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处方药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孙小飞老师

使用非处方药注意事项

明确用药目的:即"有的放矢",既要知道自己的病情,又要了解所用药物的作用,不能任意使用药品。严格按量按时用药:有些老年慢性病患者记忆力减退,容易忘记用药,有时因治疗心切,往往自行加量,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有的人漏服一次药后,下次服药时自行服用双倍剂量,这样很容易发生服药过量,加重原有疾病。为了做到按量按时用药,可以设定闹钟并写一纸条置于明显位置,提醒自己准时用药。掌握服药必备知识:内服药片或胶囊时,应用温开水送服。

有的药片不宜嚼碎或压碎,有的药片则须要嚼碎或打碎后服用,都必须按照说明书使用。对各种控释片、缓释片以及肠溶片等,均不可掰碎后服用。注意药物不良反应: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在使用同类药物时更应谨慎,并留心观察用药后的全身变化,如皮疹、瘙痒、红斑、头晕、无力等,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医。警惕药物相互作用:慢性病患者往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中、西药合用十分普遍,为此,在用药前应向医师或药师咨询。

使用非处方药存在哪些误区?

专家指出,购买和服用非处方药其实也应该遵守一些安全原则,以下几种行为和认识是很多人在服用非处方药时最常出现的错误:

非处方药绝对安全很多人认为既然非处方药是经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严格遴选,吃起来就该是安全有效的,即使吃多了也没关系。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任何药物都有毒副反应,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非处方药物较为安全也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的。服用非处方药前,首先要了解自己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在联合使用药物时更应谨慎,并留心观察用药后是否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皮疹、瘙痒、红斑、头晕、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如果患者的病因不明,病情不清,则以不用非处方药为好。若用药后不见效,或有病情加重迹象,甚至出现皮疹、瘙痒、高热、哮喘以及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重复随意使用非处方药当某些患者觉得自己是“老毛病”复发时,常不假思索的选用过去曾用过的非处方药。这样长期反复使用一种药物,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此时,有些患者便会自行加大用药剂量,而这种不规范用药,尤其是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的行为,很容易使患者体内的耐药菌种类增多,还会使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诱发其它药源性疾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患者在自行使用非处方药时,应该按照说明书,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自我诊断盲目服药有的病人诊断不明确,经自我判断病情后就开始服药,却忽视了一人会有多种疾病共存,同一种疾病会有多种症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另外,同一药物对于不同的病人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因此,患者要因病、因人,科学谨慎地使用非处方药物,以达到治疗目的。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对一时难以确诊的疾病,有人会采取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方式,认为这样可达到防治兼顾的目的。事实上,盲目地服用多种药物会搅乱人体正常的防御功能,还易引起药物与药物、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甚至会掩盖病情,延误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和治疗。所以,对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千万不要滥用,能用单一药物就不宜合用多种药物。

非处方药的管理要求

(1)包装

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以便消费者识别和执法人员监督检查;包装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2)标签和说明书

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是指导患者正确判断适应症、安全用药的重要文件。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用语要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标签内容不得超出其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内容范围。

(3)警示语或忠告语

非处方药标签以及说明书或者包装上必须印有警示语或忠告语“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4)广告管理

非处方药是方便消费者自我保健、治疗的药品,消费者应详细了解其治疗功效。因此,非处方药可以在大众媒介上进行广告宣传,但广告内容必须经过审查、批准,不能任意夸大或篡改,以正确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药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