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入门基础知识
一、认识中国茶
茶道指的是泡茶规范,为发挥各类茶性优点,抑制不足之处,礼序中应遵循“和俭敬美”基本要义。中国六大类茶叶的品种数以百计、千计,都能以相应的茶道礼序来表现。
二、认识和应用茶具
要学习茶道,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各种茶具及其功能。茶道过程实践性很强,初学时不妨亲身使用茶具泡茶,来领略茶道乐趣。
三、基本手势
学习泡茶时,手势对于泡茶的效果也会产生影响。传统茶道的礼序过程有很多,不同地区、不同流派会有差异,而普及性大众茶礼则相对简约。
四、备器
学习茶道,一定要知道泡茶所需要用到的茶具。传统的泡茶工具分别有:茶壶、茶杯、茶匙、茶则、茶盏、公道杯、茶托、茶巾、盖碗、茶漏、茶盘、煮水器、茶针、茶荷、茶夹等等。
五、洁具
煮水器中加水煮沸煮,然后注入各茶具中烫洗,这一步骤称为清洗器皿,即清洗茶具、温润器皿的意思。
六、泡茶
泡茶,一共有6个步骤,分别为:
1、置茶:把茶叶倒在茶则上,再使用茶匙量取适量的茶叶放到盖杯或茶壶里。
2、润泡:把煮沸的水倒到盖杯里,静待片刻后把盖杯里的茶汤倒掉,这第一泡茶叫“温润泡”,不作饮用。
4、正泡:重新往盖杯中注入沸水,冲泡。不同的茶叶种类,冲泡沸水温度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5、分杯:泡好茶后,再把盖杯中的茶汤,以顺时针方向平均倒入各个小茶杯里。
6、品茶:完成以上5个步骤之后,便可开始品茶。品茶前不妨先观颜色,闻茶香,再细细品缀,体验各种情趣和奥妙之后。
茶文化的茶器简介
品茶是一件十分讲究趣味与意境是事,好茶不单讲究茶与水本身,有时它们倒在其次,更重要的可能是茶器,环境,还有知己。当然了,喝茶最讲究心境,如果心到了,再喧闹的场景,再粗糙的茶器,一个人也都能喝得自得其乐。不过另一方面,选择清幽的环境,手中把玩一两件喜爱的茶器到底是件十分舒爽的事。现在的人喝茶已不如古人那般如此方便能找到一个合适的自然环境,更多的人选择到装修较好的茶室或是在自己家中品茶。如此,茶器的存在可以为品茶的环境增添几分韵味,再加上茶器本身的实用功能,所以说茶器还是很重要的。正如《茶疏》(明许次纾)中所说“茶滋于水,水藉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顾,缺一则废。”
古代的陶瓷类茶器
中国人泡茶一般都喜好以陶瓷茶具为器,而金属类多用为具,而少用为器。从陶器煮茶粥到后来技术发展发明了瓷,瓷成了至今仍为人们广受欢迎的茶器。北方多使用上以白釉的白瓷,而南方则选择东瓯(今浙江)的青瓷,呈青黄色的釉。到了唐代,陆羽在他的著作《茶经·四之器》中说:“刑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这便从碗的质量和衬色上说明了唐代在择茶碗上的标准。
宋代后,因为人们使用点茶法,为了衬出白色的茶汤,人们从青瓷又改择福建产的黑茶盏。除了福建,江西的吉州(今吉安)也产黑釉茶盏,斗茶的盛行使黑盏风行整个中国。到了宋元时期,宋代的影青瓷和元代时的花瓷茶器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明代以后因为人们普遍采用散泡,至此景德镇的瓷器茶器成了人们最普遍喜爱的茶器。
不过更能代表明清茶器的恐怕不是景德镇的瓷茶器,而是来自宜兴的紫砂茶器。紫砂器始于宋而盛于明清,产于江苏省宜兴市的丁蜀镇,哪里地处太湖的西岸,产有一种澄泥,分三色,一是紫红或浅紫色的“紫砂泥”,烧出的成品呈紫黑或紫棕;二是灰白色或灰绿的“绿泥”,烧出的成品呈浅灰或灰黄色;三是红棕色的“红泥”,成品为灰黑色。
紫砂器如此受人欢迎主要是因为紫砂有着四大别的材质茶器不可比拟的优点:一,不易变形。紫砂在烧制过程中的收缩率小,不像瓷器一般有一个较大的收缩率。这便是为何瓷茶器部件间松动那么大,而紫砂却能紧密结合。我们常发现即使是一套共同烧制的瓷器,壶盖和壶之间怎么都盖不密,而紫砂的壶盖总能盖得很严。实际上瓷器师制作时壶盖和壶之间相配是刚刚好的,紫砂壶的制作也是一样,但是在烧制后,由于瓷器有比较大的收缩率,所以瓷的壶盖与壶就不如烧制前一般合了,盖上去总有些松动而紫砂便没有这个问题。二是紫砂具有透气性,并且吸水率<2%,同时能透气,所以用它泡茶色香味俱佳,置茶其中能隔夜不馊;三是热传导低,寒冬注入沸水或是放在火上烧都不易炸裂,这样我们在用它泡茶时的安全性无疑增加了许多。四是紫砂器造型多样。泥从来便是“可塑性强”的代表,紫砂泥质量上佳,而且颜色多样,可以烧成海棠红、葵黄、墨绿、白砂、冷金、闪色、梨皮等几十种颜色,使得紫砂器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紫砂壶在明代已价比黄金,而到了清代更是列为贡品,并出口至日本和东南亚,甚至是欧美。
现代的茶器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泡茶方式的改变,人们使用的茶具也跟着变化,对比起古时的茶具,现代所用的茶具数目少了许多,也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形、音、义也是由中国确定的。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古代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云南地区有世界上年龄最长的野生古茶树。茶的起源肯定还早得多。
茶在中国的历史悠久,有关茶文化的文物十分丰富,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水泉以及有关茶文化遗址遍布全国各地。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到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明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茶文化基础知识
爱茶,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然而对于茶的一切依然懵懵懂懂。最早听说茶是神农老人家在野游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
另有传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无论如何,与茶,怎一个“爱”字了得,和茶的一场盲约不期而遇,让我们一起“约”起来,看看与茶相关的一切。
茶叶的分类
中国茶类的划分有多种方法,根据制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发酵)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六大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
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白茶:鲜叶-萎凋-干燥
黄茶: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青茶: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红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黑茶: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发酵是茶叶在特殊的环境中(包括酶的作用、湿热环境所产生的作用等等),茶多酚等茶叶里的内含物发生的氧化、聚合、缩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促进的茶多酚物质的变化。
绿茶属于不发酵茶,绿茶中多酚类物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丰富,滋味鲜爽清醒带收敛性,香气清鲜高长,汤色碧绿。所以绿茶味苦,微甘,性寒凉,是清热、消暑降温的凉性饮品。白茶和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红茶属于全发酵茶。黑茶属于后发酵茶。
茶的寒性与发酵程度有关,发酵程度越大寒性越低。作为日常饮用的饮料,主要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喜好和身体状况选择茶类,如没有特殊体质,可选择多茶类饮用,不必对不同茶类厚此薄彼,追求时尚,以价格论功效等一些宣传报道的误导。
上述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是基本茶类,以各种毛茶或者精制茶再加工成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主要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和含茶饮料等种类。
四大茶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中国茶的产区幅员辽阔,南自北纬18度附近的海南岛,北自北纬38度附近的山东蓬莱山,西自东经94度的西藏林芝,东自东经122度的台湾地区都有茶的种植。在这一广阔有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云南,湖北,广东,江西,广西,贵州,江苏,陕西,湖南,海南,重庆,山东,西藏,甘肃等产茶省(区,市) ,1019个产茶县(市)。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预计将达到300万公顷,预计将占全球茶园面积的63%。全国茶叶产量预计将达到260万吨,占全球茶叶产量的近50%。中国已经稳坐世界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头把交椅。
中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较大,不同地域适合不同的茶树品种,根据生态环境,茶树品种,茶类结构分为四大茶产区,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江北茶区。西南、华南茶区适宜种植以云南大叶种为主的乔木型茶树;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份则适宜小乔木型为主的茶树品种;我国中部、北部、西部茶区则适合灌木类型为主的茶树品种。
行茶礼节
水温
茶叶冲泡时最容易浸出的物质是氨基酸和维生素C;其次是咖啡碱、茶多酚、可溶性糖等。茶汤中的呈味物质归纳起来可分为:糖类、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多酚)、嘌呤碱(以咖啡碱为主)、有机酸和茶皂素等。其中以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对茶叶品质影响最大。茶叶滋味是人的味觉器官对茶叶中呈味成分的综合反应。换言之,茶叶的滋味是各种呈味物质对人的味觉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温度控制不好,彼此之间比例的改变都会影响茶汤滋味。
水温可根据茶叶基本分类参考上述水温,但是不能一概而论。总体来讲,需要具体结合茶叶的细嫩程度和发酵程度控制水温,越是细嫩的茶叶,所需水温在同类茶叶中越是偏低。
关于洗茶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茶叶在由鲜叶制成成品茶的过程中,几乎全部都要经过一个揉捻或是理条塑形的工续,在这一流程中,茶鲜叶内的部分营养物质会随着茶叶的汁液外溢而暴露于茶条表面,当茶叶加工进入干燥工序,水分因受热而蒸发,但先前随茶汁外溢出来的蛋白质、氨基酸、多酚类等营养物质却以结晶态的形式附着于茶条表面,这些物质大多都属水溶性物质,一旦与热水接触,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便会大量溶解于水。
浸润洗茶法就是在品茶之前,先将适量茶叶投入泡茶器具,然后注入开水,但对开水的注入量应有着严格的控制,以刚刚能够浸湿干茶为宜,然后迅速将水分倒掉,如此操作即避免营养物质大量流失,又可洗去粉尘,温润茶叶。名优绿茶、细嫩的红茶不需要洗茶,大宗红茶绿茶乌龙茶需要洗1遍,紧压的黑茶可视情况洗1-2遍。
敬茶之礼
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后,先让坐,后备茶。冲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净,在冲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茶水要适量。先说茶叶,一般要适当。茶叶不宜过多,也不宜太少。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冲出的茶没啥味道。再说倒茶,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俗语有说:七分茶三分情,茶满欺客。倒茶给宾客,无论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以倒七分满为宜,留下三分人情给客人是礼法。
奉茶要得法。应双手奉上,注意长幼有序,切忌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送到宾客面前,一是很不雅观,二是不够卫生。
添茶要及时。要时刻关注客人的杯子,及时添茶,先给客人添茶,最后再给自己添。
注意更换茶叶。宾主喝茶时,中间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示欢迎,立即换茶,否则被认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新客先饮,如新客一再推卸叫“却之不恭”。人待茶,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更换茶叶,如不更换茶叶会被人认为“暗下逐客令”。
泡茶礼仪很是讲究。泡茶时,要求茶艺师“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茶具不能碰撞;茶具摆放要整齐、不能杂乱,横看、竖看、斜看,杯、碗、壶都要成一条直线;冲水时水线不能断、也不能过粗;壶嘴不能对着客人。茶的味道尤为重要,但泡茶人得体的服装、整齐的发型、娇好的面部和优美的动作也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使品茶真正成为一种享受。
喝茶是一种“修行”的过程,静心的过程,享受的过程,这些礼仪,一开始可能比较烦琐的,但是慢慢就习惯并且会逐渐的随意自在的。“方圆之内,必有规矩”是千百年以来,我们中华文明“礼仪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茶文化,没有“酒文化”的酣畅淋漓,但是我们可以去静静地体会其中的平和、自在、悠久、淡定。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华鲟鱼知识大全最新
狗场养狗知识最新大全
养狗知识大全最新
鹦鹉知识的资料大全最新
貂皮基本知识大全最新
古代文化知识大全最新
高中语文文化常识常考积累
古代文化知识最新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知识大全初中大全
护肤常识和敷面膜知识大全
古诗元日的传统文化知识
茶文化最新知识进课堂
古诗词常识知识大全集
茶文化最新知识简介大全
中餐礼仪之饮酒的礼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