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综合测评年度书面总结

莉落老师

  最近几天,身边的同学都突然忙乎了起来,上网下载表格,仔细填表,认真核对再核对,细致再细致地寻找加分“条款”——没错,学校要评奖学金了。

  填写综合测评表,是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表现、对评分细则“斤斤计较”的时候,每个觉得自己有希望的学生都努力为拿到奖学金争取一丝一毫的可能,尽管“争取”一词颇有自欺欺人的讽刺意味。因为过去的一年已成为了不可改写的历史,而历史留下给我们的,只有记忆。

  “再NB的大学也有堕落,再SB的大学也有奋斗”,带着这句话,我走进了我认为并不SB的华商学院。

  还记得我在大一上学期的时候就曾信誓旦旦地许诺:“我一定要拿到奖学金”。之后的日子,我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好学生”。从不迟到旷课、安安分分地做笔记写作业、每天早出晚归到图书馆当“学霸”,也最终拿到了“令人羡慕”的好成绩?但是没日没夜的学习,换来的,也只有一份成绩,一堆分数而已。到了下学期,我不再“盲目”地当“学霸”,我的学习也不再局限于书本,或者更准确的说,我的生活不再只有学习。向书本外,向社会,向世界投去热诚的目光,我为自己记忆的记录本添了不少缤纷色彩。给VOA网站做新闻稿翻译,为纪录片配音翻译字幕,主持英语演讲比赛,甚至是逃一些对自我增值影响甚微的课程(当然,逃课也是有代价的)?那是一个喧嚣的学期,但喧嚣过后的沉淀,让我回味。

  我大一的一年总结下来,用一个句话可以概括——因为新鲜好奇而营造出的喧嚣,见证了一位雄心壮志的年轻人心智的成熟,并启迪了他对人生的定位与追求。

  “回头看看我的大一”,我写起来更像是一篇 日记,又或是一篇随笔,而非总结。为什么?因为我打心眼里不认同,一份综合测评可以真正地“测评”一位学生过去的一年。综合测评,是要将学生过去一年的经历转化成一堆生硬无情的数据,然后按数据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给学生打上“一等生”、“二等生”、“差生”的记号,再奖励并分发奖学金。

  用成绩、综合评分来评奖学金,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一堆数据,又真的能衡量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大学光阴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回到“回头看看我的大一”,如果我将我自己的大一生活和学习数据化,我的总结会全然不同。总结中,在学习方面,最让我骄傲的将不再是我的专业课都拿到了90+,而是我的公共课从未高于75,我的选修课只有60。为什么?因为我把逃掉某些“郁闷的”公共课的时间花在了沉浸于图书馆的书海里增值自我;阅读课92分这个数字,在我读过的英语原著书数目——25面前,会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用于精听超过300篇常速新闻的努力,在听力98分这个看似“光鲜”的数字里并没有获得一丝一毫地体现;而我在学业上最大的成就,不是背完的上万单词,而是我认识了三位与我如挚友般相处、可爱的、魅力无穷的老师???

  在生活和课外活动上,我记住的,并不是我在某场球赛上拿到32分,而是外语系篮球队队员在保持终年不胜(其实也就四场球而已)的“难得”记录的同时,至今未曾放弃下一场会赢的希望;在院广播台做了多少期英语节目,具体数字早已忘记,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我在广播台认识的一群好朋友、好同事,以及与他们共事的每一天?

  认真看看,仔细想想,数据与一个人的'成长的经历始终难以共融,即使他们的粘合剂是真挚的情感。

  说个题外话,如果去个社会实践、看场电影、当个班干部什么的都可以在综合测评加分,那,回家陪父母过节或者是非节假日回家陪父母,我觉得列入加分细则更显得有意义许多。

  过去的一年,是我成长的一年,是我成人的一年,是我成熟的一年。

  诚实,充实,踏实,是我大一一年下来始终在追求的生活准则,但真诚地说一句,时不时地,我仍会欺骗他人、欺骗自己,仍会虚度光阴地偷懒,仍会轻佻浮躁。回顾这些成长犯过的错误,我总会在懊恼后给自己严厉的鞭策,但每次到最后,总会笑着原谅自己。为什么笑?是因为开心,是因为,你发现你在原谅自己的同时,你又长大了一点,又成熟了一点。能够见证自己的成长,这是一种何等的幸福!作为一个19岁的年轻人,懂得奋斗,懂得原谅,懂得享受幸福,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一个年轻人奋斗的一年,不由成绩分数来衡量,不由综合测评来衡量,不由奖学金来衡量。

  一个年轻人奋斗的一年,由自己为梦想问心无悔的坚持与倔强来衡量!

  人不应只一味地往前看,有时,往后看,也是人生的一份精彩。

  回头看看我的大一,大学的一年,何止一年;奋斗的一年,何止一年;一个人的一年,又何止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