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常识知识大全

阿林老师

大众文化的通俗性与流行音乐的通俗性

“大众”与“通俗”是两个不能类比的概念,即便在我国很多人眼中“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长得差不多,事实上它们也是有着本质取向区别的概念,“通俗文化不具有真正的民间性、独立性。大众文化具有相对独立的大众意识,把自身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不仅表现在对文化的趣味上,同时表现在价值观念上,以独立的、鲜明的个性存在于文化形态当中,在文化趣味上有趋众性、民间性,在价值观念上有独立的生存观”。但大众文化具有“通俗化”的特点却是基本的事实。“大众文化的通俗化是指其文化内容、表现形式是通俗的、娱乐性的,让人们喜闻乐见的”。

“文化”本来是一个高贵的字眼,在19世纪还主要是由“上层社会”掌握其生产和消费的专利权。随着市场经济和平民社会的到来,民主法制日渐深入人心,个人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生活空间和选择权利的扩大,以及艺术作品制作技术的发展,“文化”的规模和数量飞速发展,最终使“文化”走下神坛,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众文化”使艺术平民化,由此带来了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通俗性”,“它抹平了高雅文化的深度,使过去那些极端个人化的、神秘幽玄的、形而上的,非依靠丰富的知识、特殊的感悟和相当的时间才能领会到的东西一下子变成人人能懂、可感可知的东西,它使审美又回到了生活,使粗糙的生活变得光滑,美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

这里的“大众文化”和我们以前所熟知的“群众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群众文化”有着强烈的政治目的性,在内容上有严格的政治限定;而“大众文化”的发展恰恰销蚀了权力色彩,以显著的商品性突破了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界限。

“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商业价值的实现,在生产时就把讨好最广大的市场作为考虑对象:为了满足更多人的欲求,在内容上消解崇高,迎合世俗,讨最广大的市民市场的好;在形式上也不讲究技巧,以低姿态的方式迎合人们的口味。流行音乐正是这样,捕捉了大众普遍的心理渴求和繁复生活中的生存焦虑。为了获取与大众之间的“共振”,流行歌曲在内容上消除时间感、历史感,对人们都敏感的“爱情”话题分外钟情,风花雪月的小情调是最常歌咏的对象;消除距离感,多采取个人的、小“我”的角度。形式上,流行音乐演唱摒弃了美声、民族唱法远离日常生活的声音造型,而选择了培养周期短、不太注重技巧的演唱方法;旋律走向上,注重个人口语化,大多在自然音域之内流动;流行歌曲不纯净的嗓音和人们的自然嗓音契合,发泄性的嘶喊则可以缓解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所承受的压力——当然,轰鸣的机器声响也锻炼了现代人的耳朵,使他们能够接受具有“噪音”性质的歌唱。

欣赏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灵魂。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中华民族素来就有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优良传统,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璀璨的文化瑰宝来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操,是每位音乐教育者的着力方向。但是,在现在的基础教育中,对民族音乐的弘扬做得并不到位,甚至有所偏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激发幼儿兴趣,丰富幼儿对民族音乐的认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音乐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在学习、借鉴外来音乐的同时,应传承本民族宝贵的音乐遗产,培养幼儿的民族审美观,加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对学习和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那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1、寻找适合幼儿学习的民间音乐素材

现在并没有专门的针对幼儿书写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教材,但并不代表说不好找,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网络来搜寻很多的教材,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搜寻文字类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视频等一些资料。

2、教师对民族民间音乐知识的掌握

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那么幼儿的培养是需要有老师来教导,因此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需要做好备课。

3、增加热爱家乡的情感

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有这样的观点:要让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愿望。我们一定要使传统民族音乐活在人民的生活之中,给予他们一种文化认同感,而这一切又必须从小培养。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在不同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欣赏着、想象着、感染着、参与着、发现着,能生发出对不同音乐的浓厚兴趣,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为家乡拥有这样美好的民族音乐而自豪。