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职工《周恩来回延安》观后感

莉落老师

今天的夜晚注定不平凡,穿越时空,我们正在接受心灵的洗涤。泪水几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轻声的啜泣声打破了电影院的寂寥,大家都在屏住呼吸观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

只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总理我还没有看够,电影屏幕边出现出“周恩来总理已于1976年1月8日与世长辞”!我怀着无限悲怆的心情走出了电影院,上了车迫不及待的打开百度,再次寻找总理踏遍祖国的痕迹……

1973年6月,周恩来总理在患病期间回到阔别了二十六年的延安,当脚踏在延安大地的前一刻,当飞机还没有停稳在跑道上,周总理焦急万分的从座位上站起,等在飞机机舱门口,只为下一秒见到那片梦回萦绕的延安热土。踩在那片热土上,看着蜂拥而至的延安的父老乡亲,周总理的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我,回来了。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精神”的发育与成长,离不开陕北这块革命的肥田沃土,正是当年小米饭“雪中送炭”,正是延河水涓涓不断的滋养,正是陕北延安人民的忘我牺牲,才使从井冈山燃起的中国革命“星星之火”蔓延成“大火燎原”,才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才使红色中国巍然屹立于东方而震惊世界。

故,总理每到一处,都会想起他和战友在一起作战,和乡亲们在一起劳作的点点滴滴,一幕幕画面,震撼人心!

在延安待得几天里,他一张口就能喊出离别二十几年的老乡,和老郝等乡亲蹲在地上吃小米饭,给曹大嫂穿针引线等……这些细节的展示,足以说明我们的总理无时无刻不在关心、不在惦记着当年和他一起为新中国打下基石的延安人民!

周总理的丰功伟绩、鞠躬尽瘁、忧国忧民、艰苦奋斗通过各种媒体渠道,童叟皆知,我不想多议,这只想大声喊出心中的口号“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

画面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或者回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战争虽说惨烈,日子异常清苦,但我愿意看到年轻有力的周副主席,愿意看到一脸胡子毛茬的周副主席,青壮年的周副主席骑在马上英姿飒爽,好不威武。我不愿看到身患重病、年老体弱的管理着一个大国的周总理。我恨时间不能倒流,我恨时间不能停止,让他永远年轻,让他没有病痛。我恨老天的不公,怎能如此对待如此良人!

我在无果的边缘世界里寻找答案,无声的泪滴漫过眼帘,不可名状的苦痛在黑夜里绵延!我愿乘风西去,伴您左右!

我清醒了,周总理早已离我们远去了!

我们唯有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发扬延安精神,来告慰英灵,告慰先烈!

我们能够替总理感到欣慰的是,在总理去世后的每个日日夜夜里,延安人民不忘总理的嘱托,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结合*精神,立足科技创新、转变思维的作风使得延安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城乡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能够替总理感到欣慰的是,他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伟大而神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强大,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全球第二,首飞成功的大飞机,上海的自动港口,海上起重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等等,这无一不标志他深爱的中国已经腾飞!

轻轻的说一声,总理,您安息吧!

那些远去的先烈们,你们安息吧!

但未来的路途依然任重而道远,美国、日本等列强国家见不得中国好,他们屡次施展各种各样影响中国发展的伎俩,他们惧怕中国强大,而我们更不能随他们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