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精选六篇)

李盛老师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1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竞争?合作?

  1. 竞争的两面性:

  ⑴竞争的积极作用 P90第一段

  ⑵竞争的消极作用 P90第二段

  2.忌妒心理的危害P91

  3.竞争的规则是公平

  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4.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合作的重要性:

  ⑴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社会生活中,谁都不可能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2]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⑶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能集聚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性,并能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二、合作!竞争!

  1.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意义

  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的竞争。竞争和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的进步。

  4.如何“在合作中竞争”?

  ⑴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⑵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⑶在合作中竞争,不以成败论英雄。 面对竞争的成功,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面对竞争的失败,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

  2.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在竞争中合作的意义P98第一段

  怎样“在竞争中合作”?

  ⑴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原则 。

  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⑵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对于竞争或者合作过程中的分歧和误会,不能心存怨恨。

  ⑶“在竞争中合作”需要我们形成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

  含义: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2

  1.什么是人格尊严权?

  是指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

  2.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侵犯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3.名誉人的名誉是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价。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客观公正的社会评价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的更多尊重,还可获得经济效益。

  4.什么是名誉权?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5.侵犯名誉权行为表现及后果怎样?

  公然辱骂他人,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脏物等,都属于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行为,是诽谤行为。这些行为既是侵权行为,又是不道德行为,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6.什么是肖像权?

  肖像: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

  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

  法律规定:

  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此外,恶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7.什么是姓名权?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法律规定: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3

  隐私受保护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个人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3.隐私权的含义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5.隐私权的内容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有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隐私权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

  8.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9.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10.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4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1.什么是宽容?宽容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为什么要宽容他人?(.宽容的重要性?)(课本102-104页)

  答: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求同存异,尊重彼此的个性。②宽容是一种传统美德,我们为人宽容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能赢得友谊和他人的尊敬,获得更多的朋友。③宽容,是一种境界。宽容别人能使我们的精神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也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④善于宽容利人利己,宽容对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和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为什么说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3.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意中伤害了别人或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应该怎么办?(课本102页)

  答:①我们都不是圣贤,现实生活中难免无意中伤害别人,这时,我们要体谅、尊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道歉,请求他人原谅。②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对别人的“对不起”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而不能得理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4.如何学会宽容他人?(课本104页)

  答: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宽容要讲究策略。具体地讲应做到:①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②在可能的情况下,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过。③对待家人、同学、朋友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④决不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5.怎样宽容自己,悦纳自己?(课本104页)

  答:①既不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妄自尊大。②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课本105、106页)

  答: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②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7.己欲立而立,己欲达而达人的含义和要求是什么?(课本106页) 答:①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②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在,更不能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利益。③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就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8.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是什么?(课本107页)

  答: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5

  诚信是金:

  1. 诚信的含义?

  答: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为什么要诚实守信?(课本115页)

  答:①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②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他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③言而有信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3.如何做到对人守信、对事负责(诚实守信)?(课本117页—118页)

  答: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②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③在没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轻易许下诺言,一旦承诺,就应努力兑现。④无论做大事还是小事,都要认真面对,实实在在做事。(或诚

  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为什么在诚信做人方面既要做大事,也要拘小节?(课本118页) 答:①我们对所做的大事小事,都要认真对待,在做人方面实质上没有大事小事之分。②生活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构成的,诚信做人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③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小节。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做诚信的人

  5.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怎样的?(课本119页第一段)

  答: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获得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会获得人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6.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或我们应遵循哪些诚信守则?)(课本120)

  答:①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②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不能以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③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损害长远的利益。④在情与法的冲突中,诚信守则要求我们站在法律一边,诚信所维护的不是私情,而是国家法律。

  7.诚信的智慧有哪些?(课本121—123页)

  答:①把诚信的要求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②正确处理诚实与隐私

  的关系③正确处理诚实与谎言的关系

  初二政治上册知识点总结6

  走进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

  (2)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

  (3)孝敬父母既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现代社会,孝敬父母是基本的道德规范。

  2、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在生活中应做到哪几个方面?)

  (1)听从父母的教诲,认真学习,踏实做人。

  (2)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生活上艰苦朴素,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3)亲近、关心和帮助父母。

  (4)赡养父母。(物质,精神)

  3、代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1)进入青春期,青少年自我意识、自尊心和独立意识增强,逐步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父母,强烈希望并开始尝试与父母建立平等的关系,不再一味的依赖父母,但父母仍然把我们当成小孩儿或儿童,因此产生了各种误解、分歧、隔阂,甚至产生矛盾与冲突。

  (2)我们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态度不一定相同,导致产生矛盾。

  (3)与同伴关系越来越密切,也会使我们与父母的亲情关系相对疏远。

  (4)情绪和心理的变化使我们往往以执拗的、对立的、反抗的心态对待父母,加剧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4、怎样解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要认识自己的变化和特点,主动与父母沟通,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理解我们的愿望。

  (2)客观的看待自己与父母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从内心尊重父母,愉快的接受父母正确的意见和建议。

  (3)了解父母的辛苦、困难,体验父母的情绪和需要,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状况,给与父母更多的精神安慰。

  (4)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态度,克服逆反心理。

  (5)妥善处理尊重父母、孝敬父母与帮助父母的关系。

  (6)子女与父母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加强沟通,这不仅有利于消除矛盾和冲突,而且能促进双方相互了解,相互体谅,和谐相处。在与父母的和谐相处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