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总结

李盛老师

  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总结1

  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会在不同的方面促进人格的完善以及品德的发展,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将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其功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虽然心理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但其与德育教育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掌握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认识本质上依赖于对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关系的认识。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命题的提出,既肯定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更强调两者的相互一致性与依赖性,这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具有启示意义。

  中职阶段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就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相对对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就应该注意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教育。现阶段,很多教育工作者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研究至关重要,而这两者的本质上与最终目的上的一致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基础。其主要的只能都是育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全面的人才。这就要求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从理想信念、思想品德以及行为养成等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应该掌握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其与德育进行结合,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与帮助。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一)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校进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虽然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两者之间是有着直接的联系的。德育教育主要就是教会学生如果做人,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按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来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德育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教育的延伸,这两者都是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两者都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全其自身的人格并形成良好的教育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职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也对中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上的差异。中职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所遵循的理论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德育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伦理学原理,而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主要是来自教育学与心理学。

  2、特征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特征受到外界与自身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由于受到外界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需要的学科方法与社会形态改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其自身的特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稳定性对易变性,恒常性与时期性等等。

  3、学生观之间的差异。在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称之为教育者与求助者,这也是对教师态度的表明,也就是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等的地位上,使双方可以不必顾忌身份上的差异,畅所欲言的讨论问题,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但德育并不是这样,德育主要是从阶级社会开始,其被看作是统治阶级用来维护自己权益的手段,具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性,这也就使被教育的人员可以遵守这一规范。

  4、目标上的差异。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对学生的认识与观念进行改善,这不仅与教师有关系,与家庭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工作的核心是心理不正常的学生,通过对其进行治疗来对其不正常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正。在价值取向上,德育主要是服务与社会的,其目标就是对人们的观念进行转变面,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以及道德的方向上与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相符,进而保障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一)创设优良的学校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地点,所以其对学生素质的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以下对其进行明确的分析。

  1、首先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想要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就应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都会影响到中职学生,所以学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培养,以此来提高中职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质等等,教师的为人师表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建设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对学校的主体文化进行的反应,学校的教育氛围离不开校园文化。这就要求学校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营造校园文化,例如设立雕塑、图书馆以及报栏等等,通过广播、讲座、图展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生,帮助学生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发挥家庭的作用

  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德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很多学生习惯、个性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都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要求学校与家庭进行结合,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对孩子的动向进行掌握,并有效的配合学校的教育,积极参与校园活动。

  当然,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使人类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另一方面,社会生活中快速的节奏、频繁的应激、剧烈的竞争,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心理压力和社会道德适应问题。将心理教育融入中职德育之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到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

  学生德育与心理健康的总结2

  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以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

  一、共同努力营造心育环境。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班级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发挥班主任的心育作用,做好班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在班级内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重视学法指导。

  通过开展学法指导课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关注毕业班。

  毕业班工作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关注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因此。我们针对九年级开展了《轻松迎考》的心理讲座。通过放松训练,学法指导等活动,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轻松迎考。

  五、关注教师。

  为教师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教师工缓解压力,调整状态,提高工作效率。特别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帮助教师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六、关注学生家长。

  通过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自身良好心理素质,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引领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认可,体会着学生走出烦恼的喜悦感,感受着为学生家长带来帮助的满足感,为教师专业发展助力的成就感。我们深深感到学校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还要加倍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和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