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最新

黄飞老师

《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1

在各地拍片的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过,他不仅接到电话,还主动打了个电话。

竹内亮说:“北京出差的时候我的健康宝弹窗了,用不了,我给12345打电话了。社区的人经常给我打电话要催让我做核酸,很麻烦。”

这一声声的电话铃,让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颇感烦躁,也让他突然想到“电话那头的他们是什么样的感受?”

于是,继《南京抗疫现场》后,竹内亮再拍南京防疫,这一次,他的镜头对准了《电话那头的Ta》,致敬所有工作在抗疫一线的人员。

片子主要有三个部分,包括12345热线的话务员、地铁调度大厅,以及社区工作人员。

“您好,这里是南京市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每一通电话都有工作人员这样统一的开头。电话中,有咨询防疫政策的,有纠纷求解决的,也有一些不合理的投诉……最近,这里的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至少要接200多次咨询电话,身边都带着喉糖,一天至少四五杯水。要接听繁杂的诉求,接受负面的情绪,这不由让竹内亮非常好奇,他们为何选择这份工作?

竹内亮听到了这样的回答。“因为我本身也比较喜欢跟人交流与沟通,然后越来越有做的动力,特别是疫情来了,就觉得多接一个电话就是多出一分力。” “有的市民会通过你的声音,他的情绪就会平复下来。”……

片中,竹内亮还跟拍了负责秦淮区某核酸点位的社区工作人员,一直拍到深夜。镜头里社区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电话不断,尽管疲惫不堪,这些人仍苦中作乐,调侃上班和下班是一样的天色。

抗疫的战线里,还有很多幕后英雄。竹内亮希望借助有限的关于电话的幕后故事,致敬所有工作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竹内亮说:“他们的确很辛苦的,所以以后真的改观了,以后他们给我联系的时候,好好接他们的电话。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但是他们也有他们的难处,通过这个片子最想传达的东西就是互相了解。”

《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2

疫情面前,疾控部门作为一个整体在作战,关键时刻,每个人都是可以上一线的“兵”。从3月初开始,上海市疾控中心根据疫情进展,及时增补流调人员,从各处所抽调175名专业人员开展流调和信息审核报送工作。他们经培训后快速上岗,加班加点地承担起流调的重任。

儿少所经常要与学校和小朋友打交道,“亲和力”是所里姑娘们最明显的特点。在流调中,儿少所的张喆是全组公认的“最温柔流调员”,她在流调过程中语气亲和,善解人意,尤其是对待非常年长的流调对象,她每次都是连哄带安慰,一边流调一边关心,同事都戏称她在“哄小孩”。

来自科研处的张伊人日常从事《中国卫生资源》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她和来自纪检监察处的张云霞一样,第一次接触流调工作。她们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作为座右铭,尝试去安慰流调对象,帮助对方解决困难。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温柔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往往让流调对象由焦躁和不理解转变为平静和配合,有效缓解了被调查对象的焦虑情绪,从而达到了更好的调查效果。

2020年后入职的新疾控人是“不幸”的,他们没有慢慢学习适应,几乎是立即就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来。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们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导,几乎每个人都在飞速成长,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运”?结艾所肝炎科的屈凌霄就是其中一员,她说,开始担心自己不能完成任务,但是经验丰富的前辈现场教学,指点工作中的要点和细节,所以到现在每次要出动现场流调时,都充满了信心。

他们是一群“90后”,他们的肩膀上担起了最为繁重的工作。“不亲自做一份流调,无法想象,做一份流调报告多‘熬人’。长时间戴耳机,塞得耳朵生疼。一个流调做完,喉咙一准冒烟,比对行程和支付记录也是一件让人眼冒金星的工作。”中心团委书记侯雪波如是说。同为“90后”的她,于3月5日加入流调队伍,一边尽职团工作,一边从事流调工作到深夜。以身作则,为“疾控小白”带好头。

《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3

“您好,请讲。”

这是57922211咨询热线接听人员的开场白,这句话张旭凤半年来说了21158次。作为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审批科工作人员,她见证了热线接通率从31%提至97%。

2021年10月份接听数1224通,振铃未接听数2691通。“那时候我一个人接电话,厕所都不敢上,但还是有心无力。”张旭凤回忆到。为了提升咨询热线“知心人、暖心人、指路人”服务效能,行政审批科推进加装电话机、增设接听岗、开设咨询通道等手段多措并举,实现12月份接听数3276通,振铃未接听数降至104通,力求让每一个带着问题的声音被听见,让市场主体从营商环境“神经末梢”处开始释放活力。

对于张旭凤来说,最直观的改变是电话咨询室里多了个“战友”曹靖。“讲话讲到嘴巴干的时候敢多喝两口水了。”满足多线路接听需求的同时缩短接听时长。

“打得进”是第一步,“问得到、解决好”才是关键,这其中离不开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您可以通过一网通办查询到合伙企业变更合伙人所需的目录清单,下载填写好后来窗口办理……”得益于标准化行政审批,企业和市民可以详尽查询到办理各类事项应当提交的资料清单、提交资料的注意事项、是否可以网上办理、是否能够全程电子化办理等所有信息。这是政务服务改革的缩影,是电话咨询服务中“按图索骥”的“路线图”,也是让矛盾化解在源头的“方法论”。

“该签字的地方都签好了,您帮我再确认下”,张先生电话咨询后来到窗口进行办理,工作人员确认无误后受理收件,对于张先生来说,事情有了着落,对于张旭凤和曹靖来说,永远有新的问题被发现,被解决。

外资咨询通道的畅通就是从问题中找到的“答案”。

“印象最深的一天接了198个电话,每天接到的电话里总会有几个咨询外资业务如何办理的。”用张旭凤的话说,她是“杂家”,不是“专家”。

针对电话接听人员不熟悉外资业务这种情况,一开始她都会和来电者解释清楚并建议对方到窗口咨询,对方通常都会表示理解,但她心里总觉得“事儿没办完”。声音再小,也应被听到。“我们建立了外资电话回访机制,电话接听人员将需求记录在案,事后落实到人精准推进,由专业人员进行准确答复。”行政审批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4

“您好,这里是金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您电话咨询过外资转内资需要如何办理对吗?”工作人员正在对某外资公司进行回访,对电话接听人员记录在便利贴上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挂上电话的那一刻,“逗号便成了句号”。

从丢钱包、找公章、查路线,到股东去世、身份冒用、档案加急,张旭凤和曹靖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交道”。电话咨询不同于窗口受理,摸不着材料,看不到面孔,未知和情绪都在这里被放大。她们需要“心中有数,脑中有图”,用最短时间找寻最优方案;也需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用看得见的电话线传递看不见的情感温度。

作为一位母亲,张旭凤坦言,“我把哄孩子的脾气都用来接电话了。”除了帮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她也遇到过耐心解释5遍后还是不理解的年轻人;碰到过不清楚企业情况不同意挂电话在线去问的“霸道阿姨”;听到过和老婆离婚不知道怎么变更股东一瞬间崩溃哭泣的男人……她的声音变粗了,心态变稳了,桌面上除了各类宝典,还多了各种各样的“护嗓神器”,在这个不被看见的角落,汇聚着一点点微改革积累起来的善意和民心。

“看齐是原则,有偏差是实际生活。”生活充满了变局,在接听人员的“最优方案”里也可能并不是“一帆风顺”,但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一点滴的进步都值得被看见,一个个看似微小的进步,汇聚成一整个不断优化的营商“软”环境,也将持续培育上海湾区发展的“硬实力”。

纪录片《电话那头的 Ta》把镜头对准了坚守在南京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12345的话务员、地铁调度人员和核酸检测点的社区工作人员。

进宁隔离政策、因疫情原因产生的退票咨询、老年人无法出示行程码 …… 记录、处理这些庞杂琐碎的问题,构成了 12345 话务员的工作日常。最近,这些工作人员每人每天至少要接 200 多个电话,润喉糖、暖宝宝,是话务员的必备 " 神器 ",一天少则喝四五杯水。在被问及做这项工作的初衷时,一名接线员笑道:" 因为我本身也比较喜欢跟人交流与沟通,然后越来越有做的动力,特别是疫情来了,就觉得多接一个电话就是多出一份力。"

《电话那头的TA》纪录片观后感5

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先后波及多个省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定信心、保持耐心、更为细心,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从严从紧从快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筑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严密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坚定信心,不必惊慌失措。对近期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应该高度重视,但不必惊慌失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打响了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最快的速度有效控制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积累了丰富的抗疫经验。针对疫情形势变化,我们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恐惧就是恐惧本身”,对于抗疫我们一定要坚定必胜信心,坦然面对、积极应对,凝聚各方强大合力,从容有序采取精准措施,万万不可乱了方寸和阵脚。

保持耐心,不能厌战懈怠。“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目前境外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不少国家病例数呈现快速反弹趋势。当前传播的毒株主要是德尔塔变异株,具有载毒量大、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加之当下正值暑期,人员外出流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增大,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必须坚持慎终如始,时刻保持耐心,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切实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做好较长时间“打硬仗”的思想和工作准备,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领域落实防控措施,做到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久久为功。

更为细心,不可疏忽大意。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必须落实落细防控举措,万万不可因疏忽大意给狡猾多变的病毒传播以任何可乘之机。各地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压紧压实“四方责任”,严格兜紧防控底线,全方位织密扎牢疫情防控安全防护网,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严格进出京管理,做好“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无盲区、无漏洞。各类公共场所要做到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完善应急预案,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加强通风、消毒、清洁卫生,将体温检测、人员出入管理、核验健康码等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个人要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积极完成疫苗接种,人人争做抗疫战斗员,构筑强大免疫屏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疫没有假期。面对压力持续加大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树牢底线思维、强化责任担当,真正严起来紧起来实起来,采取更加坚决、更加严格、更加有效的措施,举一反三、查找漏洞、扎紧篱笆,发扬“钉钉子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尽快遏制住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确保战“疫”成果得到持续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