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心得五篇

李盛老师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1

我们的祖国自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快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努力创新,不忘初心,处处为人民着想。今年大会的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最后的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正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工作的总结和展望。这些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里听到“小康社会”这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已经感受到了“小康社会”为我们带来的便利。

我的家乡日照,公路四通八达,出行极为便利。在20_年底,又建成了日照机场,这使我们的出行时间大大缩短,这就是科技的进步,这就是“小康社会”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而现在高铁也正在建设之中,等到高铁建成之日,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出学习、旅游或进行商务活动,都会更加便捷高效。

再站在一个中学生的角度看一看,我们的教学器材不断升级,我们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我们的爱国情感越来越浓。这些,也是“小康社会”为我们带来的改变。爷爷常常对我说,他读小学的时候,常常有小伙伴读完小学就回家务农了,爸爸也说他的同龄人大多数读完初中就学习实用的技术早早参加工作了,而现在更多的孩子选择进入高中学习,进入大学深造。未来的综合国力的比拼,说到底是科学技术水平的比拼,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比拼,而我们中国大有希望!

让我们走出校门看一看,我们会发现整个社会更加和谐有序。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落实,社会的不良现象渐渐少了,车窗抛物、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不良现象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不见了,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和谐,邻里之间更加亲密。这也是“小康社会”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小康社会”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的国家,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应该一起行动,为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2

从群众“怨声”中找问题、找差距。在即将收官的关键时期,要抓好脱贫质量回头看,做好自我审视、检阅、整改工作,突出落实问题整改。整改落实情况不能自圆其说、自欺欺人,要将整改落实情况通过一定渠道和方式向群众公开公示,在群众的“怨声”和不满中找到问题整改情况的差距和不足。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根据群众的怨气和不满,以人民满意为价值取向,找准群众期望与整改落实情况的差距,在群众“怨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从群众“呼声”中找办法、找措施。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脱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开展“回头看”工作中,将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放到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调研中去检验,要在听取群众“怨声”的基础上,进一步听取群众对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尤其是校准整改落实情况与满足人民愿望偏差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整整改措施,拿出时间表、任务图、责任单,直至群众满意为止,在群众“呼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从群众“笑声”中找成效、找方向。听了群众的“怨声”和“呼声”,找到了差距和问题、办法和措施,整改措施制定后,仍要深入群众中检验按照群众愿望和要求开展整改落实的情况,检验整改执行是否走样,是否到位。

要防止多次整改仍然停留在纸上、嘴上、墙上,要深入矛盾集中、问题集中、呼声最高的群众中去听听群众对脱贫质量整改落实情况的感悟和体会,要使群众深切感受到通过脱贫攻坚工作干部作风、能力素质、服务群众方面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对自身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变化,在群众“笑声”中回应群众关切。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3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 (一)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党管农村工作领导体制

机制和党内法规,增强领导农村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坚持规划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推进乡村振兴具有前所未有的长远性和全局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引领作用。要始终坚持以各级相关文件精神为引领,根据农村实际,认真谋划乡村振兴发展。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任务,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经过广大干部群众8年的持续奋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相对贫困、发展差距仍然存在。“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也是缩小发展差距、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剂良方。

深入基层,“望”民情。“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广大扶贫干部要响应**的号召,俯下身子,走进群众,杜绝“打卡式”的形式主义扶贫,不当办公室“纸上谈兵”的资料员,争做扶贫路上的实践者。常往乡间田野看一看,了解村里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情况;常到农户家里看一看,了解农户精神面貌、健康状况和生活困难。“望”向村里产业发展之阻,“望”到贫困户生活之难,“望”清群众内心深处之民情,才能理清基本发展思路。

用心倾听,“闻”民声。要想真实的了解村情、民情,光“望”还不够,还需要在进村入户期间,积极主动地与群众拉家常,倾听群众心声,听取群众意见。要听得懂土话,基层不比机关大院,不会当地方言,干群沟通难以进行,扶贫服务工作也就难以落地,要懂方言,讲土话,当一名“接地气”的干部,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要听得进真话,用真心真情寒嘘问暖,让群众愿意向你掏心窝子,真实了解群众想什么、需要什么。学会从“民声”中听出工作的不足,做到闻民声而动,知民需而行。

集思广益,“问”民策。一问贫困对象,问清家庭人口结构、经济收入来源、劳动技能种类,了解贫困户的脱贫意愿;二问致富能手,问出农村生产诀窍、致富发展经验,问出能推广的典型模式;三问专家学者,问出解决贫困问题的可行性建议和意见。帮扶措施不是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要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与民”统一起来,既重视科学宏观的方针政策,也要广开言路,问出群众智慧,探索出一条“造血”为主的开发式帮扶路子。

聚焦问题,“切”民忧。“群众之事无小事,分毫不差得始终”,扶贫工作更是如此,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问题清单,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拿出管用办法,对问题进行逐一销号。群众担心农产品滞销,就应该加快探索电商扶贫、消费扶贫等新路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率,促进致富增收;群众担忧政策扶持的延续性,就应该加强监督落实力度,让政策保持连贯,持续发挥效果。把“切群众之所忧”放到首位,将“解群众之所难”落到实处,从而调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不断激发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使其稳定地踏上致富小康路。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还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使其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脱贫摘帽地区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5

从贫困人口这个特定群体向全体农民群体转变,从精准帮扶向“撒胡椒面”式帮扶转变,受益受众对象范围更全面更宽泛。从具体工作而言,扶贫前期,各乡镇(街道)都对本辖区内自身发展力弱、生活条件差、生活开支大负债累累、身体有缺陷无劳动力等群体进行了全面排查摸底,按照因病、因学、缺劳动力、缺技术等致贫原因分门别类,纳入建档立卡户,明确了扶贫对象的范围。省市县乡各级部门按要求,包保到村到户,形成“五级书记”齐抓扶贫。

建档立卡户由领取国家财政工资的各单位各部门人员进行包保,平均包保X—X户贫困户,帮扶人要在帮扶期间严格履行帮扶责任,为贫困户找出路、找政策、找资金,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过精准扶贫对象、精准帮扶责任人的攻坚法,扶贫的效果很明显,截至X年末,农村贫困人口减少X万,贫困发生率降至X.X%,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X年即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治理问题日益凸显。脱贫攻进取得的成效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不解决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就难以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化解脱贫后的难持续性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乡村振兴的目的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战略目的决定实施对象,乡村振兴就是为农村农民服务的。乡村振兴帮扶对象的整体性,对近些年来农村发生的“空心村”“散居村”“分离村”有巨大的凝聚作用。

政策实施从特惠性向普惠性转变。对贫困人群特定的政策向对全体农户的普惠性政策转变,这种转变是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必然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的、帮扶对象、实施项目、帮扶产业、包保责任人都是采取精准打法,政策制定上具有倾向性、特定性。从近几年各地区全力抓脱贫攻坚工作中可以看出,从国家到省市县制定帮扶政策时,更倾向于“三区三州”、贫困县、深度贫困村,在人力帮扶、项目布局、资金投入、政策保障上倾注所有力量。

建档立卡户在政策上享受到不少优惠和“红利”,如金融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性救助、教育特惠性资助等。事实上,在攻坚脱贫过程中发现,这种有针对性的特惠政策,对贫困人口而言具有精准性,实施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部分非贫困人口与贫困人口的隔阂,尤其对于那些略高于贫困线标准而未能纳入贫困户管理的农户来说。脱贫攻坚战略只能是阶段性的,否则会加剧农村社会的分崩离析。

脱贫攻坚改善的是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但是后续贫困人口的自生发展力、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易地搬迁社区治理等问题难以“消化”。而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脱贫后所产生的系列问题“谋篇布局”。乡村振兴聚焦的是普惠性政策,是从给钱给物、集中攻击向扶志扶智、政策普遍惠及农户的转变。在转变中,特惠政策的取缔不能一刀切,尤其是针对享受政策兜底保障的贫困群体,确保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过渡中政策衔接上的包容性。

社会治理从保障性向发展性转变。要从减贫治理对群众的保障性服务向推动社会治理的发展性转变,换而言之,就是从群众物质条件的基本保障向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的转变。脱贫攻坚无论是从减贫治理上、资金投入上、政策红利惠及上,都是为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主要解决的是“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基本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贫困户算清收入账,具体看收入是否达到国家脱贫线,通过督查了解贫困户务工情况、教育医疗住房情况,确保贫困户生活能达到最低生活要求。对五保户、重度残疾人户、重病户等更要做好政策兜底保障,让最困难人群解决最根本生活问题。

当物质生活条件基本满足后,群众对增收致富更加期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强烈,这是乡村振兴中需要面临解决的时代课题。乡村振兴必须站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衡量制定相关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将脱贫攻坚的先进经验嵌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全面振兴发展。从脱贫攻坚的保障性到乡村振兴的发展性转变,实则就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村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的基础,要探索中趟出一条发展性的治理模式,以全面提高农民的生活能力和水平,让农村成为体验乡土、回馈乡野、感恩家乡、牵挂乡愁的向往之地。

参与力量从主导性向社会性转变。实现脱贫攻坚中政府主导实施力量向乡村振兴的公众参与力量的转变,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变政府主动服务为公众积极参与。从实践来看,采取的扶贫举措主要有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实施主体基本以政府为主体。

如有些地方产业扶贫固化为一种模式,即以政府行政化干预的力量投入扶贫资金,采取“平台公司+村级合作社+贫困户(或农户)”“村级合作社+贫困户(或农户)”等模式发展产业,其中突出的特点是政府从产业发展类别、产业管护到利益联结分配全程参与,甚至不少地方出现政府代销、保底收购等现象。辩证的看,政府在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主导性是由脱贫攻坚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人群采取的“超常规”举措,短期内这种主导力量是非常必要的,是确保消除绝对贫困的保证力量。

但是,从长远来看,尤其是结合社会、市场发展规律,这种强制力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反而会衍生出利益分配不均、发展动力不足、催生坐享其成的“懒婴”等问题,要在发挥政府主导力量中把握“力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乡村振兴在党组织和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主动积极参与,共同探索乡村善治之路,打造诗意栖居家园。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主要扮演服务的角色,为群众体会机会和平台,主要建设力量还在于公众。参与力量转变的背后是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华丽“变身”,是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