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
20XX年,在市总的正确指导和支持下,我会帮扶中心坚持“替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原则,认真履行工会帮扶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切实帮助解决部分职工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稳定职工队伍,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县总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先后现场督查和听取县总工会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进展情况,为帮扶中心增加编制、调入1名具有大专学历的工作人员,县财政按1:1配套要求,落实帮扶资金18万元,促使帮扶中心完善和加强规范化建设工作。县总工会为了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县总工会主席任组长的5人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了帮扶救助各项工作管理制度,并喷绘制作了园地,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帮扶大厅开设了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困难救助、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5个服务窗口。今年,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筹资6.5万元,为帮扶中心购置电脑1台、打印机1台、档案柜1组、沙发1套,安装了LED电子显示屏,改建帮扶中心门前台阶(大理石贴面)150平方米,使帮扶中心的硬件设施和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达到了规范化建设的标准。
二、摸底建档、实施“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救助
一是完善困难职工电子档案。为全面掌握全县下岗职工生活状况及困难程度,按照全总帮扶中心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从5月份开始,抽调中心3名职工,利用40天时间,对已输入全国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档案重新进行了走访摸底、核对完善。截止目前,已建立困难职工电子档案650户,比上年增加18户,同时还建立特困农民工档案93户,比上年增加14户。
二是加强信访接待和法律援助工作。为更好维护职工的权益,帮扶中心聘请了1名常年法律顾问,对职工群众的来电、来信、来访及时处理,反映的问题,认真记录,需请示上级党政帮助解决处理的,及时请示汇报;与有关部门协商联系办理的,及时沟通,尽快办理。今年,共接待职工来信来访30人(次),其中法律咨询11人(次)。特别是4月初,我们接到农民工王雪红的投诉,反映他在华池县南梁路住宅楼施工项目部清洁卫生时被塔吊碰伤,工队负责人却以种种借口拒绝支付赔偿金。对此,我们立即联合县劳动执法大队对此案进行调查处理,直至双方达成赔偿3.5万元的协议,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信访工作做到了职工反映的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今年先后协调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案5起,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67万元。
三是开展慰问救助活动。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领县总工会班子成员深入困难职工家庭进行慰问。先后筹资18.9万元慰问救助下岗困难职工及农民工550名;省部级劳模10人;对参加高考并进入二本线以上的18名困难职工家庭及农民工家庭子女进行救助,发放救助金3.6万元,为50名下岗女职工到县人民医院进行了“两癌”检查,救助2名患病人员。5月份,我们出资聘请庆阳市青年乐团赴我县建筑工地进行“工人伟大、劳动光荣”为主题的慰问一线职工演出活动。6月下旬,我们筹资3.87万元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环卫、电力、公交公司及建筑工地400多名一线职工和农民工每人送去夏凉被1块,受到职工的好评。
四是强化培训和就业工作。帮扶中心主动与县就业局联系,免费为下岗失业职工提供就业信息。先后举办下岗职工创业培训班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班8期,有400名下岗职工和780名农民工接受了砖瓦、电焊、刺绣及种养殖培训班。通过参加用工洽谈会,发布招工信息等方式,使54名下岗职工重新就业,为42名下岗困难女职工协调争取妇女创业贷款126万元。
五是继续开展工会干部“一对一”帮扶工作。今年我们继续在全县各级工会干部职工中广泛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职工活动,从资金、项目、技能、信息、法律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帮扶。截止目前,全县工会干部(职工)帮扶困难职工124名,帮扶项目32个,帮扶资金(物品)6.04万元,提供致富信息132条,提供法律援助8人次。其中县总工会14名干部职工为帮扶的14名特困职工帮扶资金(物品)1.4万元。同时,除元旦、春节开展送温暖活动外,帮扶中心还十分注重对因遭受天灾人祸、患重大疾病以及生活难以为继的困难职工开展经常性地救助活动。“六一”期间慰问困难职工子女及留守儿童70人,慰问资金2.1万元,实施大病救助9人1.6万元。
三、加强劳模管理,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劳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曾为社会做出过突出的贡献,搞好劳模的帮扶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劳模档案管理制度。我们对全县市级以上劳模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劳模动态管理档案,实行劳模新增、调出、退休、去逝、撤销荣誉称号等动态管理。目前全县共有市级以上劳模10名,其中在职7名,退休3名。二是建立走访慰问劳模制度。坚持日常走访和重大节日走访相结合,重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和患重病的劳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今年先后慰问劳模10人,发放慰问金8000元,为困难劳模兴办实事3件(次)。三是建立劳模体检制度。每年对市级以上劳模进行免费体检,并建立劳模健康档案。四是建立劳模宣传教育制度。充分利用工会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对劳模的培养教育,定期举行劳模学习交流。五是落实困难劳模待遇。自省级劳模生活困难补助金发放工作开展以来,我们高度重视补助金的发放工作,确定专人负责,严格按照市总工会审核确认的发放名单,实行专户管理制度,实名登记制度,财务和经审办在资金管理方面科学监督,合理使用,上报数据真实完整,准确无误。六是充分发挥劳模作用。帮助指导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由劳模杨正功领衔医学内科的诊治、研究、创新工作,收到了良好成效。
总之,一年来我们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帮扶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二是特困农民工救助面小,社会化帮扶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对此,我们将在来年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近五年来全省工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民生目标牢牢抓住困难职工核心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为工会服务职工、密切党群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级工会抓住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有利时机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健全完善民生政策体系通过事前充分调研、事中全程参与、事后推动落实先后参与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再就业政策、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和困难职工家庭物价补贴办法等数十项重要政策文件制定努力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群众权益困难职工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xx年底省总工会与省政府年度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帮扶专项资金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推动各市、县(市、区)财政设立困难职工帮扶配套资金为工会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政策和资金保障省总和各级工会形成合力协调各方力量对省盐场、农垦、煤矿棚户区和环卫职工等特困群体进行重点帮扶推动解决社保和住房等突出问题。
着力平台建设帮扶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
省总工会将帮扶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帮扶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生活救助、就业帮助、法律援助基本功能和设施规范化、工作制度化、资源社会化、服务经常化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市、县两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并向下延伸工作触角不断完善工作网络20xx年市县两级工会帮扶中心建成率达100%截至20xx年6月底县区以下工会已建帮扶工作站(点)1663个形成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帮扶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企业帮扶工作站(点)为基础工会帮扶工作网络泰州、徐州、连云港、宿迁等8个省辖市姜堰、海门、海安、睢宁等22个县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争取到了事业编制和财政拨款增强了帮扶工作可持续发展力量
法律援助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不断深化
各级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平台认真做好工会法律援助工作以劳动关系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稳定促进社会大局稳定努力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断推进工会信访和12351维权热线平台向下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网络全省工会认真总结江阴经验推广无锡模式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庭与仲裁机构、人民法院沟通与合作建立起工会调解与裁前调解、诉前调解对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各类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在工会调解环节、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信访干部和律师团作用运用咨询、代书、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手段为职工提供多种形式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连云港市总公职律师方美军、南京市总公职律师温可人分别荣获第x届、第x届“全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杰出律师”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创新方式方法帮扶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和“女职工健康行”等活动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家政服务”、“阳光就业”等一系列行动不断丰富送温暖活动内容增强困难职工帮扶效果积极开展“千万农民工援助”、“农民工平安返乡”、“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为农民工讨薪”等行动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创业、维权、生活和子女上学等突出困难发挥劳模协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组织职工开展互助互济活动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高帮扶水平为顺应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条件较好帮扶中心增设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家政、婚介、购物、旅游等服务内容为职工群众提供便捷多元化服务。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38亿元劳模慰问补助金1.5亿元;生活困难救助38.4万人次1.57亿元;医疗救助13.9万人次6556万元;子女助学10.17万人次9167万元;培训各类人员56.2万人次小额借(贷)款发放3272人次1.15亿元帮扶实现就业再就业46.8万人次;接待职工来信来访13.5万人次为5.59万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调解劳动争议19.55万件。
回顾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党和政府要求、离职工群众企盼还有不少差距一些地方在平台建设、作用发挥、帮扶实效等差距还比较大一些乡镇(街道)职工帮扶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企业职工服务工作还不够规范主要原因还是认识有偏差、工作不到位、办事不用力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近五年来,全省工会紧紧围绕党委政府民生目标,牢牢抓住困难职工核心利益问题,扎实推进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为工会服务职工、密切党群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注重源头参与,政策性帮扶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工会抓住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生事业发展的有利时机,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健全完善民生政策体系。通过事前充分调研、事中全程参与、事后推动落实,先后参与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就业再就业政策、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及其配套政策,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和困难职工家庭物价补贴办法等数十项重要政策文件的制定,努力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群众的权益,困难职工生活有了基本保障。20xx年底,省总工会与省政府年度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帮扶专项资金,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文件推动各市、县(市、区)财政设立困难职工帮扶配套资金,为工会帮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保障。省总和各级工会形成合力,协调各方力量,对省盐场、农垦、煤矿棚户区和环卫职工等特困群体进行重点帮扶,推动解决社保和住房等突出问题。
二、着力平台建设,帮扶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
省总工会始终将帮扶中心建设作为推进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按照生活救助、就业帮助、法律援助的基本功能和设施规范化、工作制度化、资源社会化、服务经常化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市、县两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并向下延伸工作触角,不断完善工作网络。20xx年市县两级工会帮扶中心建成率达100%,截至20xx年6月底,县区以下工会已建帮扶工作站(点)1663个,形成以市级帮扶中心为骨干,县级帮扶中心为支撑,乡镇(街道)、企业帮扶工作站(点)为基础的工会帮扶工作网络。泰州、徐州、连云港、宿迁等8个省辖市,姜堰、海门、海安、睢宁等22个县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争取到了事业编制和财政拨款,增强了帮扶工作可持续发展力量。
三、加强法律援助,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不断深化
各级工会依托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这一平台,认真做好工会法律援助工作,以劳动关系的和谐推动社会和谐,以职工队伍的稳定促进社会大局的稳定。努力畅通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不断推进工会信访和12351维权热线平台向下延伸,初步形成了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网络。全省工会认真总结江阴经验,推广无锡模式,在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庭,加强与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起工会调解与裁前调解、诉前调解的对接制度,最大限度地把各类劳动争议纠纷解决在工会调解环节、解决在萌芽状态。发挥信访干部和律师团作用,运用咨询、代书、调解、代理仲裁诉讼等手段,为职工提供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连云港市总公职律师方美军、南京市总公职律师温可人分别荣获第x届、第x届“全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杰出律师”称号,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四、创新方式方法,帮扶工作能力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工会积极开展“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和“女职工健康行”等活动,实施“技能培训促就业”、“家政服务”、“阳光就业”等一系列行动,不断丰富送温暖活动内容,增强困难职工帮扶效果。积极开展“千万农民工援助”、“农民工平安返乡”、“民营企业招聘周”、“农民工享受同等待遇”、“为农民工讨薪”等行动,帮助农民工解决就业、创业、维权、生活和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突出困难。发挥劳模协会、慈善总会等社团组织作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组织职工开展互助互济活动,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高帮扶水平。为顺应社会发展和职工需求,条件较好的.帮扶中心增设政策咨询、心理疏导、家政、婚介、购物、旅游等服务内容,为职工群众提供便捷的多元化服务。
五年来,全省各级工会累计筹集帮扶资金4、38亿元,劳模慰问补助金1.5亿元;生活困难救助38.4万人次1.57亿元;医疗救助13.9万人次6556万元;子女助学10.17万人次9167万元;培训各类人员56.2万人次,小额借(贷)款发放3272人次1.15亿元,帮扶实现就业再就业46.8万人次;接待职工来信来访13.5万人次,为5.59万名职工提供法律援助,成功调解劳动争议19.55万件。
回顾帮扶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党和政府的要求、离职工群众的企盼还有不少差距,一些地方在平台建设、作用发挥、帮扶实效等方面差距还比较大,一些乡镇(街道)职工帮扶工作还比较薄弱,一些企业职工服务工作还不够规范,主要原因还是认识有偏差、工作不到位、办事不用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
一、健全一个网络,形成整体联动的帮扶工作格局。
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两办”转发了《xx市总工会关于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人大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分管副市长等为副组长,总工会和劳动、民政、财政、司法及乡镇街道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2名总工会骨干具体负责。全市四个街道都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站都明确了一名办事处副主任为主抓,具体工作专人负责。各社区居委会的困难职工帮扶联系点做到了人员、场地、设施、制度、台帐“五到位。全市的困难帮扶网络已经全面形成并正常运作。
二、搭建一个平台,构筑开展帮扶工作的基础。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帮扶阵地硬平台。一方面,高标准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抓住市总工会整体搬迁的机会,新建了“中心”大楼,大楼共分服务大厅、培训中心、活动大厅等三个部分,实用面积400多平方米,寓困难帮扶、就业培训、职工活动于一体,为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市政府和常德市总拨专款为帮扶中心配备了电脑、电子显示屏、空调、电话、传真打印机及其他办公设施,开通了“12351”热线电话。各帮扶站点也同期配备了办公设施,城隍庙、新村等社区也添置了电子显示屏。另一方面,全覆盖启动了“爱心超市”。我们通过专题调研,精心布局,在全市困难职工较为聚中的区域建设了7个“爱心超市”。各“爱心超市”全部设置了衣物架、粮油供应区,有的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家政服务中心、职业介绍中心等,促进了帮扶工作深入、规范地运作。二是健全完善了帮扶工作台帐软平台。困难职工是帮扶中心的主要工作对象。对此,我们广泛开展了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摸清困难职工底数,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丢一人,各级工会干部带着对困难职工的深厚感情,走千家、访万户,摸实情,按照家庭状况清、特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层层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统一输入微机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建立了全域覆盖的困难职工动态管理网络。目前,本市工会系统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有3270多名,纳入工会系统“特困职工动态管理信息一网通”进行动态管理的特困职工有2721人。
三、完善一套制度,建立了规范操作的帮扶工作模式。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xx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帮扶中心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等多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上墙公示。中心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户”,实行阳光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市政府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听取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近两年来,帮扶中心通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了帮扶资金的来源:政府每年对帮扶中心补助10万元,并且逐年增加。市总工会在工会经费中每年给中心拨付资金不少于10万元。另外,帮助3名家住农村的劳动模范进行泥砖房改造;推荐并协助民政部门落实应保未保困难职工132人的低保待遇。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设立由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担任组长的帮扶资金使用监督小组,成员由人大、政协、审计、监察、财政等相关单位的领导组成,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进行年度审查,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四、创新一种思维,拓展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领域。
我们在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实行帮扶“双结合”,即:撒网式与结对式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创新了应急帮扶、结对帮扶、造血帮扶、爱心超市四个方面的帮扶形式, 为困难职工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职工办好事实事,深得职工信赖和社会认可。
一是开展“应急”帮扶。帮扶中心热情受理困难职工的救助申请,派人上门核实困难情况,市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季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对特困职工的困难帮扶,对突发事情,则启动帮扶应急机制解决。如原蚊香厂职工困难职工谭某,他因病多次上省城手术治疗,去年病情复发,但治疗的费用却一时难以筹足。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唐超虎得知情况后,紧急启动应急帮扶机制,积极组织社会捐助,同时特批帮扶资金2000元给潭某,使他得以及时治疗而挽救了生命。事后,潭某逢人就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帮扶中心的应急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08年春节期间的大雪天灾,帮扶中心也通过运作应急帮扶机制,特批2万元购买御寒物品和食品一批,及时送到32户特困职工和78个农民工手上,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类似这样的例子就有多例,几年来帮扶中心单为患病职工发放的帮扶资金就有15万多元。
四川高考排名1252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和北京农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高考排名2493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204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555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财产保险公司内勤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企业审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学期末语文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大班教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7篇)
财产保险公司内勤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企业审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学期末语文教学个人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最新学校安全教育日活动总结范文
幼儿园小班九月份工作心得
音乐学科名师工作室个人总结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采购部门年终工作总结模板
临床医学个人实习总结
精循营部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珠宝工作总结范文
电话销售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大班教学个人工作总结(精选7篇)
幼儿园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关于施工员个人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家电销售的员工年终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工作人员年度总结(精选五篇)
安全警示教育总结(通用十五篇))
学前班秋季教学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学生会组织部年终的个人工作总结
公司导师带徒工作总结(通用五篇)
建筑安全员工作总结范文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