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基层挂职工作总结范文

马振华老师

组工干部基层挂职工作总结范文

  为扎实推进组织系统深化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切实提高组工干部能力,建设和谐组织部门,按照“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安排,我从5月9日开始与州党委组织部王慧同志一起被选派到坎乡阿勒玛勒村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践锻炼。一个月的时间,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党的基层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我入党的决心。

  此次下基层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次了解基层、向基层学习的机会。农村是个大课堂,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需要掌握的政策也很多。经过1个月的驻村锻炼,使我对农村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在村干部、群众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也发现一些自身存在的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

  一是通入村里的主干道,因多为来往运煤车辆,造成路面坑坑洼洼,晴天灰尘卷着煤渣满天飞,雨天寸步难行,给村民造成交通不便。

  二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仅靠承包村中集体土地和村部店面所得的租金。

  三是村内精神文明建设匮乏,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村里没有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缺乏群众性文体活动。四是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比较多。

  阿勒玛勒村有37户贫困户,分析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年迈无助,常年有病;

  二是家庭无劳动力,非老即弱;

  三是家庭主要劳力残疾;

  四是缺乏致富技术。

  通过入户走访,我们发现,阿勒玛勒驻村“三库八册”信息台帐存在的问题较多,许多信息都不是很准确,未能及时进行更新。阿勒玛勒村是一个重点村、复杂村,现有9名重点管控人员,维稳形势十分严峻。对此我们与乡里积极协调,发动村干部、驻村工作组人员利用一星期时间重新入户走访一遍,认真核对信息,在州党委组织部王慧同志的协助下,认真指导村干部对阿勒玛勒村“三库八册”信息登记表进行了重新录入。针对该村20余户群众用不上自来水的问题,我们积极向乡村领导反映情况,并督促解决。

  此次下基层活动为我们零距离接触村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搭建了平台。

  村党支部副书记**,作为劳务输出经纪人,积极联系农活,每年在农忙的春秋两季,带领村里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今年和往年一样,紧紧抓住插秧大好时机,积极联系种植大户,带领村里40余名劳动力到库勒特克其村插秧务工,增加了农牧民收入,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会计托**,为了村里的工作也照顾不上因患病的妻子。

  看到他们,我感到我所做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为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扎实工作树立了榜样。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感想

  挂职丰荡村已有3月,经过3个月的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参与,对村党总支部的情况已有所了解。丰荡村党总支下属有两个企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71名,其中流动党员5名。村里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逢“七一”建党节外出参观考察一日游。通过工作实践,我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逐渐熟悉,对基层党支部的现况、特点和建设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并记录了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感想。

  从村里党员结构,党支部制度建设及组织生活看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党员年龄老龄化。统计全村党员70岁以上21人,50岁以上51人,30岁以下只有5人。

  2、党员文化层次低。全村党员小学文化层次26人,初中文化17人,大专以上文化才7人。

  3、党组生活单调,参与积极性不高。党组生活就是每月一次会议和考察一日游。组织生活缺乏新意,党员与会率普遍不高,如:前几年会议常依赖会议补贴来提升到会率,今年已取消。

  4、缺乏考核和激励制度。村党支部缺乏长效考核机制,或难于具体考核而流于形式,缺少奖惩机制。

  带着这样的思考和观点,我了解了一下相邻的几个村党支部情况大致雷同,以上问题也算是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共性问题。

  自下挂到村里后,“如何做好村支部党建工作?”这一问题一直在我脑海盘旋。

  村党支部虽然为我党的最基层的组织,但基层党建却同样重要不容小觑。首先,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是党的整个执政能力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只有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健全而充满活力,整个党的组织才能坚强有力、朝气蓬勃。其次,基层党组织的功能事实上体现了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基本内涵。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是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最后,基层党组织拒腐防变功能是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职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拒腐防变功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层层负责,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

  据此可见提升基层党组织活力、战斗力、凝聚力至关重要,关系到我党的执政力和群众基础。自在丰荡村挂职工作,结合组织部开展的党员“创先争优”活动和建设“五型”党支部为契机,加强村党建工作,争创“学习型”、“服务型”、“实干型”、“廉洁型”、“创新型”新型党支部,让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服务群众、服务村经济建设、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助力“创先争优”活动。根据村实际情况,我考虑从以下三方面为抓手,制定具体计划,强化村党组织建设。

  一、是重务实,提升战斗力。

  创“服务型”、“实干型”党支部,必须提升战斗力,突出服务重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到“民有所呼,党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

  1、建立党员提案制。规定每位党员每年度必须有四条提案,分别为:民生方面建议、脱贫致富建议、建设美丽乡村建议及党建方面建议。综合各类建议在党员大会上进行可行性讨论,好的建议逐步落实,被采纳的建议支部作一定奖励。

  2、关心村困难户,党组织集体出面结对帮扶,帮助其解决困难及脱贫。

  3、倡导党员参与义工志愿者活动,服务村各类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并纳入季度考核加分项。

  4、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qq群,定期进行网上学习与交流,半年上交思想汇报,抓好党员素质教育。定期开展“假日党建”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公益活动。

  二、是强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创“学习型”、 “创新型”党支部,提升基层党员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员思想觉悟,培养党员文化知识和农业技术、致富能力,使党员敢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特长,实践科学发展观。

  1、制定每月一次的学习制度。学习党的先进思想理论体系及政策、方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结合农业生产技术、实用科学技术培训提高党员全方位素质。

  2、每季开展国事、家事讨论会。养成党员关心时政、关注身边事,热心伸援手的习惯,增强党员爱国、爱民素质,保持共产党员时代先进性。

  3、反腐倡廉,每季开展党纪教育。日常严格执行村务、党务公开制。结合党员会议至少每季一次播放警示片或身边案例分析,提高党员对党风廉政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促使每位党员能够廉洁自律,做到警钟常鸣。

  4、每季进行党员先锋指数量化考核。依据省组织部党员先锋指数考核标准和党员日常表现进行打分,评出优秀党员、合格党员、警示党员,推动每位党员规范自己的行为,创先争优,更好服务于群众。

  三、是抓凝聚力,丰富组织生活。

  基层党组织要让每位党员有“家”的归属感,提升凝聚力,才能一呼百应,发挥全体党员的力量,确保党的政策方针的.落实。

  1、成功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是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带给我们每个党员的是自豪和荣誉感,同时更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2、建立党内关爱、党内帮扶制度。对有困难的党员党组织要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让党员在困境中也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3、加强青春党建工作。每年定期开展青年党员创业交流会、青年联谊会、业余卡拉ok大奖赛、篮球赛等活动,吸引年轻党员参与,增强党组织对青年党员的感召力。

  4、丰富老党员生活,定期开展各类活动,让老党员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如:举办养生保健知识培训、家政指导培训、家庭安全教育、营养食谱推荐等,开展一些娱乐性赛事如:老年太极拳比赛,排舞比赛,扑克红心大赛等。

  加强村基层党建的构想渐渐清晰,而把它转变成具体实践行动,进而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却不是件一朝一夕的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时下我最先要面对的是活动经费的争取,活动场所安排及讲师的联系,青春党建的动员等等,相信通过努力和村、镇党组织的支持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丰荡村的党建定能更上一个台阶,发挥好基层党组织作用。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三大基本特征。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积累、生活实践出发,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社会、探究社会,让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反思以前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我关注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和对文本的解读,忽视了课程的生活化、开放化和活动化的特点,将课堂与生活割裂、将活动排斥于教学之外,导致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学校教研组确定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新路线,意即“自主学习——行动探究——展示交流——训练巩固”。将原来按课时设计的不同主题模块整合为一个整体,实现整体设计,减少教师的课堂传授,加大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份量。我不断的在我的课堂中尝试课堂教学改革带来新模式,深刻的感受到高效课堂无限魅力!

  自主学习这一环节,意即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围绕学习目标整体把握教材,自主解决问题。对于不同的课型,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也有所不同。比如:活动类课型应让学生将课文文字、插图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拓展材料,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内自行组织、设计模拟展示的方案、方法与步骤,分配角色,进行展示。而实践体验类课型,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社会,如去邮局寄封信,去银行办理一次存、取款业务,在网上发送e—mail等等,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而高年级教材中涉及的诸如历史、地理、社会常识和法律常识的综合性课型,应让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文章;听广播、讲座;看电视节目;参观、访问、调查、上网等来搜集尽可能多的知识信息,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无论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相融合,小组长的带头作用必不可少,而教师更应深入到小组交流中进行指导、帮助。自主学习与行动探究这两个环节是作为整个课时设计的第一个课时来完成的,除了课堂,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行动探究活动。

  课堂展示交流这一环节是我们整个课时设计的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由小组长将第一课时组内研究、交流的成果进行汇报展示,运用图片、视频、手抄报、儿歌、调查表等多种方式将自己小组的想法表达出来,通过全班交流、小组互评,小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经过老师的指导、点拨,思想得以升华、资源达到共享。在这里老师的指导可以是对自行结论的补充、更正,也可以是对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更可以是对学生情绪的调动,时间不长,但却十分关键。最后的训练巩固这一环节应将训练的重点放在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而不应死记硬背,确保学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高效课堂让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也为老师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我坚信在高效课堂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会不断的成长,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