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孩子的超级英雄的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马振华老师

谁是孩子的超级英雄的班主任教学工作总结

  今年的春晚上有一部诚意满满的教育类小品《真假老师》,小品真正的教育高潮在于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那段话的引用上,“学校不能没有家庭的配合,家庭是一个人应该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

  这样的事例,这样的引用,相信大多数老师也跟我一样的感同身受。同事们聊天时经常开玩笑:“孩子学好了,不是我们的功劳,是家长的。”然而,在家长的心中,孩子送到学校里,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孩子学成什么样,那就是老师教的什么样。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中,家长,老师谁才是孩子的“超级英雄”?

  在学习教育教学原理时提到“教育合力”,即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管齐下。社会教育,是宏观方面的话题。学校教育,是孩子白天在校六七个小时的知识学习。家庭教育,则是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小孩的互动状态。

  再回头看看《真假老师》中这个孩子,父母都在国外,生意做得很不错,孩子的屋里堆满泡面,父亲却说,给了孩子大笔的生活费,钱都去哪了呢?给了钱,难道就已经尽了父母的义务?正是因为给了钱,孩子才能够用大笔的零花钱雇人来假扮自己的母亲,才会上演这样一出闹剧。从什么时候起,孩子的教育就变成了家长给钱,老师教导的简单模式?

  在纪录片《生门》里有一个产妇张颖,脑瘫患者。因为她出生时黄疸感染入脑,救治不及时,留下终身疾病脑瘫。相信大多数夫妇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时都会选择生二胎,让这个不健全的孩子留在家中,暗无天日。可是,出乎意料的,张颖的父母放弃二胎指标,全身心投入这个孩子。因为孩子身体的异样,在学校里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歧视,没有上特殊教育学校的张颖明显跟不上学习进度,就连简单的拿笔写字都难以完成,是她的爸爸握着她的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写,一直陪她到义务教育完成。同时家里购置电子产品,让她学习上网,接触外面的社会,   她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考电大,完成大专学历。她的父母一直在学习如何教育这样的孩子,学习知识是一方面,性格培养也尤为重要。外人看来,布满困难的荆棘之路,他们仨却依然乐观幸福。在张颖生产时,她说:“孩子,我们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心酸怕是我们都不能体会的。

  脑瘫患者大专毕业,结婚生子,开网店自力更生,看起来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张颖做到了,她是“英雄”,那她的父母就是助她胜利的“超级英雄”,没有父母就没有这样的张颖!

  我所在的学校区域,孩子们的'家庭情况说简单也简单,可是说复杂也复杂。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做生意,杀牛宰羊。体力劳动者,买—宰—卖,从早忙到晚,回来时孩子已经睡觉,出去时孩子还未醒来,所以大多数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我认为这样的孩子也应称为“留守儿童”。

  这样的孩子,教育都交给了老师。每当孩子有问题需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不是忙,来不了;要不是来了,听完老师的话,第一反应是对着孩子愤怒大吼:“你看我一会儿怎么收拾你!”不难推测,孩子回家免不了一顿揍了。

  这样情况下,我有一个困扰,如此与家长的联系还有没有必要?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第一任老师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又该怎么做?

  反复思考,低质量的家校联系也十分必要,聊胜于无。能到学校里来,说明他有心教育孩子,同时,我们把缺失的第一任老师拉回来,我们要抓紧这样一群家长,帮助他们成为合格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学校接受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要配合什么内容,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固定的时间,什么时间完成,家长过一段时间也要接受抽查,训练他的行为习惯。另外,家长的培训,我们普通教师没有这方面专业的知识,那么请一些专业的学者、专家,到学校来,讲给家长们听。还有就是德育教育,把学校的活动带到家庭去,不能仅流于形式,在家庭教育中,每个人都是教育者,家长教育学生,学生教育家长,互相影响,互相成长。

  记得上次“三八妇女节”班会时,让孩子们给妈妈写贺卡,一位同学写到:“妈妈你真厉害,每天要上班,还要给我做饭、洗衣服,照顾我,每天都忙到很晚,都长了白头发,在我心目中你像个超人!”对于每天奔波生活的妈妈,孩子把你当超人,那你是否愿意真正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超级英雄”?

  对于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一方的责任,是老师与家长的共同配合。如果,我们完美携手,做孩子的“超级英雄”,做孩子的引路人,不难预测,孩子也会成为这个世界的“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