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畜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阿林老师

关于畜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畜牧局在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局干职工和全县畜牧兽医工作者,紧紧围绕“以农为本,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这条主线,狠抓畜牧业生产和防疫工作,全县畜牧业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呈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现将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县畜牧业生产形势

  半年来,牲猪饲养量达28.2531万头,其中出栏14.9927万头,比去年增长3.1%,存栏13.2604万头,比去年增长2.8%;山羊饲养量达14.2634万只,其中出栏6.4688万只,比去年增长6.7%,存栏7.7946万只,比去年增长1.9%;家禽饲养量123.48万羽,其中出笼73.27万羽,比去年增长2.2%,存栏50.21万羽,比去年增长0.9%;肉类总产量13362.8吨,比去年增长3.2%。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认真抓好动物防疫工作,确保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动物防疫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我县紧紧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以及《省动物防疫条例》提出的“依法防疫”和“预防为主”的原则,结合我县的实际,制定了“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重点推出“养、防、检、治”的综合措施,将强制免疫与常规免疫相结合,防疫工作做到常抓不懈。今年春防工作中,组织全县15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和24名乡镇防疫员,深入广大农户,开展免疫接种工作。坚决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猪、牛、羊、家禽的免疫率和免疫密度经市防重办组织的县(区)防疫交叉检查验收全面达标。采集血样进行抗体检测,全面合格,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接受省里的春防检查。县乡两级的防疫基础设施已完善达标,同时,强化已免疫动物悬挂免疫标识,强调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免疫档案。

  (二)大力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今年上半年,牲猪的市场行情起伏不断,广大养殖户养殖积极性受到挫伤,因此,正确引导农民认真分析形势,并找准突破口,实施品牌战略,其意义尤为重要。今年,我县在巩固常规养殖外,结合草原法,重点推出菜牛,山羊养殖和鹅养殖。目前,菜牛养殖已初具规模。长平、东源、桐木等乡镇的本地黑山羊供不应求,东源的生态养鹅、鸡冠山等地的野鸭养殖,成为我县畜牧业的亮点。同时,重点推出金山普化的山鸡养殖和长平生态养鸽等特色养殖,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依法实施检疫,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为了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全县进一步加强了检疫工作力度。一是派驻检疫员到县中心市场和各乡镇集贸市场实施白肉检疫;二是强化产地检疫,严防染疫动物出境和上市流通;三是加强检疫稽查力度,严查未经检疫的白条肉上市等违法行为。

  (四)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强化疫病监测工作。

  今年我局重点抓好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以及鸡新城疫等疫病的抗体检测。全县9个乡镇按照市畜牧局年初制定的疫病监测计划采集各种牲畜和家禽的血样共计80余份,开展自检和送检。

  (五)认真组织和开展“畜牧项目的自查验收”工作。

  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今年,我县在畜牧项目的自查验收过程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结合各个实施单位的《实施方案》,开展自查,下发整改文件,要求各企业尽快完善不足之处,达标排放,全部开展清洁生产行动。

  (六)着力建设“红鲫”繁育示范基地,促进水产业增长方式转变。

  “红鲫”是地名命名的一种优质鱼类,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肉质鲜嫩,药用价值高,体色纯正通体呈红色,富含多种氨基酸,是食用和观赏两相宜的优质鱼种,是省主要推广的淡水品种之一。自2010年起我们在福田战山、边塘建立了“县福田红鲫繁育示范基地”,到目前为止,繁育基地建设已完成。该基地建设利用红鲫资源,融合现代科学养鱼技术,发展成为县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水产养殖业,进一步促进我县渔业的发展。另外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抓好水产技术培训。

  (七)认真抓好执业兽医考试组织工作

  执业兽医考试工作是我国兽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畜牧业的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根据全省统一安排,我们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求全县符合报考条件的兽医人员必须参考,目前,已有10余名兽医人员报名,等待省里的资格复审。

  (八)抓好统计报表和疫情报告。

  统计报表力求做到准确无误,疫情报告做到规范及时,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目前,畜牧业统计工作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逐步由村级防疫员报送资料到乡镇兽医站,再由兽医站报县畜牧水产局,报表准确、报告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