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总结

马振华老师

  一、学校概况

  都江堰市蒲阳中学创办于1969年,旧校址位于都江堰市蒲阳镇会元街,占地面积19625平米。震后蒲阳中学新校区迁至蒲阳镇空军疗养院侧,于20xx年由上海援建并投入使用。占地面积约56196平方米,建筑面积26661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教室48间,多媒体教室36个,功能室30个,其中网络教室3个。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744名。教职工108人,高级教师29人,中级教师53人。

  学校立足于农村教育,围绕“在农村办学,为农村服务”的办学宗旨,通过多年的发展积淀,形成了具有蒲中特色的“重爱、重人、重成功”的“三重”办学理念。在爱的教育下,以人为本,努力追求学生学业成功、老师职业幸福和学校和谐发展的价值目标。在“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创新进取”的蒲中精神鼓舞下,学校全面开展以德育为首位、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形成了现代化的学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规范科学,设备设施现代,教育教学质量高,科研成果丰硕,艺体教育成效显著,是我市一所农村品牌学校,树立了“管理机制活,发展速度快,质量效益高”的良好社会形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管理,都是名符其实的现代化农村初中寄宿制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优秀网站”“全国法制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实验研究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四川省艺术先进学校”、“XX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XX市校风示范校”、“XX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XX市中小学实验教学示范学校”、“XX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XX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XX市绿色学校”、“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XX市示范家长学校”、“XX市先进教科室”、“XX市课改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了“都江堰市蒲阳中学数字校园达标(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付强校长任组长,曹霞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统筹规划和管理全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

  学校设立了专门的管理部门——信息中心,主要负责信息设备维修维护和管理、教职工培训、师生信息化活动组织协调、在教科室支持配合下,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的课题研究等。

  学校以课题研究和活动开展为抓手,促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课题参研人员和学校信息技术比赛活动的参研人员、工作小组和评委小组覆盖全部学科,并定期开展研讨活动。

  信息中心设主管一人,享受中层干部待遇。另配有四名高素质专兼职人员中,除一位机房管理人员外,其余网络管理(兼硬维修维护)人员、网站管理(兼信息发布和硬件维修)人员和电视、广播管理人员均为大学本科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毕业。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为我校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二)制度保障。

  制定本校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明确职能部门,落实岗位职责,制定数字校园项目管理细则和服务流程规范,建立保障和激励机制,确保我校教育信息化长效发展。

  (三)经费保障。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上级部门项目建设经费投入等,保障数字校园项目的日常运转和应用经费。

  (四)安全保障。

  加强数字化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数字安全以及校园网设施安全等方面工作,明确了数字化服务管理及校园网安全制度,校园网络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攻击。建立保障教育信息化安全运行的长效机制,确保信息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五)考核机制

  将教师信息化素养、学科教学与信息化整合水平列入教师年终考核指标中,用激励措施保障信息化推进工作。

  三、信息化建设

  1、数字校园硬件资源建设基本到位

  在上级政府部门统一规划和我校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校初步建成了适应学校现状的数字化校园软件硬件平台。网络建设方面,除宽带光纤接入、数据点覆盖全校所有教室、功能室和办公室外,办公区和主要教学区实现了无线宽带全覆盖;教室多媒体到班比为1:1,且设备良好(电子白板33部,交互多功能平板电视4部);网络机房3个,语音室一个,教师电脑156台、学生电脑144台、手提电脑10台;全体教师人手一部笔记本电脑用于备课、上课;配备有远程会议系统一套;有校园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各一套,电视台广播站面积共60余平米,广播系统能分区播放,有单反相机一部、数码磁带摄像机两部;安装有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各科室均备有电脑、打印机、多功能机等数字化办公设备,满足各部门办公自数字化之需;学校建有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宣传平台,并将其二维码在学校开放区域对师生、家长和社会公示,供师生、家长和其它关心学校发展的人员关注,扩大学校宣传的影响面。

  2.校务管理数字化

  校务管理方面现有:综合办公OA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教籍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考试网阅系统、排课系统、自编了操行评价系统、档案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平台,并与上级相关管理部门联网,实现了数据共享。“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为教师备课、上课、教研等提供数字平台,也为家校沟通、师生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和管理效率,较充分的体现了管理的数字化。

  3.努力丰富各种资源平台

  学校先后购买了中考资源网;启用了智学网、乐教乐学人人通平台、教江堰教育资源云平台等,为老师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数字教学资源,能满足我校教育教学信息化需求。

  四、信息化应用水平

  要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除了硬件上配备到位外,更重要的因素是全体师生员工思想认识的到位和积极的参与,因此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对师生员工进行培训、指导,努力提升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1、提供各种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职工信息素养的培训提高,每次上级组织的教职工各级各类信息技术专项培训、市内外、省内外的学习培训考察,均按要求派送。学校还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先后对教师进行交互式多功能平板电视、电子白板的全员培训、PPT课件制作培训、微课制作培训等教师信息技术操作的基本培训。

  通过各级各类培训,我校教师绝大多数都能熟练地使用教室信息化设备进行课堂教学、多数教师能熟练地从网上搜索并获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并能自行开发或二次开发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使用各种平台(QQ群、微信群、乐教乐学等)进行家、校、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效益。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地培训和提升,均做到了认真组织,参与率和合格率均达到100%。

  2.以活动促提高

  学校除开展各类培训活动外,先后开展了校内多媒体应用赛课、课件制作比赛和微课制作比赛。还组织教师们积极参加各级“晒课”活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教学研究活动。

  通过比赛,进一步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和学习热情。近年来,学校有多位教师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论文获县、市级奖;在20xx年“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我校老师积极参加赛课活动,其中周详老师的《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杨梁老师的《心理健康》等9名教师的课堂实均录入教育资源库。陈聃教师在“都江堰市‘文轩教育杯’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课堂教学”赛课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3.努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为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地培养,学校一方面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开齐开足了信息技术课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类学生信息技术活动,如每学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与应用方面的讲座、研讨、培训、交流等活动2次,要求学科老师加强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个人信息素养。

  上述培训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多年来,全校师生在网络或各种自媒体上,没有任何违反相关道德、法律法规的事件发生。相反,增强了师生对信息化发展的利弊的辩证认识,让数字化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回首过去,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有所收获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展望未来,我们深感充满信心但又任重而道远。不管怎样,我校将本着“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内涵发展主动化”的工作方针,积极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开拓创新、求实进取,做好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蒲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