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工作总结

莉落老师

农委工作总结

  第一篇: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总结

  2014年,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带领全体农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本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以提高农业现代化为重点,以建设绿色农业为发展方向,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契机,围绕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试验示范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业务工作方面

  1、“三区一田”建设在全市15个乡镇进行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高产攻关田建设,全年累计建设“三区一田”124.07万亩,较项目实施前三年增收粮食产量8.92万吨,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项目区全面增产增收。

  2、开展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4年科技中心将技术成果在项目区全面推广应用,将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地区稻茬麦亩产超千斤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在示范片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4项高产商效栽培展示;继续开展以超级稻为主的超高产攻关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开展了4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展示。通过高产高效技术研究集成和良种良法配套研究,促进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

  3、完成专题试验研究围绕小麦生长播期、播量、肥料合理运筹进行探讨,针对稻茬麦恶性杂草进行封闭性试验,累计共开展省小麦产业体系联合鉴定品种(系)对比试验、麦田除草剂土壤封闭对比试验、轮迁22不同播种量比较试验、肥料“3414”试验方案、稻麦种植制度下秸杆机械粉碎还田及配套耕整地技术研究和小麦新品种筛选试验专题试验。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高产优质品种,掌握了高产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同时生产中赤霉病防治、秸秆还田、土壤封闭除草药剂筛选等关键技术取得积极进展。水稻上针对育秧方式,肥料,播期等开展了10项试验,分别为:杂交中籼稻机插盘育秧化控秧龄弹性试验、杂交中籼水稻机插育秧化控与落谷密度组合试验、机插杂交中籼稻肥料运筹技术试验、杂交中籼稻品种及肥料水平对比试验、杂交中籼稻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基本苗试验、机插取秧量及种植密度对两系杂交稻产量影响试验、杂交中籼稻优新品种对比试验、大撮少穴前控后促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单季稻机插秧高效肥水运筹试验、水稻工厂化育秧技术模式研究。通过开展专题试验研究,积累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进项目进一步实施。

  二、积极组织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

  根据2013年省发改委以皖发改投资【2013】660号《关于下达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下达项目指标,对我市乡镇农技站进行了新建或改建。到目前为止,共新建完成了农技站、农技站,改建完成了了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的新建站有,在建的改扩建站汊涧农技站。

  对新建的农技站,每个站计划安排50万元左右项目资金,委托所在地镇政府进行规划设计,公开招标建设,建设全程由所在地镇政府和农委共同监督,由所在地镇政府组织验收。

  改建的农技站每个站安排12万元资金,由农委组织人员按议标程序确定施工单位,建设过程由所在地农技站、农委共同监督。对已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纪检部门组织人员多次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农技站在建设过程中不完善、不到位的地方及时督促要求整改。项目完工以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并请建筑中介对项目决算进行现场重新决算,通过决算,压缩项目水分,强化了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了项目建设公平公正。

  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安排领导下,农委组织人员还对农技站办公培训设备进招标采购,按照招标采购的相关程序,通过招标局公开招标,在农委纪检部门监督下,先后为十五个农技站采购了个人办公用电脑,打印复印机,培训用手提电脑、投影仪、音响麦克风、照相机等,并分别送到各个镇街农技站。对建成或改建完成的农技站,农委还利用项目资金,进行招标采购办公桌椅空调等设备,改善农技站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手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市政府也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做强做优的暂行办法》的通知,“鼓励支持各镇街建标准化农技站,土地由各镇街政府协调解决,对通过省级验收的,市财政补助每站20万元”

  为进一步明析产权、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农委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技站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制定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系列制度和部分岗位职责》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农技站,加强管理。

  三、做好农技推广宣传报道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农技推广宣传报道工作,2014年科技中心对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成员进行了调整,增强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协调性;完善政务公开各项规章制度,组织人员参加政务公开工作的学习交流,提高了政务工作能力;积极组织信息源,严格审核,确保每条信息发布及时、内容专业。截止十月底,科技中心共发布各类工作动态、农情信息、政策法规等计275篇,其中地级网站录用42篇,省级网站录用28篇。及时有效的宣传报道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熟悉我单位政务公开、政务服务方式和途径,积极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参予,了解最新农情农技动态。

  四、2015年工作初步计划

  1、2015年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在实施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新成果、新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2、继续做好基层农技体系建设工作。3、加大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计划农民培训1万人次以上,入户指导7000次以上。4、扶持龙头企业,全市实施订单面积10万亩以上。5、加强水稻机插秧示范,全市机插秧推广面积达20万亩以上。6、继续开展稻麦试验5项目。7、继续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8、进一步做好农技宣传报道工作。

  第二篇:法制宣传日工作总结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四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首个国家宪法日,我委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布暑、有安排,确保圆满完成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目标。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我委根据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的具体要求,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4名法律精、口才好的普法骨干为成员的12.4法制宣传咨询组,并制作了两块展牌,准备了宣传材料4种共500多份。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2月4日上午8点整,我委宣传组就到达指定地点—我市天发广场,接受群众咨询和散发宣传资料。全场共接受群众有关涉农法律咨询15人/次,散发宣传资料300多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篇:农业物联网建设总结

  一、组织领导

  强化领导,建立工作机构,确保农业物联网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1、成立“市农业物联网领导组”

  2、成立“市农业物联网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及技术专家组”

  专业技术协作单位:农业科技中心,农业局,畜牧局,渔业局,植保站,土肥站。

  专业技术专家组:

  二、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宣传,建设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邀请专家论证,提高感性认知。

  2、认真评估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

  3、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和中标单位签订工程建设合同及后期维护合同,并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

  4、实行监理制,聘请监理公司进行工程施工的全程监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

  三、建设内容

  1、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2、农业生产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在市农委。

  3、五个行业示范点应用系统:。

  四、建设成效

  依据省农委对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2013年农业物联网建设工程已经结束。建设单位:。2014年1月已经投入正常运行。

  (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1、实时监测的数据、拍摄的图像,以图表反映监测数据,并把监测的数据形成变动图像。

  2、远程专家诊断服务,生产者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图像、文字等形式,上传专家系统,专家及时解答。

  3、具有远程控制功能,能够自动报警,运用上网的电脑、手机等终端对生产设备进行远程自动控制。

  4、建立质量追溯系统(未完善),通过二维码技术,能够追踪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交易、消费等环节信息。

  5、及时提供生产预警,通过各种监测数据,及时提供给生产企业参考,进行生产决策,调整生产措施。

  6、开展农业电子商务(未完善),具备网上宣传、推介、洽谈、交易、支付功能,实现网上经营。

  7、培训农业专业技术,通过上网电脑、手机等终端,进行远程农业技术培训。

  (二)、农业决策指挥调度中心

  1、围绕我市农业生产决策管理需求,集中建设市农业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农业“四情”、农产品质量等信息快速掌握,实施科学、高效的决策部署与监督管理。

  2、专家利用采集、处理的数据,对水稻大田农业生产、疫病发生趋势、农产品质量等进行分析、会商、研判,得出结论,提出建议,供政府决策指挥调度参考。

  3、政府部门运用专家会商结论和建议,对农业生产进行决策指挥调度。

  (三)、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五个示范点)

  1、设施大棚。在大通镇项永祥家庭农场对蔬菜设施大棚监测

  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CO2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行远程控制。同时在温室现场布置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实时收集视频信号。用户通过电脑或3G手机,随时随地观察现场情况、查看现场监控数据和控制远程智能调节指定设备。

  2、水产养殖。在镇牧水产良种繁殖场对水体溶解氧、PH值、水温、氨氮4个环境参数,数据实时采集,实行相关指标参数的监测,并分析处理所采集数据,结合专家系统,指导水产的精细化养殖,能够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

  3、农作物大田监测。在永丰镇的桥湾社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进行农业“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信息采集以自动化采集和人工采集,为农业生产提供参数。

  4、家禽良种繁育。在牧业对SPS种鸡生产环节对养殖环境采集空气温度、湿度、光照,氨气、二氧化碳5个环境参数,实现种鸡养殖、生长环境、免疫、等因素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并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5、畜禽养殖。在大通镇周氏羊业对羊圈的氨气含量、空气温湿度、投饵情况等进行监测,优化山羊的生长环境,确保品质并建立质量追溯。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的维护,进一步完善各应用示范点的扩容和实际应用性能。优化资源,充分发挥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指挥调度中心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应用示范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功能,实现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效益最大化。

  2、适当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选择具有代表性、规模大、管理精、意识强的企业加入。

  3、深化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六、存在的问题

  1、新的应用点选点问题,要求涉农企业积极性强、思想意识重视,产业有特色,规模大、科学管理水平高、具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因此如何选择理想的示范点是难题。

  2、企业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运用还属于新生事物,许多技术指标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应用,企业专职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似懂非懂,因此希望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切实发挥并提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3、资金问题,农业物联网的后续运行维护、软件升级等费用尚未明确。增加新的应用示范点的建设费用短缺,企业完全承担示范点建设的全部费用难度较大,须由政府推动并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

  第四篇: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1,参试品种:

  2013年共有18个小麦新品种参加了展示,分别是皖垦的扬麦18;全球丰的皖垦076;天科的宁麦16;棉种场的生选6号;天裕公司的丰庆188、华麦5号、镇麦168、镇麦8号;富源种业的宁麦13、南农0686;良种场的扬麦19、皖0686;扬辐麦5号;新禾种业的扬麦15、扬麦20;天丰的宁麦15;阳光的苏麦188;乐农的丰庆518。

  2,试验地点:

  镇村曾尖村民组,土壤肥力中上等,土质为粘壤土,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供肥水平均匀一致,交通便利。前茬口为杂交水稻。

  3,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品种编号顺序排列,没有设置重复,东西行向设18个小区,每个品种实种面积300个平方米,折0.45亩即墒长51米,墒宽3.2米,每个品种两墒。小区间隔0.4米〔连墒沟在内〕,

  本次试验采用统一播种期,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根据各个品种的成熟时间,分批考种计算理论产量,并与最后成熟时分小区单收单打,计算实际产量。

  试验于2012年10月25日播种,采用手扶拖拉机旋耕灭茬,按墒定量人工撒播,每个小区播种子7.2公斤,折合亩播种量为16公斤,播后条播机盖籽,开沟机开沟。

  基肥:每亩施45%素复合肥40公斤;尿素12.5公斤;多效微肥1公斤。

  播种后由于墒情较好,小麦出苗整齐,基本苗达到28-30万,达到了偏高程度。2012年12月18日每亩用3.6%“阔世玛”水分散粒剂除草剂20克,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一次。2013年2月2日追返青肥,每亩尿素10公斤。2013年3月5日每亩用氯氟吡氧乙酸60毫升,防治阔叶杂草。2013年3月11日追拔节肥,每亩尿素12.5公斤。2013年4月2日和2012年4月24日,防治纹枯病、赤霉病各一次,每亩每次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克加“爱苗”20毫升加“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总结

  一、种植业农产品的监管

  2015年市农委以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契机,组织广大技术人员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深入开展大联合、大协作,推进农业科技快速进村到社入户。一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化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做好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指导。全面推进种植业重大病虫监测和预警工作,示范推广性诱剂、色板、灯光诱杀,防虫网阻隔,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等相协调的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二是加大蔬菜例行监测力度。认真开展无公害基地、规模化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等的蔬菜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

  二、畜牧业农产品的监管

  加强宣传培训。先后举办了兽药经营人员培训班、畜牧技术指导员培训班,加强相关安全知识、专业知识的宣传培训

  开展专项检查。协同市畜牧兽医局专家,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和现场抽查检测工作。并对存栏生猪和肉羊现场进行了“瘦肉精”尿检,全部合格。另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所有规模养殖场、屠宰场、饲养生产、销售企业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和抽检工作,共现场检测样品120头份,全部合格。

  强化动物检疫工作。一是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市场督查,我委职能单位除日常督查外,还不定期特别是重大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全市畜禽交易市场、肉品经营市场、定点屠宰场、超市等场所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全年共开展监督检查98次,出动人员256人次,无违法案件;二是切实加强产地检疫监督工作,实行24小时报检制度,接到群众报检,即刻就有官方兽医到场到户实施检疫,一年来共开展猪、牛、羊产地检疫4.2万头,家禽220万羽;三是加强屠宰检疫监督工作,今年全年共屠宰检疫生猪3.6万头,剔除22头,已作无害化处理。屠宰检疫率、票证出具率、检疫合格证持有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深入开展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整治工作。为进一步促进市场向规范化、经营合法化转变,重点对经营人员的从业资格、制度上墙、台账设立、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严格检查,要求各经营门店严把兽药、饲料进货关,及时建立购进、销售及过期产品处理台账;对市天洋兽药有限公司和天助饲料有限公司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同时抽检样品送省、市检验。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87人次,出去车辆53辆次,集中突击督查4次,没有发现违法行为。

  三、渔业农产品的监管

  按照省制定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标准、考核、验收和管理机制。

  今年以来先后组织4次对水产养殖场、繁育场、渔业合作社和鱼药经营市场及鱼药经营网点展开水产药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甲基睾丸酮、氯霉素等禁用药品进行拉网式检查。出动执法人员60人次;出动执法车18台次;检查水产养殖场、繁育场50个次;检查渔业专业合作社20个次;检查鱼药经营网点60个次。通过4次整治行动,在我市未发现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的行为。

  四、农资市场的监管

  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农资市场秩序,积极推行信用监管,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年”活动和放心农资“示范店”建设,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努力确保农业产业安全和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是对全市种子企业开展了水稻品种备案审查工作,今年共备案审查水稻品种82个,抽样检验水稻种70个品种,75个批次,抽检合格率96%。在审查中发现不合法水稻品种8个,对这8个品种已进行立案调查。

  二是重点查处未审定品种,保障用种安全,对违法经营行为立案查处,曝光市场检查中发现的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宣传引导农民选购合法合格的农资产品。

  三是对高毒农药进行监管,整治检查高毒高残留农药,宣传推广无公害低毒低残留农药。

  四是对除草剂市场进行检查,查处参杂使假和高残留除草剂。通过多年的监管、宣传,目前市场上高毒高残留农药已经绝迹。

  今年从春季市场大检查活动以来,目前已出动执法人员196人/次,出动执法车辆67车/次,检查全市农资市场36个,农资经营网点180多个。

  五、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及获证单位监管情况

  截止去年12月,我市无公害农产品获证单位共有9家,认证产品43个,产地总规模19836.66公顷,年总产量16345吨。今年市科技中心的25万亩的无公害产地进行了复查换证并取得证书,滨缘湖虾蟮农业专业合作社的9个渔业产品正待批,恒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猪和周氏羊业有限公司的肉羊已通过了省农标中心的抽样检测。

  依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委对获证企业进行如下监管:

  1、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巡查、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送达整改通知书。

  2、加强对投入品使用和生产记录的跟踪督查,严格要求原料、添加剂、水质、饲料、药物、肥料等投入品科学使用管理规范,督查生产记录的真实性、详细性、准确性、完整性。

  3、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措施,对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前、产中、收获及储运过程实施严格监管。

  4、对获证单位使用包装标识的,严格督查其是否执行农产品包装标识的规定,规范无公害标志使用行为,检查使用记录,不乱用,不混用。

  5、规范企业管理,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要求质量控制措施、生产技术规程、领导组成员名单、内检员职责、产地产品证书等公布并上墙。

  9月14日,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和获证产品督查组对我市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和获证产品的6个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

  六、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

  农产品检测站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截止10月底,共检测样品500多份,合格率99.8%。一是加强检验检测。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农贸市场、超市列入检测对象,每月抽样检测2批次。二是协助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例行检测,每季度送样1次,协检1次。三是加强人员培训。现有检测人员统一参加了省农委组织的培训班,今年检测中心化验员全部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四是积极组织认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