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爱和民主的家庭氛围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之一是家庭环境。研究表明,那些在单调、贫乏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理发展将受到阻碍,并且会抑制他们潜能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孩子如果能够在早期与父母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其以后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过分严厉,也会影响他们的独立性以及自信心的发展。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关爱、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沃土。
作为父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夫妻关系。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父母之间的真正爱情,这是教育儿童最重要的精神力量”,“我们做父母的,应首先以自己相互关心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如果,夫妻之间“两天一大闹,三天一小吵”或形同陌路人,会造成孩子压抑、苦闷、缺乏安全感、多疑、敏感、心神不宁、无所适从,严重的会出现变态人格和反社会行为。父母只有建立和睦恩爱、平等民主的夫妻关系才能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也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就要会爱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缺乏正常的关爱,孩子的身心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每个父母也都爱自己的孩子,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有益的爱,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从父母的爱中得以健康的成长。
(二)潜移默化,环境熏陶
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父母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以至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在教,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它对孩子的各方面特别是心理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情绪、性格等尚未成熟和完善,所以,父母的所作所为对他们的影响更深。这就是“潜教育”比“显教育”威力大得多的、更本质的教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门沙在捏,与之俱黑”,古代教育家的这些论述形象地概括了环境熏陶对人的深刻影响。因此,潜移默化、环境熏陶是父母对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
首先,父母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父母应该做怎样的人呢?要做建功立业、敬业进取的父母;要做勤奋好学、自强不息的父母;要做充满爱心、亲切活泼的父母。而不能做只图享乐、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心胸狭窄、处事不公的父母,缺少教养、不讲公德的父母。据调查,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坏的行为有:夫妻吵架,互不相容;公共场所,不守公德;邻居相处,举措失当;怀疑一切,不满社会。因此,作为父母应该不断学习,提高修养。父母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那我们父母首先就应成为怎么样的人。父母期望培养孩子认识世界、珍爱生命、关爱社会、感恩人生、创造生活的心理素养,那我们父母就要有这样的修养和行为。
另外,父母应该使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努力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
第一,安排好家庭的经济生活。事实告诉我们,很多有作为的人都出身贫寒。有研究指出:家庭经济地位处于中上的,子女学业成绩较差,而经济地位相对略低的,子女的成绩反而是优秀的。究其原因,大概是由于富裕助长了一些孩子的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而贫穷之家的孩子则早当家,艰难的生活磨炼了他们自强不息的性格。所以父母应该注意科学安排家里的经济支出,勤俭持家,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美化好家庭的生活环境。家庭是孩子生活时间最长的场所,整洁美观,优雅的环境足以起到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美感的作用。
第三,营造好家庭的学习环境。我们的社会要求每一个人终身学习,父母应该把“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父母应该腾出时间与孩子一同学习,一起探讨,平等沟通,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成就感。
(三)共同游戏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若一根弦一直处于紧绷状态,则弦易断。同样如果人的心理一直保持紧张状态,那么也就极易崩溃,尤其是对于心理发展还没有成熟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要让孩子学会游戏、休闲。乐于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发展就是在游戏中得到的。适宜的游戏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也可以陶冶情操,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父母与孩子一同游戏,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因此,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
父母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有意识地将各种心理素养的培养渗透于生动活泼的游戏当中。如要培养孩子细致的观察力,可以引导孩子观摩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或趴在地上观察小蚂蚁搬家;要培养孩子的毅力,可以选择孩子的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或艺术项目,与孩子一起参加训练,并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甚至可以组织孩子与几个要好的小伙伴在大树底下乘凉编想象故事。这样的教育真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不教而教的境界。
(四)掌握一些常用的心理学方法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技艺,所以,父母就要掌握科学方法,不断学习,熟练应用科学方法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那么,有哪些心理学方法适宜于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呢?以下几种方法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的较多。
1.放松训练法。放松训练是指身体和精神由紧张状态向松驰状态的过程。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想像放松、静坐放松、自律放松等方法实现。那么,是否需要放松,何时放松为好?父母就要观察孩子的表现,可以从身体、精神方面来了解孩子。从身体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饮食是否正常、营养是否充分、睡眠是否充足、有无适量运动等;从精神方面了解,可以观察孩子处事是否镇定、注意力是否集中、情绪是否心平气和。放松训练法主要帮助孩子缓解学习压力,增强适应能力。
2.强化法。强化法是指系统地应用强化手段去增进某些适宜的行为或消除某些不适应的行为。强化有四种类型:(1)正强化:即给予一个积极刺激,为了建立一个好的行为模式而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来。(2)负强化:即去掉一个消极刺激,如较大的孩子仍把手指放在嘴里吮吸,则这种行为一出现就受到指责,一旦这种不良行为停止了,立即停止对他的批评。(3)正惩罚:即当不适应的行为出现时,立即给予处罚的一种方法。这种惩罚是令孩子感到不愉快的。(4)负惩罚:即当不适当的行为出现时,不再给予原有的奖励。强化法主要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的强化物,如小红星、筹码、卡片等。代币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如孩子做作业时拖拉、动作慢,常常拖到很晚才写完作业,父母就可以利用代币作为强化物,刺激孩子加快动作,提高效率。
4.消退法。因得不到强化,使某种已学习的反应减少或停止。如有的孩子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采取无理取闹的方式希望父母改变初衷,父母应平静告知“不可以得到,即使哭闹也没有用”,并平静地在一边做自己的事,假装不予理会。孩子因这种无理取闹行为没有获得相应的结果,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这种行为就会消退。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孩子未来的生活,未来的成就,未来的人生。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我们父母就要遵从科学原理;作为一门技术,我们父母就要熟能生巧;作为一门艺术,我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创造性。让我们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生活幸福,是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希望,更是责任。
河南高考排名243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2124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858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高考排名150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32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14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六篇
励志微小说两篇推荐
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六大经典理论
家庭教育基本行为规范心得体会六篇
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家庭教育的六大经典理论
精选家庭教育作文汇编九篇
安全知识学习心得体会集锦12篇
家庭教育作文集合9篇
重庆高考排名142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1417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22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和沈阳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山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云南高考排名449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956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916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文山学院和韶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海南高考排名40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沈阳科技学院和广州软件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重庆交通大学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山东高考排名4385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49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财贸学院和新疆农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青海高考排名168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46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皖西学院和山西中医药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家庭教育作文集合八篇
家庭教育作文300字集合8篇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汇总7篇
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计划十四篇)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总结(四篇)
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
家庭教育难点问题
家庭教育作文六篇
父母要如何进行孩子的情绪培养
家长怎样面对孩子的不良习惯
父母如何应对宝贝撒谎
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家庭教育的三个问题
与孩子交流的错误沟通方式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七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