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校工作总结汇编7篇

马振华老师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好适应课改的新要求,依据制定的校本培训方案认真落实,有组织、有步骤的扎实开展校本培训,广大教师在教学常规,特别是备课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和主体。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确保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的基础,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所以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加强了对校本培训过程的管理,做到了培训时间、内容、人员、考评“四落实”。

  二、加强备课管理,落实一个“实”字

  以往的常规管理比较松散,造成教师备课流于形式,有部分教师备课与上课相脱离,大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学校以这次校本培训为契机,落实“抓好开头,精细过程,关注结果”的管理思路,围绕强化一个“实”,讲究一个“严”,控制一个“量”,坚持一个“恒”,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精细化,科学化,突出教学常规管理有序性,实效性。针对教师中存在的“拿来主义”,虚假备课等现象,学校先后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学校不定期进行抽查和推门听课活动,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检查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并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最后的常规个人评优秀有机结合起来,确保落到实处。

  三、形式多样,求实创新

  1、自主学习模式。一切的实践都以科学理论为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时刻以理论武装自己,这种培训模式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通过阅读书籍的形式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

  2、导师指导模式。学校中青年教师占了绝大多数,如何让他们快速成长?以老带新的培训模式是比较适合的。对新教师的培养,扩展师徒带教的内容,赋予这传统的形式以新的校本培训内容,且拜师是相互的,能者为师。在课堂教学方面,老教师是师傅;在课件制作或网络等方面,青年教师可以是师傅。

  3、案例培训模式。学校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听课评课。通过研讨,引导教师运用新课改的理念,对课例进行分析、模仿、借鉴,从中领悟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备课中,启迪自己的课堂教学。

  4、专家引领模式。本学年初县教师发展中心到我校教学视导,各学科教研员在此期间就各组教师在备课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的建议,我们充分利用本次机会,要求各教研组长落实这些建议,教师反映受益匪浅。除此之外,我们还邀请县内的名师到校进行指导,例如瓯北镇中的郑忠道老师,他带领瓯北镇中科学组与我校科学组进行联谊,并做了一个有针对性讲座,这些对教师的发展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5、推门听课模式。为了杜绝教师不备课上课或备课与上课不一致的情况,校领导随机进行推门听课,并抽查该老师的教学常规,对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该教师,要求其及时改正。

  6、成果展示模式。为了鼓励广大教师能备出好课,我们利用了激励机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了优秀教案与备课优秀个人的评选活动,将优秀教案进行展示,并适当给予一些物质的奖励,教师的兴趣一下子高起来了,纷纷说下次要更努力。

  7、新教师培训模式。对全体新教师的成长,一是教导处和教研组长经常下去听课,并手把手地教课;二是发挥年级组的作用,由同年级的优秀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三是通过综合“两课”(即汇报课、公开课)的听、评课评估结果、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教学成绩等,对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作出评估。

  四、校本培训工作的反思

  1、教师的理论学习仍要加强督促。

  2、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3、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

  为了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继续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2

  20xx年,我校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培养21世纪接班人”的工作为主线,在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研究、布署和切实加强政务信息的公开力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我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在做好学校日常事务管理的同时,将政府信息的公开工作纳入本年度工作的议事日程之中,校各级领导分工负责,在统一落实学校各方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年级组人员的积极性,相互积极配合,互助合作,把相关科室的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人。根据有关要求,我校严格依照政务公开的内容和标准,对相关项目进行了公开。

  20xx年,主动公开信息近20条。一是在政府信息网上及时公布我校各方动态、有关文件和政策;二是在上公开我校基本情况、各科室的具体工作分工及学生奖惩措施等;三及时将我校部分信息整合到政府信息公开网页相应栏目,加强站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有效对接。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主动公开的内容还不够详细、全面,力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二是我校站更新信息速度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针对我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问题,20xx年,我们将进一步按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认真抓好落实,一是严格执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的力度和深度,争取实现360度全方位,无缺口信息公开;三是进一步加强站信息和政府信息公开网信息有效整合;四是加强学校各方配合的管理制度,为政府信息工作的有效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3

  在xxxx年的工作中,我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工作中,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注意自己的组织纪律性,不迟到,不早退,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注重业务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本年度,我为全校师生治疗500余人次,对学校常见病、多发病、急症外伤的诊断、处理熟练掌握,遇到急症病人,总是到办公室或教室上门服务,情况严重的,及时护送到医院,从未延迟过一例病人。

  在学校,师生的保健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我针对学校的常见病、多发病,利用广播、周报、专栏的形式,大力展开宣传,指导学生如何防病治并病校医工作个人工作总结。尤其是传染病的预防,在传染病的不同流行季节,为了避免传染病的流行,除了搞好宣传外,还及时对学生学习环境进行消毒,发放各种消毒药品,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对各种传染病进行监控,及时分析,上报,同时,对学校的各教室,办公室,楼道进行彻底的消毒,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安全、整洁的学习环境,控制了疫情在校内的发生。本年度,进行全校大消毒10余次。同时,积极和医院配合,组织好每次的疫苗接种工作,本年度,给六年级接种麻疹疫苗220余人次,七年级接种乙肝疫苗200余人次,全校学生接种流感疫苗140余人次,全部登记,入档。

  本年度,和医院配合,顺利的完成了全校学生的查体工作,查体2255人次,每人包括16项内容,查体后,一人一份健康卡,全部登记在册,并对每份体检卡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整理后装订入档平时,认真做好健康教育课的教案、教学计划、教研活动的书写工作,为卫生档案准备第一手资料。

  每次在各种活动中,例如各种考试、运动会、比赛、军训、学农时,不怕苦和累,积极服务在第一线,坚守工作岗位,及时处理紧急情况,为各种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医疗保障。

  对于医务室的各种器材、药品的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做到药品不浪费,购药帐目清楚,严把进药关口,保证了全校师生的用药安全。

  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比较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为师生们有安全、卫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贡献了微薄之力。今后需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进步。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4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教而不学,工作就将平庸;教而不研,教学就会凝固。尤其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校本教研则更显出它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举措,是促进学校内部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提升办学品味,实现育人目标,我们实验中学紧抓课改的契机,以研促教,以研兴校,大胆实践,锐意进取,在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健全校本教研网络,确保教研机制的畅通运行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教科研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教研、教务处——教研组——备课、课题组——教师个人”四级教研网络。以教研、教务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

  校长是学校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学校领导成员更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我们深知,有了搞教研的领导,才会有一个热心教研的教师群体,领导如不沉于教研之中,教师也很容易袖手旁观,或者蜻蜓点水,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我们根据领导组成员的不同学科特长,人人分包教研、备课、课题组,参与并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包教研组的一切教研活动。学校出台了关于校本教研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四级教研网络中的每个主体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要求,并把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和学校的《教师积分管理办法》挂钩。

  二、强化师资培训,搭建校本教研的学习的平台

  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校本教研的客观因素,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研究制度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要使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永立潮头,不被淘汰,并且有所发展、有所成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搭建学习的平台。

  1、抓好教师读书工程。

  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前提下,为每位教师订购了一份学科杂志,并新近购买了上万元的课改书籍和电教软件,供老师们借阅和使用。《走进新课程》、《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风景这边独好——一位家长心目中的洋思中学》、《敬畏教育》、《走进校本教研》、《不朽的智慧》等理论专著或刊物,是学校要求教师必读的内容。我们还创办了《教师学习园地》、《班主任学习园地》及《实验中学报》,以便老师们及时了解前沿信息,关注教育动态,开阔教学视野。老师们每人每学期完成一本学习笔记,学校定期检查,量化评比。

  2、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实现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是基于学校,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但我们认为它决不能只局限于本校,参与者当然也不应该完全是本校的人员,专业研究人员是校本教研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与专业引领,校本教研会产生低水平反复的危险,自然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因此,我校曾先后邀请(略)。专家们的来校指导帮助老师们揭开了校本教研的神秘面纱,让我们解开了不知从何处入手开展课题研究的困惑,进一步加深了我校教师对课改新理念的理解,坚定了老师们开展教学教研工作的信心。

  此外,我们还诚聘(略)。教研员与我校一线教师的合作,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教研室几位老师的参与无疑可以为我们的校本教研带来新的信息和新的理论支持,能给同组研究人员以智慧和思维的启迪,思想和理念的提升。

  3、启动了“115实中教师外出培训工程”。

  我们在“骨干教师培训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扩大了培养范围,拓宽了培养对象,将全体教师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之列。迄今为止,我校共花费8万多元,先后派出70多名业务能力强,善于研究的中青年教师赴江苏、西安、延安、榆林等地学习考察、接受培训,共138人次。而且凡是外出学习的教师归校后都必须当好“二传手”,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作详细的汇报,说认识、谈体会,将外地先进的教育理念、课改经验为我所补,为我所用,从而做到“一人学习,全员受益”,实现资源传导和共享,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逐步完善教研、备课、课题组管理制度,营造“百家争鸣,共同成长”的学术氛围

  课改实验是一件十分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光靠教师“单枪匹马”必定难以取得成功,因此,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便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在强化教研、备课、课题组的建设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努力:

  (一)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注重实效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让教师从彼此身上汲取灵感和创意,从而使个人专业水平得以成长,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1、操作方法

  ①确定集体备课次数

  [组内每学期的集体备课次数应至少与本组教师人数相符,如:组内教师共五位,那么该组本学期集体备课至少开展五次。]

  ②确定备课内容

  [各组根据学科特点及本册教材的结构情况进行选择,每次的备课任务可以是一课,也可是一个课时。]

  ③个人准备

  [每次活动只针对同一课进行,组长提前布置任务后,组内成员便要投入到认真地备课中去。]

  ④集体研讨

  [大家就自己的教学设想畅所欲言,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使彼此成为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来源。]

  ⑤优化设计

  [通过交流讨论,集各家之长,避自己所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⑥公开授课

  [每次活动只选一位老师承担本组公开授课任务,授课人选由组内在集体研讨之后通过抽签来决定,并要确保每学期每人都有讲课机会。]

  ⑦听课评课

  [组内成员都须参与听课评课活动,评课不可流于形式,授课亮点当然可以提,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却不能避而不谈。要求评课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

  ⑧自我反思

  [每次集体备课,组内教师都要撰写教后反思,思收获、思困惑,将教学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

  2、强调事项

  ①集体备课是一项群策群力、凝聚集体智慧的活动,深入地交流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所以讨论之前,人人都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不是等坐在一起时才去准备、去思考。研讨过程中,大家都是平等的参与者、争辩者、商榷者,人人都要踊跃发言,不可只是坐视旁听,或敷衍了事。

  ②集体备课并不是几位老师把各自的教案进行比照、融合、提炼,然后大家拿着相同的教案去上课,而是要求每位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归纳、提升和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的智慧,又能体现个人的风格。忽视个性,如出一辙的教学有悖我们开展集体备课的初衷。

  ③如果说课前的精心准备是保证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那么课后的自我反思却能帮助我们一辈子上好课,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视。集体备课倡导老师们要会反思、常反思、善反思。需要老师们通过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育随笔、教学论文等途径,将课改中的得失物化为文字,进行教学反思。着重思考六个方面:思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思失败之处,寻找改进措施;思机智之处,留下瞬间感悟;思学生的不同见解、思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思今后的改革创新。教后反思的撰写可长可短,即使只言片语也都是极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3、制度与措施

  ①各年级各学科均须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②由备课组承担集体备课任务,备课组长为负责人。

  ③各小组根据本组情况确定备课时间、地点、内容,并发通知给校级领导及教务、教研处。

  ④组内的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详细的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记录内容由备课组长保存,并于期末同本组其它活动记录及工作总结一并上交教务处。

  ⑤教务、教研处随时检查各组集体备课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效率。

  (二)以课题促课改,以课题促教学

  校本教研必须有符合实际的课题研究为依托,才能促进教师教研质量的提高,而最有价值的课题,则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最讨厌的一件事——上学。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我要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球棒打,狠狠地打、摔,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它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这个学生能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应该很有潜质,但为什么竟对上学如此的深恶痛绝?又如:课堂上,我们老师讲得唾沫横飞,可学生为何硬是听得昏昏欲睡?再如:课后作业布置不少,可为何总是收效甚微?学生记忆英语单词费尽心血,可为何仍在老师考查时脑中羞涩?在教学实践中,有太多这样类似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而这解决的过程,便成了最有意义的课题研究过程。

  明白了课题研究的实质,我们就更坚定了广泛开展研究的信心。自课改实施以来,我校教师连续申报立项市级课题5个,县级课题9个,校级课题14个,参与研究者共106人,基本达到科任教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搞研究的目标。为了将课题研究工作引向深入,我们多次邀请市、县教研室专家来校指点迷津,并积极召开了课题组工作汇报座谈会。教研、教务处随时进行督导检查,要求各组积极开展调查分析,要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及时掌握同类课题研究的动态,忽忘撰写研究论文和实验小结,将研究过程中的点滴感受付诸于笔端,用文字记录下来。更重要的是能围绕所研究的课题,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

  从课题的立项到现在,我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也深深地感觉到,开展课题研究的确不容易,但我们始终相信,它必将对解决老师们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专题研讨,经验交流

  我们要求各组要针对教学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经常性地进行专题研讨。要围绕课改中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对话交流。教研组每两周活动一次,备课组每一周活动一次,有计划、有计录、有总结。学校在宏观调控的基础上,还通过组建,“学科教研论坛”“经验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一个好的经验,变成了多个人的经验;一个新的尝试,大家一起关注完善;一个新的观点,大家一起铭刻于心。一次次的“共鸣”与“争鸣”使老师们不仅收获了理论,与收获了反思与实践的勇气与信心,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要使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校本教研就必须落到实处。

  (四)成立“青蓝工作室”,“以中带青,以师带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温情小屋”

  根据不同的学科,我们成立了语文、教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七个“青蓝工作室”,每个工作室均由同一教研组内经验稍有欠缺的青年教师与业务精湛、又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组成,每室四、五人,按照要求开展活动,从备课——研课——导课——磨课——上课——评课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案例研讨、论文评点、形式多样,茶座式、沙龙式不一而足。

  “精品课”:发挥作为导师的骨干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每一单元提供一堂观摩或研讨课,供组内成员学习。

  “教学争鸣课”:工作室内教师选择同一教材上课,同课异构,比较讨论,取长补短,求优摒劣,以求螺旋上升之效。

  “会诊课”:组内指定一青年教师上课,针对其教学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方面,组内讨论诊断后,该教师再上直至满意。

  “录相反思课”:学校将分批、有序地为所有科任教师自选的一节课进行全程实录,以便授课人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发现得意之举,找出不足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改进自己的教学。“青蓝工作室”的成员将有优先录制权。

  这样的一个学术团体,改变了以往“师徒结对”的一对一,研讨气氛不浓,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弊端。“学而无友必然孤”,这样一个工作团队,大家相互请教,广泛交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导师没有高高在上的权威,学员没有低人一等的拘束,思维在这里碰撞,操作在这里完善。年青老师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和讨教解惑的对象,而导师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点,暗中较劲,发挥个人所学,把本工作室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各个团队喊出自己的口号——“为自己鼓掌,为别人鼓掌”、“你的成功里有我的付出,我的成功里有你的汗水!”。团队成员之间努力建立一种视彼此为工作伙伴和朋友的全新观念。学校教研水到渠成地实现了教研工作重心的下移、从“输血功能”到“造血功能”的转变。

  四、以竞赛为平台,大力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定期举办“课改之星”评选大赛,重建评选制度,凸现三大亮点:

  亮点一:在常规课堂教学、平时教案两大评比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丰富,增加了教师平时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赛后反思、平时作业布置及批改三个部分,使其评价更加全面。

  亮点二:课堂教学评价方面,力求体现“以学论教”的课改新理念,除了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式的选择等因素之外,更着重去关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交往、思维以及目标达成状态。

  亮点三:通过三届比赛激烈地角逐,学校共有(略)等16名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但锤炼骨干、树立典型仅是我们举办这一比赛的目标之一,同时,我们也力求借此活动来推动全校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所以,我们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在组内通过预赛后产生,凡具备参加“课改之星”评选大赛条件的教师均需参与组内预赛,于是,听课、评课活动蔚然成风。“课改之星”竞赛的平台,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也有力地促进了全校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整体素质地提高。

  五、在“合作、竞争、共赢”精神的指引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教研活动

  (略)

  六、创建教师校本教研档案,积累校本教研有形成果

  学校给每个教师建立了《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目的在于:记录教师的校本教研成长过程,展示教师的个人素质与奋斗成果,为检查和评价提供真实依据;建立积极的反馈调节机制,促进教师积极的自我反思,发现并诊断个人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救,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体验成功,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领导可以借教师个人档案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推广,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教师个人成长档案”的内容:1、内容清单:即每一项的具体名称,可使记录档案一目了解;2、教师基本情况(个人简历);3、荣誉证书;4、自己最信奉的教育格言;5、教育感悟;6、工作计划和总结;7、成果记录:课题研究,获奖论文、教案、发表作品等;8、教学随笔、教学反思、教育教学案例(教育教学中的小故事);9、课例研究;10、业务学习笔记;11、教师综合素质考核情况;12、教育教学业绩。

  七、重建教师考评制度,推动校本教研工作持续性发展

  在对传统考评制度反思的基础上,我校重建了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科研考评制度。在原来“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课改之星”、“学科带头人”的台阶的基础上,又增设了“教科新秀”、“教科能手”、“学术带头人”的评价体系,促进了教师的个性发展。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相应的《教师教科研奖励办法》及《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办法》,对教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及教研、备课、课题组及时予以表彰奖励。而且把教研成果也作为评选优秀教师、职称晋级,甚至是能够参加外出培训的重要条件。

  考评办法包括了教师本人在内的多元参与和多样化评价方式方法结合的原则,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师德、教育观念、知识素养、专业水平和教科研情况,促进教师有效反思,不断进取。主要评价方法:①教师自我评价(10%)。②教研组评价(10%)。③教科研领导小组评价(20%)。④学生评价(10%)。⑤家长评价(5%)。⑥教学成绩评价(45%)。

  八、艰辛探索中,成果初见端倪

  在与校本教研同行的探索中,我们实验中学上下一心,努力实践,收获了令人欣慰的成果:

  (一)学校的飞跃

  短短五年时间,一所刚刚起家的.初级中学竟一跃成为一所有口皆碑的“市级示范初中”,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教科研能力的增强有着莫大的关系,与学校建立的“科研兴校,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学”这一运行体系是分不开的。

  (二)教师的成长

  (略)

  (三)学生的发展

  (略)

  课堂上,艰难生涩少了,生动鲜活多了,愁眉苦脸少了,会心微笑多了。学生们积极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尽情体验着与老师、与其他伙伴同品共享的学习愉悦。

  九、问题与反思

  当然,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行为,我们还是刚刚起步,在开展校本教研的尝试过程中,我们还存在有许多困惑和不尽人意之处。

  1、校本教研中的案例研究还停留在表面上。

  2、教师间虽然有了同伴的互助与横向支援,但仍需更多纵向的引领。

  3、少数教师对教学研究的认识仍很肤浅,认为开展研究就是要著书立说而且还会给正常的教学工作带来额外的负担,部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仍处在“要我做”的状态,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4、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有许多宝贵的东西我们还不善于发现而总结,这是很可惜的,这就更需要加强学习,丰富我们的头脑,培养我们的研究精神,提升我们的研究能力。

  5、校本教研经验不足,急需向其他先进学校学习,来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

  十、发展思路

  1、继续强化教师的研究意识,探索校本教研激励机制

  “以研兴校,以研促教”,绝大多数教师对此在理论上是明晰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经验管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我的书”的苦干作风,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科研对于部分教师来说仍处于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而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生根于老师们的教学需要,才能真正兴起并逐步壮大。

  外在约束是基础,内在激励是升华。我们将继续努力激发教师发展的欲望及潜能,使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学校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内容。不断地引导老师们坚持终身学习,在危机意识中超越自己;坚持教育叙事,在教学智慧中发现自己;坚持行动研究,在把握规律中端正自己;坚持教学交往,在师生沟通中发现自己;坚持参与现场,在关系活动中提升自己;坚持合作反思,在总结经验中提高自己;坚持协同跟进,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

  2、重视案例研究,倡导深入反思中提升自我

  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它的来源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不仅包括教法、学法,还包括教师、学生的成长等方面。针对我校过去案例研究浮于表面的不足,我们将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到两次案例分析,以便对自己已经发生的教育事实或故事进行追述与反思。这些故事如果不加以整理和研究,过后便烟消云散,而稍加关注,并作剖析,就可从中感悟到某些共性的、规律性的东西。教师把这些故事转化成教育案例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整理自己教育思维的过程,它可以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进行反思,以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

  3、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搭建网络教研平台

  今年,我校将投资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和校园网,为了提高多媒体设备的利用率,切实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改进教育教学手段,我们将定期组织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并要求每位教师除了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校外教育教学先进理念,教育科研的实践创新等相关内容外,也需积极地将自己的教学反思、优秀设计、优秀案例、教学实录等放到学校网页上,同教研组的教师网上跟帖评论。

  4、“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的服务制度。

  校本教研的服务,包括专业支持、校本培训经费、信息、物资等方面的保障,就目前来讲,最主要的是建立教师教研专业支持制度。

  学校要创造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支持环境,和专业研究组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聘请教研人员做学校的教研指导,并通过开展深入且频繁的专题研讨、教师与专家对话、学术报告、名师讲课等活动,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和学校教研的整体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将在新课程“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广阔天地里,让生命与使命同行,凭借“校本教研”这一平台,在执着教学的背后痴心不改地探索教育的真谛,升华教学的行为,用行动来擦亮教育的梦想天空。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5

  20xx年在人生历程中是一个值得回味、富有生命意义的一年。2月23日两地隆重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3月2日由市教育局护送正式驻校开始熟悉、了解,开始了全新工作之旅,到今天已是318天。

  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两地教育局的直接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下面作简要总结:

  一、牢记使命,掌握实情,为异地顺利开展工作打好基础。

  肩负两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托和辖区人民的期盼,作为一名校长、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以对全体师生员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决拥护两地教育局的正确领导,拥护教育局的决策,认真落实教育局的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牢牢把握两地合作的大好契机,始终把学校的稳定、生存和发展放在第一位,用“廉洁、高效、务实、创新”作为座右铭,紧紧团结、依靠同志们,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调动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我们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远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致力于树立“敬业爱岗,作风过硬,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平等友善,率先垂范,强毅奋进”的校长团队形象。本人紧紧依靠全体教职工和管理团队,保持“沉着、稳定、博爱、厚实”的良好心态,做到团结同志、精诚合作、献计献策,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以身作则,做到兢兢业业、开拓创新、勤政廉洁。我虚心向每一位有缘接触的领导、同事学习,尊重每一位接触到的教职工,包括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能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育人质量,努力把学校办成全体师生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乐园。

  本人坚持每天前几位到校,后几位离校。从反馈信息来看,能获得教职工支持,获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获得领导的肯定。

  我坚信微笑可以让人感到温暖,热情可以融化坚冰,鞭策可以催人奋进,坚持可以创造奇迹。用实际工作和一言一行表明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优秀校长所具有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事业责任感。

  二、积极思考,理清思路,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教育和发展。

  继承黄质夫先生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以新教育理念和行动为引领,根据学校教育实情和师生的精神状态,学校提出并践行“幸福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学校用幸福来诠释教育,强调在教育中体验、享受幸福。追求枫叶片片红,师生个个亮。

  学校提出“构建以人为本,诚信、和谐、文明、催人奋进、追求卓越的‘幸福教育学校文化’”。以“精神强大、德才兼备”为校训,以“诚信协作、自律超越”为校风,以“以学定教,严谨挚爱”为教风,以“博学感恩,厚积有恒”为学风。总结提出了学校“三为、三共、三能”学校教育精神。明确了好教师、好学生的标准。提出学校评价理念,做到全员、全面、全程评价,形成比勤奋、看进位、学先进、帮同事的良好教育氛围。管理强调常规化、精细化、信息化、制度化。强调团队拼搏、全力以赴,鼓励每一位师生争取成绩,争做秀的自己。

  确立了共同愿景,把学校打造成师资队伍素质过硬、素质教育特色鲜明、教学氛围浓郁、教学质量、文化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校本课程较完备、各项达标率较高的栖霞区先进学校;一所特色文化品牌学校;一所外向型、新教育实验示范窗口学校。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中是一所富有办学思想和引领价值的学校。

  学校提出并实施用“先进的办学理念、独特的教育结构、温馨的育人环境、精细的常规管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努力做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全面发展和特长发展兼顾,知识提升和能力提升同步,培养学生基础实、思维活、能力强,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家乡情结的现代公民。

  7月31日前,为学校独立后运行进行了建章立制,编写了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材料各一本,为8月1日后南京市栖霞区海门实验初级中学正式运行后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操作规范及各项制度的校本学习奠定基础。

  三、认真谋划,制订计划,以针对性措施和严格管理保证学校稳步提升。

  根据教育局的指导性意见和总体办学要求,根据学校的独特的办学历史和人文环境,决定通过高举旗帜,如办学思想、教育教学理念、学校发展愿景、共同价值追求等来引领共同的朝向,凝心聚力,共同踏上学校快速发展之路,共同开始追求名校之征程。

  本人十分强调工作的条理性,做到超前谋划、提前规划、认真计划,做好长计划,短安排,让全体师生提早准备,心中有数。

  本人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1、坚持每天写工作日记。从2月23日起,坚持写工作日记,记录着每天的工作、得失和思考,也为了防止遗忘。

  2、本人广泛听课,确保两个校区每个教师的课都能听到,从而了解教师。本人经常进入教室、办公室内,与行政组人员、教师、职工、学生和家长交谈了解各方面情况,包括人员、课务,工作、学习状况,学生和家长的愿望等,甚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矛盾,管理的规范,工作的流程,办公系统的运转等等,为后续工作开展掌握第一手资料。

  3、认真组织好海门专家团队和区教研室到学校来进行教学调研工作,对学校教学进行较好地诊断指导,展示认真计划、精细安排的工作样式。向兄弟学校老师展示,由区教研室组织全区相关教师观摩课堂。

  4、高标准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展示组织化程度、严格要求和高标准管理的工作要求。

  5、组织强化学生英语听力口语的训练,在低位中取得区学校最显著进步。

  6、5月1日后针对初一、初二都是倒数第一,地理、生物合格率最低的严峻形势下,向区教育局分管领导汇报,开始提前介入十分复杂情况下的学校初中教学管理。与韩祥富校长商量后一人一个校区,制订计划,下达目标,突出重点,分层教学,强化复习等举措,全面完成了地理、生物会考合格率目标,期末考试成绩也取得提升两名的较好成绩。

  7、在区教育局大力扶持下,在徐局长的组织和直接参与下,在韩祥富校长的主持下,多次进入小学,编印好宣传材料,扎实进行了秋季初一招生的宣传工作,为减少优质生源流失做了大量工作,甚至直接给许多学生家长通电话。有时一天打六十多个电话。6月19日学生毕业考试前夕,就将初一新生暑期学习生活安排发到六年级学生手中。

  8、8月1日起主持学校各项工作,包括教育、教学、后勤、安全等。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工作和教育氛围的营造,落实教育框架。开好校长办公会议、行政会议、教代会、校务委员会会议、班主任会议、学科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教职工会议、学生会议、家长会议等各种会议。在同志们鼎力相助下,

  (1)在8月初学校刚独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教职工代表,诞生了第一届教代会,竞聘产生了第一届中层干部,这样就诞生了第一届领导集体。先后审议并修改了校本培训材料、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好奖励性绩效方案草案,从而确定了学校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产生了第一届校务工作委员会,真正实现“一主两翼”现代学校管理体系,解决了学校许多困难。

  (2)规范、顺利完成新初一的招生和报名工作,安排好军训等事宜。教学常规要求的落实和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提出和实施,进行第一届“幸福杯”优课大赛;成功举办第一届体育节暨秋季田径运动会;组织了每次考试和质量分析,规范程度逐步提高。面对困难,与同志们一起想办法,寻找问题的根本原因,寻找学校良性发展、提升质量的有效办法。

  (3)围绕新学校开学做了大量工作,包括搬迁、开学典礼、教师课务、学生分班、新学校运转等。

  (4)策划、组织特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课、家校合作共建活动(编印了10期家校共读)、规范写字课、社团活动课等,初步形成了一些校本化课程草案。

  (5)严格各项管理。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密切监控及时发现学校各种情况,及时纠偏和助推各项工作。缔造完美教室,营造书香班级,积极推进逐步实施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浓厚教育氛围。

  (6)注重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学科组长备课组长队伍的建设,关注骨干教师的发展。组织中层以上干部专门学习两次。组织学科组长、备课组长到南师附中仙林分校参观学习。组织初三年级教师和初一数学备课组到海门实验初中开展教学研讨学习活动。本人与学科组一同到了花园中学、一中马群观摩了区教研室组织的与名师有约教师培训活动。我到了伯乐中学,为参加排球比赛决赛的师生鼓劲。

  (7)在征求全体教职工、行政人员、街道领导、教育局领导的基础上,制定了学校新三年发展行动计划,并召开了新三年发展动员大会,吹响了新三年跨越发展的号角。另外,听取教育局领导、科室和学校同志们的意见,逐步推进学校文化构建。

  (8)组织学生去清华北大参加励志冬令营,开阔眼见,提升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要求,激发学习内驱力。

  (9)根据教育局和区有关部门的安排,先后迎接了南京市领导、市教育局、区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工作,区教育局领导经常来校调研指导工作。组织编印了宣传材料,代表学校介绍办学情况。

  (10)年末成立了尧化校区党支部,召开了党员会议,推荐了两名入党积极分子。支部成员之间经常谈话、谈心,开展批评与自我评价。

  (11)学校管理井井有条。中心活动力压群雄,先后取得了区大合唱比赛、特色操、跑操比赛一等奖,为全体师生、为学校发展树立了信心。坚信我们的学校一定能创造奇迹,坚信我们学校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尽管20xx年还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在后面工作中更加精细,更加有效。但是,总结过去,充满信心,展望未来,激情澎湃。20xx年已经到来,是新三年跨越式发展第一年,继往开来,至关重要,时不我待。需要聚焦质量,围绕主要工作和核心任务,进一步明确目标,分解责任,提升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新三年的第一年跨越发展。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6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其它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都承接着学生知识的储备,能力的延续,身心的成长,品德的形成,在教学工作中要因班而异,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起始年级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和兴趣的激发;强化管理意识,落实教学常规,努力夯实基础。教务处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引领教师在备课、上课、辅导、测试、补差等具体环节上力求精细、高效。坚决杜绝备课马虎、上课敷衍、照搬照抄往年的教案、作业一勾到底、有练不改、改后不评等教学不认真现象的发生。教学管理方面:认真督促教师落实教学五认真,积极推行课堂教学改革,以导学案为抓手,以“四清”为促学手段,促进课堂绩效效益的提升,夯实基础年级的文化学习基础。

  作为毕业班的教学,实施目标教学,提高针对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在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积极尝试分层教学,使优秀生持续发展,中等生得到提高,学困生达到合格。教学中要研究及改进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强化双基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要抓好单元目标测试和复习阶段检测,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策略。狠抓落实,并加强检查督促,特别要把集体备课、作业精选与批改、单元测试、“补缺补漏”等常规工作落到实处,并建立相应的检查评比制度。要注重抓好目标生的各科吻合度,膨大学生本科达线数。所有任课教师掌握理解考点、抓住重点,处理好教材难点;班主任注意协调好不同学科之间的考试次数及作业量,树立全局意识,发扬团队精神,打好毕业班复习备考的总体战;

  强化练习,增强实战能力。对于毕业班来说,要深入研究考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把握正确的考试改革趋势,明确复习方向和重点,认真总结并研讨复习策略,制订好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实施合理、可行、有效的复习模式和方法。广泛地收集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及强化练习,努力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教研处要组织学科教师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教法,尤其是要搞好教学反思,找出教学方法的得与失。要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集体研究教学方法,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取长补短,优化教法

  改革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完善并优先考虑教师教学工作的科学评价制度,在总复习过程中,要以目标为依据有计划地做好复习效果的阶段性评估工作,在阶段评估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阶段评估的成绩要作为学校考核教师教绩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积极进取,争当“名师”,促进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中学学校工作总结 篇7

  教师交流是促进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利于相互取长补短,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推进,能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今年是我区干部教师交流活动的第一年,我们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在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学校坚持以贯彻素质教育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开展干部教师交流活动,精心组织,密切配合,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现就一年来的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总结如下:

  一、我校交流教师的基本情况

  在这一学年中,我校选派小学数学教师刘忠华老师、初中数学教师邱钦元老师、冯祖怀副校长到外校去交流,刘忠华和邱钦元交流到岷江东路逸夫学校,冯祖怀交流到四川美丰寿丰实验学校。他们都是新中学校的中流砥柱,业务能力很强,到外校去交流既能胜任外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将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回本校。学校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到外校去参加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教改,虚心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自己锻炼成为科研型教师。交流期满后回到学校,把学到的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传授给我校教师。另外,我校也注入了新鲜血液,德阳市黄河路小学的副校长陈隽、涪江路小学谭晓明老师、孝泉初中胡俊老师交流到我校,他们用他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感染和帮助着我们所有的教职员工。

  二、加强领导,为搞好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我校在接到交流任务后, 积极行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指定了具体的负责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选派人选工作中, 坚决按照上级指示精神,精心挑选出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教师;在学科分配上,选派主干学科教师,将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放到一线。有了他们的参与,为干部教师的交流工作稳步、顺利、卓有成效地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提高认识,为加强交流教师的管理细研对策。干部教师交流是学校之间传递新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技能的新举措,可以让两所学校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我们认为:干部教师交流工作开展得如何,人是决定性因素,在选派好人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我们对交流干部教师的管理主要采用两种办法:一是委托对口交流学校对交流教师进行直接管理,尤其是加强思想疏导和工作指导。其次,学校领导班子也对轮岗交流的教师不定期地进行走访、慰问,询问工作进展情况。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促进作用。

  四、双方关爱,为干部教师交流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了给交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把关心落到实处,双方学校的领导会不定期地到交流学校了解情况,与交流干部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肯定他们原来工作成绩的同时,针对下一步在新环境的工作进行询问:一是询问目前的工作情况,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学校将大力支持各位教师的工作;二是询问出行情况,坐车来校是不是方便;三是询问家庭情况,还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组织解决,要是有困难学校一定会全力帮助;四是树立信心、相信学校、相互配合,把教学工作搞好;五是与原学校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领导的悉心关怀,让交流的老师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也更加坚定了立足岗位、扎实搞好交流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五、爱岗敬业,为搞好干部教师交流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来我校交流的三位教师,他们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都有着自己灵活、独特、实用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他们能扎实备课、认真上课,与同学们相处非常融洽。虽然每天都是紧张而艰辛,但老师们脸上的笑容却是多彩的。他们这种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无私奉献、苦干实干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三位教师能自觉服从教导处教学安排,能主动进行听课、 评课,尤其是陈隽副校长,来我校一年时间,就已经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听完了我校所有老师的课,并给每个老师都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他们和我校老师认真交流,谈教学得失、论教学方法、参与集体备课,谭晓明老师,每天都能听到他和我校数学老师郭升平、张凌杰等人的激烈讨论,他每次都能建设性地吸收郭老师和张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把自己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传递给我们。这三位交流教师还能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探讨新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对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自己对日常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和体会,谭晓明老师作了一次《一堂课,你更关注什么》的专题讲座,陈隽副校长作了一次《校园消防安全教育》的专题讲座。他们总是能够做到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时时刻刻都以一个优秀交流干部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胡俊老师除承担教学任务外,还积极、认真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认真履行运动场修复工程监督等工作,协助总务室做好教师周转房配套设施设备的计划、采购工作。

  总之,通过一年来的干部教师交流,不管是派出交流的教师,还是外校交流过来的教师,他们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树立教师是形象、是模范、是榜样的准则。他们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奉献,深深地感动着学校的每一位同仁。教师交流,是一件新生事物,没有成功的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使其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中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促进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