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生产实习总结

张东东老师

  实习,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一个学机械专业的工科学生,没有下过车间,没有操作过机床,便又如何能自豪的拍着胸脯说,我是交大培养的高材生呢?

  这个暑假,经朋友的推荐,我有幸来到一个加工车间实习,让我对机械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个车间位于西京公司那边,离家也近,老板也算熟人,到也方便,我很满意。但工作终究是工作,不可儿戏。

  来到车间,空中弥漫着金属的气味,师傅们专注着自己手里的活,我想,哈哈,今天起,我也是一名为*建设而奋斗的车间工人了。车间虽然不大,却也设备俱全。最另我惊异的是,三架传说中的数控机床赫然在目。无疑,我联想到了当初开学参观交大曲江实验室里的数控机床了,当初最多拍拍照,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呵呵,莫非,我有机会一展身手…

  不过,凡事不能一蹴而就,要扎扎实实从基本功练起。安全生产,规范操作是第一课,否则活没干好还捅乱子,铁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如,操作钻床不能戴手套,否则手很容易一不小心绞进去;加工工件时一定要把工件在虎钳上夹紧,否则工件松动,车刀就会迸断,工件必然不成型。机床上有很多地方是手的禁区,钻头车刀不用说,凡是转的东西都得小心为妙。像小钻床上的传送带都要加盖,呵呵,我这头发长点的危险系数自然比较高了。

  好了,生产知识是时时刻刻都要学习的,向前辈请教是不能少的,礼貌的向几位师傅问好后,老板说,你先跟小吴带一下吧,年轻人好沟通,先去下毛刺什么的。

  小吴长我几岁,性格也很随和,我们很快聊了起来,他以前是学计算机的,也是经熟人介绍来做机加工的,看来大学出来专业不对口大有人在,多掌握一门技巧多一门活路。我向他请教了去毛刺的技巧,就是用打磨锋利过的钢条把加工后的工件在退刀时留下毛刺挂掉。活虽简单,却也需要细心与耐心。初做几个工件时,我仔仔细细的刮了个遍,然后请教他看是否合格。他微笑的点点头,我也自信满满的去做剩下的活了。

  初来乍到的人难免觉得自我有些多余,可我掌握一门小技能时,存在感立马提升了。第一天下午就在我好奇新鲜的工作和跟小吴随和的聊天声中结束了。老板关心我回家的问题,便借了我辆自行车,哈哈,也算是公司给配车了。骑着单车,微笑里,告别夕阳。

  既然是上班了,就要按规矩来,暑假里起这么早还真不习惯,但好的习惯必须从现在养成。凭着我敏锐的方向感,终于找到了车间。今天是一个年长的师傅,技巧很熟练,到也不多话,只是工作时远远的听着陕广新闻。因为车间这种地方是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小吴这周是晚班。看来我这实习的一周要在严谨的气氛下度过了。

  作为大学生,不可能就光干去毛刺,也太没追求了。于是,我主动要求能否操作数控机床,毕竟我也是观察了好久的。师傅看我到也机灵,便指导我操作。我内心窃喜,真是无愧于咱的专业加了个自动化三个字。其实数控机床的手工操作根本不如我想的那样复杂,仅仅是拉开柜子,把工件上好,再把柜子拉上,按一个开始键就好了,然后你的工作就是等,这个时间可以用来去上一件工件的毛刺。事实上,数控机床的玄奥之处在于它程序的设计和机器的调试,做好了这些,流水线般的生产不成问题。而我们将来担当的应该就是这样的角色吧。

  对外来说,做这件事最大的挑战在于它是个力气活,必须把那个尼龙工件在座上拧的很紧,我费了很大力气却还是不很合格,师傅一检查,还能在上紧一点。几次下来,手掌磨出了印子,变得通红,师傅便让我戴上手套拧。起初我对他强调一定要把工件拧紧并不非常在意,可事实告诉我,我错了。一次轻率的操作使得数控机床在切屑时蹦断了刀,师傅检查后告诉我说,是工件没有拧紧的缘故,只好换刀,工件也报废了。虽然没有严厉的批评,但我脸上却是火辣辣的`,充满了愧疚,事实往往会比语言更发人深省。自此以后,我忍住疼痛,更加努力的拧,发现左手更给力,几次下来,师傅检查后颇为满意,便放心交给我去做了。看着一箩筐待加工的工件,我突然有了种使命感。

  年轻的心热情来的快,去的也快,就这么干了两天以后,工件数似乎并没有减少许多,我有些浮躁不堪了。想逃离这个充满噪声,油污,刺鼻的金属混杂着冷却液的气味,无聊的重复同一个动作的机加工世界。为什么我们要呆在这些冰冷的机床的身边而不是舒适的办公室里,我甚至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晚上回到家,爸爸看出了我的疲惫与无奈。大人们终究是过来人,爸爸讲诉了他身边的老总们都是怎样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底层劳动者专注于自己的行业一干就是几十年,并如同滚雪球一般把事业做大做好的。我释然了,前辈们的韧劲是我们90后们急需继承下来的宝藏。实干精神也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要在步入社会之前就应培养的。

  既来之,则安之,稳定了精神,接下来的几天我又主动要求,接受了新的机床操作技能。呵呵,确实比书本上的死知识容易接受多了。

  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又是另人警醒的一课,不仅是给我上的也是给所有我们这个行业所有人上的。那一天早上,我如同昨天下午一样,在做金属切削的活,依然是自动化的。当我一件一件的做,满心欢喜的倒数时,却发现和昨天做的不是很对劲,我是从园铜件的反光线看出的,我立马警醒,尺寸貌似不对。正好这时老板也刚来,我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一测,坏了,尺寸短了,我略显震惊之时又测了其它的工件,也是短的,额,我心里一磴,完了。再一测晚班别人做的相同的工件,额,我无语了,竟然也是短的。好吧,我昨天下午做的呢?是合格的。好吧,我瞬间明白了。我跟着一个错误的脚步埋头迈出自以为正确的步子所走下错误的路。

  粗略一算,近三四百的铜工件报废了,别无它策,我之前的工作等于零,甚至是负数,其他为之付出过汗水的工人也是。我在想,如果当初我能早测一下,如果有人不动那台机床,如果……

  错虽然不全在我,但却引发我许多思考,中午确实没吃好饭。我突然从这表面现象敏感的想到了管理方面的问题。

  以人为本,安全生产,规范操作,科学管理,有效评估,效率优先。

  这是我这几天所总结的,虽然比较套话,但要真正做到,却又何谈容易。工件出错的问题确实是管理方面的落后造成的,没有规范的操作,及时的检查与评估,只会让错误横行,带来更大的损失。不仅是机械,很多行业,无论是那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我又想到了德国的机械行业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与日耳曼民族的严谨性是分不开的。

  好了,我现在还不是主修管理专业的,等我学了MBA再做更深的分析。经验和教训让我在后来的日子做事更加严谨。老板和师傅们待我不薄,也并没有过多指责我什么,任然对我谆谆教导并给予厚望。

  明天要报道了,最后一天下午,我坚持把一篓筐的工件做完,并打扫完车间的铜屑。一位女师傅表扬我道,小伙子很踏实嚒,额,我笑了,还第一次有人说我踏实。

  出我意料的是,在我走时,老板还给了我实习的工资,我却之不恭,收下了,这是对我的认可。付出的劳动得到了认可和收获是很幸福的事情,当然,我得到的收获远远大于这工资,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这种亲身体会是无法替代的。毕竟是熟人,我也到超市买了些礼品,回赠过去及时的表示了感谢,呵呵,这是做人做事的一部分,人情往来是少不了的。我还记得,在刚来交大时,新生动员大会上院长就告诉我们,做为中国人,做人做事就讲究一个字,情。

  无论在大学里或是社会上,我们要学的还很多,实践永远是迈向真理,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