强的学习氛围,虽然自习室里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但我只要一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每个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强烈求知欲。在这种能量场中,我想偷懒都不好意思。

  其次,选对同行的人。我是没有研友的,但我朋友很多。很多朋友知道我考研的消息一直鼓舞着我,让我非常感激。也有一些人,经常会说些让我沮丧的话,打着为我着想的借口让我放弃考研,每次聊天都会告诉我考研多不容易,考上几率多小,我年龄多大之类,喋喋不休的传递负能量,甚至还会把他们自己家长里短的琐事与烦心事告诉我。

  当时我选择了远离这些消耗我能量的人,保持与高能量者联系,因为考研已经够累了,你不能再找一个让你不开心的人为伍。

  所以,考研选择同伴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到一个与你共奋斗的人,你会每天斗志昂扬的向目标靠近;但遇到负能量爆棚的人,将会让你的考研之路疲惫不堪,如果遇到,一定要让这种人离你远一点,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不顾你的感受就打击你的人也不会是你真正的朋友。

  4、自我催眠法

  这里的催眠不是让你快速入睡,而是为了目标的自我暗示。

  考研是一场持久的'心理战,每年考场上都有缺考放弃的人,所以如果你的内心够强大,那么你将在考研的长跑中赢在起跑线上。如何能坚持跑完考研这场马拉松?你需要的也是两件事:明确的目标以及坚定的信念。

  考研的目标我想每个人都很明确,但是坚定的信念不一定每人都有,我们需要的就是进行自我催眠,对于我而言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比如我每天都会想象中传的样子,以后在中传的生活,每天想的是我已经成为了中传的研究生而不是我希望成为中传的研究生。

  有时人的思维真的很奇妙,当我强烈的渴望,所有的事物都会顺着我所渴望的做出回应。比如我想实现快速背诵,那天就恰好朋友给我电话聊到思维导图法;甚至我觉得特别孤独的时候,突然教室出现一只小野猫躺在我旁边作伴。

  最神奇的地方在于,正式考研的前5天,我得了很严重的流感,头痛又咳嗽。我不敢吃感冒药,因为吃完会犯困,那时我在背政治的最后四套卷,没时间允许我犯困。于是我烧了一大锅姜汤,一边喝一边告诉自己喝完立马就好,结果喝了两天姜汤真的完全好了。

  和我一起感冒的人却没有那么幸运,那个同学就在不断跟我抱怨考研前怎么那么倒霉肯定考不好之类,后来结果证明,她真的没考好。考研之后我看了电影《超体》,联想之前发生的一切,感觉有时人的意念真的很奇妙。

  5、饥饿法

  这个方面比较旁门左道~也是逼不得已我才发明此法的。考研期间我发现每天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都是自己开始饿的时候,所以我实践了一下,发现少吃碳水化合物会让人更加清醒。

  于是,我每天中午都会少吃或者不吃主食,晚饭的时候更惨,有时一杯豆浆一根玉米就是我的晚餐。冬天很冷,吃的太少肯定不行,所以我就在每晚复习结束大吃一顿补充能量。

  总的来说三餐的分布就是早餐吃的比较多,中午选择丰富的菜肴外加少量碳水化合物,晚餐就随意吃点,这样不仅为了节省了复习时间,也提高了我复习效率。当然,此方法因人而异,如果有胃病或者低血糖的人就不要尝试了。

  6、任务分解法

  之前我借鉴的是时间表复习法,就是每个时间段复习固定科目。后来我发现这个方法并不适合我,因为有时我看书比较随性,专业课书看到意浓时根本停不下来。

  所以我就采用了任务分解法,把每天的学习任务写下来,比如今天要写完艺术基础三道大题,写一套英语模拟题,做完三页政治题之类。每完成一项任务我就在任务本上打勾,如果能提前完成任务我会奖励自己一杯奶茶之类,没有完成的话我就熬夜坚持做完再离开教室。这种方法让我每天都有收获,并见证了自己从量变到质变的学习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