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五篇

秦风学老师

全国高校辅导员提供示范引领,进一步引导广大辅导员准确把握工作规律,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欢迎查阅!

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1

把学生当家人,把自家的衣服送给困难学生;帮学生创业,还助力拿下“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

13年的辅导员生涯,近5000个日夜和学生们待在一起,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门传开说起学生有讲不完的故事。

1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该校获悉,教育部举办的第十三届“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暨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推选展示活动进入公示环节,全国共有310名辅导员入围,该校城市建设学院辅导员门传开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名高职院校辅导员入围。

我把你当家里人!

2008年,门传开成为了一名辅导员。他告诉记者:“当辅导员的第一天,我就告诉自己,学生的事情,就是我自己的事情。”

工程造价专业王鑫(化名),母亲因病早逝,母亲在家务农,哥哥在外打工,家庭经济困难,而王鑫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往。

“当时我就在想,怎么样让学生信任我,愿意和我说说话。”门传开说:“刚和她接触,碰了不少钉子。”

事情后来才慢慢有了转变。有一次,王鑫因事找门传开,门传开将早已准备好的衣服送给她,结果王鑫不愿收。门传开当时告诉王鑫,这是家里人的衣服,也不是新衣,我把你当做自家人,你不嫌弃就收下来。

在门传开的劝说下,王鑫哽咽着说:“门老师,谢谢您!”

最终王鑫在门传开的帮助下,越来越自信,学习成绩还在专业排名第二,并且加入了学院志愿者协会,2017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2019年6月,王鑫因能力突出顺利入职中国水电第四集团公司。

通过这件事情,门传开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成为学生的朋友,陪伴他们成长。13年间,他坚持与学生谈心1400多人次、4000多个小时。学生常说,“门老师,您是真的懂我!”

“谢谢您!帮我圆了创业梦”

在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大一年级能专业入门,大二年级能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大三年级能获奖,最终成长成熟。

门传开关心的不仅是学生的生活,还有他们的成长。

2020年5月,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赛,这让一直想创业的工程造价1804班江涵雯十分心动,但究竟做什么项目?在哪里做?怎么做?这些问题难住了江涵雯。

因此,江涵雯找到了门传开。门传开告诉记者:“江涵雯的家乡湖南省桃源县——那是陶渊明笔下最美的桃源仙境。我就建议她把推介家乡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做一个创业项目。”

在门传开的帮助下,江涵雯带着团队成员调研家乡茶叶产业、考察民宿选址、制作主题文创产品……历经三个月,江涵雯和她的团队进入了省赛,向评委们呈现了一个有着桃源特色、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新型主题民宿。项目最终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实现了学校在这个赛项上新的突破。获奖后,江涵雯说:“门老师,谢谢您!帮我圆了创业梦。”

这些年,在门传开的指导下,学生先后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获奖,还涌现出多个优秀创业团队和个人。

门传开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摸索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的方式方法,他参与的课题《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辅导员工作课程教育方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2020年9月成功立项为湖北省学生工作精品项目。

13年的坚守,门传开始终坚持“学生不同、关爱不变,思想多元、倾注不改,需求变化、付出不减”的理念,用行动践行了一名辅导员的初心和使命。

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2

“工作有原则,做事有态度,做人有温度”,这是苏新萍老师一直坚守的工作理念。从事辅导员工作五年来,1900多个日日夜夜,在陪伴1300多名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她不忘初心,将全部心血倾注于自己热爱的这份工作、这个角色,被学生亲切地称为“萍姐”。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这5年的工作时光,苏新萍说那一定是“幸福”。

科研双创带学风,创新创业助成才

一直以来,苏新萍致力于“科研双创带动学风、学风促进班风”,促进学生全面锻炼和成长。在专业领域,她不断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带领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场比赛中学生们展示的时间虽短,但却凝聚了苏新萍和学生们的不懈努力。尤其在每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备赛期间,由于时间跨度大,筹备时间久,苏新萍连续三年的暑假都住校带学生进行项目孵化,加班熬夜成了她的常态,一心只为更好地表现项目、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点,遇到再多困难,她也不轻言放弃。

2019年8月,苏新萍刚带着3个学生到广州参加完一个全国性创业创新比赛,就要马不停蹄赶回来参加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们错过了返程的动车,而此时已是凌晨。母亲在电话那头传来无比的焦急和关怀:“你一个娃,带着三个娃,在外面安全吗?……”这一年苏新萍25岁,站在三个一米八的学生当中,自己更像是一个学生,但是看着学生们求助的眼光,她瞬间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让苏新萍坚定要好好保护学生们,当好他们的“萍姐”。

新萍所带创新创业团队获奖合影

“忘不了比赛中修改无数版PPT的煎熬,忘不了深夜智能制造中心亮着的灯,忘不了无数次和学生们日夜兼程的奔走……累,但一想到参赛对他们有帮助,心里也就说服自己了。”工作至今,苏新萍指导学生获得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铜奖1项;指导学生完成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1项、省级立项2项,先后指导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中获得国家级4项、省级21项等多项荣誉。她所带的学生中,共取得软件著作权107项,涵盖319人,实用新型专利24项,发明专利4项。在学生毕业的时候基本上实现了“人人有团队,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比赛”的目标。

身体力行 参加创业热潮

打造创业者的摇篮是学校的办学定位,就像“晋江经验”所提倡的:敢闯敢创,爱拼能赢。“若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带学生参赛的过程中,她拥有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为更好地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她也积极投身“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2019年她参加福建省妇女联合会与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福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2020年泉州市首届“同心杯”留学人员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并获得优秀奖。

散发光和热,以心换心共成长

2018年学校实行双院制改革,她从最初的思政辅导员转为学业辅导员,辅导学生的专业学习、职涯规划,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

“我带的学生,一个都不能少!”这是苏新萍的坚持。除了下课堂、下宿舍和学生谈心等日常工作外,她开展了“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业预警数据进行动态化跟踪,早知道、早预防,对旷课多的学生进行座谈,与每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班级最后几名和补考科目较多的同学逐个沟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学生无法返校,她心中始终牵挂着学生,通过一个个电话、一次次询问、一遍遍叮咛,用心守护208名在外实习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她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依托“24365”网站助力学生实习与就业,积极落实云心理咨询与“辅导员有话说”云大会等多项制度,辅之以家校沟通群建设。在她的努力下2020届学生毕业率达100%。

“她在思想上是一位有高度的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上是一位有温度的辅导员,在工作上是一位有情怀的辅导员。”学校的老师们都这样评价她。

“当自己活成一束光时,自然会照亮周围。”苏新萍老师一直把这一句话当成座右铭。她说,辅导员的工作既平凡又伟大,有温度又富有情怀,她会永远牢记并践行辅导员誓词中的那句“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从热情到热爱,从信任到信仰,从责任到奉献。

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3

薛冰,1991年7月生,中共党员,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辅导员。曾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2019年山东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毕业于山东省梁山第一中学的薛冰,2008年考入山东大学, 2012年以保资辅导员身份留校工作,已经扎根辅导员工作岗位9年。9年来,她坚守岗位职责,紧扣医学学科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主动进驻教学医院,在这里潜移默化开展思政教育。

医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决定了教学医院是“三全育人”的重要场所,带教医生是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薛冰积极探索带教医生担任本科生临床导师的“临床思政”新模式,并全力争取教学医院的支持。2019年底,以她所带的120名学生为试点,“本科生临床导师制”正式启动,15名专职医生作为省内首批本科生临床导师正式“上岗”。经过一年探索,试点取得令人惊喜的效果——班级学生实习出科考试优秀率同比增长20%,因学业困难导致心理问题的学生比重明显降低。

2020年,试点医院主动投入保障经费作为临床导师绩效补贴,积极开启新一轮导师选聘工作并请薛冰为新聘导师作岗前培训。基于前期有益探索,薛冰牵头主持学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教学医院本科生导师队伍建设研究》,并将经验做法进一步在其他教学医院推广,去发掘和培养更多投身医学人才培养的临床“大先生”。

如今,薛冰依然坚持每周到学生所在教学医院分别走一遍、和每名学生见一面,逐渐形成了每天“8+N”的工作时间表——正常的工作时间在办公室集中处理工作事务,一下班就往教学医院赶,每年在学校和教学医院之间往返近万里。

对于这样的坚持,薛冰认为很有意义,“临床情景医疗环境中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无论是医患沟通的小细节,还是救死扶伤的大事迹,只要我们带着教育的视角,用心地去记录、总结、提炼、升华,就能把它们变成一个又一个的思政微课堂,让学生在身边人和身边事中,感悟大德、大爱、大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东大学三百名医务人员和全国四万多名同仁一道,白衣执甲、英勇逆行、舍生忘死、挽救生命。虽然薛冰未能亲上一线,但她始终坚守后方,做力所能及之事——创作抗疫主题云合唱歌曲《山大临床医学生致老师书》,她组织分布在全国16个省份31个城市的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学唱、录曲、合成、剪辑,以“云合唱”的形式共同唱响了医学生对抗疫前辈的敬意与牵挂。歌曲被共青团中央官微推出,被山东教育卫视等多家官方媒体转发报道,获得50余万次浏览点赞,入选共青团中央五四青年节“让青春为祖国绽放”网上主题团日活动、山东省抗击疫情主题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打造“寻访战疫者,传承医者志”实践育人活动,深入医院采访了50名曾赴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并将他们的抗疫故事整理成集,寻访活动之后,薛冰组织了“与抗疫英雄面对面”系列活动,通过累计41场次的主题党课、团课讲述寻访故事,分享成果感悟,让抗疫“大思政课”赋能时代医学新人。

即使是疫情期间,薛冰不忘辅导员职责,积极引领学生上好这堂爱国力行的大思政课,在薛冰的号召鼓励下,她的学生中有14人投身社区抗疫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薛冰还积极探索以美育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的创新路径,在课余时间组建Dr.Cats学生合唱团。她和同学们一起填词选曲,每周末召集大家回学校排练,共同在歌声中疏解压力、找寻乐趣、追求共鸣。7年来,合唱团累计在校内外举办10场主题音乐会、37次受邀演出,成员累计1100余人,听众累计约60万人次,连续11次在校级及以上合唱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其规模、受众、演出频次、演唱水准在全国医学生合唱团中遥遥领先。

一直跟学生们在一起,薛冰自己也收获了很多,她一直记得一位医学院的老教授曾对她说过的一句话:“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工作一刻也不敢放松,因为若干年之后,我们乃至全国的老百姓,都要把生命交给现在的这群医学生。”作为一名医科的辅导员,薛冰每天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奔走,脚很累,但心很安,她说:“只有把医院的科室、寝室、实验室,都走成我的工作阵地,走成我和同学们共同的成长空间,我才能成为一个从不缺席的贴心人、引路人。”

9年守护医路,9年情暖杏林,薛冰以知行合一、言传身教的奋进与担当,引领学生厚植仁心、守护生命,在她所带的近千名毕业生中,80%以上本科生赴国内一流医学院校读研深造,400余名研究生全部走上医务工作岗位,每届均有学生赴基层、西部就业服务。

陪伴学生成长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里,薛冰为无数学生铺就成长之路,帮助他们成长为仁心仁术的好医生;她的学生,又将为千千万万个患者铺就健康之路,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你们守护患者,我来守护你们”,这是薛冰对学生们始终不变的深情承诺。

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4

对厦门大学的辅导员揭上锋来说,“陪伴”是辅导员工作的一大关键词。在急诊陪伴学生至天亮,凌晨三点带领被诈骗的海外生到派出所报案,“互联网+”大赛备赛时与同学一起通宵奋战,“莫兰蒂”来袭仍彻夜坚守校园……在揭上锋看来,辅导员就是以身作则,为青春“铸梦”,用陪伴“扣好”学生们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而华侨大学辅导员陈竹林则用行动搭起一座连接师生的“连心桥”。为学习基础薄弱的港澳台侨和外国留学生提供咨询,培养专业兴趣,在校运会方阵表演中,他召集港澳学生进行港珠澳大桥的模型制作,精美模型的亮相让学生们增加了获得感和自豪感;鼓励港澳台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加入学院篮球队、足球队,在校运会中斩金夺银,让学生们荣誉感倍增……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促进境内外学生交流共融,凝聚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是陈竹林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福建师范大学辅导员张晓岚犹如“发光体”般“点亮”了学生的教育情怀。自2018年由其支持的初晓助学团成立以来,她带领该学团200余人赴山东、贵州等地开展暑期支教,为当地留守儿童设计文字、阅读、写作课程,组织运动会和文艺表演,并捐赠书籍和物资。在张晓岚的毕业生中,近七成走上了教师岗位,成为情怀“满满”的中小学教师。

本次颁奖典礼以“播种信仰 领航青春”为主题,旨在展现福建省高校辅导员的精神风貌和担当作为。活动通过人物短片展示与获奖者发言,展现了“最美高校辅导员”的优秀事迹。

最终,经过严格的程序,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在学校推荐、专家评审的基础上,研究评选出20位高校辅导员,授予福建省“最美高校辅导员”和“最美高校辅导员提名人物”称号。

活动当天还举行了第八届福建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该赛事设置了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三个环节,来自全省76所高校的76名选手参加。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李珍等3人获得一等奖,福建农林大学唐琳婕等4人获得二等奖,华侨大学方芳等5人获得三等奖。

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观后感及心得5

马军、刘岩、刘巍、刘国权、齐勋、张海玉、胡波、项淑芳、赵颖虹、薛冰等10名高校辅导员被评为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他们有的播种信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有的善用“大思政课”,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增强“四个自信”;有的倾情奉献,用心关爱,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刘宸、刘耀东、杨倩、宋哲、张建、阿卜拉江、周杰、周锦宇、黄君婷、梁荣浩等10名在校大学生被评为2021年“最美大学生”。他们有的携笔从戎,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边疆;有的奋力拼搏,在奥运赛场为国争光;有的矢志科技创新,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广大师生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成效显著。“最美高校辅导员”的事迹将激励广大高校辅导员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最美大学生”的事迹将激励广大青年学生爱国爱民、锤炼品德、勇于创新、实学实干,努力成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