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社戏读后感想最新五篇

莉落老师

读《社戏》,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淳厚的人情。同以江南农村为背景,《故乡》描绘了现实中农村残破、凋敝的景象,《社戏》展现的则是另一幅记忆中理想的农村画卷。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名著社戏读后感想,希望能给您大家带来帮助。

名著社戏读后感想1

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世界之大,即使你走过万千国家,你可曾真正的走进书的世界中,被书中知识所影响,令自己陶醉在其中。《社戏》是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中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我”随母亲回娘家,与村中的小伙伴们一同玩耍,一同去看社戏,一同去田中偷豆吃等一些趣事。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特别希望有像阿发他们那样的好伙伴们。阿发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孩子,在偷豆时,他主动提出偷他们家自己的豆,只为让伙伴们能吃到更大更好的豆子。而双喜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在见“我”想去看社戏,而没有船时,主动提出自己可以带“我”借八公公的船去,并向外婆和母亲打包票,害怕其他人被六一公公责骂,便把偷豆一事全揽在自己身上。从文中的句子中“双喜,你们这帮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我今天也要送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可以看出六一公公宽厚善良,爱惜劳动果实,好客,淳朴。

反观现实中的人呢?现在大部分人都丧失了这种善良淳朴,心里想的只有自己,于是便有了害怕现象,如:看到老人不去扶,嫌弃麻烦,而明明看见别人在破坏公物,却视而不见……这些现象让人感到这个社会缺乏了一种东西,缺乏了什么呢?缺乏了爱,缺乏了同事邻居间相互帮助的爱,缺乏了对老弱病残等人的关爱,缺乏了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爱。

所以有时请你简单一点,看见老人便扶起来;有时请你勇敢一点,看到别人做了不对的事,便去制止;有时请你热心一点,看见别人有困难,便去帮助一下;有时请你善良一点,看见老弱病残的人能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等等。

相信总会有一天,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充满爱。

名著社戏读后感想2

《社戏》写得像一首舒缓的歌,千回百转激荡在美质犹鲜的童年里;写得像一首动人的诗,诗情画意回旋在流连忘返的风景里;写得像一幅美丽的画,浓墨重彩泼洒在人文浓郁的民俗里。

详略的叙事美。课文详写去看社戏的全过程,略写在平桥村的情况和看社戏后的余波;去看社戏的全过程,真正写社戏的内容也不多,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农村小朋友的活动和景物。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因为“我”所怀念的并不是看社戏本身,而是在看戏过程中与农家小朋友结下的诚挚友谊和农家的自由生活,“社戏”只是一条线索,在课文中起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但课文的略写部分又是必不可少的,如课文的开头三段虽然没有写到社戏,但却为对社戏的盼望做了很好的铺垫,展示了去看社戏的环境;最后写看社戏后的余波,突出对社戏的怀念,使得文章余味无穷。

温馨的风景美。写意的笔法,抒情的笔调,情景交融,如梦如幻,散发着江南泥土的芬芳。课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出航途中,作者用白描手法,勾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图画;看戏时描绘了仙境般的戏台;归途中又用比喻写了行船的情景,富有童话色彩。这些景物描写细致逼真,有着浓郁的抒情气氛,表现了“我”去看社戏时兴奋愉快的心情和对江南农村美景的热爱,写得情景交融。

淳厚的人情美。在这临海的小渔村里,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人情之质朴、淳厚如那里的山水一样令人沉醉、感动。课文成功地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最突出的是双喜和六一公公。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当然领袖。“我”之所以能看上社戏,主要是因为有双喜出主意、打包票。这个形象是令人深深喜爱并难以忘怀的。成年人里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几笔勾画极其准确,写出了他的宽厚、淳朴、热情、好客。另外,如桂生的机灵勤快,阿发的憨厚无私,都只用一两笔便刻画得生动传神。“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活泼的语言美。这篇小说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如写“我”热爱农村,把平桥村比做“乐土”。写“我”想看社戏而不能去时“急得要哭”,“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表现了“我”的急切心情。写可以去看戏时,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生动地写出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写人时用笔极为俭省,仅通过人物语言和简练的动作描写就传神地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小说的许多语言幽默风趣,如“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把“高等动物了”活用为动词,既贬斥了牛,又写出了“我”的窘态。双喜说,“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我”还特地为“白地”颇作了一翻注释,幽默中不乏轻蔑之意。

名著社戏读后感想3

《社戏》的意味是什么?要吃得准,吃得透,实在颇费思量。

鲁迅先生写戏之意不在戏,这一点还比较容易看出来,有资料就提示:小说题目是“社戏”,但大量篇幅写的是戏吗?

那天晚上的戏精彩不精彩?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什么?很明白“那夜的戏是相当乏味的”,再则,“豆子本也没什么稀奇”,可是,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既然写“戏”之意不在“戏”,那么在于什么呢?

流行的观点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诚然,这并不错,鲁迅在劳动人民身上是看到许多优秀品质的。《一件小事》就表现了这个主题。但是在鲁迅笔下,同是劳动人民的短衣帮对孔乙己这么一个苦人却是如此凉薄,简直麻木不仁,唯以取笑苦人为乐,鲁镇上的人们对于祥林嫂的态度也令人悲哀,为什么如此矛盾呢?

可见,满足于已有的认识,对于透彻理解《社戏》的意味还很不够。

读着鲁迅笔下的平桥村,忽然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这么一联想,《社戏》的主题把握住了,原来鲁迅是在抒写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在这一主题的照耀之下,《社戏》全文便豁然开朗了。

平桥村虽然不像世外桃源那样是一个虚无缥渺的世界,可也是够特殊的。请细读关于平桥村的介绍文字:

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平桥村“极偏僻”,虽然并非与世隔绝如桃源,但至少是相当闭塞。唯其闭塞,所以恶浊的世风较少侵袭人心。在这个小社会里,没有赵太爷、鲁四老爷、丁举人之流,家家“都种田,打鱼”,都是劳动者。为了寄寓自己的理想,在这个小村庄里有意避开了阶级对立,造成一个理想化的环境。这里仿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象六一公公那样,不象闰土那样艰难竭蹶,那心境的舒坦表明着他的家境即使不是殷实的,至少也是过得去的。加上“合村都同姓,是本家”,亲缘关系上有如远古的一个氏族。“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在那个时代,不识字,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倒免受诗书礼易、封建意识形态的浸染。无怪乎他们头脑中压根儿没有什么等级之类的封建观念,没有什么“犯上”之类的封建观念。

在那样一个环境里,人们的私有观念较为淡薄,民风格外淳厚。特别是在款待一年一度从大市镇上下来的客人上面,这里就是友情的海洋,温暖的乐土,鲁迅先生正可以充分抒写他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理想。

“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家家都这么好客,有如桃花源中人。小朋友们一起钓的虾。“照例是归我吃”,吃在别人嘴里自己觉得更快乐。

关于看戏的情节,最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鲁迅不是设计白天里小朋友和迅哥儿都没去成,而是设计“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独独“我”一个没有法去呢?假设白天里大伙儿全都没有去,到晚上一起去,那意味就全然变调了。小朋友们白天全看戏了,晚航去赵庄,是专门为了迅哥儿看戏。一切都是在写友爱,写理想的友爱。船摇得飞快,固然表现着他们技术的娴熟,然而更深的意义在于表现他们对迅哥儿的热情,他们明白迅哥儿心情的急切,要让迅哥儿早一刻看到社戏,“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他们是悉心的照护着迅哥儿的安全。看戏时,双喜、阿发为迅哥儿随时做着解说,节目内容倒在其次,处处表现的是友情。

偷罗汉豆的情节,最明显地表现着鲁迅所理想的人格──无私淳朴。让桂生出来提议“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就有了请客的意思,桂生买不到豆浆,念念不忘迅哥儿的饥渴。至于阿发说“偷我们的罢:,在稚气中透着可爱,在可爱中透着稚气,他们中间没有私己主义的冰水,有的是利他主义的热情。这正是鲁迅理想的人际关系。

为了表现人间友爱的理想,鲁迅把笔墨主要用在纯洁的孩子身上,同时并不局限于孩子圈里,他还将笔触扩展到大人身上。他提到了八公公,看来他在村上算是较为小气的一个了,然而就是他,使了他的航船并不需要去“借”,用了他的盐和柴,他也毫不计较。更可爱的是六一公公了,这是无须多说的。

人情好,水也好,山也好,平桥村是一片乐土,鲁迅把那里的自然环境尽情的美化着,诗化着,神化着。在《故乡》中,鲁迅用那样灰暗的色调描绘农村,那是现实的,在《社戏》中,鲁迅却把农村描绘得如同仙境一般,这是理想中的。这理想的友爱的世界使人产生这样欢乐的心情,世界也就变得如此理想美妙。

《社戏》这样的主题在前后两部分的对比反衬中显得十分明显。前一部分写了两次看戏,他写了什么呢?他同样不写演戏而写人情。写人情的恶劣。场子里明明“中间也还有几个空座”,挤过去坐时,却说“有人,不行”。后一次,实行对号入座了,可是去晚了,座位就给人占了。问问演员是谁,一个胖绅士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一眼,说话很不耐烦,剧院打着小叫天的旗号,可是直等到12点钟叫天竟还没有出来。世风就是如此恶劣!在这样丑恶的现实中,鲁迅自然向往一个理想的充满友爱的世界。《社戏》便是根据作者幼年在农村中的经历加以理想化创造出来的一片乐土,在这个天地里,寄寓着鲁迅的一种社会理想。鲁迅的创作志在改变国民精神,这正是改变国民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白此,才能发现这篇小说中鲁迅思想的光辉。

名著社戏读后感想4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一捧普通到满田遍野的罗汉豆,一场无趣到令人哈欠连连的社戏,为何能令鲁迅先生惦念一辈子呢?

“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上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打仗。”

“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衣跳老虎。”

……

作者对社戏场面的这几处描写,非常质朴,近乎平淡,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难以忘怀。

我一直在想,鲁迅先生为何对社戏如此怀恋?难道是社戏真的“好看”?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真正怀恋的绝不只是平桥村的社戏,还有童年时期那群可爱的小伙伴儿和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更有乡下那种快乐无忧的生活与那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童年,总是那么美好,也总是那么短暂!

仔细想想,我的童年里似乎也有这种虽平凡却快乐的经历呢——

在我小时候,学校附近的不远处也有个戏台,虽然比较普通,也少为人知,但却同样给我带来了许许多多童年的乐趣。这个小小的戏台是室内的,仅仅不到九平米,幕布也是沾了不少灰尘的、破了许多洞的红绒布。至于道具什么的,就更不用提了。

那儿上演的常常是秦腔,抑或晋剧,偶尔也会有一些说不上名字的杂牌剧,但无论怎样,唱起来都是那么高亢,那么激昂。每次锣鼓响起,我便飞奔而去,在稀疏的人群里,钻来钻去,总想找到一个最佳的位置,一饱眼福。

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不知道他们嘴里唱的究竟是什么,但我当时却常常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脑海中,船形鞋里刚烈而又温柔的脚步,总是摇摇晃晃;褪了色但却不沾任何尘埃的衣衫,总是起落飞扬;或妩媚或凝重的眼神,总是摄人魂魄……如今,统统成了回不去的过往。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曾经男女老少热捧的戏台,如今却像秋后的草木般萧条。除了几位老人偶尔光临之外,几乎再无人问津。

如今读到《社戏》,想起童年,怎能不唏嘘感叹!唯有懂得珍惜,才不致将来日日叹惋那回不去的每一天!

名著社戏读后感想5

翻开鲁迅先生的《社戏》,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神思也似乎飘向了那份曾属于我们的逍遥日子。

长大了,累了,回忆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年的味道,想必是别有一番滋味吧。想起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词,花里胡哨的红衫小丑,那些钓虾放牛的愉快生活,夜里航船的美好时光,都像是在尝一道佳肴,细细咀嚼,幼年时童真的味道在心头慢慢漾开。

在平桥村度过的日子太令人难忘:每天与小伙伴一起钓虾子,不到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一同去放牛,一起偷豆煮豆吃,摘豆、生火、剥豆、吃豆的过程是那么有趣,那是一段多么天真烂漫的童年啊。皎洁的白月光,缥缈的戏台,悠扬的笛声,再加上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些回忆不仅温暖了先生本人,更温暖了我们读者,让我们也沉浸在那美妙的世界中,艳羡不已。

从文字里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先生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作为一个现代孩子,我体验不到这样的童年,这样纯粹的原生态童年。但鲁迅先生的文章却能让我身临其境,也许这也算是弥补了点遗憾吧。

我们的童年渐行渐远,留下的是一个美好的回忆。琐碎的记忆在品读《社戏》时重现,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