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修改与自我评价机制初探

莉落老师

习作修改与自我评价机制初探

  内容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才是习作真正的主人,老师只是一种助力。我们必须将小作者——-学生带入习作的修改、分析与评价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作者的表达逐步完善。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不管是老师评价,还是学生自评,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四步三法”作文训练就是兼顾了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和以及老师的精讲精评。使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主人 表达 完善 评价

  一、小学生“四步三法”习作训练的缘起

  目前作为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就是改作文。不管学生写得怎样,老师总会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恰当的评价,老师每一句评语都是经过老师反复斟酌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多学生只是看看而已,下一次作文时将这一切忘得一干二净,优点还是优点,不足还是不足。面对这种用心良苦换来的徒劳,能不痛苦吗?

  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改变,导致的结果就是作文评语格式化。批阅详细一点儿的加上眉批、帮学生改改病句或者帮学生添上一两句好词佳句。但实际上,这一切似乎对学生作文方法的指导和作文能力的提高意义不大。这几年又出现了一种现象:作文的评语中多了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而且委婉的提出了写作中的不足。这样使每一位学生看了评语之后,对作文多了一份信心。有些学生习作表达能力通过习作训练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大多学生只是一看了之,作文优秀,好在哪里?作文有问题,怎么改?全然不知。

  有人肯定会问,为何不在学生的草稿上下功夫?对呀,草稿上多改几遍,抄到正式本上老师批改起来也省心。这时,我们有些老师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师的批阅评改,是学生习作表达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不是最后的展示。即使有些老师要这样做,将学生习作的训练重点放在草稿上,只要提高就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哪有那么多时间?一般情况,学生的草稿只要做到有一定条理,语句较通顺,基本消除错别字就可以了。再者,只有在批阅、评改正式习作时老师才可能真正静下心来反复揣摩学生的表达目的,并根据其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或努力方向。老师评语的精华,这时才会出现,才真正体现出老师评语的指导作用。

  这样以来,问题的焦点就出来了。大多学生看到老师的评语后表现是:你改我不看,你批我不改,你精心指导,我原地踏步。老师的批改与评语成了一种形式,一种负担。这对于用心良苦的老师无疑是一种痛心,对于学生无疑是莫大的损失,对于整个教育是严重的资源浪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一种助力,学生才是作文真正的主人。为此,我认为必须将小作者——学生带入习作的修改、分析与评价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练就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小作者的表达逐步完善。真正落实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文为本。

  二、小学生“四步三法”习作训练的语文基础

  对于学生习作的评价,不管是老师评价,还是学生自评,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评价标准。而这一评价标准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作者的表达目的,即想表达怎样的情感,要让读者了解什么。这一点当然小作者要清楚。要让学生自主表达,就必须激发小作者的表达需要,否则习作无从谈起,更何况修改与评价呢。

  接下来就是要解决“怎样表达” 的问题。这既是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又是语文课教学的最终归结点。要解决这一难点,语文书中的课例就是最好的答案。只有在语文课例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分析,体会作者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以及其效果,才会有法可学、有章可依。

  “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创设学生习作表达的情感需要。其中“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既感悟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又解决了“怎样表达” 的问题。

  其中《詹天佑》一文“从那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问题贯穿全文,这真就是作者的表达目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分析这一问题,抓住“杰出”和“爱国”进行体会、感悟。通过查字典学生了解到“杰出”的意思是“才能、成就出众”。这一问题刚好解决了“怎样表达”的问题,也就是文中的关键词句。即:人环境描写,典型事例,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和他人对詹天佑的评价。学生在体会中感悟到詹天佑的才华、成就和爱国情怀,同时老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事例和描写的表达效果,而《怀念母亲》则主要是通过心理活动描写和直接抒情的方法表达。

  有了感悟,也学会了表达方法,就需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表达的需要。“综合性学习”正是完成这一目的。其中有“搜集反映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祖国争光的资料”“阅读歌颂祖国的诗文,学唱歌颂祖国的歌曲”“访问周围的人,请他们讲讲近年来祖国或家乡发生的变化”“收听广播或收看影视中有关祖国建设新成就的内容,参观家乡建设新成就”等内容。经过交流汇报,学生会深感祖国母亲的伟大与不易,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接下来习作水到渠成。老师只需要说说演讲稿和读后感独特之处。

  写之前,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课例中的表达方法,讨论怎样巧妙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需要抒发情感,明确了表达目的,有了表达内容,也掌握了表达方法,习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小学生“四步三法”作文训练的具体操作

  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表达方法充分练习,有目的、有步骤地修改,及时使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才能使习作表达能力快速扎实的提高。我们探索的“四步三法”作文训练就是兼顾了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学生的实际表达能力和以及老师的精讲精评。使学生的习作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最终得到全面提高。

  “四步三法”作文训练将习作分为“初写草稿法、写完修改法和自我评价法”三个环节,每一环节分为四个步骤进行。如果讲习作比作盖楼的话,这三个环节将分别就是是建造主体、入户装修和欣赏评价。先将“四步三法”习作训练具体介绍如下:

  第一法:初写草稿法

  这一环节将相当于习作大楼的主体建筑。主要内容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立意选材、设计构思、动笔行文、整体完善文章框架等。具体分为以下四步:

  1、认真审题,确定主题。

  审题正确与否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如果把作文写得文不对题,作文就会“一败涂地”,因此,过好审题关是写好作文的重要条件。审完题就要确定文章的主旨或中心思想,它是选材的要求方向,离了它,写文章就没有中心或目标,它要求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小学阶段一般从人物品质、个人情感、哲理启示等方面入手。

  2、精心选材,巧妙构思。

  人们常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在作文教学中,审题并确定中心之后,能否过好选材关,就成为作文成败的关键。在选好材料的基础上,还有个构思的问题。动笔之前学生要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调动自己掌握的材料,并作一番取舍安排、设计,初步形成一篇作文的大致轮廓。这个过程准备越充分,写作越顺手,直至达到拿起笔来一气呵成。

  3、提笔书写,一气呵成。

  学生构思好作文后,就开始动笔书写草稿。这时,学生的灵感触发、构思成熟、注意力集中表象活动活跃、情感丰富,这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和谐的统一,各因素之间的结构形式处于最佳状态时,一气呵成的起草就会加强各因素的运转和联系,作文的思路就会清晰流畅,作文的整体就会在和谐的运转中行云流水般地自然完成。正如鲁迅先生告诫我们的:“立定格局之后,应一直写下去,不管修辞,也不要回头看。”此时,习作中的标点、语句之类可以暂时不管,至于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或者直接空着。如果将中间的一句或者一段忘记了,同样可以空着。在实际训练中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尤其是处于习作练习阶段的小学生。

  4、用心默读,完善内容。

  写完之后,用心将全文默读一遍,检查、完善文章的大致框架。这次完善不是细致的推敲,而是正对习作中的重要环节。看有没有漏掉或者多些的段落、情节,使文章有一个完整、合理的框架。这样,我们就完成了这座大楼的主体。

  第二法:写完修改法

  这一环节相当于作文大楼的装修阶段。我觉得这一环节主要是完善习作的布局、条理,错别字修改,梳理语句,精彩描写等。学生习作的自我修改既要达到本次习作训练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目的,又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表达能力。也就是说,自我修改是学生对习作再完善,跳一跳就能达到。得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具体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写完草稿后就开始修改,修改时还是要从习作的整体入手,即文章的详略。如果直接修改错别字或者细节的描写,就会出现最后发现已修改的这一部分过于详细或过于简略而“返工”。

  2、条理清晰,首尾自然。

  这一步主要是检查段与段、句与句之间是否连贯,衔接知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自然,是否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尽可能做到新颖、点明主题。

  3、文字正确,语句通顺。

  这一步已经进入了“精装修”的核心。主要检检查语句表达是否准确,是否存在病句、错别字、标点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4、描写生动,题目新颖。

  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积累的好词佳句,将文章描写生动。再一句文章内容拟一个新颖的题目。这是对习作最后的装饰,然后就可以誊写到正式作文本上了。

  第三法: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学生运用自己的阅读能力,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思路、体会关键词句和表达方法。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会知道自己的习作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进而在语文课堂学习中不断补充学习,反复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一环节开始可放在老师评改之后,逐步可在正式作文之后让学生直接自评。然后,老师再评,学生再改。也可同学生互评、家长参平相结合。其步骤大致如下:

  1、总体感知,概括内容。

  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开始要求不能过高,只要写出大致意思就可。然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2、揣摩顺序,理清思路。

  按照自己的行文思路用文字、表格或是意图的形式列出文章的思路。作为作者应该最清楚文章的思路,但是有一些学生开始会出现理不清思路的情况。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其二,文章原本就思路不清。这样,老师和学生都找到了提高的方向。

  3、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找出文中含义深刻、描写优美或者最具表现力的语句,运用语文课堂中掌握的体会关键词句的方法,将自己的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既揣摩了自己文章中重点语句的表达效果,又增加了学生习作的信心,还可以引导读者更清楚地体会到作者的表达意图。

  4、表达技巧,自我创新。

  小结自己在本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可以从文章的立意选材、行文结构、描写方法、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面入手。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一两点即可。长此以往,学生的表达技巧定会更加熟练。对于自己以前没有运用过的方法,或者自己大胆的尝试都可以作为“自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